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79LL04第四者未見行施~ P281L02勝扼要義

手抄稿第十五冊 P156L10~P195L05 音檔:[117A]27:04~ [118B] 03:52

 

 

【喻】《為什麼要尋找人生目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gBGlz-9-0

這是一則意義深遠的故事,羅伯特在女兒被男人拋棄難過時,給的他女兒一個紙夾,上面寫著:「羅伯特,人生宣言」,他女兒問他:「你難過的時候,都會讀這張紙嗎?」 他回答說:「我難過的時候,我會將它重寫,我已經重寫數百次了。」於是他的女兒開始寫她的人生宣言,從此她有了改變,清楚自己人生目的,她選擇內部控制點,不再擔心別人的想法,她的事業有了轉機,在工作上獲得晉升….。

Q1 :女主角與她父親,都寫下了人生目的,然後在生命低潮的時候,重新閱讀、撰寫一遍,度過難關。你猜她或她父親寫下的人生目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有用?

明達:在年輕時對於人生目的,大都是追求名利、地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就會發現這些東西都沒辦法保有,我們很幸運能接觸到廣論,比較能夠了解現階段人生的目的是該做什麼。

巧君:我覺得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人生目的,年輕時候所寫的人生目的會比較自我。之後因為年齡的改變,或者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對於人生的目的可能會有不同想法,就會促使自己往正向的方面去考人生的目的,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壯、變得更好。

Q2 :人生目的,就像主角的願望,發願後,時時提醒自己,主角生命更快樂,前男友回來找她,工作又獲得晉升。我們如果發願然後也照著做,人生會更順暢嗎?

德傑:這影片是要告訴我們要寫下人生目的,我雖然不知道他女兒所寫的人生目的是什麼,但一定跟人生目的有關係,所以當她開始尋求人生的目的時,就不再受到外境的影響,原本她與男友分手的事情不再困擾她,當她轉變之後,在另外的領域得到了成長,就如同我們現在的學習,知道未來的目標是什麼,這是這影片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寫下人生目的之原因。

◆所有這些好與不好的經歷,是來教我們認識真正的自己,事實上,當我們找到人生目的時,我們會開始做出改變,就如同影片中羅伯特的女兒,當她開始寫下人生的目的時,她收回了外部控制點,轉為內部控制點,不再受外境影響,從此事業遇到了轉機,工作上也就獲得晉升。所以我們現在學了很多理路,我們要發願做到,現在雖然做不到,只要不停不停地複習,不停不停的努力,業是會增長廣大,將來有一天一定會做到。

 

 

 

【科 判】     

【表九】

戊三 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庚一、發心以後須學學處之因相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庚三、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辛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

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之心

壬二、修已受持菩薩律儀

壬三、受已如何學習菩薩律儀。

癸一、何所學處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習六度熟自佛法

丑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辛二、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

 

 

【內容摘要】

一、習近對治布施障礙:如何對治布施的障礙?在《攝決擇分》中,略說障礙有四: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

  1. 未串習:由於並無布施的習慣,以致雖有布施的財力,卻不樂意施給來求者。對治的方法是立即思惟不布施的過患,及思惟觀察而行惠施。

  2. 匱乏:由於自己財力匱乏而生不起捨心。對治的方法是應思惟往昔的惡業,不能饒益他有情,以致自己遭受飢渴之痛苦,所以現在即使忍受匱乏的痛苦也要行布施。

  3. 耽著:由於貪著擁有的資財,導致對來求者不能生起施捨之心 。對治的方法是應迅速了知耽著的過患,思惟現在對世間諸苦起樂想,這樣將產生未來的眾多痛苦。

  4. 未見大果:由於不知道布施能引生正等菩提的究竟利益,只為求能獲廣大資財而發布 施之心。對治的方法是應思惟廣大資材是無常的,布施後應將一切布施功德回向無上菩提,種下未來能得佛果的因。如果只看到財富等異熟果報,那這個布施雖然也能獲得廣大財位,卻無法出離輪迴。

二、唯意樂布施者,是指在意念當中行布施。如何修意樂施呢?

