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45L07第三既發心已於諸勝行修學道理分三- P254L01許為有相故

廣論音檔: [105A] 11’00” – [107B] 07’52”

手抄稿: 第十四冊P08L13- P95L11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第三既發心已於諸勝行修學道理分三,一 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二 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三 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今初
如是發願心已,若不修學施等學處,雖如前引慈氏解脫經說有大勝利,然不修學菩薩學處定不成佛,故於勝行應當修學。《伽耶經》云﹕「菩提是以正行而為堅實,諸大菩薩之所能得,非以邪行而為堅實諸人所有。」《三摩地王經》亦云﹕「故以正行而為堅實,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為堅實,無上正等菩提非難得故。」言正行者謂成佛方便,即是學習菩薩學處故。《修次初篇》亦云﹕「如是發心菩薩,自未調伏不能伏他,如是知已自於施等極善修學,若無正行不得菩提。」《釋量論》云﹕「具悲為摧苦,當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謂於他所,若有大悲須除他苦。又除彼苦但有善心,願其離苦猶非滿足,故應轉趣除苦方便。又若自不先趣方便,不能度他,故欲利他當先自調。又於自調,經說「正行而為堅實,」其正行者,說「受律儀已,學其學處。」故以正行為堅實者,於所行處無錯為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九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
第二者如是欲求成佛猶非滿足,應須進趣成佛方便。又此方便須無錯謬,於錯謬道,任何勵力終不生果,如欲搆乳而扯牛角。若雖不錯然不圓滿,縱多勵力亦不生果,猶如種子及水土等,隨缺一緣亦不生芽。故如修次中篇云﹕「若於錯因殷重修習,雖極長時終不能獲所欲得果,譬如從角而搆牛乳。若不修行一切因者,亦不生果,如種子等隨缺一緣,亦不發生芽等果故。故欲得果,當依無錯一切因緣。」若爾何為圓滿無錯因緣耶,如《毘盧遮那現證菩提經》云﹕「秘密主,一切種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而至究竟。」其中大悲如前已說,菩提心者謂世俗勝義二菩提心,方便者謂施等圓滿,是蓮花戒大師所說。
支那堪布等,於如此道顛倒分別,有作是云﹕「凡是分別,況惡分別,即善分別亦能繫縛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金索繩索皆是繫縛,黑白二雲俱障虛空,黑白狗咬皆生痛苦,是故唯有無分別住是成佛道。其施戒等為未能修如是了義愚夫而說,若已獲得如是了義,更修彼行,如王為農得象求跡。」和尚於此引八十種讚歎無分別經根據成立,此說一切方便之品,皆非真實成佛之道,毀諦世俗破佛教之心藏,破觀察慧思擇無我真實義故。故亦遠離勝義道理,任何勝進終唯攝於奢摩他品,於此住心執為勝道,是倒見中最下品者。蓮花戒大菩薩以淨教理已善破除,宏揚如來所愛善道,然由聖教將近隱沒,能以了義無垢教理,判決正道圓滿扼要,諸善士夫亦盡滅亡。又諸有情多是薄福,雖於正法略有信仰,然其慧力最極羸劣,故現仍有輕毀行品持戒等事,於修道時棄捨此等,宛如和尚所教而修。又有一類除不毀謗方便而外見解道理,許和尚說而為善哉。又有餘者棄捨觀慧,全不思惟,意許和尚修法為善。此等之道,全未接近修空方所,縱許修空,然若說云已得無倒空性之義,無謬修習,有修證者唯當修空,不當更修世俗行品,或說行品不須執為中心,多門修習,亦與一切聖教相違,唯是違越正理之道。
以諸大乘人所應成辦,是為無住大般涅槃。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覺悟真實義慧,依勝義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資糧智慧支分之所成辦故。不住寂靜般涅槃者,是由了悟盡所有慧,俗諦道次廣大之道,福德資糧方便支分之所成辦故。如秘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資糧者,謂能斷除一切煩惱,福德資糧者,謂能長養一切有情。世尊,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當勤修習福智資糧。」聖虛空庫經云﹕「由慧智故而能徧捨一切煩惱,由方便智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聖解深密經》云﹕「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垢稱經》云﹕「何為菩薩繫縛解脫,若無方便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若以方便趣向三有是為解脫。若無智慧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若以智慧趣向三有是為解脫。方便未攝慧為繫縛,方便所攝慧為解脫。慧所未攝方便為縛,慧攝方便是為解脫。」如是廣說。是故欲得佛果,於修道時須依方便智慧二分,離則不成。《伽耶經》云﹕「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方便智慧。」祥勝初品云﹕「般若波羅蜜多者是母,善巧方便者是父。」《迦葉請問經》云﹕「迦葉,譬如大臣,所保國王則能成辦一切所作,如是菩薩所有智慧,若由方便之所攝持,能作一切諸佛事業。」故當修習完具施等一切方便,具一切種最勝空性。僅以單空,於大乘道全無進趣。《寶頂經》云﹕「應披慈甲住大悲處,引發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而修靜慮。何等名為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耶,謂不離布施,不離持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慮,不離智慧,不離方便。」如經廣說。《上續論》中釋此義云﹕「此諸能畫者,謂施戒忍等,具一切種勝,空性為王像。」謂如有一善能畫首,不善畫餘,有知畫手不知餘等,集多畫師畫一王像,若缺一師亦不圓滿。國王像者譬如空性,諸畫師者譬如施等。施等方便若有缺少,則同缺頭殘手等像。
又若執謂,唯應修空餘不應修,世尊親為敵者而善破斥。謂若果爾,則菩薩時多劫行施,護尸羅等,悉成壞慧未解了義。《攝研經》云﹕「彌勒,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然諸愚人作如是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何須諸餘波羅蜜多。此是思惟,破壞諸餘波羅蜜多。無能勝,此作何思。前為迦希王時,為救鴿故自肉施鷹,豈慧壞耶。彌勒白言,不也世尊。世尊告曰﹕彌勒,我昔修行菩薩行時,修集六種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是諸善根有損我耶。彌勒白言,不也世尊。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曾於六十劫中正修布施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尸羅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忍辱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精進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靜慮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般若波羅蜜多。彼諸愚人作如是說,唯以一法而證菩提,謂以空法,此等未能清淨諸行。」故若說云,有空解者不須勵力修方便分,是謗大師昔本生事,為是未解了義之時。設作是念,由種種門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即此便足,是大邪見。此若是實,則已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及諸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八地菩薩不須修行,然此非理。《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故一一地中說皆修六度或修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尊龍猛無著,皆如是釋,定不可作餘義解故。
特八地位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勸云﹕「唯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亦復不應棄捨此忍。」尚須修學菩薩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如《十地經》云﹕「佛子,若有菩薩安住菩薩此不動地,諸佛世尊於此安住法門之流,發宿願力,為令善修如來智慧,作是教言,善男子善哉善哉,當隨證悟一切佛法,此雖亦是勝義法忍,然汝尚無我之十力及無畏等圓滿佛法。為徧求此圓滿佛法故,當發精進,亦不應捨此法忍門。善男子汝雖得此靜寂解脫,當思此諸異生凡夫未能靜寂,起種種惑種種損惱。又善男子當念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又善男子此乃諸法法性,隨諸如來出不出世,然此法界恆常安住。謂一切法空性,一切法不可得性,非以此故差別如來,一切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法性。又善男子當觀我身無有限量,無量智慧,無量佛土,無量成辦智,無量光明輪,無量清淨音聲,汝亦當如是修。」《十地經》又說,「譬如大船入大海已,順風所吹一日進程,未入海前勵力牽行,縱經百年亦不能進,如是已至八地不待策勵,須臾進趣一切智道,若未得入此地之前,縱經億劫勵力修道,亦不能辦。」故若唱言有速疾道,不須修學菩薩行者,是自誑自。
設謂非說不須施等,然即於此無所思中完具施等,不著所施能施施物具無緣施,如是餘度亦悉具足。經中亦說一一度中攝六六故。若僅由此便為完足,則諸外道心一境性奢摩他中,亦當具足一切波羅蜜多,於住定時亦無如是執著故。特如前說聲聞獨覺,於諸法性無分別時,應成大乘,具足一切菩薩行故。若因經說,一一度中攝六六度,便以為足,若爾供獻曼陀羅中「具牛糞水即是施」等文,亦說具六唯應修此。故見攝行,方便攝慧者,譬如慈母喪失愛子,憂惱所逼,與諸餘人言說等時,任起何心,憂惱勢力雖未暫捨,然非一切心皆是憂心。如是解空性慧,若勢猛利,則於布施禮拜旋繞念誦等時,緣此諸心雖非空解,然與空解勢力俱轉,實無相違。如初修時若菩提心猛勢為先,入空定時,其菩提心雖非現有,此力攝持亦無相違,故於如此名無緣施。若全無捨心則不能施,如是於餘亦當了知,方便智慧不離之理,當知亦爾。又經宣說福資糧果,為生死中身及受用長壽等事,亦莫誤解。若離智慧善權方便雖則如是,若由此攝持,亦是解脫一切智因。如《寶鬘論》云﹕「大王總色身,從福資糧生。」教證無邊。又汝有時說一切惡行一切煩惱惡趣之因,皆能變為成佛之因,有時又說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因,應當令心正住而說。
又如經說,「著施等六,是為魔業。」《三蘊經》說,「墮所緣故而行布施,由戒勝取守護戒等,如是一切皆悉懺悔。」《梵問經》云﹕「盡其所有一切觀擇,皆是分別,無分別者,即是菩提。」於此等義亦莫誤解。
初經義者,謂於二我顛倒執著,所起施等未清淨故,說為魔業,非說施等皆是魔業。若不爾者,六度俱說靜慮般若,亦當許為是諸魔業。
第二經義亦於顛倒執著所起未清淨者,作如是說,非說不應修習施等。若不爾者,說墮所緣而行布施,則不須說墮所緣故,理應總云行施當悔,然未作如是說故。《修次下編》如是回答,理最切要。若倒解此,則一切行品皆為補特伽羅,或法我相執,許為有相故。

【廣論 師父手抄稿】
【第三既發心已於諸勝行修學道理分三。】
這個就是發了心以後,正式修菩薩殊勝行這個道理。分三部分:
(p9) 【① 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
發了心以後為什麼要學那個學處?換句話說,要受那個戒。
【② 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現在我們要學,第一個,懂得了發了心以後還要學、還要行,單單發心不夠。那麼要學習什麼內容呢?有兩個─方便跟智慧。這兩者當中單單一部分是不能成佛,所以要圓滿兩樣東西。這個都辨清楚了、了解了,
【③ 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到那個時候才正式講─現在呢,好!我們來開始學了。那前面是辨別得清清楚楚,一點遺漏都沒有,一點錯誤都沒有,既不多、既不少,然後呢,這一個路弄清楚了你再去走的話,對!
