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 – 月光下】

 

詞曲 真如
天空褪去雲彩衣 留下一片純淨
深藍色的夜 沉澱在靜湖裡
琉璃月冉冉升起 銀輝漫灑大地
波瀾不興 萬籟無息
只為等待你
一朵聖潔白蓮花 一懷出世的情操
一輪圓月當空朗耀 一切萬物悉得清涼
月光下的白蓮花 綽立水中凝露霜
卓然風姿皎潔光 飄散離塵天香
月光下的白蓮花 捧著晶瑩夢想
濁世中的白蓮花 開出最美的希望

 

【 影片討論 – 日本人說英文 】

 

永勝: 記得第一次聽日本人說英文的時候,讓自己充滿了信心,原來自己英文說得還不錯….
【師父音檔】這個還有一個故事,我現在還想起來真是好笑。這個據說日本人這個治學問哪,用功甚勤!他們很多人,他們為了要好好地學,字典要背的。那說這個背不稀奇,他們那個背法很特別,買了一本字典回,背完了以後,那一張就撕掉了,背完了也就撕掉了,就這樣。換句話說以後就不准再有了,你如果背不出來你就沒辦法可想了。你看他們用功用到什麼程度!所以說他能夠把一本字典背得出來的話,那真是……而又很多人有這樣。
有一次,我現在記不住了,那是民國六十三年不曉得六十四年,七三年、七四年?他有一個日本的學者到美國去,到美國去,他是醫學界很有名望的人,那麼在那邊開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學術會議。學術會議這個一個日本人就發表一篇論文。他那篇論文是用英文講的,可是那個日本人講的英文,啊!那個實在是,他就像不善巧學,實際上還是有人教的喲,有人教的哦!結果他講出來那個英文啊,那個美國人聽了以後覺得他在講日本話,結果當然在座的也有日本人嘛,日本人聽了也覺得他在講美國話。結果呢,當然在座的人沒有一個聽懂。完了以後下來了以後,大家就問他,說:「你這個東西有沒有英文譯本?」「欸,什麼?你問我英文譯本,我剛才講的就是英語呀!」在座的,在座的有一個中國的一個大夫,那個大夫是好有意思,那是聖羅克士醫院的老人重建部的部長,就是以前我們台北那個中心那時候三個創辦人之一,他是醫學界非常權威的一個有名的,他親口告訴我們這個笑話。
那時候我也是想起來,以前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聽見人家一個日本人,我們譬如說「第一」,第一這個英文應該唸「弗斯特」,他日本人唸怎麼唸?「發思豆」。那個完全,那個音完全變掉了。所以實際上如果說我們,以我們沒有這個一個外國人親自指導我們,儘管書本上面用了個注音,你去學的話,那個「弗斯特」你就唸成功「發思豆」。當然他如果聽慣的可能知道,如果不聽慣的,他的的確確覺得你在講日本話欸!所以他演說了一遍以後,他覺得講英文講得很得意,下來了以後人家要他英文譯本,就是鬧這種笑話。
【討論題目】大部分日本人口說英文有口音的問題,是為什麼原因呢?
守億: 曾經在日本住了三年,分享自己的體驗。日本人的英文聽不是很懂,用日文發音就懂了,是被日文五十音限制,從小父母親也是這樣教孩子去拼全世界語言,用習慣的發音方式把自己限制住了,他們也很清楚問題在那,習性會框住他們學習,但也無力去改變!
永勝: 習氣將成為學習的障礙

 

【廣論】

 

