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誓言 

 

                                                           真如 詞曲
不管我換了什麼容顏 啦啦啦
不管我經歷什麼魔難 啦啦啦
我依然在你面前重又出現
不管我穿著什麼衣衫 啦啦啦
不管我擔著什麼重擔 啦啦啦
我依然在你面前舞姿翩翩
不管那月相隔多遠多遠
我依然記得你的誓言誓言
不管風刀霜劍
卻依然把你放在心間
不管月相隔多麼遙遠遙遠
我們依然記得那個誓言誓言
不管風刀霜劍
卻依然彼此同時出現
卻依然彼此同時出現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 我心裡是否著一份誓言? 如果對師長立下一份誓言,會是什麼呢?

 

教師節 – 觀功念恩,心得分享

 

@ 守億 : 感謝班長和黃背心的關懷與帶領,對廣論的精進和身體力行,是讓我堅持下去最大的動力和典範。在廣論班追隨師父、師兄姐們、找到生命的能量和方向,何其有幸和這麼多的同行善友一起學習,很感恩!
@ 志強 : 感恩師父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教法,謝謝班長及黃背心按照善知識的教授,將廣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我們,學習中若有相應之處,與大家勉勵要持續下去,堅持學習,獲得改變,使心靈更加平靜
@ 美蘭 : 在班上接受班長與黃背心一點一滴的教導,就像在家裡一樣;到別班進行學習經驗分享時,就像走出家裡,感受深刻
@ 彥廷 : 特別剪輯教師節版本的<<永不分離>>讚頌,也讓大家體會同行善友陪伴所帶來的力量
@ 士能班長 : 很感恩遇到師父,怎麼會遇到這麼好的善知識,跟我講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事情,也因此碰到這麼多好人其實我們身邊圍繞著很多上善的人,願意在世事紛擾的時候,每週花兩個小時來這裡,就是為了要改變,希望自己和別人更好。師父日記上寫:「一天賣得了十擔假,十年賣不了一擔真」,就是在勉勵我們要做真的事情,我們要做真的人,不要戲論,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好像做了很多很熱鬧的事,可是最後是空的,這也是師父一直告訴我們的。
感謝同學們,自己和黃背心這段時間的學習,其實都是因為同學,才能和大家一起成長。希望未來大家一起走下去,正如同老師希望企業營的輔導員能陪著學員很多輩子,我們一起互相輾轉增上,有一天能在師父和老師面前坐上金剛寶座。
@ 沛安 : 很高興能遇到師父,踏進廣論班時,想到為什麼這麼晚才有機會學廣論, 加入這個「師、法、友」的環境,也很開心能堅持學習,如同師父說,只要我們一路不跳車,一定可以到終點,直至成就菩提。自己能堅持下去,除了師父和老師帶領以外,是因為同學們,讓我們有機會不斷學習與成長,可以因此堅持下去。特別在教師節這天感恩師父和老師創造這個「師、法、友」的環境,也讓我們可以在這個境當義工,不斷增上。感謝同學帶給我們的驚喜!
@ 德芳 : 在活動當中不管是讓人開心或感動,得到的回饋都來自於大家,也因為大家,才有勇敢的動力。大家都很真心,為人著想,若在過程中彼此有所不了解,大家還是願意彼此靠近,增進了解,心手相連,走向更好的生活,謝謝大家!
@ 永勝 : 很感謝師父,在無限生命的道路上都是因為師父,才能遇到廣論, 走進廣論班。在師兄姐帶領下,體會到是跟著師父學廣論,以及「依師」對學習廣論的重要性,並體會師長的功德與恩德。感謝大家,讓我們互相陪伴,互相輾轉增上。
@ 坤芳 : 感謝班長與黃背心陪我走過低潮,如同上師所說,每一個困難都有出路,下個月要到新公司上班,離鳳山寺很近, 似乎是一種緣分。過去一年,學了廣論,我見證了雖然處在低潮,但並不因此放棄。感謝班長與黃背心用心備課,未來雖然可能很忙,期許都能到課。
@ 士能班長 : 感謝大家剛才幫忙做了對憶師恩法會可說是非常好的前行,前行真的非常重要,現在非常確定各位今年參加憶師恩法會的話,一定可以感受到以前從來沒有感受到的東西。我今年第八年參加憶師恩法會,在參加企業營之前就參加法會,看到師父,覺得這位和尚怎麼這麼厲害,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廣論

