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10L11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 ~ P213L4餘凡莫能曉

手抄稿第十二冊:P125L1 ~ 第十二冊P149L8

複習

手抄稿第十二冊:P104L12 ~ 第十二冊P122L9

【廣論原文】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窩所傳來者現分二種。① 修七種因果教授,②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今初
◎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 (p125) 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此中分二,① 於其漸次今發定解,② 如次正修。初中分二,①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②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功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壓捨,故易圓滿一切切資糧。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利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今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是大悲。」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重要。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窩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心,唯尊佑堅實,餘凡莫能曉。」

【廣論 師父手抄稿】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窩所傳來者現分二種。】
上次我們已經把如何發生此心的道理,前面依什麼因而發,依什麼因?那麼四因、四緣、四力等。然後呢其次有了這個因,我們要發。那麼發的時候,這個因就策勵我們要發這個心,策勵我們,推動的力量有了,進一步怎麼修?雖然有了這個力量,你不曉得方法去修的話,我們雖然很著急,但是不能如理地生起。現在我們平常有很多人,是宿生善根所使,他對佛法,或者修行、或者出家,非常好樂。然後呢一番的好心出了家,但是不了解出家怎麼修法,所以往往把宿生的善根平白地浪費掉了。
現在這裡大菩提心這是佛法的整個的中心,所以我們現在幸運而這樣的次第來,有推動我們發的心。進一步呢,我們想修這個菩提心,怎麼樣?他下面告訴我們─傳承, (p124) 那這個修法有這樣的完整的傳承。這個傳承是從我們世尊,代代相傳,中間沒有斷過。兩樣東西沒斷:一個,完整的教授,說明這個道理;以及各位祖師修證的內容。所以這個完整的傳承,如果我們只要如理如量地去做,一定可以做到;做到的結果,就是圓滿佛果。這是我們確定信得過,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這個傳承先說明。
這個傳承又分兩方面,這個兩種實際上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說兩者各有它的特別的功效。通常我學的時候,我老師就告訴我,這兩種彼此間,你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先學哪一個。學了這個做為右手,左手來輔助它;先學這個,另外一種,然後另外那一種來輔助它。這樣地互助幫助的話,那產生的功效,以及達到內容堅固等等啊,是可以達到最完整的程度。那麼現在下面這兩種說一下,第一個:
【① 修七種因果教授,②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今初】
就把這兩個傳承再說一下。這地方七種因果,我們通常說的叫「六因一果」,總共加起來一共七個,現在我們看第一種:
【◎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 (p125) 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它這個果是什麼?就是大菩提心。所謂「正等覺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這個生起,這個是要求的果。那麼這個心從哪裡生起呢?就是這個心的因在哪裡呢?這個分成下面:這個心從增上意樂;那麼這個意樂從什麼?從悲;悲從慈……這個是一個一個次第。換句話說,你要這個果,那麼得到這個果的因,那就是下面,這樣。所以到最後推到「從知母」,從這個第一步,一直最後,因、果、因、果一步一步上去,而產生大菩提心。平常我們說的大菩提心、大菩提心,這是個名詞,我們有這個認識。現在這個地方的大菩提心,他告訴我們:喏,你怎麼樣的次第,從這個因必然地上去,走對了,感得這樣的果。現在把這個分兩個子目來說明它。
【此中分二,① 於其漸次今發定解,② 如次正修。初中分二,】
這七個有它修學的必然的次第,一步步的來,你對這個先要產生決定的見解,很多地方我們平時常常說決定的見解,這決定的見解實在很重要,修學佛法,常常是聽見了,急急忙忙得去修,就想得到這個果,卻不知這個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是你不了解這個正確的因,那 (p126) 絕無可能;你了解了照著去做,才有可能。所以平常啊,是我們因為對這個不了解,所以才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啊,也可以說都平白地浪費掉了,非常大的可惜!所以「欲速不達」,毛病都犯在這裡。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這因果的必然關係,產生決定的認識,那時候就沒有一點僥倖心理,沒有一點疑惑心理。這樣地勤勤懇懇、真真實實地做去,那麼你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結果。這個次第所以我們一定事先先認識,否則你去急急忙忙、忙的話,不行。在一開頭的時候就說了,正修的時候,隨遇什麼緣,你就去莽莽撞撞去做的話,「一生善行終成過失」。
這句話,我這裡又特別提一下。在座不乏很多久修上座,或者雖然出家不久,但是早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經接觸了佛法,請問:弄了多少年,有什麼結果?我想大部分人都感覺,忙了半天,總覺得:欸,你好像沒有吧,在這個裡邊;在這個裡邊嘛,忙了半天,沒結果!就算時間不太久的話,你仔細想想看,往往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講起來講得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為什麼?根本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就是你一開頭碰見了,哎呀!覺得好的,馬上去修。就它正確的內容如何,不知道;整個的特質什麼,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它的本末摸不清楚;本末之間,彼此之間如何配合,不清楚。然後呢,就算你弄清楚了,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量,也不了解,就這樣。所以東碰西碰,你說它沒有吧,好 (p127) 像有一點。放又放不下,到那個時候,哎呀,自己覺得還很好,但是呢,跨、跨不上,換句話,提又提不起。這個處處地方是這種情況,所以在這地方特別提醒一下,我們務必要把這個弄清楚,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次第,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確去修,這是第二步。現在下面說,