【P58L3 是故從於知識修信 ~ P58LL1 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手抄稿】:第四冊 P165L1 ~ P188L2
【音檔】:29B00’11’’ ~ 30A09’22’’
【科判】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二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丁一  正明修法
丁二  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 【廣論原文】
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淨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
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沈二過,將護修習。此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尊長,隨授何等應時所緣,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由師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又如說云:「若善說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如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善哉,誠然。故不應謂此是修時方略策勵,以此所說「聞思之時,修行時者」,即是計執說眾多法與正修持,二時相違,之邪分別故。
【消文收攝】從修依止善知識,一直到發菩提心、行心的修行,若有眾多的薰習,就能快速成辦智者所喜歡的三摩地。又,不只止修要遠離沉掉,連觀修也須遠離沉掉。
以上最主要是破除正修時不需要思維,思惟歸思惟、正修歸正修的邪執。
【廣論原文】
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消文收攝】能了解一切講說都是配合著修持的人,畢竟是少數。也只能簡略地解說修持和聞思絕對不能分開。如要深入了解,可以參考宗大師的其他論典。
【廣論原文】
能不能現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於此修習道理,獲與未獲決定知解,隨逐而成。況於法藏諸未學者,縱於經咒廣大教典,諸久習者,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此亦雖應廣為抉擇,然恐文繁故不多說,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消文收攝】能不能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就要看對教授內容了解程度能否生起定解。另外,雖然有學習廣大的經論,可是修的還是自己相應的法為主。『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修的是平常自己所修的法,一談到經論,卻好像是對方的–>跟自己毫無關係似的。
破除所修與所聞別別分離的邪執,已經為大眾說明了。
班長: 不管是聽到佛經、廣論或師父說的,我們聽聞思惟而來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可以拿來作修行的,這很重要!但我們經常學習或修行的時候,卻誤曲聽是聽看是看,和修行是兩件事,「聞思之時,修行時者」聞思、修是同一件事不是兩件事。「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一般我們聽到經論、善知識所說的,認為這只是理論,不認為實際可以拿來修行的,因為這是我們的習氣!
聽帶討論
Q: 想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怎麼做? 怎麼做最好?
彥廷: 想接近一個人,會先觀察再投其所好,興趣或運動之類的;怎麼做最好,機會來的時候要把握得住,甚至有時候要”挖個洞給他跳”。
文德: 想到岳父岳母選擇女婿的條件,透過一起爬山的過程,觀察自己對太太是否有體貼幫忙拿東西…等等,後來太太也會透露一點訊息,提醒自己回去要表現好一點,有點像”挖個洞跳”的例子。
班長: 通常當我們認為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其實都沒有真正了解他;自己和弟弟跟父親很親,但想到自己在父親最後那一段日子,照顧父親的期間,沒有辦法了解父親的需求,感到很挫折。不過有一個人很了解父親,知道父親的需求,就是我們家的外籍看護,這件事情讓我感受很深。
Q: 以瓶注瓶,百分百的學習;還是鄭板橋的「十分學七要拋三」。哪一個是對的?
姝婷: 是次第的問題,當甚麼都不懂的時候,就要”百分百”全心學習;真正學成後,慢慢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及思惟,開始創造自己的風格,這時就是” 十分學七要拋三”。又說,開始學佛不懂,全部百分百內容吸收,當回頭再讀的時候,不斷做思惟觀察做”十分學七要拋三”,認為這仍是一個次第問題,不斷地修正學習過程。
崇呈: 一開始學習要百分百,「十分學七要拋三」認為有兩個解釋,想學十分但可能種種原因只能學到七分;另一種解釋去蕪存菁,學習十分留下相應的七分,拋掉三分。