 

廣論進度:P52L9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 ~ P53LL3亦成善
手抄稿:第四冊 P78L7~P100L8
音檔:26B27’51″ ~ 27B10’24″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
丙二‧總略宣修持軌理
丁一‧正明修法
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 內容摘要
【◎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 第一是戒,就是我們持的戒,就是行相,萬一你做不好的話,還可以救。
~ 第二見解的「見」破了,換句話說,你沒有正知見,你執著你的邪知見的話,就算你行相做得很好,一定墮落,沒有用。
主要的就是這個,所以這個地方的邪執分別,就是那個錯誤,整個的佛法,這個我們要認識得非常清楚的就是這一點。
【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現教授者,作如是言,】
~ 說有一些人…他並不能夠認識一個事實,說,佛說的經,那就是「聖言」;還有呢?「釋諸大教典」,解釋,這個經我們容或不懂,所以要經過菩薩造的論,凡是這一種經也好、論也好,這個叫作「教典」。這個教典都是告訴我們修行內涵必要的訣竅的,這個叫作「教授」。換句話說,我們真正地要修行的方法,都在這個經論當中。那麼有一類人他並不了解,「心未趣向」,他怎麼說?
【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
~ 他說正式修道的時候,你不要去觀察,不要去思惟,怎麼辦呢?止修。換句話說心不要去動,定在那個地方,我們常常說你不要去分別,好像這樣。
【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
~ 他說你所以不要數數觀察,所以要教你心不動的原因是什麼呢?說你觀察那是聞、思的時候,你現在正修的時候不要去觀察的。
【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碍故。】
~ 他進一步又說:「你現在這是觀察,這是分別,這個分別是一個執著。欸,我現在修學佛法的,這個佛陀正等覺,正等覺是不分別的哦!現在你要修的話,你分別的話,不是一個障礙嗎?所以不要了。」說這樣的說法的這種人哪,錯了!所以下面大師說:
【此乃未達修行扼要,極大亂。】
~ 上面這個說法他是沒有正確了解修行的綱要、宗要,是一個錯誤,而且是一個大錯誤!而且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
【此從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修所成慧,真義現觀,乃得起故。】
~ 這個修行是修些什麼?他說從前面「思所成慧」,這個思什麼的內容呢?就是「如理作意」叫思。思些什麼呢?作意些什麼呢?如這個法相應正確的這個方法叫如理作意。那麼這個哪來的呢?「所聞諸義」,聽來的。平常我們自己所想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不相應的,一定要善知識正確告訴你這個道理,你把那個道理正確地把握得住,認識了,然後呢起心動念去觀察。
~ 那個時候思惟了以後,你心裡面產生決定了,啊,一點都沒有錯,千真萬確!
~ 那時候你內心當中感覺高興、歡喜,你就會對於佛菩薩所告訴你道理,內心當中確定不疑。那個時候,你這個心安住在這個上頭,可以進一步去做了。
【◎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
~ 這是第一個,所以真正要修,第一個一定要先從別人的地方去聽聞。那麼這個時候,完全是靠別人,「他力,發定解」,就是他要說的內涵你確定地了解了。
【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
~ 那麼根據他告訴我們的認識,然後對於這個內涵去思惟觀察,這個才是聖教的真正的正確的道理,就是這樣。或者你當下聽懂了,就好了,或者你聽不懂,就是問旁邊人,乃至於請教善知識,廣閱各種經論。經過了這樣地反覆地溫習思惟以後,自己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啊!原來他講的這個道理,現在我才徹底了解,徹底了解。這個是以「自力」,對於老師所講的東西產生確定不疑的見解。
【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
~ 那個才是「修」,由於前面的聞跟思,然後呢,決定認識了他要說明的真相,你那個時候不斷地照著它去修。因為以前無始無明相應的,我們的這種心識是染污心識的心識之流,一直這樣地相續,所以你現在雖然了解了,你還要不斷地努力去修習這個東西,這個時候叫作修。
