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一)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三)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庚一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一)不修學菩薩學處定不成佛(二)學習菩薩學處即是成佛方便,(三)自未調伏不能伏他,故欲利他當先自調。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1).支那堪布和尚持顛倒見:只要安住在定,不要思惟觀察與分別才是勝道。(2).執著只修空性智慧,其餘不休的邪見。

聖教告訴我們,智慧資糧能不住生死、遍捨一切煩惱;福德資糧能不住寂靜涅槃、長養一切有情。佛說背棄利益智眾生的人是不可以得到佛果的。

 

一、課文大意:

(一)、宗大師告訴我們大乘人要成辦的是不住生死與寂靜涅槃的佛果,前者需要智慧資糧、後者需要福德資糧。安住在前面支那堪布和尚的不分別定中,絕對不會成就佛果。

(二)、學習智慧可以遍捨一切煩惱,學習方便的緣故所以不會棄捨有情。佛也說背棄利益眾生是不可能得到佛果的。

(三)、學習方便攝持智慧、智慧攝持方便,到三有中救渡一切有情才是菩薩的學處。在證得空性智慧前,如果沒有學習強大的菩提心,就容易入二乘的沉空滯寂;相對的菩薩因為有菩提心的推動,在空性中還能繼續修六度萬行,直到成佛。

 

二、聽帶討論:

溈仰宗兩位成就的師徒對話釋疑。

(一)、師父問徒弟說,你看了<涅槃經>有幾卷是佛說的?有幾卷是魔說的?

討論:<涅槃經>是佛說的,為什麼他的師父要他分別是佛說、魔說?看完經書,所謂”佛說”就是有知見、在自己身上有證得跟佛一樣的。”魔說”,就是有知見,可是還沒有做到,在自己身上還沒有證得跟佛一樣,如同跟魔一樣。

(二)、徒弟說我看起來都是魔講的。不是表示他沒有修行嗎?可是後人都說他是有修行的。他的師父沒有責罵他,還讚嘆他的正知見把握很牢,為什麼?

討論:他的師父說,徒弟的正知見是把握很正確的,一旦你認得了(見到空性的智慧,那空當中看到的萬物是一塵不受、一塵不染,所以他師父說,還有什麼好談的(表示知見全懂了)! 雖然徒弟認得空性了,但告訴師父他的內證經驗還沒有證到,所以他的師父讚許他。

(三)、他師父最後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是不是說只稱許你的智慧,不重視拿著見解去行持與實證?

討論:這是大誤解,他師父的意思是,我只稱許你看到空性智慧的部份是好的,接著應該要拿著知見去行持。但是你行持還沒做到,所以先不說這部份。後人把這話誤解了,讓人誤會禪宗”只重視智慧,不重視行持與實證”。

(四)、舍利弗尊者的示現

舍利弗是大阿羅漢,在妙法蓮花經中說,我跟菩薩都證得智慧分(空性),看到諸大乘菩薩一一為佛受記,但自己卻以小乘法得度而感傷。今天聽了法以後,才知道是我的問題,不是佛的問題。佛說過去久遠劫來我都有教你入大乘佛道,但你全忘了,我今日還以妙法蓮花經來教導你們聲聞眾這個入菩薩的法門,因為你們還是佛所想要利益的對象啊。

久遠前舍利弗尊者曾經是大乘行者,在行布施時,有菩薩來測試他的發心,要了眼睛卻嫌惡丟棄,從此尊者起了不願意救渡眾生的心,從此入了小乘的路,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這個因得果還不是最長、最嚴重的,將來尊者還需要供養若干千萬億佛,一來化除小乘的習性,二來重新種下大乘的因,千辛萬苦才能成佛。

結論: 師父為我們在家居士打造了法人事業,就是要讓我們研讀廣論之外,能夠隨分隨力去做義工、不忘失想要修得菩提心的大乘種子,實在是感念師父上師的恩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