【①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這個地方說根本是大悲,請問: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還是兩樣?如果是兩樣的話,那麼有衝突;如果是一樣的話,他為什麼要重複又講?大家有沒有想起?如果看過的話,對不對?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現在這個地方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到底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是兩樣?那麼下面第二個,
【②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下面說「其餘的因果是此因果的道理」,這個題目講到那裡的時候再來解釋它,先把第一個說一下。第一個說大乘道的根本哪,是,對著整個佛法的總綱來說,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沒有錯。而是進入大乘的根本─門,是大菩提心,這個是總的, (p128) 沒有錯。那麼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呢?發那個大菩提心是前面那四個因,發那個大菩提心,前面四個因不一定要大悲,所以你因為看見聖教衰頹了,所以你啟發。所以這個大菩提心跟那個大悲,不同樣的,不同樣的。
然後呢,前面由於這個幾種原因,而策發了你那個大菩提心以後,可是策發的是什麼?你覺得你要學佛啊,你要成佛啊!就是這個願望、這個希望。但是這個希望是不是具體了?沒有具體,這個心本身還是個凡夫心。那麼你進一步,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相應,達到你所願望的一樣的內容,那個時候啊,它不僅僅是前面「我想」。譬如說,假定我想就等於成就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我們都想成佛,或者說我們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一切快樂成就,想了半天行不行啊?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單單「想」不行。因為你想,所以啊,你要找怎麼樣才夠達到這個目的,找對了這個方法如理去做了,那個時候,你的目的達到了─苦去掉,快樂得到。
那麼現在這裡也是一樣,你由於前面這個原因,又想:「我要成佛!」那麼,怎麼樣才能夠達到你要成佛的這個心?要成佛,那就是大菩提心。現在呀,那個要成佛大菩提心的那個根本,換句話說,這個因,主要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大悲,大悲。所以我們一步一步深入,彼此之間並不衡突,而是必然的層次的關係,必然層次的關係。譬如說,我們 (p129) 遠遠地看見:啊,這個山!我們目的是要跑到那個山,然後呢一跑到那個山腳下,上去的時候,你不覺得,好像那個山不見掉了,實際上,你正在那兒往上面一步一步爬上去,在爬那個山。現在就是這樣,前面你整個的目的,像看見那個房子;然後呢,你剛從那個房子下面的樓梯上面一階一階爬上去,正是你到那個房子裡邊去的時候。現在這個大悲啊,就是啟發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又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說「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
那麼現在這個分幾個道理來說一下。為什麼說這個根本是大悲呢?分三部分:初、中、後。說這個大乘道整個內容分幾個步驟你來看,不管哪一個部分來說,那個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
一開始,這個悲心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大菩提心是什麼?你為了利樂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在裡頭,你真正要利樂他,一定要把他從生死苦海當中救出來,那個時候,那叫大菩提心。所以假定你有了這個大悲心─所謂大悲的話,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決,一切 (p130) 人的快樂給他。所以如果你這個悲下劣,「啊!我只是給幾個人,其他的不給。」那對不起,你根本就不相應這個心。所以他說,要想發這個「拔一切有情出生死」這個決定的誓願哪,一定要圓滿的大悲,如果這個悲不足的話,或者差的話,那不行。所以啊,
【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所以說呀,要把度眾生的這個重擔一肩擔起,這個一定要有大悲心,一定要靠這個大悲心。反之,如果說你不能擔起這個擔子來的話,那不算大乘。這個道理,然後我們引經證說:
【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這個是引《無盡慧經》上面,佛說得清清楚楚,菩薩的大悲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啊?它是根本的引導,就好像人的呼吸一樣,那這個是根本,這個呼吸一停止了,什麼都沒有了,那是這樣。下面另外一個經,
(p131) 【《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
這個經上面,這個天子跟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當中也這麼說。這個天子問菩薩:「這個菩薩行怎麼發起?發起了以後呢,何所依?」這個心哪,依什麼地方來繼續地增長而成就?說:「天子,菩薩心行啊,是從大悲發起。」大悲的心行相是什麼呢?就是一定哪,說緣苦惱有情。它悲的特質是啊,要把人家的痛苦除掉,假定沒有痛苦的話,那你這個悲就沒有生起的地方。所以啊,它這個悲一定是緣─就是說看見苦惱有情。所以這個苦惱有情,是悲心所依的。
說到這地方,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是的,看見平常一般的人,他或者身上的病,或者心上的病,我們就曉得,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如何對他─是心理病、生理病?怎麼講呢?身上病,譬如說他有了病了,這樣。有了病了我們應該,至少應該先,眼前第一步,大悲不一定做得到,應該憐憫他:「哎呀,這個人很可憐啊!」如果我們有這個心,就對了。千萬不要拿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自己的想法,無非是昨天說過了,都是煩惱之法─薩迦耶見,然後呢,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還有一種呢,也許他倒不一定身上的 (p132) 病,欸,他覺得他騙你的,乃至於這種狀態。其實他為什麼要騙你?他心理病哪!他心裡煩惱,你還是要憐憫他。所以,當我們了解了這個特質的話,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你了解他這個人啊,身心都在煩惱當中。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了悲心的話,那你至少啊,這個煩惱都解決掉了,你只有同情憐憫,你只有同情憐憫。所以,說這個大悲依於有情。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