【故以數數觀察而修,及不觀察住止而修,二俱須要。】
~ 所以真正修的時候,觀察以及不觀察。不觀察就是不要去講這種分別思惟等等,那兩樣都要的,都要的,他後面有詳細說明。
【以於聞思所決擇義,現見俱有不觀止住,及以觀慧思擇修故。】
~ 因為我們修行次第是說,從聞、思,對於經過聞思所決定這個正確的意義去修的時候,事實上需要兩種。有一種呢你不要多去觀察思惟,就安住在這個上頭的,這是止修;還有一種呢,關於那個內容你要思惟觀察,不斷地這樣去修的。
【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如持一麥一切穀,皆唯是此,等同無異。】
~ 所以有人說修的時候只要止修的,你不要分別,那等於說拿了一個麥,說所有的五穀就是這個了,這個是一個錯誤的。拿了一個麥,說所有的五穀都是這個,請問稻是不是?高粱是不是?…這個話是有問題的,是有問題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復如聞所成慧,以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為先,以其修慧從修成故。】
~ 聞慧是什麼呀?要「聞為先」,你先要聽了以後才能得到聞慧,你現在不聽,請問你能得到嗎?這是第一個。然後呢思慧,「以思為先」…同樣地「修所成慧,修為先」,修的時候,所以你要苦苦地修,這個次第就是這樣。
【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所決定義,故修慧從思慧生。】
~ 那麼現在我們講「修所成慧」前面是先要修,那麼修的前面是什麼?修就是修,前面思所成慧,是經過你思惟確定了解了,哦,原來這個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啊!
【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慧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慧,亦當不尠。如思慧多,則多修行,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德道理。】
~ 那麼現在就講,哦,原來要從聞開始的。因為聞開始,所以你有多少多聞,那麼你就根據你的多聞作為先決條件,你就能夠得到多少的聞所成慧。因為你聞慧多,所以你思惟的內涵也多,因為你思惟的內涵多的話,所以你思所成慧也多。你思所成的慧越多,你修行的時候也多,因為你修得多了,所以你修所成慧也多。那麼修所成慧的功效是什麼?就是淨除一切過失,增長一切功德,這樣來的!
【故諸經論,皆於修,聞思最要。】
~ 所以所有的大經大論都是這麼說的,真正的修行,聞、思是最重要,這個次第是一點都不能錯的,一點都不能錯的。
【若謂聞思所決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闢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種無關餘事。】
~ 有的人這麼說,啊,說這個—前面他就這麼說啊,說你修的時候,你不要去思惟的。為什麼?因為思惟是聞思的時候的事情,修的時候不要它。為什麼呀?他說聞思都是開闢「諸外知解」,哦,講講道理的!說這個講講道理的,你現在修的時候不要,修另外一件事情。
【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悉無係屬,】
~ 就像說告訴你,哦,騎了一個馬告訴你怎麼跑;拿我們現在來說開車子,給你一個地圖試看,欸,你從那裡去,我從這裡到那裡要怎麼開,這個地圖看完了以後,正式開車的時候,反方向另外跑。請問這個地圖你看它幹什麼啊?然後我們說起來兩個都需要,那這是戲論哪!
【亦是善破諸聖言中,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則其亂「趣無錯道,不須多聞」亦成善。】
~ 除了上面說,像上面這種講法,講是講、修是修,兩件事情毫不相關的話,這個根本莫名其妙以外,還有一個大毛病,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因為他這樣說,所以把佛法完整的次第,善巧的說法,說這個是什麼?一定是聞、思、修這個次第。現在他居然說聞、思跟修不相關,那豈不是把那個完整的三個次第被他破壞了嗎?所以說「善破諸聖言中」,建立這個三慧次第。「總建立」的那個「總」字有特別意義喲—整個的大綱,這個是最完整的。
~ 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上面這種亂說,莫名其妙的亂說,「不須多聞,亦成善說」,這個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

