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61L4觀待三學數決定者~P263L8當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

音檔:[110B] 12:31~ [111B] 10:01

手抄稿第十四冊 P196L11~P228L8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戒學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徧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能治此者謂忍及進。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依能成辦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度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勝劣次第者,前前微劣,後後殊勝。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一 初於總行學習道理,二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初中分二,一 學習六度熟自佛法,二 學習四攝熟他有情。初中分六,一 學習布施,二 持戒,三 忍辱,四 精進,五 靜慮,六 般若道理。初中分四,一 布施度性,二 轉趣發起布施方便,三 布施差別,四 此等略義。  今初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圓滿布施波羅密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布施,當非究竟,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謂自所有身財根善,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又非唯此,即諸捨報亦施有情,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即滿布施波羅蜜多故。如《入行論》云﹕「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故修布施波羅蜜多,現無財物可施於他,當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
真正說起來,我們整個的真的要學的內容,也就這三樣東西:戒、定、慧。現在我們看,這個六度的內容跟三學的關係。說:
【戒學自性即是戒度,】
當然戒波羅蜜本身就是戒,而
【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
在六度當中,在這個戒波羅蜜的之前,有一個布施波羅蜜,這是為什麼呀?說你對一切的資財,要沒有一點點耽著顧戀,這樣你才能夠圓滿地受這個戒。所以前面這個布施,正是為了你圓滿持戒的時候的基礎─資糧,可以說。
【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
受了以後,平常你如果學小乘,全部精神根本不管,學大乘偏要在這生死苦海當中長時輪轉,那個時候你要遇到種種不如理的,如果你不能忍耐的話,你這個戒就破了。所以要由這個忍耐,忍波羅蜜來守護,這樣這個戒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忍是戒的眷屬。有了這個戒,然後呢進一步學定,定就是心學─靜慮是心學,般若是慧學;就是心,就是來暫伏一切煩惱,般若是連根淨除。這個五樣東西。最後呢,精進是「遍通三學所攝」,要想把這個戒定慧能夠徹底究竟圓滿地做到,一定要精進,一定要精進,所以這個精進遍通戒定慧三樣。「故六度決定」,所以也有這個六樣東西呀,能夠確定地含攝,像前面一樣。
【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
下面這個道理是說,從三學,戒、定、慧三學來看。這個三學是簡略的,然後呢,廣義的,我們把它深廣地來說,那麼這個可以開之為六,開之為六。所以前面這個布施、持戒、忍辱就是包含在戒裡邊;然後呢,後面那個靜慮、般若是包含在後面;其中有一個第四精進波羅蜜,是通攝在這個整個的這幾樣東西當中,所以戒、定、慧無不需要精進。好,那麼這個是第六,以三學來看。
經過了前面這個六種方法的分析以後,現在我們進一步看:為什麼他要以這樣的六個層次,來說明這個六度的數量決定呢?因為我們整個修學佛法過程當中,需要這樣的幾個條件,這樣的幾個層次,看看哪些層次、每一個層次需要什麼條件、內容如何,說
【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