然後,我們曉得發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眾生,他必須要圓滿兩樣東西─福、智。這個福、智是要究竟圓滿,一點都不能差,所以「至極廣大」。如果你不能學這個,圓滿這個的話,決不可能滿誓願。
【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你了解了,你發大菩提心,為什麼呀?要救一切眾生。要救一切眾生,不管是你自利也好,乃至於你利他也好、自利也好,都必定要成佛,成佛的一定要這個。要這個的話,怎麼辦呢?那一定要救眾生。反過來,你看見這個成佛的無邊的大利益,為了達到無邊的大利益,當然你要努力集聚資糧;為了集聚資糧,所以你覺得:啊,這非要大悲不可!那時候你的心裡面哪,就不怕難。你覺得不是難哪,這克服那個難關,你要成辦無量無邊的 (p133) 功德。有了這個心,那麼然後呢,你為了滿這個願,種種的難行,你跟著而去做。要不然一點的事情,你總覺得:「哎呀,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呀?」心裡面就提不起來。
所以這個大悲心第一個重要,你有了大悲心以後啊,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你。否則的話,稍微做一點點事情,哎喲,就覺得自己辛苦了!嘴巴上面講的大乘、講的菩提心,實際上,心裡面一點影子都沒有。最可憐的,就是連它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裡也不知道;然後呢,說是說大悲,這個大悲真實的內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說,我們現在很幸運地,喔,曉得了原來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它是根本重要的,第一個,所謂根本─初。中間呢,
【◎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功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
進一步是說,我們前面一開頭就是了解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發起了這個心。然後呢,發了這個心以後啊,就要緊跟著行那個菩薩行─大菩提心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要去行的時候啊,行種種難行,救度一切眾生。但是這個眾生的數量是無量無邊;而每一個人的行為是非常地可惡;然後呢,你要學的,也是非常地難學, (p134) 多得不得了。論數量,是多得不得了;論時間,是長得不得了。看見了以後啊,這個心裡面害怕:「哎呀,這個不行啊!」慢慢地就要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能夠保持你不退的,什麼呢?還是原來這個心。所以不是說開頭有了就可以,還要繼續地策發。所以,
【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
說推動你的心既然是大悲,有了這個大悲,那去行,一行持的時候一碰到啊,你就:「哎呀,覺得這個好辛苦啊!」那就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啊,還要有一樣東西,什麼?還是這個心。你繼續不斷地把那個心策發,策發又策發、策發又策發!因為它這個心現起,所以在這個情境當前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對呀,這正是我要做的!這正是我要克服的!」對呀,你有這個心力去衝破這個難關了。所以中間正式發了心,行這個菩提心行,或者是說菩薩行的時候啊,還要這個大悲。所以啊,初發了以後,後面要「恆修習」,一直修!不是說前面修一下就算。
【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壓捨,故易圓滿一切切資糧。】
你能夠發了這個心以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管,能夠這樣;然後對別人的事情啊,一點不厭捨。你真的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樣的心理,你才能 (p135) 夠推動你去做種種難行苦行,而經無量時劫,因為有這樣的力量,所以這資糧很快圓滿!喏,這個地方很重要。
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我要求大乘。」這個心是好的,但是呢,內容不了解。實際上呢,這個心根本還沒有發起,只是覺得看見那個果很好啊,覺得要那個果。稍微一點點困難哪,就頭縮在那個地方,就不成樣子了,那所以呀更沒有用的原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不忙著說那些空話,現在先緊要地認識這個漸次必然的次第,因果層層的怎麼上去的這個次第。你然後在這個裡邊找說我缺哪一個,我從這個地方補滿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問題都解決。所以我們眼前不是急著去忙:「哎喲,我要弘法啊!我要度眾生啊!」法是什麼?先要知道。如何度眾生?先要知道。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是,現在是下面,說這個菩薩,這個菩薩已經發了大慈悲心了,由於這個大慈悲心的推動─大慈悲是一心只有幫忙別人,對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別人。在這種狀態當中,他利益別人的話,幫忙別人;幫忙別人的話,別人的種種的這種事情正 (p136) 是他要做的,他就不會怕難哪!然後呢,時間也不會怕長啊!就像做生意人一樣,是克服了種種困難,他覺得:「哎呀,這下賺到錢了!」於是他越做越起勁,越做越高興。那麼,現在我們賺那個佛法無量無邊的法財,亦復如此。 做的時候固然高興,時間還怕它短哪,都是積聚資糧啊!就是像那個經上面說的:
【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那個大悲心是什麼呢?他是要成熟一切有情,在這種狀態當中,他任何苦,沒有一點點苦是例外的,他絕對不推辭任何一點苦。所以我們現在稍微受了一點苦了,喔唷,覺得委委屈屈啊,自己覺得怎麼樣。這個苦包括兩方面,身、心兩方面,這樣。總之我們 (p140) 身、心兩樣東西沒有別的,都是在什麼啊?都是在煩惱當中,我們要了解,我們只求自利都要淨化它。不過呢,自利淨化它,你淨化了以後,停在那裡不能動了,被人家一碰啊,它那個毛病又起來了,所以實際上沒有弄乾淨。實際上別人碰了你,發現你心裡面不對勁,那正是你的毛病。所以你真正要想圓滿解決自利,在任何人來碰你的時候,如果你這個「我」徹底淨除乾淨的話,什麼樣地碰,沒有我了,還有什麼問題嘛!所以當人家說了一個話,昨天我們曾討論,人家說了你的話,或者你就慢心,或者瞋心,或者懊惱,正是說明了,喏、喏、喏、喏,你這個無始的怨家都在那裡呀!要靠人家碰了,你認得了淨化它,所以你真正要自利,還得非靠這種暴惡有情欸!這個地方我們清楚了。