 

【 影片討論 】心裡想的? 嘴巴說的? 身體做的?

Q: 路人與街友面對來求助(要錢)的人,做法有什麼差異?
@
南屏人要經歷過對方曾遭受的痛苦,才比較有同理心去幫助對方正如同底層的人,比較願意去幫助不幸的人
@
英雄如果來求助的人不同,也許路人反應會不同另外,遊民比較沒有戒心,片中的遊民也比較願意付出一般路人是否比較有戒心,直得商榷
~ 路人與街友各自說的」跟「做的」一樣還是不一樣呢?
~
聽懂了,知道了,要去做,才不會「說的頭頭是道, 可是做起來一無是處」
~ 進一步想想看,路人與街友當中,誰真的了解「應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內涵呢?

 

【師父音檔】
師父:『【◎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啊!這個非常重要,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太多人沒有了解真實修行的內容。啊!覺得修行了,不知不覺當中,在錯誤當中,這是最可惜,最大的損失!所以這個地方要把它破除拿掉它,拿掉它!我們剛才隨便說的一些事情乃至於譬如說:飲食。剛才那個譬喻當中,我們可以輕輕鬆鬆地想一想。它問題不是說這件事情難改,而是自己的邪執分別去不掉,如果是這個概念你去不掉的話,你怎麼做總覺得還委曲了,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用。』
~ 師父舉前面「飲食知量」所提如何去除飲食的過患,不是很難改,而是背後的知見,邪執,去不掉。又例如為了持午,只吃兩餐,吃得比以前三餐還多,結果原本以為會餓,並沒發生。所以我們在錯誤的概念中,需要多試幾次,或善知識告訴我們,才會發現原來自己錯了。
~ 練習消文的段落:
《廣論》P53L1~P53L2
師父:『【◎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
【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
【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
~ 對照先前廣論第四十五頁提到「修」的定義:【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是一樣的。
~ 這裡將「修」的定義與聞思修的次第關聯性又講得更仔細。
師父:『【◎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
這是第一個,所以真正要修,第一個一定要先從別人的地方去聽聞。那麼這個時候,完全是靠別人,「他力,發定解」,就是他要涵你確定地了解了。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在黑板上特別寫「諦聽,善思!」你如果這一點做不到的話,他講了半天,你回過頭來交白卷。弄得不好的話,他指給你看的月亮,你只看見了那個手指,錯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你把那個手指當作是月亮,這不是幾倍顛倒嗎?所以這一點注意,要由他力而發生那個定解。那麼其次,』
~ 此處說從聞到聞慧,有一個重點,叫做由他力,就是聽別人講。接下來,針對所聽的聽到了,聽清楚了,沒有聽錯了–
師父:『【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
那麼根據他告訴我們的認識,然後對於這個涵去思惟觀察,這個才是聖教的真正的正確的道理,就是這樣。或者你當下聽懂了,就好了,或者你聽不懂,就是問旁邊人,乃至於請教善知識,廣各種經論。經過了這樣地反覆地溫習思惟以後,自己生決定不疑的認識,啊!原來他講的這個道理,現在我才徹底了解,徹底了解。這個是以「自力」,對於老師所講的東西生確定不疑的見解。』
~ 依著聽到的正確的道理,依照他的方法,正確的思惟所了解的意思,與聞慧不同,思慧是「由自力故」而來。經過思慧以後,聽到的道理已經在內心中內化了,會產生力量,變成自己的東西。
師父:『【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
那個才是「修」,由於前面的聞跟思,然後呢,決定認識了他要明的真相,你那個時候不斷地照著它去修。因為以前無始無明相應的,我們的這種心識是染污心識的心識之流,一直這樣地相續,所以你現在雖然了解了,你還要不斷地努力去修習這個東西,這個時候叫作修』
~ 由聞思決定了,很確定的東西,以此不斷的串習,把心裡的疑惑又一點一點的減少,就是「修」。
~ 這裡講的是狹義的修,大部分是座上修,在「定」中修,與定相應的修。
~ 師父在這一段把聞思修的次第以及聞得聞慧, 思得思慧, 修得修慧的過程講得很清楚。
Q: 從以前學到現在, 就「觀功念恩」而言, 處在哪一個階段? 是聞還是聞慧, 思還是思慧, 修還是修慧呢?
~ 最重要的是聞慧,要聽對,我們往往聽錯了,常常繞在文字上面轉。如同師父說,我們要了解文字背後在心裡面的行相。但聞慧都還只是「想」,還不是「行」,所以沒什麼力量。例如觀功念恩若觀不起來,很有可能還停留在「聞慧」甚至「聞」而已。
~ 如果是思慧,已經請教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各方面都試過,反覆思惟觀察,產生不移的認識,例如觀功念恩是對的,對我有好處,則我以後碰到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對他觀功念恩,這是定解,是思慧,經由思惟出來的。這要很大的力量,心要真的轉變,如同「聽聞隨轉修心要」,心真的轉到那上面去,是思惟的力量。
~ 思惟還是不夠,靠很多很細的觀察,還是沒有力量,要靠「修」,因為見解還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還要去修,把聞思得到的定解不斷的「修」,最終得到空性,如同佛陀悟到「緣起性空」。
~ 這跟我們實際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 下面師父用學數學的例子告訴我們聞思修次第–
【師父音檔】
師父:『 我可以作一個譬,我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面講一個道理,算一個公式,剛開始的時候,你不曉得他些什麼,聽了半天,哦,懂了,懂了。那就是他講的道理,你了解他所講的,這個叫「聞」他所應該指給你看的東西,佛法當中叫作「慧」。那麼你了解了以後,你回去做題目的時候—欸,剛才怎麼上課的時候你懂得,怎麼叫你做題目的時候你又不懂了?哪!這個就是問題來了,所以你思,不斷地思,繼續拿著這個題目繼續去做、做、做。有的時候,好像做得做會,有的時候做不會,做的時候,有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時候不解決。你不斷地弄,弄到後來,啊!解決了。你曉得這個大概怎麼樣了,所以你應用這個公式,會用了—這個思所成慧。你會用了這個公式,這個公式你可以做事情去了,這樣,這個叫修。』
~ 把師父說的這一段話去套用在生命中各種不同的學習,在還沒學通的時候,是掉在哪個地方? 或是要改掉不好的習慣,明明知道不好卻改不掉,是掉在這裡面的哪一個次第中? 想到了就知道要朝哪一個方向用功。
~ 通常若一個觀念是正確的,當我們有「思所成慧」的時候,已經去掉一部份的問題。但這還是不夠,所以還是要修。整個過程我們要不斷的觀察、思惟、抉擇。整本廣論,在毘缽舍那之前,都包含觀察思惟修, 所以「觀察、思惟、抉擇」非常重要!
Q: 如果有人告訴你失火了或地震了,請問你心裡會現出的是什麼?
錦芝 : 打電話給先生。
素珠 : 先觀察一下, 再決定是否要避難。
碧琳 : 還算滿冷靜的, 先觀察狀況。
士能班長 : 如果發生車禍的時候, 如果車子突然撞到人家, 有的人心裡馬上浮現「阿彌陀佛」。