【今初,如是發願心已,若不修學施等學處,雖如前引慈氏解脫經說有大勝利,然不修學菩薩學處定不成佛,故於勝行應當修學。】
(p10) 前面哪,發了心,是的,發心是有大的殊勝的利益,但是你如果說不進一步地去學應該學的這些,那麼這個真正的圓滿的、偉大的、殊勝的利益呀得不到,成佛不可能!經上面這麼告訴我們。所以呀,我們那個時候應該學菩薩殊勝之行。
【《伽耶經》云:「菩提是以正行而為堅實,諸大菩薩之所能得,非以邪行而為堅實諸人所有。」】
這個菩提的果,那是要如理如法地這個如法行啊,來慢慢、慢慢地堅固、增長得到圓滿的如實之果。這個就是正式的修行者大菩薩所得到的,不是以邪行─這個邪行啊,就是錯誤的、不正確的這種行為,所能得到的。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一點,從一開頭其實就說明了,不過剛開頭的時候呢講小的,所以講一部分,剛開頭怎麼講呀?就算你懂得很多道理,講的時候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你行的時候不相應啊,沒得用!反過來,就算你懂得很少,如果你能夠行持相應,這就對!那指什麼呢?那個是就是說,你真正要想得到這樣的果報,那你要跟這個相應的行持相應,如是因感如是的果這一點來說,說明了這個。
那麼現在這裡呢?就是說你現在要得到的圓滿的果報,所以呀要廣學一切,而且要如 (p11) 理如法地去廣行一切,這個我們要分別得清楚。而不是說現在我們學菩薩行了,也什麼都不要去學它,只要做一個小小的事情做對了就可以,不是這樣,不是這樣!我們要廣學一切,了解了;那廣學了一切了解了,你真正行持的時候本身那倒是千真萬確的,不是叫你一步呀一跨,跨得成佛,不是,你走的時候還是走你眼前相應的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所以真正修的時候說「一門深入」,不同的呢?平常曉得是只深不廣,現在菩薩是漸深漸廣,他走的次第始終還是在眼前該走的那一步,這我們要了解的,這種地方也應該分別得清清楚楚。
【《三摩地王經》亦云:「故以正行而為堅實,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為堅實,無上正等菩提非難得故。」】
這個經上也同樣地說這一點。它很多地方講童子、童子,譬如說《華嚴經》叫善財童子,這個童子不是叫一個小孩子,這個童子啊有一個特別、特別的地方。他「正增長」第一個,第二個呢心純潔,第三個呢心裡面沒有啊這種各式各樣歪歪曲曲的壞習氣,這個。然後呢勇猛、堅強、精進,這個都是呀他所謂特質。所以平常我們說青年、青年,就是代表這種心理狀態。所以菩薩現的相啊,你看,哪一個菩薩現的相都是十六童子妙齡之相, (p12) 就是盛壯之年,發育到最完整的時候一直保持這個相,一直到成佛。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指我們的心理行相。實際上呢假定你心裡真的做到了,那個行相就是這麼個行相,就是這麼個行相。
【言正行者謂成佛方便。】
喏,就是這個!
【即是學習菩薩學處故。】
那個內容就是菩薩該學的。
【《修次初篇》亦云:】
所以這個菩薩學處該學的,我們也可以說是菩薩戒。所以這個地方,將來你們學的菩薩戒論,你看那個瑜伽戒,它所以好的地方,就是我們曉得,菩薩常常說六度萬行、六度萬行,這個《瑜伽戒本》,那個戒制的次第,就是照著這個次第來說的。它每個布施是哪幾個項目、怎麼樣,一步一步分得清清楚楚,就涵攝了菩薩所應的全部的內容,而且綱要次第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麼這個《修次初篇》說:
(p13) 【如是發心菩薩,自未調伏不能伏他,如是知已自於施等極善修學,若無正行不得菩提。】
這個上面就告訴我們,我們發了這個願心的菩薩,第一件事情要什麼呢?為什麼要舉這個六度?六度正說來是自己調伏,然後呢四攝是利他。你不是要利益別人嗎?你自己都不能調伏,你怎麼能調伏別人呢?所以了解了這個道理啊,對於這個布施等,要很努力地。所以前面我們一再說,當你看見客觀的環境對象不理想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說,唉呀,這個不對。你立刻看看你自己內心的行相,你現在是調伏相?由於調伏而推己及人的憐憫大悲相?還是你看見了這個對象不同,心裡面先煩惱了,「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說自未調伏而能調人者、而能助人者、而能度人者啊,無有是處!這一句話,這個原則啊,我們要牢牢把握在心裡!所以正規地去行是這樣的,你能夠這樣去做就得到果,不這樣子做的話,就得不到果。
【《釋量論》云:「具悲為摧苦,當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
這個一個偈子呀,前面在《阿底峽尊者傳》當中─噢,介紹那個作者殊勝當中已經說過了。現在說,你學大乘的行者,然後呢發了大菩提心,發大菩提心是為什麼?要救 (p14) 濟一切眾生脫離苦海。所以你具足這個大慈悲心,要摧毀盡世間、盡法界一切有情的眾苦的話,你必須要自己調伏,如理去行持。對於這個你能夠了解了、做到了,然後你能夠幫助別人。所以這個「方便」就是剛才學處這個方法。這怎麼來的呢?那就是啊,你自己如法去做,然後呢一一了解乃至現證。當然這個一定是什麼?從聞、思、修。如果這個你呀不了解、不認識、不現起─這個現起也可分三個次第,第一個是聞,第二個思,後來修。假定是說這個而沒有的話,請問:你怎麼能告訴別人,怎麼能幫助別人,能不能勸說別人?