所以他說現在呀,是,要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欸,結果呢,你努力幫別人,結果第一個得到好處的是你。還妙咧!世間上面的事情,你幫了別人就害了自己;這個地方,你幫了別人家,利了自己。反過來,你真正為了利了自己,你卻又幫了別人。這佛法之美啊,是天下無出其右,也無上、無比啊!一切的苦都受,一切的樂都捨給別人,如果能夠趣向這樣的難行,這個最難的難行,那麼,你不久就可以得到「圓滿資糧」。因為這個必須要的,你要成佛,必須要的滿足的這個條件。你越畏縮越怕,怕的結果,你不做,不做,天上不會掉下來的。所以你唯一的辦法─要做,要做的話,一定要有後面推動的心。
(p141) 所以現在注意,這個地方呢第一件重要的─正知見,心理建設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點自己最清楚不過。所以說一定要回過頭來,觀察自己的內心。而從前面這個地方觀察起,從細微的地方觀察。不要一開頭的時候就大悲,喔唷,這個內容太複雜、太大了!你呀,不要說觀起來了做不到,就是觀,也是那麼多東西,無法觀哪!這是必然的次第。那麼這裡已經到了上士了修,所以我們也同樣地要了解這個。你能夠這樣的話,很快圓滿資糧,圓滿資糧就成就佛果,所以決定得到這個「一切智位」。所以說,喔,原來推動我們的力量,中間保持繼續昇進,根本原因─則是大悲,所以是「中重要」。
【◎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利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
這個容易了解。這個二乘人解脫了以後,就住在這個寂滅裡邊,所以叫「無為坑」。佛不是的,證了果了以後,「盡虛空」,論空間是無限、論時間是無限,幹什麼?一直利益眾生。那麼,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做呢?那就是這個大悲的威力,所以後面也同樣地靠這個。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今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
(p142) 佛雖然得到了一切的究竟圓滿了,但是,欸,他一直不停地,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有情維持多久,他就跟他相應地恆常不斷地,一直在這個有情界當中濟渡這個眾生,這個就是佛的大悲威力。
【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是大悲。」】
他為什麼能得個「無住」呢?喏,這個主因就是,就是這個。「譬如」,下面舉個譬喻: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重要。】
那麼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要種任何的收成。那個收成開始的時候,這個種子種下去; 然後呢種子種下去了以後,要雨露啊、肥料啊;然後呢後面的最後,成熟結出果來,這個三個次第。現在呢,成佛的這個結果,欸,開頭種子是悲,中間滋潤的這個也是悲,最後成熟的時候、受用的時候又是這個悲,所以這個悲是最重要!那麼下面就是月稱論師,「吉祥月稱」就是月稱論師,那個下面那個頌,是在《入中論頌》當中,有這麼一段話:
(p143)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這個論上面一開頭時候,有個讚。平常他造論前面,都有個讚或者是什麼。那個平常的讚,讚佛啊或者什麼,這個論上面先讚大悲心,為什麼呀?是說因為悲這個東西,開頭的時候呢,像苗芽的種子;中間增長的時候,像水;到後面受用的時候,就是成熟,它都要靠這個大悲。所以現在那個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啊,所以造論的時候,先讚那個大悲。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
嗯!這個道理很簡單,不要學別的,只要學一樣─大悲。這裡我們不要誤解喔,說:「那我們不要學別的了,學大悲。」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學會了,那是千真萬確不要別的了。可是要注意喔!要把這個大悲學會了,前面那個次第每一樣東西都學喔!就像我們現在說造房子,你房子造好了是不要了;可是對不起,你房子造好之前哪,下面挖基礎,清除這個雜障,然後呢鋼筋、水泥、瓦、木頭、磚頭……啊,一大堆東西,沒有一樣東西要少的─造好了,那是一棟房子。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現在我們平 (p144) 常往往很籠統地,根本不曉得大悲是什麼,說起來:「哎呀,你發個大菩提心。」實際上呢,影子都沒得。這一點哪,順便一說。
【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那麼他下面,說你有了這個大悲,一切的佛法就自己就來了。就像轉輪聖王那個輪寶,這個輪寶一到,下面的跟著來了;那麼現在菩薩也是一樣,一個大悲心所至,那佛法都來了。我們不要從文字上面看喔!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內容,你曉得那個內容,自然而然曉得這個說什麼。所以平常我們如果不懂得這個內容的話,說空話,那好容易啊!「哎呀!你只要大悲心,別的都不要了。」實際上,真的大悲心是什麼啊,他也不懂,大悲心有沒有那當然更談不到,這樣。什麼東西也不要了,結果呢,大悲既沒有,什麼也沒有;這些好的東西是一樣都沒有,但是壞的東西樣樣有!這一點哪,我們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
就同樣的道理。
(p143) 【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因為你有了大悲心,那個大悲不是一個空洞的東西,是一種強烈的推動的念頭。自然而然在這種推動的念頭當中,你一心一意追求。就好像我們強烈的貪心,到那個時候,叫你坐在那,你就坐不住。我們那個掉舉心很重,叫你說在那裡安穩地坐一下,逼著你坐在那裡,你心裡面胡思亂想,就在那兒的話……就是這樣,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猴子那樣的這個狀態。所以我們了解了大悲的特質以後,自然而然你起心動念,然後呢由於這個起心動念呢,身口的行持自然都跟著一起都來了。這一點哪,再三地策勵諸位同修,要認真地體驗到!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假定你對於上面所說的,這個無上勝妙之道的宗要的這個道理,有各式各樣的,所有的圓滿的聖教,這個道理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整個的佛法的宗要、中心─喏,就是這個!關於這個道理,你如果認識了,而且發生確定見解的話,你一定會把這個大悲心作為我們修學的中心,作為修學的最殊勝的教授,決定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是, (p146) 特別告訴我們對這個道理要發決定勝解,然後你努力去修行。所以對我們,這個概念太重要、太重要了!我們一再平常說明、辨別,無非在這裡。
如果你這個不清楚的話,總歸在枝末上面轉,哎呀,等一點點小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又去忙去了;無關緊要的說起來是修行,實際上呢,人家說枝末在轉哪!枝末在轉,你從枝末,如果從枝末而慢慢地從根本上面去尋,你還可以一步一步尋到那個根本上面去。現在如果不認識的話,你把住了枝末,就以為那個根本的話,那你永遠停在這地方,就顛倒了,枉受種種的辛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了解!