【師父音檔】【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
但是真正能夠了解,所有的大經大論這樣的這些東西,都是為了修持這個道理的,的確是非常少、非常少,這個人太少、太少!那這個原因是什麼呢?這原因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性,我們這個習性的的確確地,你就是這麼個執著,就是這麼見上面的執著、情上面的執著,碰到什麼東西,啊!覺得就要這個。不修的固然這個毛病,還有呢,進一步地修了,他修了一點了,哎呀,更是執著得要命!所以我現在真正感覺到,真正可憐的地方就在這地方,所以真正的走法,最好的還是在「教下」。那麼這樣說起來難道那個「宗下」不好嗎?不!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次第,就是說就我們從下腳第一步,到走圓滿的這個路來看起來,剛開始走最好的是應該學教。然後呢,你到了某一個程度,到那個時候的的確確教法圓滿了時候,你要去專門去講修。
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就我們一生來看那個就不一定。因為在我們整個的修行過程當中,少說嘛,是三大阿僧祇劫,那是個天文數字啊,不曉得多長。裡邊隨取一段,說不定那一段短短的一段當中,一生就在學定,這樣。所以在這個狀態當中,我們要了解,說對整個的那條大路來說,一開始你有一個圓滿的認識,然後走進去。這個差別在哪裡?這個地方我今天特別說一下,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假定說我們沒有這個正確的認識的話,那麼那個時候我們去修學了,沒有修學的時候這個執著,我們權且說我們總算不錯,不會執著在世間當中,能夠破除。然後呢,我們進一步去修行了。修行的時候或者是你念佛,或者你參禪,你嚐到一點甜頭,自己就覺得這個好得不得了,就是這樣了,你就不肯轉身,就不肯轉身。不要說你這樣的不能成就,就是你成就了,這一個法愛很難拿得掉。就會使你從這個路一門深入一直到底,到了底了,證了個果,然後呢,佛陀告訴你:「你雖然證了羅漢果了,這個不究竟啊,你還得重來啊!」欸,那時候他就重來了。
Q: 佛陀說已經證得空性的阿羅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為什麼?
俊彬: 對於所修的法類有很強的執著,反而障礙學習。
【師父音檔】還記得小提琴,學小提琴這個公案吧?有一個人沒有學過,老師就一下接受了,付學費五塊錢。另外一個人學過了,老師就不接受,最後付學費說一百零五塊。一百塊幹什麼?要把你那個習性拿掉啊!這個就是我們的根本問題,想想看,對不對?然後呢,我曾經有一次跟大家另外說個比喻:說我們現在在一個大的事業王國進去做事情,喔唷,覺得這是個大的事業王國,你想進去的時候,你就做一個,欸,哪一個部分,一生做到老死,做得後來得心應手不想動了。這一條路是一條歪路,你要曉得,你真正的目的既然要做這個董事長的話,最好的方法你首先了解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就是你不了解,聽著這個上面那個董事長的指導總沒錯,你到那一部分去摸一點,認識了馬上換一個,認識了馬上換一個,認識了又換一個,那個時候你很容易地就快速地達到那個董事長的地位。
班長: 廣論從頭到尾學完就是要做董事長(成佛)的各部分內容搞清楚,所以說這個是最快的,看起來慢但到的時候快。我們生活上都習慣速成不老實按次第做,因為外籍看護花時間多相處,所以可以了解父親的真正需求,自己還停留在語言溝通方式當然行不通;另外,對於執著,讓善知識告訴你何時該放去做別的。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真正想快就到不了你要到的地方,為什麼要快就是因看到蠅頭小利,這就是我們的習氣。

 

@ Homework & 2017/11/16廣論上課進度 @@

 

<<上課進度>>
P59L1 今應顯示如前所說 ~ P60L10 尚有隨順尚為具足
手抄稿:第四冊 P188L3~ P205LL4
音檔:30A9’22” ~ 30B7’26”
http://www.mylamrim.org/?p=11440
<<消文練習部分>> 組別:第19組
《廣論原文》:P59L1~P59L8
【今應顯示,如前所說,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弟子,尊重應當如何引導之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①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② 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三,① 正明暇滿,② 思其義大,③ 思惟難得。初中分二,① 閒暇,② 圓滿。 今初,
如《攝功德寶》云:「由戒斷諸畜趣體,及八無暇常得暇。」謂離八無暇即是其暇,八無暇者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懱戾車,心智為騃啞,長壽天。於隨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患,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策勵斷生死。」此復若無四眾遊行,是謂邊地。愚啞缺耳,斷支節等名根不具。妄執無有前世後世、業果、三寶,是邪見者。無佛出世名無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