現在呢,我們整個的修學大乘過程當中,他說你要修學大乘,需要依靠什麼?依靠「身」,單單普通的身行不行?不行,所以要最圓滿殊勝的身,所以說第一個「以何等勝身」,是殊勝的,不是普普通通的。那個要什麼?要增上生,就是六度當中第一個決定。那麼你有了這個身要做些什麼事情呢?說圓滿自他二利,圓滿自他二利。那麼這個圓滿自他二利,你修的這個,在佛法裡邊屬於什麼呢?說安住大乘。那麼這個裡邊用什麼方法呢?喏,就是修學的所謂一切種道這個方便;學的內容就是三學。所以這兩個主要就是說,依這個身─增上生,辦這個圓滿自他二利,這是屬於大乘,然後修一切種的方便,修學這個。這個是什麼?就是這個六樣東西。所以這個六樣東西啊,
【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
關於這個道理,我們沒有認識固然不行,有了認識以後啊,還要產生決定不移的勝解。這個內容非常地深遠,所以這個定解,不是浮浮泛泛的,要「廣大定解」,得到這個的方法是「思惟」。那麼前面呢大概已經有說明,後面再補充的:
【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
平常我們所以不能超脫生死的原因有兩樣東西:一個呢貪資財,二著家室。實際上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超脫生死,一個生死的根本─家室,就是淫欲;然後呢,這個是以淫欲而增生命,得到了這個生命以後呢,繼續保持滋長這個生命是什麼?就貪著資財。真正在生死當中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所以欲是生死的根本,飲食即生死的第一增上緣,就是這個,這是不能超出生死的原因。那麼現在對於這個,能對治這個的話,是「施及戒」。真正對上面這個問題的正對治,對症下藥是什麼呢?一個是布施,捨掉它;還有一個戒,曉得你哪一個該做,不該做。
【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
進一步,說現在你不貪著了,你能夠跳出來;跳出來了以後,要長時這樣而不使得自己退心,這個有兩個原因。反過來說,有兩種原因使得你要退心,哪兩種啊?說儘管你想在生死當中,長時去濟一切眾生,圓滿無邊的福智資糧,但是你所要救濟那個眾生啊,無量無邊地多;而他那個惡行,又是不但是多,而且非常地暴惡。這是第一個,你呀忍不住。進一步呢,還要不但忍,還要修種種的善品。這兩樣東西,這是能退墮的因。
【能治此者謂忍及進。】
對於這兩樣東西能夠正對治的藥是什麼呢?忍辱跟精進。
【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
這個就是忍,就是忍,儘管非常長的時間,但是因為你忍哪,輕輕也就過去了,輕輕也就過去了。所以雖然很長時候,你安忍在這個地方的話─啊,很快就過去了,這個靠什麼?忍辱的力量。下面精進呢,
【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
那這個就是我們在大乘道當中,所以不能上進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這個。所以呀,對於要學大乘而不退墮,這一點是最重要的關鍵。
【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
好,我們不要看,說啊修這麼樣的無邊難行的菩薩廣大之行,不要說這個;就是眼前的那些一般的修行的好事,並不太辛苦的事情,並不太辛苦的事情,如果說自己的忍辱力量不夠的話,對不起,這個動不動啊一點點就耐不住了,唉呀,就不行!動不動,一點點就不行!所以啊,這個時候根本就談不到。進一步,就算你能夠耐得住了以後,但是你沒有精進的力量,要向上去能夠深入的這種力量又不夠,就這樣。
所以防止你退是「忍」,要向前衝要「進」,兩樣東西。因為缺乏這樣,所以眼前做一點小小的事情啊都做不到,何況是要修菩薩的大行啊!因為這樣,所以雖然很多人發心來,但是呢來了以後,慢慢、慢慢、慢慢啊,越來越不行、越來越不行,中間退掉了。所以能夠不退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對於這個忍辱、精進這兩樣東西沒有認識,沒有認真地修習,沒有認真地修習,所以我們現在這一點要有正確的認識。
更進一步,好囉!第一個呢,前面這個兩個東西,前面這兩個先布施、持戒,是說能夠啊,不超出生死當中能夠超出來,然後呢,能夠在生死當中不被它染污,靠第一個、第二個。而長時候在這個地方修習,靠第三、第四個,經過了忍辱、精進這個力量的策勵的話,你能夠不退。但是呢,說
【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
這是根本問題如果沒有解決的話,它還要壞,哪兩樣呢?
【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
說,如果你心散亂的話,這個不行。你心如果散亂,一方面不能專注做你的事情,還有一方面呢,你根本不能善巧分別世間真實的法相,所以你的見解總歸錯誤的。所以呢,更進一步還要,要了解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是破壞一切惡根本的。那麼對這兩點能夠正對治的是什麼呢?
