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8LL6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 _ P49L8 勝三摩地故應勤學

手抄稿:第四冊 P35LL5 ~ P48LL5

音檔:25B22’19” ~ 26A10’29”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此與密護根門二者,如聖無著引經解釋而正錄取。若能勵力修此二事,則能增長一切善行,非餘能等。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故應勤學。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
上面是告訴我們所為的事情,那麼這個所為的事情當中,我們怎麼樣去做法,是說對我們所做的事情要如法正確無誤地了解,照著你正確無誤的了解去做。下面再解釋。
【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
關鍵就在這裡!說我們現在所有做的事情就是這些了。這個裡邊有一點要注意喔!換(p36)句話說,我們真正出家修學佛法的人要了解,除此以外—不相干的已經淘汰得乾乾淨淨。所以真正修學佛法,尤其是深入的時候,他一定要全部精神貫注,一定要出家。所以現在我們出了家,還要忙這個、忙那個,那個放不下,啊,說起來這是弘法利生。好啊,當然要弘法利生啊!你一定要自己先做到了、體驗到了,然後你不惜犧牲自己為了別人,你明曉得這樣對你不利的,你去弘法利生,這個叫弘法利生啊!現在是滿心煩惱,就是為了這個煩惱所使,唉,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找這個弘法利生的藉口。啊,顛倒啊!顛倒啊!
所以你們不妨去看看其他所有的經典,地藏菩薩的《十輪經》是特別說這一點,特別說這一點。前面我們也說的,很多地方引《地藏經》,實際上不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哦!《地藏十輪經》,你們去看,都是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們現在往往說這個大乘人毀謗聲聞,不可以,不可以!你真正的大乘人哪裡有毀謗聲聞的道理,這個絕對不會的!我這地方順便呢提一下。
那麼現在我們說,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不管是行動業或者受用業,對於這個業,對於我們該做的事情還沒做之前,先要有一個準備。什麼準備啊?住正念。「先應住念」安住在正念上面。然後這個正念怎麼能安住啊?前面已經告訴了:數數思惟。思惟些什麼?先要把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正確了解。要正確地了解,要聽聞,所以這個次第這麼清楚。先是聽聞什麼是對錯,把握住這個重點,然後呢擺在腦筋裡,所以叫「諦聽、善思」,那個最重要的!所有的經上面都告訴我們:「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然後再告訴你這個道理。你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然後你去做這個道理,你這樣的話就對了。然後正做的時候不放逸,把握住了,一點漏洞都不讓它來。
【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
就照著前面這兩個道理,換句話說,「攝持」就是你那時候心裡面就在這種狀態當中,就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對於做這個事情,你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後安住在這個正確認識這個念頭上面,這個是正念。然後精進地說:欸,我現在曉得我怎麼去做到,千萬不要亂來,不要讓那煩惱來打進來。這個精進是最佳的保護,保護這個正念。這個兩樣東西攝持著,那麼你就想:現在我做這件事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先去觀察說怎麼做;「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就是說「何相」是觀察這個行相,「方便」是處理的方法。
【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
就照那個行相,那個方法去觀察。這個裡邊,
【此中復有四種行相,】
所關及這個行相去談。
【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
這文字比較滿容易懂的,不過還是要說一下。什麼行相呢?譬如說:我們現在看哪,我要去、回來,那麼這個行相是怎麼樣的?說去的時候啊,譬如說我們走的時候不要「掉臂」,不要什麼,這個不要做,不要東張西望,這樣。所以我現在想起來說,我們當年,那個時候剛剛出家沒多久,住在同淨蘭若,法師就叫我們:「欸,那個地方有法會,你們要去聽。」他還公家出了錢,非聽不可!然後臨走之前告訴你們:你們不要什麼一字兒排開喔!然後路上面這個不可以,然後怎麼哪,前後一個對著一個對著,這樣。那我們跑出去的時候,真像軍隊一樣的,那個步伐很整齊。當時心裡還覺得:唉,這個法師怎麼這種地方都要管!現在想想一點都沒有錯!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根據,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那這個就是我們的行相,我們應該想:我們應該怎麼做呀?那麼然後你正確了解了,那個時候正知現前;你真正走的時候,你腦筋就走對了,我要走的是要這個樣,然後呢就照這個去做。所以這樣子做的話,沒有一個地方……不會有問題。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持戒,這個地方真正講威儀等等,不但內心當中防範得非常嚴密,行持上面的話,的的確確一點漏洞都沒有,這麼個好啊!