平常我們講的總是講證,這個就禪宗來說的的確確是要證得才算,所以在前面不告訴你道理;可是教下的好處呢,就是一定有這個次第,當你聞的時候,相應的狀態是什麼;思的時候,相應的狀態是什麼;修的時候,相應的狀態是什麼。這裡簡單地說一下,還是我們拿剛才這個煩惱說一下。譬如說當你聽聞的時候,啊,真正你聽懂的時候,什麼叫聽懂,就是說,平常呀你看見客觀的環境,一看見這個覺得這個不理想、那個不理想。欸,現在你聽懂了,曉得了:喔!原來真正不理想的地方,不是外面的環境,而是看見這個環境以後,你內心當中是否真正調伏。這一個狀態認識了,「啊,對呀!一點都沒錯!」雖然聽懂了,但是啊,等到書本閤回後碰見那個境界的時候啊,對不起,你又看了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喔唷,這個樣心裡面又煩,你要想改它嘛又改不過來,跟他嘛又不願意 (p15) 跟,實際上自己心裡面嘛到處煩惱嘛也不知道!本來教我們是降伏煩惱的,要共同和合的,結果弄得大家,自己也煩煩惱惱,弄得大家也煩煩惱惱,不能和合,還講道理,這不行!不懂道理根本就跟聞不相應,懂得了道理以後不一定做得到,那個時候是聞的階段。
然後呢你根據這道理呀去不斷地思惟觀察:為什麼我做不到?要如何去做到它?做到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做不到有什麼大的禍患?這一種勝利跟禍患推動你的力量,然後呢策勵你告訴:怎麼才能做到它?然後照著這個辦法不斷地思惟觀察,這個包括在前面的懺悔、集資,就是因為現在的現行啊以往的惡習使然,就這樣。那麼這裡面包括很多東西啦─親近善知識啦,然後呢要聽聞經論啦,然後呢不斷地的思惟觀察啦,然後呢不斷地懺悔啦,用種種的方法。到那時候你心裡面,嘿,碰見事情啊,譬如說剛才,聽懂了道理,聽雖然聽懂了,想想道理是不錯,可是心裡面那個結,就是解不開。欸!當你真正這樣去做的時候啊,你一定會自己有很明白的感觸,「哎呀!」一下這個心裡面就打開了,「啊!原來這樣啊!」你那個時候覺得跟法相應,這樣,這個剛剛開始跟思有相應了。
然後呢你把這個道理呀,用不同的方式去堅固、加強。如果說你真正堅固加強得來,你隨便看見一個,不管它理想不理想,再不理想的環境,它不理想它的,你心裡面啊,自然而然平穩得穩如泰山不為所動。乃至於你說那個時候,正因為看見它不理想啊,所以你 (p16) 覺得:啊,那個就是你的菩提資糧啊!你的成佛就靠那些不理想的環境,你救度他們啊,在積聚你的福德資糧啊!你假定說這些都成了佛的話,還要你來忙嗎?你沒有的話,你怎麼能成佛?所以那個時候對著這個煩惱境界,你不但不煩惱而且歡喜呀,這個就是跟思相應的喔!所以它每一個地方有它的自然的量,而這一種現起了,你心裡很清楚。
然後呢根據這個東西,然後你呀因為心裡面善調,然後你那個深入的定慧當中去觀察,證得勝義菩提之心,那個時候才是聞相應的(編者按:疑師口誤,應是「修相應的」)。而每一個部分你必定要自己的如實地認識,如量地現起,那個時候你才可以告訴別人,所以說自未調伏而能調伏者,無有是處。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你要開口勸人的話,要嘛不開口,開起口來都是是非,開起口來都是諍論。
所以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第一點必定要知道這個道理,不管是下士,是中士,是上士。了解了,你儘管做不到,欸,這個時候有好處來了,什麼呀?就是我們是個凡夫呀!所以了解了以後就靠著這個所了解的淨化自己呀!既然是凡夫當然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可是現在好的呢,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要學,然後呢學到了正確的方法,在這個環境當中啊,越來越調柔,越來越乾淨,就像洗衣服一樣呀!所以這正是我們現在的狀態。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貫注在哪裡?貫注在學這個─從文字上面的認識,到文字所指的心理跟境相應 (p17) 的是這個狀態,如何把這個道理呀,來自己調柔自己,進而幫助別人。繼續,
【謂於他所,若有大悲須除他苦。又除彼苦但有善心,願其離苦猶非滿足,故應轉趣除苦方便。】
就是解釋這個。說你不是修大菩提心嗎?以大悲,大悲是什麼?要幫助別人,除掉他的苦惱呀!但是,你單單有這個善心不行啊,所以你一定要有實際上的行持,進一步啊要去做這個除苦的方法。如果這個,
【又若自不先趣方便,不能度他,故欲利他當先自調。】
就是這個話。
【又於自調,經說「正行而為堅實。」其正行者,說「受律儀已,學其學處。」】
所謂「正行」是什麼呢?就是呀,受了這個律儀,受了戒以後努力去學。這個學不僅僅是坐在這個地方學書本上的學,把這個道理……實際上呢這個學是這樣的:受了願心以後啊你就去努力地學,照著去該學的,乃至於受五戒也是這樣。學了自己處處地方覺得可以了,然後呢自己只要勉強一點自己呀,大概已經可以做到七分,那時候你去受。就是不 (p18) 必,絕不是等到做到十分才去受,也絕對不是說一點樣子都沒就受。一點樣子都沒有受的話,絕不可能,一定破戒!等到你學圓滿了去受,也不可能,學圓滿了你還受它幹什麼?所以說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所謂學的話,是從文字開始,而的的確確不單單停在文字上面,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所以這個所謂行的話,是指我們的心理的行相,當然這個心理的行相一定是啊,當你根、境相應的時候,它不離開境的,實際在事相上頭。那麼,
【故以正行為堅實者,於所行處無錯為要。】
所以你真正的成就要靠什麼?如理正確的行持。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對所行的你先要,要認識得正確,錯了不行,錯了不行。好,下面是卷十,這內容是繼續的。
「第二者」,第二者,第二啊,就是告訴我們說學習智慧方便哪,單單學一樣東西不能成佛。前面是先告訴我們說發了願心以後,一定要學那個學處,換句話說學那個菩薩戒。那麼正式在菩薩的行當中又有兩樣東西,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一個是明、足,兩樣圓滿的時候那是佛!所以說,
【◎ 第二者,如是欲求成佛猶非滿足,應須進趣成佛方便。又此方便須無錯謬,於錯謬道,任何勵力終不生果,如欲搆乳而扯牛角。】
嗯,看看!說是的呀,你要成佛的話,單單發那個願心不行啊,那麼你要照著去做呀!要去做的時候,對於你做的這個方法要不錯呀!如果你做錯了是不管你多努力,絕對不能得到結果呀!就像你要擠牛奶,擠牛奶你不在奶上面去擠啊,拉這個牛角直轉,是沒 (p20) 有用啊!現在我想我們這個地方,實實在在地,太多人這樣!這一點說起來真是容易呀,實際上呢也是我們人人都容易犯的毛病,人人都犯的毛病。所以這必須要自己靜下心來,靜下心來。這前面已經說得太多太多了,所以處處地方告訴我們,我們學到後面的,前面的那個基礎不要忘記哦,實際上就在這個前面的基礎上面慢慢地深廣。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把很多地方,就辨得非常清楚,越到後來越深越廣的話,越是重要,越是重要!這樣。
【若雖不錯然不圓滿,縱多勵力亦不生果。】
你看!錯了固然不行,就算你不錯,不圓滿哪,還是不行啊!
【猶如種子及水土等,隨缺一緣亦不生芽。】
你說我這種子沒錯弄對了,對不起,你那個種子擺在石頭上面曬,曬它一千年也沒得用,所以啊它還要其他的種種的圓滿因。所以我們常常說第一個要把握住根本因,然後呢這根本因上面再增長它,這個叫作圓滿因,這個圓滿因。如果你弄錯了,只忙這個圓滿因的話,那就像在牛角上面去採,採那個、擠那個牛奶一樣。實際上你在牛角上面採呀,多多少少還碰到牛了!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現在牛是什麼根本不知道,到處去亂搞啊,自己還是覺得弄牛奶,這麼個可笑法!這個是我們這個地方應該理解到的。
(p21) 【故如《修次中篇》云:「若於錯因殷重修習,雖極長時終不能獲所欲得果,譬如從角而搆牛乳。】
這經上面,
【若不修行一切因者,亦不生果,如種子等隨缺一緣,亦不發生芽等果故。故欲得果,當依無錯一切因緣。」】
這個看看,「當依無錯的一切因緣」哪!在這個地方特別提醒大家,這個佛經上面告訴我們,說《法華》、《華嚴》兩部經典的差別,在這個地方就分別得出來了,就分別得出來了。佛法常常說,像「少金剛」,吃了以後是決定不消,它總歸有一天發芽增長。所以我們常常拿這個做為藉口,然後呢就在這個外面那個大口轉圈子,轉了一大堆,說:「經上這樣講的呀!」就是犯這個大毛病,就是犯這個大毛病。現在我們了解了共中士道當中的十二緣起這個,它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清楚什麼?快則兩生,慢則三生,對不對?第一個。三生是什麼?換句話說,你這個成佛的正因哪,雖然你種在那裡它遲早會生芽,可是啊,欸!你如果不用相應的法─當然惡法是愛、取,正法的話呢,是正知見相應的善法勤精進,去滋潤這個成佛的正因,你還是要拿它來。
(p22) 這個佛經裡面只是說,就怕你不種那個因,種了因,你遲早會結果的。可是我們往往拿了這個,好,弄錯了,然後呢弄了種了因啊,然後到處去亂轉,不曉得轉了個十萬八千里,然後轉回來,說經上是這樣說的。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理路要辨得很清楚。你要想結那個果,轉了半天,最後啊還是把以前的東西放掉了,重新開頭;不但重新開頭,而且必須要把你以前轉錯的那個路啊,一一要淨除乾淨,不曉得多辛苦啊!不曉得多辛苦啊!所以說一個簡單的比喻,像我們這裡到正覺寺,簡單!你跑下去幾步路就這麼下去了。欸,他現在啊,從那邊走,翻山越嶺,乃至於經過了歐洲、美洲,轉了半天,然後他也轉到正覺寺,他說:「我也到了!」是,當然到了,你願意走這個路嗎?
所以這種事情啊,我們在這個地方的的確確要認識得很清楚;條件不具足,不談!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不是勸一切人。如果他條件不具足,你只有告訴他:哎呀,你看見這佛啊,跑得去拜拜也好。乃至於土地也菩薩,城隍也是菩薩,不錯呀!他把這菩薩兩個字也認得了,這也好!這我們一定要分得清楚它的條件是什麼。現在我們具足了這個條件以後,居然這個直路不走,還要這麼轉大圈子,這一點哪,是務必應該分別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們學論,以及本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這裡,否則你看那個經的話,你一定會說:「欸!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好囉!反正你種下個種子,然後隨便怎麼去搞都可以了。」對不起,這就大 (p23) 錯特錯!而這個錯的結果呢?一句話─自己傷害了自己,當然我們不願意!
【若爾何為圓滿無錯因緣耶。】
下面就問了:欸!對了,你講的道理是一點都沒有錯,那麼,什麼是不錯的根本因?而且呀,把這個根本因圓滿的圓滿因緣呢?