【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
所以你要想真正地產生大的功效,那麼散心是不夠的,所以佛就告訴我們,說散心不用說慧得不到,就普通一般的念誦等等啊,這個意義也不大。那麼更進一步,對於真實的內涵啊,你要又能夠抉擇,了解如理非理,然後呢,如理的是取、非理的捨,這個東西一定要智慧來辨別。你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不要說深細的,連它普通的你都沒有能力去辨別。這個眼前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因為缺少正知見,所以正、誤之間實在不容易分辨得清楚,這個完全是要靠智慧。下面說,
【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
上面這個解釋是說,我們整個修學佛法,它的障礙、問題在哪裡。那麼要想斷除這些問題,斷除這些障礙,喏!就像前面說的六樣東西也就夠了,也就夠了。
【依能成辨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
最後,說現在我們要修學一切佛法,圓滿修學一切佛法,它的根本,主要的根本,那麼在下面,在下面,這個我們也來看一看。
【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
我們真正要學的一切─前面已經說過了,一切都是止觀之果,世、出世間乃至於,當然,現在佛法包含了所有。所以前面那個布施、持戒、忍辱……是定資糧,由於這個四樣東西,能夠成功達到最究竟圓滿的靜慮。那麼由這個靜慮,然後呢才能夠修妙觀;那個由於這個妙觀,智慧的觀察,才能夠通達真實義,才能夠把煩惱、所知二障,是徹底解決。最後
【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
整個的佛法,要為了成熟一切有情,這就是四攝,這是四攝。真正菩薩所行的目的,就是成熟一切有情,那是前面六樣當中第三。第三呢就是什麼?圓滿利他,已經說了。
【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
這也特別說明,後面這幾樣,那就是那這個相宗,無著菩薩所傳的這樣解釋法。不管怎麼解釋,總是這六樣東西,不多不少,圓滿地包含。所有其他的,其他的法門─戒定慧呀、二資糧啊,都沒有這個六度的廣泛、那麼圓滿,能夠包含一切。所以啊,
【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啊,對於這個六度,要策發決定不移的見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然後呢我們去做,我們去做。前面再提醒大家一下,我們正修的時候,不是說碰到了哪一個啊就去修,這樣做的話,不但沒有益處,結果常常是一生善行終成過失。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在前面四十五頁上頭,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到現在我們更了解了,這不但是一生,由於自己的這個業習性所使啊,後面會生生世世地就害這種毛病。所以有的人的習性就是這樣,他就是,叫他做出來,做事情啊,他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起勁,唉呀!一股勁啊,比誰都大。唉喲,他又要這個,又要救苦眾生、又要發悲心、又要這個、又要這個,然後這個也要做,那個也要做,過了三天啊,等一下沒勁了。最多再長一點啊,維持一個月也滿好囉,這樣。到後來塌在那邊,怎麼拉也拉不起來了,都是這種毛病。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你不是急著要去修,你先把你修的內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這認識了以後,曉得為什麼你要去修、如何修法、正確的是如何、錯誤的怎麼辨別得清楚,一切的違緣啊也都事先了解,準備好了,然後一步一步上去,自然沒問題,要不然的話,都是這個樣。這個是所以在這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用種種不同的立場、用種種不同的角度,說明這一個要修學的內容。那麼現在我們了解了,前面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的內容,就這個六樣東西啊,這樣安立的。這個內容,是數量決定。
【◎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
第二呢,也順便說一下次第決定。它這個六樣東西,不但圓滿地包含所應學的一切,而且這個六樣東西呀,安立這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它的次第,必定是從淺到深。數量錯了固然不行,次第顛倒了也不成,所以他進一步說這個次第。
【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
喏,這是第一個,依照我們修學的程序,怎麼樣一步一步地深入,能夠把修學的內容如理如量地生起來,有它的必要的次第,有它的一定正確的次第。那個看:你能夠布施一切你有的東西,沒有一點貪著,沒有一點顧戀,那個時候你才受戒。要不然哪,戒是受了,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那個戒是沒有用場,不但沒有用場,反而受害。所以啊,第一個,先是能夠施。能夠施了以後,然後呢持戒。然後呢你能夠這樣地善巧地防護這個尸羅,種種的惡行不去犯它,那個時候啊,人家來傷害你的話,你就能夠耐得住,能夠耐得住。因為你能夠耐得住了,所以啊那個時候,困難你就能夠擋得住。從那個消極的擋住,更進一步啊,才能夠策發精進;否則的話,自己連小小的苦都擋不住,退下來了,你還能夠進一步向前衝嗎?所以坐在那裡啊,你站都站不住,你說我還要向前快步走,那個不可能,所以「忍」下面才是精進。能夠精進的話,那個時候才能夠學大、深入的定,所以晝夜精進,才能發定。得了定以後啊,那個時候這個心能夠如你所欲的,你要怎麼就怎麼,不會像我們現在,不是胡思亂想,就是昏沈瞌睡。這樣的話,你那個心能夠很凝聚、很深細,集中起來,才能夠深觀一切世間的法相,那個時候才能夠如實通達這個真實的道理,這樣。所以這個生起必然的次第。
說到這裡,隨便提一下一個小事情,這是因為我們常常會誤解的,說學定、學定。這個定哪,現在我們不必從理論上去講,我們從另外一點,看看我們古代那種大祖師們。那個禪宗那個大祖師們,你們看看那個境界啊,哇!那真是。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學定了,為什麼要學定、如何學定、定從哪裡學法,都不知道。看見別人家兩個腿一盤坐在那裡,他一個開頭也去學個不倒單。啊,真是啊!然後呢人是不倒下來了,一坐在那地方,呼呼大睡。然後呢到了晚上嘛不睡,然後白天嘛提不起精神來─做那個,眼睛半開不閉;做那個,眼睛半開不閉,這是一點用場都沒有!
