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課程內容/大意】
–西藏黃教教祖宗喀吧大師根據阿底峽尊者輾轉傳來的三士道的教法,於1402年著成《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吧大師的時代,西藏佛教支離破碎,殘缺不全。“西藏佛教自唐至元,凡數百年,其興廢變遷之浪,起沒非一。
–諸講論者,多無切實之行持,以多盲無聞慧。學顯教者則專務大乘無羈之行;樂密法者,尤以躐等為能事;戒律禁行,棄如糠稗,僧伽羯摩,那是全無見聞了。”宗喀吧大師面對這種教法凋零的狀況,無限傷感,便以其超群卓絕的智慧和深切悲心,對整個西藏佛教力挽汪瀾、撥亂反正。
–中國漢傳佛教至清末,已衰微至極。
–太虛大師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貫攝全部佛法,“這與西藏宗喀吧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太虛大師曾說:“這三級的分說,與《菩提道次第論》的三士道頗相似,不過我所說的名字,與之不同罷了。
–太虛大師曾說:“西藏之宗喀吧派,在菩提道次顯教上更安密宗,修學五部教律,於三士道次第為基,上士道之上穩建密宗。

備註:(藏文:Lamrim Chenmo)是由宗喀巴(Tsong Kha Pa, 1357-1419)大師依阿底峽大師《菩提道燈論》(又譯為《菩提道炬論》)及其三傳弟子霞惹瓦的註釋要旨,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按“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是格魯派根本論書之一。在1934年由漢藏教理院法尊法師漢譯,在漢地廣為流傳。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教體系中,是總攝顯教教義的重要論典,強調圓成佛道必須按照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次第步驟,由低處向高處走。

【讚頌】【文殊菩薩祈求頌】
~這是2014年企業營的主題讚頌。
~「文殊菩薩祈求頌」,裡面有「祈求增 長聞思修慧能,祈求增長講論著智慧」,這個祈求平常我們不會時時刻刻現起,但是唱讚頌相應的時候,這個旋律就會常常現起,它一現起,我們就隨著做這種祈求,這是讚頌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內涵。

【善行分享】
-隨喜21組佩文、欣馨,很早到教室,整理環境擦桌子。(希望要堅持)

【討論】影片-人生何去何從 @師父 (部分)
Q.我們今天以怎樣的心情、動機來學廣論?
–師父說:「我越向後學,這一開頭的基本的理念顯得越重要。」
–師父說:「我們老同學也能夠聽,而且受用了以後,那麼這個時候,新同學如果聽得相應了,再加上我們老同學給他幫忙的這個穿針引線的引導的話,那麼他的受用、認知可以提昇,而實際上老同學,帶的人,會更受用。」
–師父舉喻:聽藏系師長講法的受用越來越強盛、越來越強盛,那這個一直向後一直在提昇當中。
–師父是以《廣論》皈敬頌,「總攝一切佛語扼要」內涵做引導,聽法動機調整好,身心都會受用、提升。
Q.若承許生命無限,我們要如何提升?如何學?
–建立正確的知見: (1).無限生命的概念 (2).找到一個依循的方向,生命可以不斷的提升 (3).認識這個提升的路非常重要。
–提升的路: (1).每週堅持來上廣論班 (2).根據學到的內容,觀察思惟如法行持實踐。

桌牌:
自利/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和般若
利他/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