 

憶師恩法會前行影片

 

在生命交關的時刻,師父心裡最真實,最直接的繫念就是把「法」留下來,看做比個人的生命還重要。
~ 我們在做聞思,思惟觀察的時候,無非就是想把我們的心理狀態慢慢變成跟佛菩薩一樣。
~ 我們心裡面最深的繫念,是在最不可能預料的情況下,會跑出來的心念,這就是我們要修的。

 

Homework

 

  1. 練習消文
  2.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好話,隨喜自己,隨喜他人
  3.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4. 溫習。預習。翻開廣論聽音檔。
@ 本周消文練習:
《廣論》:P53LL3~P53LL2
手抄稿:第四冊 P100L9 ~ P101L1
音檔:27B10’25″ ~ 27B11’15″
【未達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習經典續部,與一從來未習教者,於正修時,二人所修,全無多寡。】
所以假定你對上面這個道理不了解,不能把握得住的話,那麼我們會生一種現象,是什麼呀?既然聞思跟修沒有關係,那麼有一個人聞思很多,有一個人一點聞思都沒有,但是他們兩個一樣地修,他只要修一樣,結果應該一樣,對不對?豈不是變成這樣了。所以必然生一個什麼?必然生一個,一個人聽了很多,一個人一點都沒有聽,修的時候結果一樣,那你就不要聞思了。

 

10-5-2017 廣論進度:
廣論進度:P53LL3 未達此等扼要 ~ P54LL3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手抄稿:第四冊 P100L9~P123L2
音檔:27B10’25″ ~ 28A17’33″
http://www.mylamrim.org/?p=10691
新竹企業廣論班 http://www.mylamrim.org/
臉書FB https://www.facebook.com/mylamrim
Email
au101112@gmail.com
LINE
群組:新竹企業班 skype lrautumn20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