【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
第二個,譬如說前面這個說,我們往返的怎麼個走法,第二呢,我們要去的地方。他上面告訴我們,譬如說我們要去的地方,說有五個地方不可以,沽酒、淫女……這種地方我們都不可以去。那麼除了這個以外,該去的地方,那麼我們就去;去的時候也是如此,對於所去的地方「安住正知」,我曉得我到哪裡去。
現在我們平常閒閒蕩蕩沒事情,看見一個人你出去,你出去我也跟你出去,你幹什麼?無聊嘛!你說修行,修行到這種程度!啊,就這樣。的的確確,所以我跟你們說啊,假如你們真的願意修行的話,你們到那時候會感激立下的規矩,這規矩不是我立的,佛菩薩立的。我也得到我的善知識……當年我總是有點事情,他一定問的:「欸,你去幹什麼?去多少時候啊?」唉!我心裡面,所以啊,因為這樣的關係,我也不敢隨便開口,現在一直覺得受用不盡。慢慢、慢慢地約束你的,你養成習慣了以後慢慢就好了。所以當年我的老師告訴我:「現在有的時候你覺得太嚴啊,到時你要求嚴找不到,你懊悔來不及。」
我眼前我也是這樣對大家,你們心裡究竟怎麼想,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憑我心裡想,我能最好的給你們的就是這些。我還是非常歡喜,可以說悲欣交集的那種心情哪,防著你們,防著你們!就很認真地在這個地方。所以我特別說明,跑到這地方來只說說空話的話,不歡迎!先到別地方有一點準備。可是跑到這地方來不是說叫你馬上做到,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要有一個心理—說我到這裡來要肯學的、想做的,就對了!然後呢有了這個心情,慢慢、慢慢地把我們的習氣,從這個嚴格的要求當中,慢慢、慢慢地去升上。下面最後一行,三,書本上面:
【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
那麼第三呢,就是除了去的地方以外,時間是怎麼辦。這個容易了解,說上午可以,下午不行,那麼你就按照你所知道的去做。
【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應憶念。】
那麼最後一條呢,關於你做的這個事情、事業,那個事情應該怎麼辦?那麼你就也是善巧地觀察,你這件事該做的事情,該怎麼辦、做?他下面是告訴我們,到人家家裡面要非常善巧防護。譬如我們現在說,我在這個地方講說,那麼講說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譬如說我在那地方聽,聽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乃至於像平常我們上殿、過堂,每個地方都有它一定的,做任何事情如法如理這樣去做。
【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總括說,在這樣的狀態當中,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一切我們的現行,一切的現行啊,統統都能夠保持憶念而不忘失,不是在癡癡呆呆當中過去,像隨風飄蕩的,像牆頭草一樣。而正確地了解:我現在做的事情,哪個該做的、哪個是不該做的,那麼不管是行也好、坐也好,都照著我正確的認識去做。那麼在這樣地去做法的話,不管停也好、走也好、行也好、坐也好,都能夠如法不犯罪。因為不犯罪,所以後面都不會墮落;因為你能夠這樣做的,所以你要想求得的一切都能夠得到。前面所說的就是戒,你能夠有這樣的完整的戒的話,後面的定、慧都來了。所以這是我們能得到所有希望的,一切的戒、定、慧的現在下手的地方,這是因。你得到如是正確的,下了如是正確的因,一定得到圓滿如是相應的果報。
那麼把上面這個再總結起來,說這個四種行相。實際上呢,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出家修學佛法,所有做的事情,不外乎這幾樣東西。那麼這個幾樣東西的話呢,它又分成功幾個項目:第一個,關於你做的內容,譬如說你現在是去,怎麼去法?來,怎麼來法?然後去的地方,哪些對、哪些不可以;去的時間是合法、不合法。然後你做的事情,你做些什麼,這個事情該怎麼做。看看還有沒有遺漏啦?沒有一點遺漏!而且晚上,他後面還告訴我們怎麼睡覺,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這件事情啊,一定要憶念正知,憶念正知什麼啊?業—意業,意業。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是完全如理如法的。然後呢因為有這個正知現前,你身口的行為照著這樣去做,身口相應。現在你身、口、意三業清淨,請問你能到地獄裡面去嗎?所以這個故事有一個笑話,但是千真萬確。說你這樣做了以後,跑到地獄裡面,閻羅王翻翻那個帳啊:對不起!這裡沒你分,你沒掛那個號嘛!啊,這樣!他又恭恭敬敬把你送到天堂去。就是這麼簡單,說起來是這麼簡單!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啟發我們的好樂心,我們是的的確確有這個能力的。所以我昨天晚上特別說呀,我們不是沒有聰明才智,可惜的我們用錯了,這個聰明才智變成世智聰辯,然後呢被自己的罪過遮蓋。「唉!我想很巧妙的辦法,人家……。」逃避過去了好像,錯啦!害了自己啊!你把那個聰明才智用在這個地方。萬一錯了,馬上發露懺悔:「啊,錯了!錯了!錯了!」所以這個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個錯誤本身也是什麼—懺悔業障,十大願王當中的一個主要的功德,這一點非常重要!那麼繼續下去,
【◎ 此與密護根門二者,如聖無著引經解釋而正錄取。】
上面這個東西,這兩樣東西就是無著菩薩引經解釋。凡是這種真正的聖者,他說話一定有他的根據。根據是什麼?一定是佛說的。他只是把那佛說的這個精要、原則,如理地更明白地闡揚開來。所以說法相,你們了解了這個地方,才曉得法相之美啊!法相之好啊!實在我們修學佛法不能少的,尤其是剛開始。每一個地方告訴你清清楚楚,我們現在總是覺得:哎呀,你不要分別嘛就算了!然後呢不分別在什麼當中啊?就在這個癡相當中,好可惜!好可憐!下面:
【若能勵力修此二事,則能增長一切善行,非餘能等。】
假定能夠這樣努力去做的話,注意哦!努力去做,那麼所有的好事都增長,別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比不上,要講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這個!
【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
特別是能夠什麼?「清淨尸羅」。我們要持戒,處處地方講戒、戒、戒。喏!從這個地方才持起,這個地方才真正持戒。然後呢因為你戒根清淨了以後,同樣地把這個方法再下去,止、觀都得到。得到了以後「無分別勝三摩地」得到了,那個時候才真正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啊!阿彌陀佛!現在我們前面這個都不要的,那反正癡癡呆呆說不要去分別就好了,陷在自己的大……這個什麼,軟暖習氣的這個大險坑當中,是自己害自己!所以啊,應該努力!
【故應勤學。】
這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進度
<<下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