這個的的確確的,你們看看那個祖師的傳記上面,他這個真正精進的時候啊,他是有這個精神,然後到那個累得實在不得了了,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疲倦;疲倦了,他下地,睜睜眼睛;再不行了,下來跑一轉;再不行了,用冷水沖沖面孔;再不行了……他是這樣地全部精神提起來。他不在形相上的兩個腳盤在這裡,而在精神上面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他有任何的艱苦,絕對咬緊牙關要堅持下去。所以你沒有大精進的力量,絕無可能!
現在我們說:哎呀,要學個般舟三昧啊!那不簡單哪!那很不簡單。現在我們常常這樣的,以前我也是看見了,說:「喔唷,這個般舟三昧,我也想學。喔!」幸好沒有去做,那個時候我還準備好了就啊,那個關房裡面去弄。結果啊,幸好事前有人告訴我,我還是先不聽,但是他雖然不聽啊,他那個話可落在我耳朵裡面了。我自己忙了一天,忙好了,環境弄好來,第二天就跑了一下,自己唉呀,發現不行、不行!想想那個善知識的話,沒有錯!
以後我自己也遇見這樣事情,後來那個時候在紐約。那有一個同學他也想學,他倒沒有學般舟三昧,他來了以後啊他先想學定,或者學什麼。我告訴他:「你不要在那邊忙了,慢慢地來。」他心裡看看,他非常著急,我說:「好吧!既然你這樣想,你試試看吧!」那是在鄉下,那個地方很寬敞啊!哦!有一百英畝大,那一大個房子幾十間,總共兩三個人住。那個地方有一個相當大的一個佛堂,那個佛堂比我們這個房間有這麼大。我說:「那你這樣,告訴你一個方法,你也不必限定你啊一定怎麼樣。就是你告訴自己,今天除了吃飯以外,因為這裡邊大小便都可以在裡頭啦,你今天一天不要出來,不要跟人家講話,哪怕你睡覺,你睡睡看。」結果在那裡弄了一天,第二天跑得來就不要了,不要去了,不要去了。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哦!他沒有精進的力量的話,絕無可能。現在我們啊一點都不懂,就想這樣,想這樣的話,那的的確確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說這告訴我們哪,你要想這樣地如理生起,它一定有它的量則在裡頭,這一點我們必定要知道。那麼這前面說生起的必然的情況,下面來講
【勝劣的次第者。】
哪一個比較深細,哪一個比較粗淺。
【前前微劣,後後殊勝。】
前面那個比起後面那個,有這樣的一個勝劣的差別。
【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
這個很明白,前面這個布施,那個比較容易。定這個東西的話,你看是看不出來,但是這個東西越向後面的話,越細、越難。
【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
它每一個向後的,每一個比前面的要來得深細,要來得難作。所以,一作的時候一定是容易的先做到了,粗淺的做了,你才能夠一步一步地進入深細的、難作的,這個一定的次第。