所以這個一點沒有別的,我們以前的溫習,一句話提醒─怎麼樣去觀照自己內心,了解我現在修學的真實的內涵是什麼,從淨除自己煩惱下手,然後這麼一步一步地深入。所以最後呢,這樣地深入的結果,你自然而然會了解,啊,整個的中心是什麼─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個時候我們的全部的精神就緣著它,從這個地方作為我們第一步目標,然後照著次第應該走的路線,一步一步上升。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
這個善知識說了,說:如果你從覺𦻓那個地方,是指阿底峽尊者,如果你有人去請問 (p147) 他重要的教授,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他說來說去一句話─捨世間心、修菩提心。這個前面那句話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就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真正的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出離心。這個前面已經了解了,所以他只教你這個。如果你沒有厭離心的話,佛法根本邊都沒碰到;然後你碰到了,了解了真正要掌握得住圓滿的話,必然進入菩提心,所以這個才是佛法的中心。
記得前面說嗎?有人後面來問你,說:「你現在修習什麼?」大家說:「哎呀,我啊見到本尊囉,氣脈、明點了。」拿我們現在說,我一天磕幾個頭,哎唷,我早晚幾點鐘起來,我能夠盤幾個鐘頭的腿,乃至於我持的戒又怎麼樣、怎麼樣……。欸,他善知識怎麼告訴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對於這個業果的道理,要產生決定的見解、決定的認識,就是這樣。由這個上面,然後一步一步地來,那麼這個是前面說的,就是捨世間心、出離心,進入菩提心。那麼下面,
【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
這個譏笑不是普通的譏笑喔!就是好像開玩笑,實際上,真實的就是以很輕鬆的態度,說出很嚴肅的內容來:
【「此是掘出覺窩所有教授中心。」】
(p148) 因為前面一個人說了這個話,所以,那個敦巴尊者就說的:「是啊!一點都沒有錯。這個正是阿底峽尊者所有教授的全部的中心哪!」看看!看看!這樣的一位當代印度幾百年來,所有的這個印度佛教界的這樣的一個了不起的大德,在當時他們稱為是「能仁第二」。換句話說,喏,釋迦世尊再來所說的教法,也只是如此,再不會有比這個更圓滿的了。那麼他的教授的中心是什麼?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所以說,
【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
要真正了解佛法的綱要,了解了以後,對這個綱要要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這最難,這個也是最重要。平常我們修行,大家都說:「哎呀,你要忙這個,我要忙這個,忙這個……。」就是在根本上面轉,就難於在這個重點上面把握得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呀!為了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
【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
我們所以不行的原因,就是什麼?罪障未除,所以要淨治罪障;資糧未聚,所以要積 (p149) 聚資糧。那麼萬一見解還不夠的話呢,那麼就應該看這種大經大論,先有確定的認識,然後照著這個認識努力地行持啊!所以下面是,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心,唯尊佑堅實,餘凡莫能曉。」】
世尊的中心教授,最最寶貝的東西是什麼?就是這個「正等菩提種」,就是大菩提心。那這個東西啊,只有世尊才知道,真正重要的、實在的、堅牢的。其他的人哪,因為凡夫愚癡所以不了解啊!現在我們既然學佛,很幸運地經過祖師、菩薩,經過大經大論開示我們,我們何等幸運呀!一定要從那個根本上面把握得住,一步一步上去,一步一步上去。那麼這個呢是說:噢!現在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說,

複習

手抄稿第十二冊:P104L12 ~ 第十二冊P122L9

【師父手抄稿】

下面哪,兩樣東西,見─見解的見,「見取」跟「戒禁取」。在我們平常一般犯的毛病都在這個上頭,最容易。看看那個,它的定義是什麼?「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這個叫見取。,就是說他主要的中心,一定也個原因,平常我們無緣無故,不會有什麼事情,有起來的時候,一定是為這個「我」,我是根本,我的常或者斷,邊見本身一定是離不開這個我,就是邪見本身好像跟薩迦耶見不太一樣,細來說是一定跟著他相應的,粗的來說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那沒關係,總之,基於我們不正確的見解,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執著。
平常我們跟人家的諍論、問題什麼等等啊,都在這上頭引起的,對不對?這個是個煩惱。所以說大家不要講道理,真正的講佛法上的道理,你要看看這個道理所講的內容是什麼。佛法上的根本因,它所以講那個道理,告訴你:喏,你這樣的話,是生死痛苦的因 (p110) 喔!這個道理指給你看這個。結果你學會了那道理,沒有把那生死的痛苦的因認得,然後呢跟人家吵,那完全是走上這一條路去,這一條死路,這我們要清楚、很明白的。
佛法的特質─智慧。智慧是什麼?就是見到事實的真相。那麼到現在為止,見到的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就是你之所以沈淪在生死苦海當中的原因啊,就是由於這個煩惱的主因把你綁住了。煩惱的原因,就是前面那個總相;這裡的別相,就是這個別相當中─見取,你的見解,所以它叫「染慧為性」。同樣地,你認得了清楚的話呢,那個正智慧現起的話,這個煩惱就拿掉了。所以不是跟人家講道理,內明就是你懂得了道理,反照自己說:「喔,現在我懂得道理了!」你要講的這個道理,是「原來我現在起心動念,只是懂得煩惱!」那不管你所講的佛法,那一點用場都沒有,那都是騙自己的,騙人容易,騙自己,那騙不了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見取的這個特質。