【如《毘盧遮那現證菩提經》云:「秘密主,一切種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而至究竟。」】
這三樣東西。這個佛的一切種智啊,這根本在大悲,由於這個大悲來策發那個菩提心,這個就是它的種、因種。然後呢這個因種要用種種的方法,這個方法一定是正確的喔,一定是正確的喔!所以你時時記牢,十二因緣當中說慢則三世,一定是策發這個正確的,否則其他的因緣你弄上去的話,採那個牛角,那個不是方便,那非方便行。這樣的正確的路子,那麼才達到究竟圓滿的果。
【其中大悲如前已說,菩提心者謂世俗勝義二菩提心。】
菩提心有兩個: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前面已經說的,發起 (p24) 這樣的心;勝義菩提心哪,當這個證得空性的時候,在後面會告訴我們。
【方便者謂施等圓滿,是蓮花戒大師所說。】
這方便呢就是六度萬行。這個是,下面這句話指出他的傳承。下面有一段辨,很有意思。
【◎ 支那堪布等,於如此道顛倒分別。】
本論一開頭的時候,曾經說分別這個錯誤執著的時候啊,提出來這個支那堪布的事,現在這個地方詳細說明一下,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我們以前曾經說過普陀山那個田雞和尚的故事,就是這樣,「老僧兩腳一盤,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他歡喜吃田雞,有人說他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空掉了,田雞不空。實際上豈但田雞不空,他嘴巴也沒空;不但嘴巴沒空,他的貪心也沒空,就是這樣,這個毛病就在這裡。所以我們現在要注意!他那個人怎麼說呀,
【有作是云:「凡是分別,況惡分別,即善分別亦能繫縛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
他的這個錯誤的說法是什麼啊?他說:「你不要、什麼都不要分別,因為凡是分別呀 (p25) 那個都是不對的,我們要得到的無分別智,所以你現在分別的話……不要說這個惡分別不可以,就是善分別本身它也在分別當中,跟那個無分別不相應的。你只要分別,它就是繫縛生死的煩惱。所以你呀,就算是善分別,你還在三界當中,不能跳出生死。」那個上面所說的錯誤的見解是這樣。他又舉個譬喻來說,
【金索繩索皆是繫縛,黑白二雲俱障虛空,黑白狗咬皆生痛苦。】
不管你用什麼綁,普通的繩子綁固然綁住了,金子的、銀子的也是!「雲」呢,不管是黑雲、白雲,一樣障住了虛空。「狗咬」,不管是黑狗、白狗都是。所以他怎麼說呀?他說:
【是故唯有無分別住是成佛道。】
你不要去分別。因為這樣的關係啊,所以
【其施戒等為未能修如是了義愚夫而說。】
所以他怎麼說啊?「啊!這你真正了解了以後,你只要無分別就行了,不要布施、持戒。那個是不能得到這個無分別的那個愚夫啊,才做這種事情的!」
(p26) 【若已獲得如是了義,更修彼行,如王為農得象求跡。】
「所以假定你已經得到這個無分別住、無分別了以後,你居然還要修布施、持戒呀,那你完全錯了,完全錯了!好像你呀這個、這個像做皇帝,已經做了皇帝,你在居然還要去耕田去。這做了皇帝還要耕田嗎?換句話說做了皇帝還做下人的事情。還有呢,如象得跡─你本來要去找象是從那找到一個象的足跡,然後呢你去找,找那個象;現在你象已經找到了,你還找那個足跡,你不錯了嗎?」這個就是前面這個人,顛倒錯誤的這種說明。他不但說明這個,
【和尚於此引八十種讚歎無分別經根據成立。】
他還引經上面成立喔!喔,這個經上怎麼說、這個經上怎樣說,這樣。
【此說一切方便之品,皆非真實成佛之道,毀謗世俗破佛教之心藏。】
那就是主要的一句話:上面這個人的錯誤的見解哪,他把一切的方便品─所謂方便品哪,我們前面所說的修佛要兩樣東西,一個是福德圓滿,一個是智慧圓滿。要福德圓滿,一定要行那個種種方便,那所謂呀布施、持戒,六度萬行。他現在前面這個人錯誤的說法,他說你只要證得了空性,安住空性上面一切圓滿具足,這些東西都不要的;這些東西不是真 (p27) 實成佛的,真實成佛的話,這個是你在分別當中,分別當中是不行!他前面那個說法,實際上這是一個大錯謬。下面這段這個辯論對我們非常重要喔!對我們絕端重要!它並不是說不要,實際上呢在什麼情況之下,如何才是應理呀,它下面有非常完整的,所以我們耐著心一步一步學下去。同時如果下面這個地方有不懂的,你們就應該提出來,應該提出來,那麼在晚上溫習的時候啊,我還會特別釐清,不清楚的地方要把它一一地指明白。
因為他上面有了這種說法,說那些方便分─六度萬行啊,都不是真實成佛的,所以這麼一來的話呢,如果你跟著他去做的話,就變成什麼啊?你什麼都不要做了,你只要坐在這地方,安住在空性上面就行了。實際上呢,成佛啊它不但要智慧圓滿哪,還要福德圓滿。福德圓滿一定是從那個世俗的世俗諦上面去做的,現在根據他這個說法的話,破壞了這個世俗諦的話,完了!你不能成佛。
說實際上呢,說我們中國的禪宗祖師好像特別強調這一點,是真的嗎?不是!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真實的內涵,往往會誤解。大家還記得百丈大師說過一句話:「實際理地一塵不染(或者一塵不受),佛事門中一法不遺。」很清楚!你講智慧分的話,那的確是空到絕端!「實際理地」,這勝義諦當中啊,找不到一點點東西,說「大地無寸土」。整個的山河大地這麼多,連它的一點點的地方你都找不到,空的嘛!欸!但是啊,他叫「佛事 (p28) 門中」,佛,在我們真正行持世俗諦當中是「一法不遺」,一樣東西都不遺漏,不能少掉一點點,說得很清楚啊!一點點小事情都不能遺,何況是你要學的六度萬行哪!這樣。
所以他上面說那支那堪布就是指中國和尚,實際上他並沒有真實了解,就像剛才那個普陀山那個田雞和尚一樣。那這種事情太多了,所以要找善知識。他前面一開頭時候告訴我們─真善知識。有很多人哪,他自己也懂得一點,得到一點呢「一分相似決定」,前面還記得吧?欸,他碰到一點點,似是而非,你說他不懂嘛,他好像懂得一點。喔,然後呢懂得一點自己還覺得:喔,就是這個樣!這種人你跟著他啊,他自己固然是走錯了,你跟著他,你注定也是走錯啦!而這一點哪,是太重要,太重要!
實際上呢,這一點我們不要責怪人家,一定要眼前反省自己,什麼?自己的業力所感。反過來我們要歡喜喔:啊!我們雖然哪,在這個上面的業力感得沒有完善的知識,卻種下了善根今天才遇見這麼圓滿的教法,總算把這個關鍵所在的是非呀,分別得清清楚楚,這樣。那個時候我們不責怪人家,只從自己內心當中淨化自己開始,對了嘛,對了嘛!所以說,如果是這樣的前面所說的話,他不要一切的這種世俗方便分,一天到晚安住在這個無分別當中,那是什麼啊?
【破觀察慧思擇無我真實義故。故亦遠離勝義道理。】
(p29) 他前面講正修的時候,剛開始道前基礎講修的時候,他後面緊跟著叫「破除此中邪執」,這是講修行的時候有很多錯誤的還執著,把基本的已經指出來了。現在這個地方就進一步告訴我們:固然修方便集福德資糧,你一定要觀察思惟,實際上就是你求智慧資糧,你還同樣地要用那個觀察慧,去思惟抉擇空性的真義。結果你現在不要分別了,對不起,你不要分別的話,那個思惟觀察的這個心整個地一刀兩斷。這個是唯一的破除煩惱、積聚功德的唯一的一個工具寶貝,你現在把它不要了,請問:你還能成什麼?所以不要說這個方便福德分由此而整個地損掉,就是你要證空性的智慧分也得不到,所以啊它同樣地也遠離勝義道理。
實際上我們仍舊不妨以禪宗來說,禪宗的祖師告訴我們很清楚的,啊!有的人得了個定,安住在這地方一動都不動,欸,他說:「錯啦,你這個是死水!」如果說大家學過禪或者看過禪宗公案,很清楚、很明白,它絕對不是啊,死死地腦筋在那兒不動的。要幹什麼?起疑情。疑是什麼?要你想,「嗯?嗯?」要找它啊!這個時候找的這個心情是什麼?在觀察慧啊!你去觀察:「嗯?念佛的是誰?哪一個人念佛?」或者「拖死屍的誰?」「這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在找啊!找那個是什麼?思惟嘛!就是觀察嘛!這個才是智慧,這很清楚、很明白,這一點我們務必要清楚。
(p30) 以前的祖師的所有的大德都說得清清楚楚,記得馬祖大師當年這段公案嗎?他在那兒坐定,坐得很好,他的老師跑得來,說:「你在這兒幹什麼啊?」「我在這兒學佛。」「嗯?」這樣。這個老師妙咧!讓他坐在那個地方,他自己拿了個磚頭跟它跟它磨。然後那馬祖:奇怪,這個人跑得來磨這個磚頭?問他:「欸,磨磚頭幹什麼呀?」「我做鏡子。」「什麼?你磨磚頭做鏡子,哪有這樣的道理啊?」你說要造那個鏡子,用磚頭來磨,磨得成功嗎?當然磨不成功,這個人怎麼這麼荒唐!馬祖就說:「你要做鏡子怎麼磨磚頭啊?」他老師怎麼講?「嘿,是的呀!做鏡子,是不可以磨磚頭的;成佛啊,不是坐在那裡不動的。」大家還記得吧?欸,然後呢給他開示,他就馬上就開悟,馬上就開悟。
我們看看六祖大師也有這麼一段公案,當時有一個叫臥輪禪師,這個臥輪禪師,啊!那個定功非常好,他自己覺得很得意,他說:「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喔唷,這個定功很好喔,他沒有分別啊!他有伎倆,「我有本事!」什麼本事啊?哈,叫「對境心不起,能斷百思想」,把腦筋裡的雜念啊統統把它斷掉,一點都沒有,「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任何境界來,心裡了不動心。然後呢「菩提日日長」,啊,一天一天地增長,一天一天地增長。要我們看起來,對呀!喔!結果六祖怎麼說啊?大師怎麼說啊?他說:「惠能沒伎倆」,我啊─六祖大師自稱, (p31) 「惠能啊,我可一點本事都沒有,我可一點本事都沒有。」他這個有本事的人哪,「能斷百思想」;他大師怎麼說?「不斷百思想」,都不去斷它,什麼東西都不去斷它。「對境心數起」,對著境界啊,境界來了嘛,欸,看見了嘛就看見了,聽見嘛就聽見啦!所以「對境心數起」,叫「菩提作麼長」,那這個菩提怎麼增長法啊?欸,那就是六祖大師自己說他內證的經驗,很明白說在這個地方。禪宗可沒這樣說喔!