【《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這一個六度,不但是它內容包含無遺,而且這個次第的必然性也是這樣的,也是這樣的。不管從它的生起來說、不管它的勝劣來說、不管它的粗細來說,必然都是這樣的次第。所以十方一切諸佛,無不是這樣說、這樣行、這樣修證。
前面那個大概地說完了,說完了以後,我們再重新溫習一下。在修學之前,不要先莽莽撞撞地,「我要修什麼。」必定要先了解,你為什麼要修學,然後呢為了這個原因,要修學些什麼,修學的內容是如何,一定要把握得住,每一樣東西。你如果說並不了解為什麼修學,你根本後面沒有,像一個無頭的蒼蠅一樣,不曉得你自己為什麼,糊塗蛋一個,世間的事情都做不成,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哦,確定把握得住,那麼為了你要這一個目的所以你來修。那麼說,啊!現在我們說要脫苦,從那個時候你進一步才能夠去找脫苦的內容、脫苦的方法,以及苦是什麼。這一些觀念哪,每一個地方前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地深入、一步一步地增上。所以關於這些東西啊!先必定要在理論上面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呢把這個正確的認識產生堅固的定解,然後呢在那個時候發猛利的誓願,依此修行。
對我們現在來說,都是由於宿生的善根,所以啟發了;宿生的善根雖然有,可是前面所說的這真實的內涵卻不清楚、不明白。所以要趁著我們這個善根剛啟發的時候,先把這個正確的內容把握住了,然後你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照著這個正確的認識走進去的話,那個才有把握。要不然的話,跑、跑、跑、跑!過了一些時候啊,自己的善根消失掉了,然後呢要想做的內容也做不到,啊!徬徨不已。好了!或者是退,或者是爛,這是非常可惜。
現在經過上面的一層一層,依著層次地說明、深入。前面發了心,發了心以後,然後呢應該學習什麼,學的內容當中又分成哪幾個,所謂普通一般的顯教大乘以及金剛乘,那麼金剛乘當中,應該學的內容等等,這個每一個層次跟著這樣的次第來。最後呢歸結到─到這裡我們才說,啊!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學六度,這樣。那麼以及六度的次第都了解了,才正式地開始告訴我們六度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學法。
看看!所以這個本論真正的構架的完整,次第的必然性,有這樣的嚴密法,有這樣的嚴密法。我們能夠照著這個次第,每一步無差缺地能夠這樣上來的話,必然產生圓滿的結果。因為因地當中,一點不遺漏,一點不錯誤,既正確、又圓滿,根本因、圓滿因都沒有一點遺漏;然後,你只要有了正確的認識,如理如量地去學,自然會達到圓滿的結果。否則的話呢,你雖然一番好心,匆匆忙忙地去做,做出來的結果啊,總歸有問題。好的呢,忙了半天哪,叫功虧一簣,啊!到做到最後了,乃至於,欸,就差了一點點;差的呀,是掛一漏萬,差的。你說:唉呀!才摸到一點點,摸到一點邊。啊!剩下來的什麼都沒有,他以為做得很得意,這是空忙一生。至於說,不得其門而入,在外面轉的,那更不曉得是多多少少!