除了這個以外,還「所依見者之蘊」,所依見者之蘊就是我們五蘊體嘛!把它「執為最勝,染慧為性」,把它這個看得最重要,把它看得最重要。那麼五蘊當中也許你可以把五蘊的和合,那就是我們所謂的補特伽羅─我;五蘊分開來的話呢─色、受、想、行、識。就是把那個身體看得很重要,這個是色那部分,顏色的色;然後呢,你的想,你的想法;你的感受;意識,最後的心識,你的心理。執它的總相也好,執它的別相也好, (p111) 在這個上頭,如果你不認得說這個東西本身是煩惱的根本的話,那你講的道理啊,那都是空話。世間的人本來都是戲論當中,佛法而在這一點認不識的話,那你就錯了。所以這一個見取這一點哪,這是我們平常最容易犯的,起心動念一直在這種狀態當中。如果說沒有、不起心動念呢,就是前面的癡相當中,一起心來的時候就落在這個裡頭。 而這個根本的話還是第一個,前面的說─壞聚見,就這樣。
另外一種呢,「戒禁取」。戒禁取的話,就是我們現在的所謂「壞戒、可捨之戒」。平常我們說這種,指外道的牛狗戒啊這一類東西,牛狗戒啊這一類東西。也看看它的定義,說「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這個地方啊,我們,它的特別地來講的話,還是指究竟於中士道上、究竟解脫煩惱的特質來說。那麼這個戒,一定是佛戒。除了佛的,制定的戒以外,那都錯的。可是就算是佛戒喔,它的內容我們有的時候還不真正地了解喔!他佛戒制的目的,幹什麼啊?能解煩惱、能出生死哦,這個才是戒的根本哦!所以大家不要說:「啊,我現在啊,受了這個戒啊!然後這個戒當中說這樣的,這個戒當中是那樣的……。」大家起爭執:「我是持戒啊!你不持戒啊!」那時你又犯了前面這個毛病了。所以它本來這個戒的目的是淨煩惱,結果你因為弄了這東西而增長煩惱,請問:你這個到底 (p112) 是在煩惱當中啊,還是真的在出煩惱當中啊?所以這個概念要清楚。
所以眼前哪,我們從前面剛才說根本因,然後圓滿因。持戒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要持清淨,這不大容易,不大容易。究竟來說的話,大乘要到二地菩薩才能夠持清淨,那何等不容易啊!所以這個圓滿因,的的確確,我們心裡面只有一心一意說追求─我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因要不錯。不要說:「唉,二地菩薩才可以啦,我們現在啊做不到啦!」那你這個因已經弄錯了就不管。那麼基於這個理由,我們現在要一心恭敬去學,可是學的時候,那個本末要分得很清楚,根本因把握得住,這個大家重要的概念。
大家記一記,戒的主要的功效是幹什麼?破煩惱現行,對不對?所以假定你現在講戒,而在煩惱增長當中的話,你就錯了,根本因根本沒把握得住。這個所以在這一點哪,請大家特別注意,請大家特別注意!所以這個後面的幾位,將來你們都會出家的,那麼這一點要注意。不要我們說,哎,看見哪,比如隨便來講吧,尤其是現在啊,怎麼這個人也是那個樣、這個人也是這個樣,乃至於我們的唱念各式各樣什麼等等的話,這個不在行相上面,暫時不在這個上面注意。圓滿的時候我們一一要圓滿的,可是現在第一個要根本因,就是說當這一個所謂「智」這個特質─我們要認識煩惱,淨除我們煩惱。
你如果是把握住這一點的話,那麼你就曉得了,念佛它還在這個法則當中;參禪還 (p113) 在這個法則當中;戒,根本當然是這個。為什麼呢?念佛,請問念佛的時候,他的心裡現在是什麼狀態?真正地把那個念佛的根本因把握得住的時候,他一定是說:「南無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一心皈投阿彌陀佛,這個其他的是一無是處。這個心哪,就是真實淨化煩惱的心,對啦!他在持戒當中。所以這一句話,包括了持戒、念佛,這樣。參禪的呢,參什麼?「什麼是你明上座本來面目?」「什麼是個無?」「念佛的是誰?」一定要找到他!當你找到了那根本就……換句話說,這根在哪裡,我要把它連根挖除。
實際上呢,這根本不在別的地方,就在你起心動念。所以它這東西妙極了,就用這個方法,全部精神以一念把所有的雜念統統擋掉。然後呢,最後的話,這一念本身就是啊,把它自己的本身,欸,找到了,破除的。所以這一念一直擺在這個地方,它是正在、說正在持戒當中,這一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人家說,啊,有的人叫乘急,有的時候說戒急,你如果把握住這一個原則─根本因─去做的話,乘急也好、戒急也好,都行。如果你把握不住的話,那都在那兒戲論。所以這一點哪,注意哦!這個文字啊,平常我們都說「非因計因,非果計果」,說了個半天,但是呢,根本的觀念在這裡。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今天特別跟大家說明一下。當你們把這個煩惱的這個行相認識了清楚,那時候就曉得了:哎呀,一點都沒有錯啊!現在我們平常都在病當中,自己不曉 (p114) 得病,還要跟人家談!你談些什麼呢?還跟人家講道理,那個道理是越講越錯啊,那個病是越弄越深哪!如果說不學佛法,那本來就是在那兒亂搞一通;你那個學了個佛法,你還在這上面轉,那轉些什麼呀?所以這一個地方,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煩惱的相。了解了煩惱相,那麼前面說告訴我們六想當中第一想,你就對了,「啊,沒錯、沒錯、沒錯啊!」這個概念就很清楚了。所以至於說它煩惱的生起的因等等啊,那麼我們有了這前面這個力量,自然而然你能夠推動。
那麼我們進一步,把那個煩惱的生因,在這地方也重新地溫習一下。那個煩惱的生因在,煩惱的生因在哪裡?煩惱的生因,喔,還在一百七十二頁,一百七十二頁,不在別的地方。這個一百七十二頁的第一行就說,能生煩惱的生因六個。「所依者謂煩惱的隨眠」,現在我們曉得,這個就是煩惱的種子。前面當我們講業的時候,業感果的時候,就異熟果、等流果,現在我們可以融貫起來了。當那個異熟感的時候、現起的時候,那個等流同時一定現起的;等流現起的時候,你為什麼心理有這種狀態,那就是以前跟著來的。所以啊,這個前面所說的異熟因果,這個地方所講的就是什麼?那煩惱的隨眠。然後在十二因緣講的是什麼呢?十二因緣當中,就是前面的觸、受,然後下面哪,這個觸、受是第一重因果,大家還記得吧?然後呢,當那個受現起的時候啊,你一定又有愛跟它相應。 (p115) 這個愛不是單單你歡喜的喔,三種愛─對你歡喜的東西,叫不捨,這個是貪相應的;對你不歡喜的,是乖離,是瞋相應的;對於另外一種東西的話,你捨,這個就是跟癡相應法。這個什麼呢?就是煩惱的隨眠。所以不管是你哪一個,用哪一個定義來解釋它,這個沒關係,你一定要認識這個心理的行相。