所以我們的的確確不了解呀,禪不是容易好學的。記得黃蘗,那是好了不起的大師喔,那是盛唐禪最鼎盛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話,說:「大唐國裡不是無禪,只是無師。」說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啊,論禪哪,有修有證的人,嘿,有,多得很呢!但是啊,夠得上做老師的人,沒有。那個這樣耶!他是馬祖門下的主要的一員大善知識,他那個時代,說換句話說禪宗最鼎盛的時候,所以我們輕易開口,真不簡單哪!那個地方啊,我們要了解,我們現在影子都沒有啊,自己說我這個對,他這個錯。哎呀!我以前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現在一聽見哪,驚心肉跳之感!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是隨便一提,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任何勝進終唯攝於奢摩他品。】
看見沒有?說他這個心裡面這樣的話,不管你怎麼不分別,安住在這裡,對不起,這 (p32) 是定。
【於此住心執為勝道,是倒見中最下品者。】
你把這個執為,居然作為殊勝的「勝道」,勝道是什麼?殊勝的,超勝的智慧,你把這個定執為慧的話,那是最大的大錯誤!倒見當中最差的一種,倒見當中最差的一種!這個無聞比丘證了這個四禪,以為得到四果,所以臨終的時候啊,欸,謗佛,下阿鼻地獄這段公案,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前面也說過了,你定、慧一定要分得清楚,就算自己只解脫自己。現在的的確確啊,說我們這個地方實在分不清楚。不要說一點工夫都沒有的,我上次跟你們說過,我親自遇見的有幾個有工夫,然後呢得力坐了一點點哪,乃至於這個定啊,也只是根本定都沒得到,住心相,最多是欲界定,然後呢或者更超越一點。那個時候內心當中啊,就自然而然那種情況,先是眼前的境界,像如雲如煙那樣慢慢地,慢慢、慢慢地乃至於身體就消失掉了,欸,他自己覺得見到空性了。啊!那是根本定都沒有得到。所以這個沒有完整的教授啊,憑自己也看一點書摸索的話,實在危險哪!實在危險哪!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蓮花戒大菩薩以淨教理已善破除,宏揚如來所愛善道。】
(p33) 關於這件事情,在這個西藏的佛教整個過程當中是一個大事情。當年這個、這個支那和尚,就是漢地這個和尚啊,是跟文成公主一起去的。的的確確也帶了很多經典去,可是他那個觀念本身錯誤,很多人跟他學,於是啊大家都走上這個錯路了。那時候好在這個蓮花戒這一位大菩薩,他就是靜命祖師的、靜命菩薩的一個弟子,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有成就者。欸,結果兩個人辯論,結果啊把他這個錯誤的見解破毀掉了。破毀掉了,後來那個漢地的和尚就跑掉了,就跑掉了。儘管如此啊,
【然由聖教將近隱沒,能以了義無垢教理,判決正道圓滿扼要,諸善士夫亦盡滅亡。】
但是現在啊由於那個正法慢慢、慢慢地隱沒啦,所以能夠拿完整教授不錯誤的道理,來說明正確圓滿綱要的那些人哪,也漸漸、漸漸都消失掉啦─這個是指善知識。
【又諸有情多是薄福,雖於正法略有信仰,然其慧力最極贏劣,故現仍有輕毀行品持戒等事,於修道時棄捨此等,宛如和尚所教而修。】
另外一方面,善知識是慢慢地隱沒了,修學的人呢─福薄,福薄相,雖然對正法還有一點信仰,信仰是有的,但是啊智慧畢竟太差,不能分別正確的,如理了解正確的內容,所以很容易輕視,乃至於啊毀謗這些。當然毀謗行品持戒固然不可以,反過來你毀謗 (p34) 智慧也不可以,不管是哪一個。從這地方我們現在就曉得了,到末法的時候啊,這種情況是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嚴重。你一毀謗了,修道的時候都不要啦,不要了嘛就像上面所說那個和尚說的。
所以這種情況啊,現在我覺得發現最嚴重的是日本。唉呀!這個事情真是啊,你不能想像啊!譬如像講教的,本來天台是弘教的,講得非常圓滿。它現在到了日本變成功什麼啊?喔,最究竟圓滿的是《妙法蓮華經》,所以呀他到那個時候,就只要念幾個字:「南無《妙法蓮華經》。」好囉,好囉!你其他都不要了,講教的都是這樣的。那麼講淨土的呢?他也有啊,叫淨土真宗。我們至少還要一個念佛啊,他說:這個你只要一個「信」字就夠囉!連它那個六個字啊,乃至於四個字都不要囉!啊!實、實、實、實,實在是真是糟糕!就這樣地弄法!結果呢慢慢地演變出來,講教的那些人,他也講,講了半天哪,然後呢總歸說:教本身要理性化。教當然要理性化,可是不幸的,他那個理性化,拿世俗的概念去看。譬如說佛講很多神通,他處處地方說:「這個不合理性化,這是迷信,那個時候的民風未開,所以哄哄他們,講這樣!」欸,他始終拿什麼?拿現在的概念哪,覺得是理性化。所以這一點說起來真是可憐,前面已經舉了很多的例子。
像我們目前科學家,就是說提那個口號一點都沒錯啊,要理性化,你要親自見到,經過驗證。可是這個地方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你要確定它的存在,是,要經過見到、驗證;但是沒有你經過驗證的事情,你不能肯定它不存在,對不對?因為你沒驗證嘛!現在他們犯了什麼呢,犯了什麼毛病啊?沒有驗證的事情哪,明明是他見不到,他卻是用他有限的理性一筆抹殺,一筆抹殺!就是這個毛病。所以說:「我是人,所以人是我。」你們呢?妖魔鬼怪,都變得這樣子,這一句話,這個是真正糟糕!結果到了佛法啊,說他這個文字上面,也對啊,沒錯啊,但是呢意義上面,完全錯到十萬八千里以外。這是隨便一提,做為我們自己的警策,我們也不必去衡量人家是非,只是這個警策了以後啊,我們自己努力。
反過來,剛才說過了,正因為如此啊,現在在末法的時候,我們能夠如理去做的話, (p38) 也產生無比的功德。也又靠著這麼一點力量啊,使得那個正法,多多少少能夠再多延一些時候,多使一切有情得到好處。那換句話說,我們的福德、智慧也從這個地方增長,我們都還要感謝他們咧,還要感謝他們。下面繼續,
【又有一類除不毀謗方便而外見解道理,許和尚說而為善哉。】
另外一種比較好,他毀謗倒不毀謗,但是呢,他以為說:啊,這個人講得對的!
【又有餘者棄捨觀慧,全不思惟,意許和尚修法為善。】
又有一個呢,他不要觀察慧,這是不思惟,但是心裡面就:「啊,如如不動了!」說,就這樣。實際上呢,都在無明當中,真正如如不動,破了無明它本身就沒有可動之處,絕對不是我們凡夫上面,說你在大無明當中叫如如不動啊!這個。
【此等之道,全未接近修空方所。】
這前面所說的,他根本不了解修學那個勝義應該怎麼辦。不了解才是怎麼樣啊?
【縱許修空,然若說云已得無倒空性之義,無謬修習,有修證者唯當修空,不當更修世俗行品,或說行品不須執為中心,多門修習,亦與一切聖教相 (p39) 違,唯是違越正理之道。】
再進一步,縱然許修空,有一個人說:修的。但是呢說:像這樣修了,就算已經得到了正確完整的修法,就只要修這個,不要再學其他的世俗的行品;換句話說,除了智慧以外,不要再依照那個方便品。或者說:雖然要,不要把它作為、執為中心。因為實際上真正修學佛法的,佛法的上首是方便,前面說過了。佛法的上首是什麼啊?菩提心,這個是重要的;然後呢,智慧呀,此是母等的助緣,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他現在反過來了,反過來,乃至於完全不要它了,所以這個啊,跟真正的完整的正教相違背的,錯了!