到現在這裡為止,我們可以比一下,就了解,差別何在。平常我們說,動不動說發菩提心,動不動說六度萬行,到現在為止,我們才曉得,噢,文字上面了解菩提心的內容是什麼,那個時候才有個膚淺的認識。至於說六度的正確的內容,到現在才開始說,現在呀才談得到,說可以告訴你六度啦!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掛一漏萬固然是必定避免,功虧一簣呀,也不會發生,自然而然哪,因圓、果滿。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
這個時候,他下面還說。
【① 初於總行學習道理,②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我們正式開始學這個六波羅蜜多了,欸,它還要分成功二個部分:第一個呢,總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後面禪定、智慧要特別說明,為什麼?因為整個的佛法,最後的結果也可以說,總括起來無不都是止、觀兩樣東西所獲得。所以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那是後面兩樣的資糧。所以它那個基礎說明了,有了這個資糧,正式開始學的時候啊,最後的這個、最重要的內容,還要特別詳細說明。所以這是為什麼,總學以及特別對於後兩個波羅蜜多要深細講的道理。所以了解了這裡啊,我們大概就不會再犯以前的毛病,動不動「哎呀,我呀要學一個定啊!」等等,這個毛病就不會犯了。不要說學定啊,乃至於至少最起碼的時候,隨便皈一個依啊,都可能要慢慢地了解了才好。
昨天有幾位同修上來討論,他已經學了佛法很長一段時候,以他的學歷是在這裡念最好的學校、最完整的課程。結果呢,接觸佛法也很多年,結果由於這一次,以前當然他宿生的善根,他能夠努力地去做,就說:「哎呀,我現在才知道什麼叫皈依呀!我現在才知道怎麼要去皈依。」喏,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哪,你懂得了去皈依的話,像經上告訴我們,「皈依福有色」,就是說假定皈依了以後,那一個得到的福可以衡量、可以看得見的話,拿三界來容器衡量,都沒辦法衡量。因為經過這樣地認真,圓滿次第、數量地學習,他正確了解了內容,了解內容照著去做,當然,它的果報,你可以圓滿得到啊!這是一個很清楚明白的一個道理,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初中分二:】
這個又分成功,總學道理,一個是:
【① 學習六度熟自佛法,② 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自他二利嘛,分兩部份,先求自利部份。
【初中分六:】
分六部份,學習
【① 布施、② 持戒、③ 忍辱、④ 精進、⑤ 靜慮、⑥ 般若道理。】
現在呢,六樣東西一一地來說。先第一個講布施,這個布施當中啊,「初」就是布施波羅蜜。
【初中分四,① 布施度性。】
布施波羅蜜的特質。
【② 轉趣發起布施方便。】
了解了這個特質,怎麼樣才能夠啟發你修的方法。你要了解了這個,然後照著這個方法去修的話,那麼就可以了。然後呢,就布施的時候,它還有不同,所以
【③ 布施的差別。】.
最後。
【④ 此等略義。今初。】
把它綱要的說明一下。 換句話說,現在說,布施波羅蜜的特質,自性是什麼?
【◎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
布施是什麼?它的自性,它的自體、特質是什麼?是說:一切菩薩,學習大乘行者,能夠啊,「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不但外面的一切,外面的財,乃至於自身,所有的內外一切。這些東西啊,「無貪俱生之思」,說這個是一種思心所,最主要的啊!這個思心所跟什麼?「無貪」相應的,沒有自己一點點顧戀,不為一點點自己,這一種。「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就從這個上面,然後把自己的內身,乃至於滋養這身體的一切的財物等等啊,透過身語而施捨給別人,這樣,所以這個才是布施的自性。
【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那就是說,「施」,這個施是什麼啊?以前我們是啊,處處地方是愛、取相應的這一種行;現在呢,恰恰相反,是由於善法欲的策勵啊,是送給別人,捨給別人,由於這樣的思心所而發起的身業、語業。以前想盡辦法,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現在呢,想種種辦法,把自己所有的,送給別人,使人家得到好處,這個,這一種業。
【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
下面特別說,這一個概念我們要了解。所謂布施波羅蜜多,波羅蜜多啊,就是叫所謂「到彼岸」,換句話說,究竟圓滿的時候。我們從生死苦海這邊,到超越這個生死苦海的彼岸─安樂之處。什麼是圓滿呢?什麼是布施波羅蜜的圓滿呢?不是說那些人哪,一個一個啊,都由於你的布施而不貧窮,不是的,不是的。所以,它「不待於他捨所施物」,不是說看別人,別人怎麼講呀?喏!都是窮人,因為你去幫忙,幫了他啦,他都富樂、安樂,不是從這個上面,不是從這個上面看的。
【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布施,當非究竟。】