  1. 意樂施的修法:非以財物,是依清淨意樂與菩提心相應的淨信心,透過觀想方式行布施,這種布施不用劬勞,卻能夠累積無量福德,這是菩薩巧慧布施。

  2. 意樂施的修者:不論有無資財都應修學意樂布施。

  3. 意樂施的階段:如《菩薩地說:「菩薩行者在未登地之前,若因缺乏財物,可以做巧慧方便布施;待證得了初地菩薩以後,自然能超越輪迴惡趣,生生世世得獲無盡的財寶。」

三、此等略義(學習布施的總結)

  1. 應當發願修習初地菩薩布施道理。要以大地菩薩所修的布施度為願境,好好修學,努力達到地上菩薩的境界。

  2. 應當特別對治慳吝身、財、善根,且應勵力增廣能捨之心。能修捨心,應自喜;不能修捨心,應憂惱。

  3. 如《妙臂請問經》所說:如果現在從小地方做起,慢慢養成布施的 習慣,來生只要花費少許力氣,就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如果現在捨置不去修習,不但今生會一直染犯重大過失,來世將更難修,心境將更難相應,如此就很難趣入菩薩行了。

  4. 總之,我們應該憶念修習菩提心是一切善行之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的根本,也是所有布施中最殊勝、珍貴的,因此必須勵力修學。

 

 

 

  • 師父講廣論

【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
假定你只看眼前的這種異熟的話,你呀就算你得到,也得到了廣大的財位的話,這還是不能解脫呀!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特別看這一點。固然這地方是講那個財物,其實世間哪一樣東西不是如此,哪一樣東西不是如此呀!所以我前幾天到台北去的時候,嗯,我那天我們這裡有個同學離開了,欸,他雖然離開了,那離開那天他還說:「哎呀,我聽了這個《廣論》是很歡喜啊!」就是這樣,但是呢他說他家裡頭為了一些事情……。結果我到台北去,事實這個同學非常好,到台北去看見他的一切的行為也是。他去幹什麼啊?去請《廣論》那個帶子,他的的確確相應的!實在他聽了歡喜,他還不只請一套咧!啊,他就要去送給別人去。
那時候我心裡有個很大的感慨:唉!所以我覺得人哪,總是看不見遠大的地方,是,他只看見眼前的這個東西。乃至於我們常常有人說:「哎呀,要顧慮到那個,有人要顧慮到那個,這樣啊!」所以古來那些、那些出家人他的確是一樣。我們常常說一句話,這個很有意思的,「壯士斷臂」,就好像被毒蛇咬了以後,那個毒呀很快就循著心臟來,哎喲!我們痛惜:哎喲,這個不行啊!對不起,你痛惜一個手指頭啊,最後那條命就捨掉了。所以這個壯士―只有唯有真正有智慧、有勇氣的人,那時候曉得,唯一的辦法拿起劍來,「叭!」一下,連手臂切斷。是啊,是要一點損失的呀!佛陀絕對沒有說天上掉下來的,你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沒有這樣的事情啊!你要牠好,哇,牠那個食量很大;你要牠不吃草,對不起,這匹馬注定跑都跑不動,你要揹牠都揹不動,你還要騎牠嗎?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不要為眼前這些小事情所捆住。

Q:師父講完這個例子之後,心裡有個很大的感慨,師父是在感慨什麼?

美玲:師父對這位出家的同學,因為其他的原因離開了,師父心理覺得感慨,因為當時會出家,一定要捨棄很多東西才會做這件事情,但是最後沒有像壯士斷臂一樣的精神,割捨一些世俗的東西,浪費了這段因緣,師父覺得很可惜。

◆師父感慨的是人總是看不到遠大的地方,只看到眼前這個東西,出家是要犧牲眼前的東西,才能得到遠大的果報,我們常常是什麼都想要,但當你要得到一樣東西時,有時候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我們不可能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也就是師父所講的要壯士斷臂的意思,對於財位果報及解脫果報,到底要哪一個,這就是我們要抉擇的,抉擇時要去思惟是對現在好,還是對未來好。

 

◎甚麼樣的目標才是我們應該要立的?