請翻到248頁。昨天談起,有的人不善解空性,產生誤會,這個下面一段,這一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在我們現在,目前如果這個概念辨不清楚的話,辨不清楚的話,產生的流弊非常大。平常我們常常說的空、空、空,然後該空的不空,不該空的都空掉了,就是對這一點的一個誤解,對這一點的誤解。那麼,不但是說我們剛開始的初機,對這個概念不了解,就是很多啊,所有修行的人哪,往往也在這個概念上面產生了一個誤解。
在我們國內有幾本經特別流行的,譬如《金剛經》,那是的確非常了不起的一本大 (p40) 乘經典,對這個《金剛經》的經義呀,如果你沒有深刻正確的了解的話,往往也就產生了這個流弊。流弊得厲害一點的,那根本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就是剛才說的,執空啊,然後呢無藥可救,這是一種。其次一類的話,因為空了不善巧,所以墮落小乘,墮落小乘。那麼現在下面那一段哪,就是正確地辨別這一點,所以到那時候我們會引《金剛經》上說的,你了解了下面這一段,回過頭去再一看《金剛經》,那麼《金剛經》上面的空理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現在我們看:
【◎ 以諸大乘人所應成辦,是為無住大般涅槃。】
那就是我們大乘人應該成就的,它這個涅槃叫無住的大般涅槃。小乘所證的兩個,一個叫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這是他證得了聖果以後,斷盡了這個見思煩惱以後,三界以內的煩惱都斷掉了,但是呢,他那個身體啊─就以前宿業所感的這個餘報,這身體還在,那個時候叫「有餘依」,雖然已經證得涅槃了。一直等到那個身體消失掉了,換句話,這個身體拿我們世間來說死掉了,那個時候叫「無餘依涅槃」,那個時候就是安住在空性當中,他,我們平常的所謂叫「沈空滯寂」,好了,不能動了!佛不是,涅槃了,但是呢,並沒有沈滯在這空當中,正因為他涅槃了,所以廣在無量無邊世間,盡法界、虛空界地,廣行一切諸佛的大事,這個是兩個有絕大的差別。那麼,下面就說明這個道理。第 (p41) 一個呢,進入涅槃的人哪,他都能夠不在生死當中,所以說:
【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覺悟真實義慧。】
所以能夠不在生死當中流轉,是為什麼?是對於這個真實義─就是勝義諦─能夠認識。這個怎麼能成就的呢?
【依勝義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資糧智慧支分之所成辦故。】
這個就是佛的二足尊當中的慧足,那個是依勝義諦這個次第,智慧資糧圓滿了。所以呀,在福、智兩支當中是屬於智慧資糧,這個成就了,所以他能夠不淪落在生死當中。那麼佛呢,不但不淪落在生死當中,而且也不沈滯在涅槃當中;不像二乘果,他進了無餘依涅槃,沈空滯寂,就沈在那個涅槃的這個空寂當中,他不能動的!佛不是,能動的,他不沈住在這個寂靜涅槃。這為什麼呢?下面說:
【不住寂靜般涅槃者,是由了悟盡所有慧,俗諦道次廣大之道,福德資糧方便支分之所成辦故。】
由於了解了那個「盡所有慧」,那麼平常那個盡所有慧啊,這是唯識法相的名詞, (p42) 它有一個專門的解釋。我前面已經說過了,我不用法相名詞的解釋,因為大家並沒有按照教理很深入地認識過,所以我們不妨用一般我們常用的名詞,所謂天台講的「俗諦」,或者說「道種智」,這個概念更容易清楚,更清楚。關於真實的這個,說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智慧的特質等等,一直等到最後講到毘缽舍那那一部分,那個時候才會講智慧的特質。平常我們講智慧,是有一個它特定的,不是像我們以前所講,以前那個都是方便地引發我們眼前了解的,乃至於說聞、思、修相應的,這個都是方便的說法。它真正的這個智慧的特質,一直到最後那個毘缽舍那那個時候,那個都是啊按照著這個法相的名詞,才完完整整地解釋,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啊!
換句話說呢,這個是什麼啊?就是俗諦,天台說起來叫「道種智」。那個道種智啊,就是世間的萬事萬物無所不通,這樣;不是像聲聞、緣覺一樣,證得了空性,他其他的就不管了,安住在這個裡頭。而這個是什麼呢?這個是廣大道,這個就是福德資糧,這個是兩個─明、行當中,屬於行足;另外一個名字叫方便支,由這一支所成辦的。所以這兩個具足了,所以他能夠在生死當中而不受生死的支配,這樣。他雖然跳出生死,卻在生死輪迴當中來濟度我們,這個是佛,這個才是大乘人所應該辦的,一開始那個定義我們應該了解。下面就引經。
(p43) 【如《祕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資糧者,謂能斷除一切煩惱,】
就是這個。因為煩惱就是淪落生死的根本,這個是用智慧資糧來斷除的。所以我們平常我們前面講慧,說聞、思、修,特別指出這個所謂聞慧、思慧、修慧的特質,針對煩惱而言,我們要了解這一點。可是,關於這個三方面的特質呢,在什麼地方,後面再解釋,這樣。那麼下面:
【福德資糧者,謂能長養一切有情。】
這樣,它福德資糧是什麼呢?他不但自己解決,而且能夠幫助一切有情,同樣地解決這個問題。
【世尊,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當勤修習福智資糧。」】
所以這個地方啊,菩薩要修的,努力精勤兩樣東西,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所以平常我們說「悲智雙運」,成就的果是明、行二足,所以叫「二足尊」。我們引很多下面的經,一一個經,你看,換句話說,廣引諸經說明這個道理。下面:
【《聖虛空庫經》云:「由慧智故而能徧捨一切煩惱,】
(p44) 由於智慧、智慧甚深道次,所以一切的煩惱都徹底地解決。
【由方便智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
他另外就「方便智」啊,雖然煩惱捨掉了,但是跟有情、濟度有情而在三界當中啊,他卻是了無掛礙。又下面:
【《聖解深密經》云:「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
他是反顯,佛自己說:我絕不會,我從來不會說,違背利益眾生,一直違背利益眾生─換句話說,不利益眾生的那些人哪,他不可能成無上菩提。他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要廣發種種方便大行。所以不利益眾生,不去利益發……又為了、為了利益眾生而發起廣大諸行,這種行者、背棄了這種行者,這種人還是不能成功無上菩提。佛絕不會說,所以「我終不說」指這一個。這是反顯,換句話說,大乘行者啊,絕對是為了利益眾生要廣行諸行。所以菩薩剛開始正學的叫「道種智」,他不是先從空性上面下手的,而是從布施、持戒這麼一步一步深入的。
(p45) 【《無垢稱經》云:】
《無垢稱經》就是《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我們奘大師,玄奘大師譯的時候就稱它為《無垢稱經》,同樣一個。經上說:
【何為菩薩繫縛解脫?】
它那個上面說:什麼是菩薩做對了,那是叫「解脫」;什麼是菩薩做錯了,「繫縛」。他雖然想行菩薩行,可是有錯、有對。那麼下面:
【若無方便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
菩薩是正要在三有當中攝取一切有情,他現在沒有正確的方法,在三有當中攝取一切有情的話,那個菩薩做錯了,所以等於被綁住一樣。
【若以方便趣向三有是為解脫。】
那就對了,有正確方法的。反過來,智慧呢?
【若無智慧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
(p46) 上面說,好了,你用方法去攝取三有,在三有當中去幫人家忙。結果啊,他固然目的是好的,為了幫別人忙,結果啊幫了半天是越幫越忙,自己也不能解決啊,是別人同樣地互相沈淪在這個裡邊,這個不行,這個不行!所以,在三有當中還要有什麼呢?要有智慧。所以說,若無智慧去攝取這個三有的話,那菩薩是做錯了,他被綁住了。
【若以智慧趣向三有是為解脫。】
有智慧那就對了。那麼這兩者當中怎麼辦呢?這麼的怎麼辦呢?你要去攝取三有啊,又難免纏在一塊兒沈淪;是啊,你不要沈淪嘛,難免你又沈在這個空當中,又不能動。所以下面說,
【方便未攝慧為繫縛。】
這個智慧啊,要用方便來攝持的。所以呀,如果說這個智慧不用方便去攝持的話,那麼對不起,這一個慧是錯的,被綁住了。換句話說被慧所綁住,那個結果是什麼?就像二乘行者一樣,他證得了空性以後,但是啊綁在那個空裡邊,就沈空滯寂,他沒有方法,不能從那個空當中跳出來廣行種種利生事業,就這樣。下面,
【方便所攝慧是解脫。】
(p47) 方便所攝持的這個智慧,這個就對了。那個是說智慧要怎麼運用,要用方便來攝持,不能缺少方便攝持,這個不可以。反過來,智慧如何呢?