下面又印證,說:為什麼說,不從外面的這一些眾生來看?假定是說,從外面的眾生來看的話,過去的每一個佛,都行布施,都圓滿;所以假定布施一定要等到外面的眾生得到富樂才圓滿的話,那麼現在這個時候,那個就應該沒有不富樂的眾生,所有的眾生都絕不會再貧乏。但是現在還是有這麼多貧乏的眾生在,而佛陀的布施圓滿了。所以,這個道理說明了:真正的布施的圓滿,不從外面的境況來看的。
【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
身語本身哪,就是從行為上面幫助別人。而這個布施的圓滿指什麼?指你的內心。不過,這個內心啊,我們到現在漸漸了解了,不是前面說的空話:「啊!我心裡好就好了!」絕對不是!有它一定的質,有它一定的量,這個自己檢查,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絕對呀騙不了自己,也騙不了人,更騙不了因果,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謂自所有身財善根,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
是說,布施圓滿的時候,是以內心為主的。那個內心怎麼樣呢?對於我們自己所有的任何東西─外面是一切財物,裡邊是我們身根,乃至於種種所修的善─任何一樣東西,沒有一點點捨不得,沒有一點點執著之心,徹底地破除。而一心一意至心地,統統送給別人,統統送給別人。這個說起來容易喲,做起來真不簡單哪!啊,真不簡單哪!我以前遇見好幾位同修們,啊!說這個大悲呀,不容易生起啊!欸!難得的這一些同修,居然能夠生起,所以他的的確確心心念念啊,是為了幫別人。可是等到你這個心念一生起來了以後啊,下面就問題來了。真正要你送給別人的時候啊,哦,那個時候有困難的。
為什麼呀?啊!你所執著的財物啊,到那個時候,雖然你想要送給別人哪,心裡覺得:嗯,有一點不大味道。乃至於你身上受一點苦惱的話,哇!到那時候,要捨那個頭目腦髓啊,這個又不行!
平常我們比如說,做任何事情,去拜佛,總覺得為什麼,要供養為什麼。啊!說這樣的啊,有福報,實際上你內心的深處還是有福報。所以平常說:「哎喲!這個很有修行哦!」你就去供養他,為什麼有修行才供養他?然後呢這個是三寶,你去供養他,一個窮人來要的話,我們不一定願意給他,為什麼?說穿了也就是,你做了這個你可以得到回報。所以它現在布施的善根,換句話說,布施完了以後,得到那個福報,它也不是我要的,也送給別人。那既然這樣的話,你管他哪一個,只要對人家有利嘛,你樣樣都送!固然是他是個佛,我也供養他,他是個窮人,我一樣地供養他,這是為了他呀!所以這個地方要了解啊,說:對自己所有的身、財、根、善,沒有一樣東西有一點點捨不得的心,要至心徹底地破除慳貪,而且從內心深處地要送給人家。
【又非唯此,即諸捨報亦施有情。】
就是你布施了以後,你一定有功德,對不起,這個功德也啊同樣地布施,自己沒有一點貪著。
【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即滿布施波羅蜜多故。】
那個心到圓滿的時候,那是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那個才是真正圓滿。所以呀,所謂布施波羅蜜多,到那個時候真是所謂「三輪空」了。不過,要這個三輪空,我們現在了解了,這是達到布施圓滿的時候的境相,不是一句空話。現在我們不了解這個因果的必然性,剛開頭下腳第一步就說:「哎呀!有相布施沒有用啊,你要三輪空啊!」結果啊,固然這是句最好的話,可是你沒有方便,不曉得因地上如何下手去努力的話,這句話就變成一句空話。我們因地當中,必定要怎麼樣步步地走對,才能夠達到真正三輪空的圓滿的這個境相,這個前面已經一再說明,這個地方也大家提醒自己一下。
【如《入行論》云:『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
《入行論》上面就提出來,說:假定說你為了要解救一切眾生的苦惱、貧乏,所以要布施,這個叫布施圓滿的話,請問:現在有這麼多窮苦的眾生在那個世間,那以前那些佛,做些什麼呀?以前那一些佛不是要度他們嗎?結果呢這麼多窮苦的眾生還在這裡呀!嗯,下面告訴我們說:不是的呀!這布施的圓滿是什麼啊?是指「一切有」,你所有的一切,以及你所經過了布施的一切的果報,你那個心裡邊哪,沒有一點貪著,都捨給一切有情,這個叫作布施波羅蜜,或叫「施度」。所以這個地方說的布施波羅蜜,就是你的心相達到這樣的究竟圓滿的狀態,這個是我們要了解說,布施的自性是什麼。
【故修布施波羅蜜多,現無財物可施於他,當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
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現在就算我們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別人,那個時候啊,我們照樣可修,為什麼?修的心嘛!所以你處處地方,使得自己的捨心增長,捨心增長。這個地方,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平常啊我們在家人,固然,在家人本身就是只為自己忙,這個我們也不必談,應該的。現在說了出了家,乃至於說大乘、說利人,請看:現在我們出了家,跑到廟宇來,不要說利人,我們說供佛,佛殿上面哪,大家肯捨棄自己時間,好好地把那個佛侍候一下的,有幾個人?碰到這嘛自己,自己的事情,哦唷,弄得乾乾淨淨;啊,公家的事情啊,不一定!
