【讚頌:禮拜佛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VvMXWYw95w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合起我的掌 伏下我的膝 頂禮你 頂禮你~」
「一定要去鳳山寺,禮拜佛陀,感謝佛陀!」
我們一起唱讚頌、一起思念著佛陀、一起沉浸在讚頌帶來的幸福時光裡!。

【科判】

廣論進度:P71L10若入密咒者 ~ P72L10是住密咒規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裡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戊一、三世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己一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庚一、 正明因相

庚二、所為義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內容收攝】

對大乘顯教有了完整的認識,經過共下,共中,上士道修持後清淨相續,條件夠了可以開始學密,密是最快速圓滿福智二資糧成佛的路子。

趣入密教最重要的是依止善知識,密教以灌頂方式,把成佛果位上的身口意三業種子放到被灌者身心上,學者只要作得相應,馬上可以顯現效果,而最完整的這種加持靠尊重,這是師長無比的大恩才能得到,所以為什麼密教裡是特別重視師長,真正要想成就得越快、越近、越好的話,善知識絕不可少。我們現在總覺得善知識難找,實際上不是善知識難找,是具相弟子難找。只要業障淨除,資糧集積,具足弟子相,善知識自然會來引導你。

灌了頂以後寧捨生命也要護持三昧耶戒──誓句身。

接著修習無上部生起圓滿次第,或是下三部有相無相瑜伽。

 

聽帶討論:

為什麼宗大師在道總建立這裡又再講暇滿?

師父先說一個西康修行人的故事,修了暇滿他平常每天吃的,吃過了以後東西就送給別人。

師父說:這是為什麼正式修行之前,先說勸取心要的時候,要告訴我們這一點。當我們有了這個認識,說一切都靠修行,修行必須要得到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如果現在不修的話,以後是很難得到。那這樣一來的話,你就會全心全意地策勵自己。有了這個策勵的心情,然後得到了正法,你才能夠走得上去。

暇滿要怎麼修?

常常問自己:為什麼來上課?你想來就可以來嗎?我下輩子再來修可以嗎?我下輩子會是人嗎?

我可以明天再來修,我還有明天嗎?

【聽帶與討論】

【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
師父:「在我們西康有一個修行人,有一個修行人。那個修行人真是精彩,他這個平常每天吃,吃過了以後,他那個東西就送給別人。送給別人哪,有人就跟他說:「你不會留著明天。」「我怎麼曉得還有明天啊,我還等到明天呀!」唉,他覺得……就是吃過了以後,他有一個徒弟去侍候他,他那個徒弟苦不堪言,幹什麼?就是把他吃掉的東西,一定要送,趕快送給人家去吃,「我哪裡還有明天?」他一直是這樣。最後這個人走的時候,那個跡象之好,那真是無法想像地好」

Q.為何這個徒弟會覺得很苦?假如你是那個徒弟你怎麼辦?

認識暇滿人身的重要,現在我們得此暇身,策勵自己在正法上努力照著次第修行,絕不能浪費。這樣才有機會跳出三界火宅,就像監牢裏的犯人,只要有機會逃脫,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反之,如果沒有這種推動的心力,再高的大法擺在那裡,就是沒辦法修。

這一點我們在座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是的,說這個法很好,好是好,叫你提就是提不起來,為什麼?他就沒有這種推動的心力,總覺得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少不了,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他主要的是沒有認識這個暇滿人身的重要,剛開始的同修們,也許還心情比較猛利一點,過了一些時候這種毛病都會來了,他根本原因就是一開頭的時候,前面這個次第就沒弄對,儘管聽見了高高的大法,不要說這個高高的大法,有很多大法,法是大的,不得其門而入,這種也不必談啦,像我們談人造衛星,這個是美不可言,怎麼上去啊?不知道,反正他在天上我在地上,羨慕羨慕算了,這種我們不談,就算是我們能夠把握得住眼前的東西,我們往往都是不能修,原因就是缺少這種推動的力量。

 

前面已經一再說過,所以這是為什麼正式修行之前,先勸取心要的時候要告訴我們這一點,當我們有了這個認識,說一切都靠修行,修行必須要得到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如果現在不修的話,以求後世很難得到,那你這樣一來的話,你就會全心全意策勵自己,有了這個策勵的心情,然後你得到了正法,你才能夠走得上去,要不然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儘管再高的大法擺在那裡,你就沒辦法修。

【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關於上面這個「次第」,這個次第當中,我們要了解,「數量」是包括它的質跟量。質、量、次第,要清楚明白,你單單修智慧,單單修一分,不可能成就。關於這個完整的道理,要發「大定解」!平常我們說定解、定解,他現在又加一個大定解!這個的確是要學這個大菩提心,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他這個地方說大定解還有個道理,就是說現在我們走的時候,不是馬上就走。只是說,對於你將來走的整個的這一條路的大綱,確定地認識,而且絕不動搖。然後呢因為你認識了,進一步找到你下手的地方,你下手的時候卻是跟你相應的,一門深入。那個時候才真的談得到一門深入,有深可入啊! 」

對於修行次第我們要了解,質量要清楚明白,單單修福德或單單修智慧是不可能有成就的。對於這個完整的道理要發大定解。

【喻 – 圍城】

監獄是讓人反省的地方,由於犯下重罪,被關進監獄的罪犯,假如有從監牢中逃脫的機會時,而會從那牢獄的處境中迅速逃脫,可是獄中的人,最後反而依賴這個圍牆,沒有它不會生活了,值得我們省思。

Q1:是否我們也都會有一個把自已侷限的人、事、物?

 ~素琴:從教職退休後,遇到要改變都會感到害怕跟惶恐;因為去了新公司,雖然有許多不適應,但每每遇到困難就會提醒自已要重新學習,向前跨一步去充實自已。

 ~俊君:面對工作或是生活某種程度都會有個框架…舉例來說…工作、生活上都會有似曾相識的問題,希望透過學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