【慧所未攝方便為縛,慧攝方便是為解脫。】
你行方便也是如此。這個方便一定要用智慧去攝持的,否則的話雖然你行方便啊,你沒有智慧,自己也滾在裡頭。平常,所以我們常常說「愛見大悲、愛見大悲」的原因是什麼?雖然你覺得你有悲心,可是啊你這個悲心跟無明相應的。是啊,愛、見這兩樣東西無明相應的,雖然你有大悲沒有用。世間每一個母親,都是……這世間的量則來說最慈悲的,但是她沒有智慧─不要說佛法的智慧,佛法的智慧有它的特質的喔!不是我們平常的聰明才智喔─連那世間的一點點辨別的能力,都不如一般正常人,所以我們稱它為叫「溺愛」。溺愛是愛他呀,恰恰弄反了,把他沈淪、使他沈淪,這個不可以,這樣。
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說:「哎呀!我要行菩薩道。」心好的,但是那個心能不能圓滿?不要說圓滿,能不能具體地實行,還要看你有沒有智慧。反過來說,你要行的時候,你必須沒有煩惱夾雜。現在我們渾身煩惱在這個地方,然後呢自己說要去幫助別人;不是幫助別人哪,是越幫越忙啊!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的,這樣。所以,這個方便要慧來攝持 (p48) 的,沒有慧來攝持的話,沒有慧來輔助的話,錯了!有慧來輔助的話,那個才是解脫,這個解脫,那就是大乘行者的。
【如是廣說。】
這個地方直引,這個實際上這個經上面,非常詳細地說明這個道理。
【是故欲得佛果,於修道時須依方便智慧二分,離則不成。】
所以我們要得到圓滿的佛果的話,這兩樣東西都要學。而且這兩樣東西,要互相配合,這樣才可以。所以前面說,方便攝持的慧,慧攝持的方便,不是你是你、我是我。常常我們說鋼筋水泥,鋼筋擺在那裡,水泥擺在一邊,沒有用,鋼筋需要跟那個水泥配合得恰到好處,樣樣東西都是如此。下面又說:
【《伽耶經》云:「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方便智慧。」】
也是這樣。
【《祥勝初品》云:「般若波羅蜜多者是母,善巧方便者是父。」】
這兩樣東西,一個是智慧是母,方便是父。父母具足啊,那麼自然而然就有生子、家 (p49) 庭,種種的這家庭的事業由此而來。生那個父、子,這個就是佛法的事業,由此而來。
【《迦葉請問經》云:「迦葉,譬如大臣,所保國王則能成辦一切所作,如是菩薩所有智慧,若由方便之所攝持,能作一切諸佛事業。」】
都是說這個道理。
【故當修習完具施等一切方便,具一切種最勝空性。】
所以我們真正修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這一個是要具足所有方便的,「施等」,這個等字就是含攝;換句話說六度萬行,以它的綱領來說就是六度,以它的細目來說包括了一切。以這個的什麼?一切種的最勝空性,再這樣地去修。
【僅以單空,於大乘道全無進趣。】
單單學空啊,那個對不起,對大乘道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小乘─是的呀,小乘是的沒錯!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得非常清楚,在下面詳細辨明這一點,詳細辨明這一點。諸位如果說,尤其是初來的同學們,容或對這個概念不清楚的,那麼,至少你今天記住:將來等到你條件夠了,這一個地方啊,這個地方一定要細細地辨明,然後到那個時候,你才 (p50) 能夠深一步學空,這個時候才好,才好。否則的話,一定是啊一番好心就走上錯路,走上岔路。
【《寶頂經》云:「應披慈甲住大悲處,引發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而修靜慮。何等名為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耶。】
上面說,要修的時候,修具一切種的最殊勝的空性,這個才是;而不是偏空,這個偏空沒有具一切種的。那下面說:
【謂不離布施,不離持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慮,不離智慧,不離方便。」】
所以,必定要不離開所有的那些,這樣地修。
【如經廣說。】
經上說得很明白,《寶頂經》。實際上平常我們剛才說的,《金剛經》啊就是解……最重要的。其實《金剛經》上怎麼說啊?它說得很清楚啊,佛對須菩提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他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哦!他並沒有說應無所住,就停在那裡不 (p51) 動哦!然後呢,下面又詳細地說明,所謂「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等,行於布施。」這個,說到下面的時候,我們再溫習一下就很清楚明白了。要不然我們就會了解、曲解了《金剛經》義,結果最上乘的一個法門,弄到我們手上扭曲了,完全弄錯,既自己損害也損害了佛法。繼續下去,「如經廣說」。
【《上續論》中釋此義云:「此諸能畫者,謂施戒忍等,具一切種勝,空性為王像。」】
下面就解釋。
【謂如有一善能畫首,不善畫餘,有知畫手不知餘等,集多畫師畫一王像,若缺一師亦不圓滿。國王像者譬如空性,諸畫師者譬如施等。施等方便若有缺少,則同缺頭殘手等像。】
這個解釋。就像一個、有一個人哪,畫那個頭啊,畫得惟妙惟肖,其他的不會;有的人畫手,各有各的特長。那麼把那些人集在一塊兒的話,畫出來一個,啊!莊嚴的國王像,如果缺掉一樣東西的話就不行。那國王像呢,就譬如空性;那麼畫師呢,這個畫圖畫的人譬如布施。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必定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平常我們說六度;實際上呢,下面就十度,還要方便、願、智、力,圓滿這樣東西。它每一樣 (p52) 東西有它的真實的內涵,特別重要的。你把這個所有的做圓滿了,那個時候這個最勝的空性,那個空性就是國王像。
其實我們用那個圖畫譬喻倒非常好。譬如我們在黑板上面去畫,畫的時候啊,黑板上面本來沒有什麼,空空如也。然後呢,你拿粉筆灰東勾一勾,畫一個輪廓出來,畫得的的確確並是不畫什麼,可是啊,那個時候寫一個什麼彎彎扭扭的像一個「3」字一樣,這個叫耳朵,那個地方畫一個東西叫鼻子,那個地方畫一個圓圈像雞蛋殼一樣叫臉,最後呢配起來,欸,那個國王的那個面孔在這像,起來了。是啊!你說畫上去的粉筆,就的的確確不是那個像。然後呢,那個本來那個,原來那個黑板空空的地方,那個還是空空的地方,那個像就顯出來了,就是這樣。所以實際上,這個圓滿的這一個佛法的內涵,也必須要經過這些每一部分,說六度萬行。
這個必不能少。上面呢,道理以及經證,以及經證。下面呢就是特別地來一個分辨跟斥破,有很多錯誤的概念。因為一開頭的時候,已經有說明了,就是那個堪布,那個漢地那個堪布,在這個西藏留下來這個惡劣的影響。下面就是善巧地辨別它。
【◎ 又若執謂,唯應修空餘不應修,世尊親為敵者而善破斥。】
說有的人還執著說:「只要學空啊,其他都不要了,空當中具有一切。」這個啊,不對!佛陀他親自斥破這件事情。所謂佛陀所說的「敵者」的話,就是錯誤的見解。他那個見解跟世尊所說的相反的,敵體相反的,那一種說法,不對的。看!佛陀老人家親自說明:
【謂若果爾,則菩薩時多劫行施,護尸羅等,悉成壞慧未解了義。】
(p54) 假定像上面所說的,上面怎麼說啊:「你安住在空當中就對啦!因為你所有的分別都是分別,那個分別啊都是生死當中的事情。佛陀是以無分別智,你這樣去又要忙這個、又要忙那個,這個錯啦!」這個是錯誤的邪解、邪執分別。假定這種邪執分別是對的話,那麼佛陀在菩薩因地當中,多生多劫行的布施等等,那豈不是錯了嗎?因為像你這樣說,你安住在這個不要動腦筋的,世尊就偏偏要布施、要持戒,捨頭目腦髓,他這樣做,豈不是像你這樣的觀點來說,他壞了智慧,就錯掉了嗎?嗯!所以上面這個話是這樣。不但如此,道理說明了,下面引那個經證。
【《攝研經》云:】
那個經上面,世尊跟彌勒菩薩兩個人說:
【彌勒,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
喏!卻說得很清楚。說這個菩薩呀,不像聲聞,聲聞只管自利就算完了,菩薩要辦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要廣行六度萬行。但是,
【然諸愚人作如是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何須諸餘波羅蜜多。】
(p55) 那是愚人,錯誤的,「啊,菩薩只要學空就行啦!」波羅蜜多,說別的不要。
【此是思惟,破壞諸餘波羅蜜多。】
這種想法以及他這種觀念,是破壞其他的六度,錯的。
【無能勝】
「無能勝」就是彌勒菩薩的,翻成我們中文的一個意義。
【此作何思。前為迦希王時,為救鴿故自肉施鷹,豈慧壞耶。】
這我們曉得,佛在因地當中啊,那麼為了布施救一隻鴿子,這個公案。說:「我以前哪,在因地當中為迦希王的時候,為了救鴿子,把自己的身體布施送給老鷹吃,這樣做,難道就壞了智慧了嗎?」
【彌勒白言,不也世尊。】
彌勒菩薩說:「不啊!世尊啊!
(p56) 【世尊告曰,彌勒,我昔修行菩薩行時,修集六種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是諸善根有損我耶。】
他們問答詳細地辨明。這個辨明怎麼說呢?世尊又說了,說:「彌勒啊,我在因地當中學菩薩行的時候,為了要修集這個六波羅蜜,六度萬行相應的種種善根,做的這種事情,難道對我有損害嗎?」彌勒怎麼說?