【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悋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
要曉得:假定你不了解這個菩提的無上的廣大的功德,那個時候啊,你所注意的只是異熟的財位,那就像什麼?做生意人也是一樣,做生意人也是一樣。儘管你也布施,就像做生意人一樣,那個東西也送給別人,但是他為什麼啊?欸,他把那個東西賣出去的時候,也是毫不顧惜哦!喔,賣給人家,他東西送給人家來得個高興哦!他也曉得什麼?欸,他賺到錢嘛!他得到了什麼?他那是得到的利益,世間的利益,不是得到福。
【《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說我們現在這地方呢,行的這個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啊,要曉得它有無上大果。什麼果啊?菩提大果,就這樣。不是為了一點點眼前的報,如果為了報而做的話,那就像做生意人也是一樣,那個啊應呵斥的,那個要呵斥的。所以我們眼前千萬注意哦!不要說求將來人天這種不要,眼前的不要、人天的不要,乃至於聲聞的小果都不要,要求無上菩提大果,這是我們必須應該了解的。這個四點。

◆師父在這裡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所求的只是異熟的財位,而不是無上菩提的廣大功德,這跟做生意人一樣,所得到的利益是世間的利益,不是得到圓滿福德。所以我們今天來學廣論,目的是要求無上的菩提,還是現世的異熟,大家要思惟看看。

【正受菩薩律儀已,學習大地布施道理,發願修學。】
說:是,當我們發了願心,然後呢正受了菩薩這個戒以後,開始學。學什麼?要學像地上菩薩那樣的這個道理,我們雖然現在是凡夫,但是一定要發願去學。為什麼要這樣說?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們一定這個追根究底要把握得住,反過來,我應該問一下自己說:我為什麼到這裡來?我到這裡來是要求無上菩提之果。我們不妨更平鋪直白、更確實地說:要徹底解決一切痛苦,要究竟圓滿一切福德。對!如果是你要求這個果,請問你因地應該做些什麼?因地當中第一個是正知見,然後呢根據這個發這個廣大的願力,說我一心一意要求這個、一心一意要求這個。你有這樣的這個心願力的話,自然而然不斷地增長,逢緣觸發,欸,它就來了!
要不然你沒有這個心的話,你處處地方畏縮:「唉呀,我不行啊,我不行啊!我馬馬虎虎算了!」你平常一天到晚想著這個心的話,一個退緣來了話,你就退了。然後呢,真正那個進的上緣上來的時候啊,你又上不上。唉,總是「反正我沒有份的,我就這個樣啊!」因為為什麼呀?因為你因地當中播下去那個種子,就是失敗的、退縮的這個因哪!所以遇到這個緣,長起來的這個失敗、退縮的那個種子,都在這個地方啊!
所以到這個地方,儘管我今天身體這麼衰,年紀也比較大,可是我自己一直告訴我,喔,這個只要有一天命在,我真正能夠做到的就是這個――我一定要做到,一定做到!絕對不是說等到下一生、下一生、下一生……當下這一念,我牢牢把住這一念,我絕對不放過!這一念,果,那我就不去管它。應該這麼說:我正因為要得到這個果,所以我必須在當下一念上面,這個因當中要把握得牢牢的,我發願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就這樣,就這麼簡單哪!這個佛法你說它呀,深奧是深奧,但是它就這麼、這麼個踏實法,就這麼個踏實法。然後你拿你這個心願你去念佛,這念佛一定上品;你一去持戒,持戒一定上品;你去參禪,參禪一定上品,不管你學哪一個。

Q:甚麼是發願的行相?我們平常都是發甚麼願?對我們生命有甚麼影響?