這個隨眠生起的時候還要有個所緣,所謂「順生煩惱的境界現前」。那麼十二因緣當中說的,所以它說得很清楚,叫「觸、受」,然後呢,下面就是跟著「愛」。這個觸的特質是什麼?三事和合生觸─根、境、識,那個地方我們就認得很清楚。所以它煩惱生起來的時候一定在境界上面生起來的,境界上面生起來的。
境界上面生起來的,當然,前面說「猥雜」、「言教」,那個是指說對方那個人,所以生煩惱的那些人的話,就是惡知識,非善友。善知識、惡知識的判別,就在這個地方。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如果說,譬如說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假定說你有很尊敬的情況,雖然你平常看見一個好看的東西在那裡,你看見:「哎喲,這個師父在那裡,這老法師在那裡……。」心裡面就沒有跟它去。反過來,這個平常的人哪,鼓勵你,大家:「哎呀,這個好的!」什麼東西,大家覺得好朋友,酒肉朋友跑在一塊的話,就對。所以你們要辨別得清楚喔,這個地方的善、惡知識,實際上呢,就是……前面這個順生煩惱的這個 (p116) 現起啊,那不!順生煩惱所緣本身哪,講它的總相,那個總相裡邊別開出來幾個內容,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修學第一步最重要的,這一個。
大家注意,這個惡友不是今天跟你吵架,一天到晚打架的對頭,這個惡友就是,如果說這個人跟佛法不相應的,平常兩個人碰在一塊,哎呀,大家很好。喔唷,說這個,「跑到這個地方來啊,這個地方的這個老師啊,這個老法師,這個師父啊,老逼著你。」然後跑到這地方兩個人還可以偷一點巧,然後聊聊天,跑到你這地方,我也給你暗示一點,你也給我暗示一點─完了、完了!這個是惡知識喔!這個要了解得很清楚的。講反過來就是善知識喔!所以現在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最重要的這個概念,就在這個地方,就在這個地方。然後呢,他也寬慰你說:「哎呀,某人哪,你現在怎麼樣啊?對啊,我們剛是個凡夫啊,他要求的條件太高啊!」什麼、什麼啊……。你還聽得滿對:「對啊,我就是個凡夫啊,他要求我這麼高的條件,對我是不行啊!」嗯,這個是一個最危險的事情。我們應該了解:是,我因為凡夫,所以我要凡夫趕快努力啊!他那個菩薩都那麼精進,我這個凡夫再不精進,那就完了啊!
是的,精進的內容,他不是叫我們現在像學菩薩一樣地,要叫你捨頭目腦髓,這個不是。菩薩有菩薩的精進,我們有我們的精進,這個是內容裡面要分別很清楚。菩薩的精進 (p117) 是捨頭目腦髓,現在我們的精進呢?見了面就提起來。記得不記得後面那個阿底峽尊者,不管什麼人看見了,他見了面一定問你,說:「你現在生善心否?」它這個文字是這樣解,換句話說,我們碰見了以後,他會說:「哎呀,你功夫怎麼樣啊?是不是現在在緣念善法啊?是不是拿精進來策勵自己啊?」對了,這樣。或者說:「哎呀,剛才這個老師告訴我們,叫我們努力啊,這個話是對啊,可是我現在覺得摸不清楚啊!那時候心裡面怎麼樣啊?」欸,你問他,他就告訴你,這個就對了。這是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驗,所以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
「言教」呢,「聽聞邪法」。這個就包括很廣了,現在我們極大部分的就在這個地方。啊!這個東西實在是好可怕、好可怕的東西!這是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報紙、電視一樣東西都沒有。不要說那些報紙、電視都沒有,乃至於有很多那個佛教的雜誌等等,對我來說的,我也實在覺得這個不是根本因;等到我們慢慢地根本因摸著了,這是圓滿因,就是這樣。這個大家千萬注意一下,否則你弄錯了,那就害了!那麼還有「串習」、「非理作意」。這兩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大家特別注意!這個就是生起煩惱的幾個主要的原因。你如果能夠把這個兩樣東西認得了─這個煩惱的行相,跟那個生起煩惱的原因,你能夠認識了,然後呢,把這個平常在心裡面多去觀察、多去認得 (p118) 它的話,那我們修行那就比較好了。
此處是從煩惱的生因講,後面呢,十二因緣講,現在我們把這兩樣東西連在一塊兒。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怎麼說?說我們無始以來啊,一直隨著「無明」,由無明而「行」,行而「識」。然後呢,這個識,因位識啊無量無邊,我們現在目前的狀態,它既沒有感異熟,也沒有對治,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它一定會感生死的。但是它感生死,它有一個條件─一個俱有緣,換句話說,我們後面說的,它有一個圓滿因,那是什麼呢?就是「愛、取」。這個愛、取什麼?就是煩惱。以前由於煩惱而留下這個識種,但這個識種不一定感果;而你眼前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如果啊,你把這個原來這個煩惱跟它相應滋長的話,那麼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它會感果的。現在我們既然修學佛法要跳出來的話,那時候你注意,當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境界的時候,你就心裡很清楚、很明白,勿再以愛取滋潤它。
這裡講煩惱的生因的是說,煩惱的所依跟所緣境界現起的時候。在十二因緣當中就告訴我們更清楚,當一個境界現起了以後啊,「觸」;觸了以後呢,就「受」,你會感受;然後在這個你的感受境界當中,你要注意喔!這是十二因緣真正好的地方,就是眼前我們一切時處這個感受,這個感受,是下面緊跟著「愛」就來了。那麼然後呢,這個時候生起來的是煩惱。所以我們要曉得那個煩惱相的話,不外乎前面的什麼啊?就是五鈍 (p119) 使、五利使;通常這個裡面哪,一定有這個見解在這個裡頭,或者這個習性在裡頭,或者兩樣東西一定有,那個時候你就千萬注意!