所以我當年哪,的的確確剛出家的時候,我始終感念我的老師。他告訴我,說:「私財如土,公財如命。」對自己的東西啊,像土一樣,公家的東西啊,像命一樣。這一句話,在別人嘴裡也聽見,雖然少,但是還是聽得見,可是從他嘴巴裡聽見了,產生了絕大的力量!咦,我發現他是在那兒去做。所以我們剛去的時候,他也……人少,有的時候自己也來忙。哎喲!他做常住的事情做得很起勁,可他跑到他房間裡面哪,它髒得個不得了!哦,有的時候去幫他忙,「欸,不要!這個我自己的。」那個時候問他:「你別的地方都弄得乾淨,這地方髒得……」「哪有時間哪!」一點都沒錯!他實在用功得不得了!他房間裡面啊,弄得這麼髒了他不管;可是外面的事情,哦!他做起來是非常認真。
這一種地方啊,所以我真正覺得那個善知識的重要,他不是個道理,他處處地方,會使得你策發你。比如昨天來說,我在那兒啊,在洗澡間裡面正在洗腳,旁邊有一個同學弄弄啊,「哎呀!這煤氣沒有了!」就這樣,他就是講話。馬上有個同修出來,他正在忙啊,出來就問:「沒有啦?啊,來幫忙。」我聽了真感動,這真善知識跑到這裡來。因為太多地方啊,「反正別人的事情,我自己要忙,我自己的看書要緊,管他!管他幹什麼!」所以我隨便一提,提這種事情啊,說是、為什麼要提呢?就是我們現在學這個道理呀,不要把它看成一個道理,總要把這個道理啊,認識道理所指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內心的心理的行相,總要不斷地在那個內心當中,去改善它去,改善它去。
所以我們這個晚自習,為什麼要講,講《了凡四訓》這一類的書,這個你們漸漸就了解了。昨天晚上我們剛做到─哪!他的的確確,不管事情大小,只要對人有利,他總歸努力去做;就算做不到,心裡也要圓滿:「哎呀!我要去做,我怎麼做不到的?」而這個東西必定要靠什麼?靠如理地認識,然後呢作意地對治。否則的話,你不知不覺的習慣哪,總覺得……現在有太多的人哪,都是這樣:「喔唷!來修行囉!」所以他自己呀,說不定很認真,他會早晨幾點鐘起來,然後呢要唸多少卷經,要拜多少拜,哎呀,別的事情,誰都不管!然後呢,自己好像覺得修了行了,該人家送給你吃的。他為什麼自己不修行,要送給你吃啊?就是送給你吃了,你就這樣地什麼事情不管,這個就叫修行啊?我當年我也犯這個毛病啊,總覺得好像人家送給我是應該的那樣,人家還要向你磕頭,他是好像求他的福。現在我了解,錯了!不是這樣,尤其是學大乘佛法,的的確確不是這個樣。
這種道理啊,我們首先要認識,認識了以後,還要自己作意辨別,那個時候你才慢慢慢慢地,真正地能夠碰得見大乘的邊,然後呢,不要停在這裡,步步上升。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起心動念,隨時這樣的話,那才能夠相應。不要說:「哎喲!我在這兒修行,我一天拜多少拜佛,啊!我能夠看多少經。」所以古德告訴我們:你呀看了很多經啊,不解它的意思;解它的意思,不照著它的去做的話,不對!也沒有多大意義。
所以在這地方說,喏!現在我們修,前面是總說。總說的時候,是,你要學這個東西啊,就算你沒財物,那時候內心當中要告訴自己:「對呀,我一定要去做到它!我一定要去做到它!」所以任何一方面都要策發這個心,千萬不要打退堂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