德傑:發願就是要達到某種目的所生起的心理及行為。

◆我想要做什麼、我想要做什麼,這個就是發願。要學地上菩薩布施的道理,師父說,我們現在是凡夫,但是一定要發願去學。我們碰到困難的事情,經常的反應是我不行,的確當下我做不到,但是我的內心應該要發願,我要做到它,我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我們今天來這裡學習是為了離苦得樂,所以師父告訴我們,在因地要有正知見,然後要發一心要求這個的廣大願力,有發了這個願力,逢緣觸發,機會來了就會達成。相反的,如果處處畏縮, 我不行啊,一個退緣來了話,你就退了。然後呢,真正那個進的上緣上來的時候啊,你又上不上。唉,總是「反正我沒有份的,我就這個樣啊!」,所以發願很重要,千萬不要種下失敗的因。

Q:師父說,這個佛法深奧是深奧,但是它就這麼個踏實法,這麼個踏實法是指甚麼?

啟中:就是依照師父上面所說的發願去做,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這個就是踏實法。

◆我們要依善知識告訴我們的,從發願開始,一步一步踏實的去做,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就一定可達成目標,佛法雖深噢,但也是這麼踏實。

 

◎為什麼我們要有高遠的目標
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要說:「唉呀,我不行啊,我不行啊!」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乃至戲笑,你乃至於笑、說笑話,你千萬不要說我不行,不!懺悔的時候同樣地說,懺悔的時候,不要說:「唉呀,我要這個樣啊……」我一定要是連根把它拔起!是不是現在能夠連根拔起,那沒關係,但是我這個因本身,要沒有一點點漏洞擺進去,一直加強這個因。所以外面的任何一個緣碰到的時候,一直碰到了助長你那個連根拔起的,把惡業連根徹底斷除的。反過來說呢,你一直發這個圓滿的圓成這個因,所以外面任何外緣碰到的時候,觸發的都增長你那個圓滿得到這個,那個就是個直路,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平常的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千千萬萬不要把那個失敗主義擺在心裡。
譬如說我們上一堂課那個檢點等等,沒有別的,無非說來說去就是共同的目標。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什麼,大的、殊勝的大利益擺在這裡。你有了這個的話,什麼小事情都擋不了你。你如果沒有的話,哎呀,那風吹草動啊就跟著人家;人家這個眼睛看你一眼,喔唷,你心裡面又這麼嘀咕個半天;人家跟你說一下,喔唷,你又在那兒轉那個弄了個半天。你搞什麼呀?你要解決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之苦,現在一點小事情你就纏在這地方,就轉不過來了。啊!所以呀,我這寫在黑板上面,所以怎麼講啊?「我來幹什麼啊?」記得這個話!你時時記到:我要盡苦,乃至於要盡法界一切有情、虛空界一切有情的苦。這苦的根源在哪裡啊?惑、業。所以我現在發這個願!而且這個心你一定要非常強有力,要猛利!如果你能夠正確,而且這個猛利的話,哇!這個力量不得了地大,我告訴你,就是這麼不得了地大!

◆人生要有遠大的目標,否則的話我們就會被眼前的一點小事情纏在這裡,轉不過來。目標設立,眼前一些小事就不會擋住自己,也不會將生命浪費在這些拉拉雜雜的事上。

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來幹什麼啊?」我學法的目的是要成就無上菩提,也就是要解決一切的痛苦,圓滿一切的福德,然後去幫助一切有情,下手處從發願開始。

德傑:今天的學習對於「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特別有感覺,我以前把我的車子停在住家角落但有紅線的地方,長久以來都以為這是安全的地方,結果在端午節那天被警方拖走,當時還誤以為被偷走,這就是我過去做了不對,被重過所染,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 行政事項

【全球拜佛日】6/25、6/26,我們一起來拜佛,活動由福智僧團、福智佛教基金會舉辦,2 天共有 3 場,每場 1.5 小時。法師會親自帶我們做前行、正行拜《三十五佛懺》、結行,還有全球總迴向,歡迎大家連線參加。

詳細資訊請見報導 👉 https://blisswisdom.page.link/tQz2

 

 

  • HOMEWORK

  • 對一切的人事物表達善意,表達尊重,表達感恩。

  • 預習、複習、 多聽師父音檔。

  • 廣論進度:P279LL04第四者未見行施~ P281L02勝扼要義。

  • 手抄稿第十五冊 P156L10~P195L05 音檔:[117A]27:04~ [118B] 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