我們平常不要說::「哎呀,現在這個煩惱很重啊!」是的,正因為煩惱很重,所以我們要修學佛法呀!然後呢,怎麼辦哪?就要認得它。這個是最重要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你要認得這個煩惱。如果這一個不認識的話,那麼說修學佛法,那都是浪費時間,都是浪費時間。當然,你說我現在種了一個種子下去,然後什麼時候感果的時候,你能夠這樣的話也好,我還是非常讚歎。那個佛也是這樣的,所以有很多人就是沒辦法,他也只能這樣,所以佛也只能給他種一個善根,就是我們當然不願意這樣做啦!這樣。所以認得,認得了以後再下面一步,應該怎麼辦呢?就曉得:啊,要跟它鬥,要跟它鬥!所以告訴我們,由各方面去觀察,如果你不鬥那個煩惱的話,那對不起,這個沒辦法真正地清淨。所以我們現在所謂修行、修行,不是別的,主要的就是這一點。
關於鬥煩惱這一點哪,現在大家,請大家翻到下面第198頁,這個今天晚上溫習的最後的兩句話,我們把它看一下。那個198頁上面哪,告訴我們哪,現在我們正在修學的時候,到這裡為止要講戒,戒的原則我們已經瞭解了,看第二段,它有一句話:「現在於內」,這個「內」字啊,這個地方我們重新溫習一下。是的,是的!這個不要看別人,我們的煩惱都是看別人看出來的。現在當這個境界現起了以後,你不要說他不合理、他怎麼樣。當境界現起的時候啊,尤其是說,因為以前無始相應而轉的等流因果現起來了,所以你看見的時候,你又看他,或者順眼你就愛,不順眼你就瞋,這個都在癡相當中。
現在我懂得了煩惱以後,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心上的狀態。看看這個內心的狀態是什麼,是煩惱相應的,還是出煩惱相應的?你覺得他不合理,他是不合理啊!上次講過了,他不合理是他的事情,你覺得他不合理的,對不起,那就是你的事情,那就是你的煩惱;如果你要修學佛法的話,就從這個地方要把它降伏它,所以叫「現在於內」,在裡邊要鬥這個煩惱。「不鬥煩惱是戒不能淨」,這個戒的真正的特質。所以說,你只要真正能夠持戒,戒持好了一定往生的原因,也就在這裡,現在我們了解了。戒的真正的主因,就在這個上頭。如果我們進一層,要想學定、慧的話,那更非從這地方不可。所以這一個不能清淨的話,「畢竟漂流生死」。
至於說怎麼持戒法呢?下面一行「以念正知而防慎」,說我們現在真的重要的,一定要保持這個正知、正念,這個現在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然後呢,因為我們煩惱已經認 (p121) 識了,所以它只要一出來啊,你馬上我們就用矛來刺它,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修的就是這個樣。所以說真正的菩薩,菩薩要大瞋,為什麼要大瞋呢?他瞋的就是瞋這個東西。所以他前面也說、後面也說,這煩惱生起來我們不能忍受。我們現在「忍非所應」,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吧?我們忍耐啊,不應該忍的我們都忍了,它貪哪、這種煩惱一大堆,我們都忍了,還歡歡喜喜。我們不應該忍的這個煩惱啊,結果我們偏偏又做不到,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真正應該重要的做的地方,而且當那個煩惱當下起的時候,都是這樣。目前,是,我們現在還不一定完全懂得了能夠跟它鬥,但是呢,正因為我們不懂,所以我們努力,去努力這件事情。所以後面告訴我們哪,這個真實的持戒,先不講怎麼持,他告訴我們哪,我們破戒的四個原因,大家還記得吧?破戒的四個原因這個在什麼地方呢?破戒的這個四個原因,在195頁。
四個犯因當中,第一個是「無知對治」,你無知的話,要多聽聞、多了知。說到這地方,我們說我們又,剛才想起來,說六想當中,我們現在在大病當中,我們就是不知道!所以如果說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那時候你自己心平氣和地想一想看:怎麼辦?所以了解了這些,心裡你已經懺悔啊什麼,整個地我們繞著這個中心轉,都在繞著這個中心轉。
(p122) 目前如果大家對這概念不清楚的話,要把它弄清楚,這是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好像現在有錄音帶出來了,我們照著那書本,經常可以合著去聽聞這道理,聽了道理以後注意,千萬不要拿道理去衡量別人,一衡量別人這樣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那是無價之寶,你卻把無價之寶丟在水裡。古人有一句話叫「買櫝還珠」,他有一個無價之寶,用一個非常美的莊飾的東西裝著,有人跑去看,覺得這個裝飾用的木匣很好,就買了。買了以後打開來,看見裡面有一粒珠,不認得,就說:「我要買的是漂亮的木匣!」就把珠還給人家。那是個笑話,但是是我們現在應該注意的。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