【彌勒白言,不也世尊。】
彌勒菩薩說:「不!世尊哪,不!對的,要這樣做的。」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他們兩位對答,讓彌勒菩薩證成要廣行。反過來,世尊也說,
【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曾於六十劫中正修布施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尸羅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忍辱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精進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靜慮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般若波羅蜜多。】
喏!不但是我呀,你也是同樣地要花這麼多的時候,專門修這個六度。
【彼諸愚人作如是說,唯以一法而證菩提,謂以空法,此等未能清淨諸行。】
(p57) 有很多愚癡的人這麼說呀:你只要修一法,修什麼?空。這個根本不了解,他的行持也不對呀!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只是講那空:「唉呀,就空啊!」布施也不要了、持戒也不要了,說起來空。所以大家了解啊,所以說不該空的都空掉了,該空的都沒有空啊!毛病都在這個上頭啊!否則的話,變成功佛都錯了,這一點是這樣,下面一層進一層地來說明。
關於上面這個佛陀救鴿布施老鷹這個公案,容或有的人不了解,說一下。佛陀在因地當中修行的時候,那時候他這個正在坐在那個、正在修行。那麼修行啊,就有一個天帝來試驗我們世尊,這樣。那麼化成功一個鴿子,一隻老鷹─實際上那個兩個都是啊,一個是梵王,一個帝釋─那麼來追,那隻老鷹追那個鴿子。那個鴿子啊,就跑來躲在世尊的懷抱裡邊,結果這樣,這個老鷹就追著來。追著來了以後,那個菩薩正在修行哪,一看:欸,一隻鴿子躲在那地方一直發抖,再一看這老鷹追上來了。這個老鷹要追牠,他保護牠,這老鷹不能下來,這樣。
因為世尊誓願布施身肉頭目腦髓解救一切眾生,現在這隻鴿子這麼苦啊,他當然要救護牠了。那老鷹就說了:「欸,你救鴿子沒錯啊,但是你救了鴿子,我餓了肚子我沒得吃啊!我不是受損了嗎?」那麼那個世尊就跟牠說:「是啊,那你可以找別的東西吃 (p58) 啊!」牠說:「不行,不行!我這個習性就是如此。一定要非要這個新鮮的肉才可以,其他的東西吃了不行,那你救了牠不是害了我了嗎?」「那好、好,既然你要新鮮的肉的話,我發誓要救,我把我身上的肉割給你吃。」「那可以。但是呢,割是可以的,要一定這個重量一樣地重哦!你不能少我一點哦!」「好、好、好。」這樣。
然後呢?他自己拿這個刀,我們無法想像的,啊!拿這個身上面去割,割下來。那因為他是梵王啊,是帝釋來試驗的,所以他有神通。結果拿那個磅秤去磅的話,你割下來的肉啊,就是沒有那隻鴿子重。那個鴿子擺在那一頭,然後呢那個世尊的肉放在那一頭,怎麼割啊,就那個鴿子就是重。這身上的肉最後都割掉了,啊!那個你想想看,不要說我們身手割掉了,叫你隨便劃一刀,你就受不了了,而他自己動手啊!那個時候他人已經昏了,昏過去了。後來想:「唉,我多生多劫以來就為了這個事情而精進,今天有這個機會圓滿我的布施,這怎麼可以啊,無論要發大精進!」這樣。然後呢,他最後說:「好,我人統統爬上去!」這樣了不起啊!他最後就用盡平生最大之力,人就爬到那個上頭去,那時大地六反震動啊,這樣。那個是世尊哪,因地當中生生世世這種公案太多、太多了。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假定像前面,就是說那個支那堪布這麼說:「你只要安住在無分別當中啊,什麼都不管啊,那就對啦!」說:「你要想布施、要持戒,那個是有相的 (p59) 分別啊,那個都是世間的事情啊,修學佛法不是那樣的。」假定像他這樣說是對的話,那世尊親自說:那麼這樣做的話,我因地當中做這個都做錯了。欸,結果世尊跟彌勒菩薩兩個都親自說─這個沒有錯。世尊固然沒有錯,彌勒菩薩也是這樣做,六十劫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所以我們現在剛剛開始修道的時候,觀念千萬不能錯啊!他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尚且這麼重視,我們凡夫如果不從因地上面努力,說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請問你成什麼?你什麼都不成,地獄種子有分。為什麼說地獄種子有分呢?很簡單嘛!佛是圓滿的經教告訴你這樣,經過你這麼歪曲解釋,那麼人家把佛經的正義把它曲解掉了。換句話說,我們的確一番好心想去弘揚佛法,結果卻把完整的教法,被我們這種誤解而損害掉了,效果是什麼?所以佛一再說,你呀,殺羅漢乃至於破壞所有的佛塔,乃至於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羅漢殺掉了,對不起,謗法之罪呀還要重!現在這個大乘經典講的那個,這樣了不起的空法,我們誤解了以後,那豈不是產生最大的罪障嗎?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墮落逃不了,還說能修行成功嗎?就這個地方啊,我們特別應該認識。所以他下面緊跟著說:
【故若說云,有空解者不須勵力修方便分,是謗大師昔本生事,為是未解了義之時。】
(p60) 所以有的人說啊:你真正有空解,換句話說,你證得了空性以後啊,其他的就不要的,其他的不要努力的。對不起,那個是毀謗我們佛陀因地當中,這是第一個;還有呢,對這個真正的了義經的特質,他並沒有解了,沒有解了。又謗人、又謗法,不得了地嚴重啊!
【設作是念,由種種門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即此便足,是大邪見。】
所以有人說啊,說:「你布施這個東西都是什麼,你對這個空性並沒有正確堅固了解,如果你真正地正確堅固了解的話,那就夠了。」對不起,這種看法是大邪見,完全錯了!所以眼前我們所謂禪宗最鼎盛,大家總覺得禪宗講空的,實際上呢,對於這個禪宗也根本不了解。前面曾經說過,今天再引一下,大家還記得溈仰宗的師弟兩位,這是開山大祖師啊,他的老師溈山祖師問他的徒弟仰山,說:「這個《涅槃經》在你看起來有幾卷是對的,佛說的;幾卷是錯的,魔說的?」他徒弟怎麼講啊?仰山怎麼說啊?「師父啊,對不起,我看起來都是魔講的。」欸,《涅槃經》,《大般涅槃經》,他徒弟居然說都是魔講的,這什麼話啊!結果他老師不但不說他不對呀,還讚歎他,說:「哎呀,向後佛也奈何不了你。」對了,你對那個正知見把握得很正確,你自己一旦認得了以後啊,任何人都 (p61) 不能動搖你。換句話說,那個時候講的什麼呢,他真正正見到空性的時候。至於他究竟證的位次是加行位上面的,見道位上面的,那我們不管,總是見到空性的時候。空當中實際理地是一塵不受、一塵不染,還有什麼好談的!
因為我們從這個上面看起來他好像講空吧!欸,看喏!下面這句話大有道理喔!所以,他自己的內證的經驗包括他老師,他老師非常讚許說:「對了,對了,你完全對了!」但是,他下面一句話說:「師父啊,我這個見地是有一點哪,但是呢我的行處呢(就是說我的方便呢,我的修行呢),對不起,這個是沒有。」所以他老師緊跟著說:「這個地方啊,是只貴子見地,」是先看看你見地見到了沒有,「不說子行律」,暫時關於你行持的地方不講。
我在若干年前有人曾經跟我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律」,一字之差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他就是說,只貴你的見地,行律啊不管的。實際上呢,他們師弟兩個說的是說:先你要先見道,然後根據你的見道然後去修道,所以是現在啊先看看你見了沒有,這個行的事情啊,還暫時不要說。你見到了,根據你正確的見解然後去做,所以我們常常說先得根本因,然後呢再去圓滿它,記住喔!所以一字之差,他大修行人尚且五百世墮野狐啊,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啊,再一念之差的話,那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個是,喏!就禪宗。
(p62) 實際上拿我們前面來說,前面那個經上面,《攝研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嘛!他六十劫當中修這個、六十劫當中修這個、六十劫當中修這個……。所以我們這些祖師啊,他在這個多生多劫當中,那段時候是專修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重視的是那個,那個時候他其他的不管,這樣啊!所以我們還記得吧,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很清楚,我們必定下腳第一步,最圓滿的教法怎麼走法?就是下腳第一步,把這個整個的輪廓認識了,然後呢找到自己進去的這個方便。那個時候你進去的時候,一點都沒錯,一門深入,可以不管其餘。等到你這個做到了,然後呢更進一步,一樣一樣地加起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只能說:我現在條件不夠啊,只能在這個上頭啊!
同樣地,正因為我們現在如此,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我只能念佛啊,看見你參禪啊,哎呀,我讚歎不已;看見你學教,我讚歎不已;看見你持戒,我讚歎不已;看見你學密,我讚歎不已。然後我們互相讚歎、互相幫助的話,那麼靠著每一個人盡一點力的話,這個佛法完整的、完整的內容還可以具體而微地存在世間。雖然我們個人做不到,確是靠不同的人,把那個圓滿的佛法還撐起來,這個是必然的結果。反之,你得不到的話,大家偏在一方面,就覺得修行就要這個了,別的也不要了。然後呢,我學淨土嘛謗禪,學禪的人嘛謗淨土,你謗他、他謗你,不要等到外面人來損害你,我們自己就裡邊弄得來支離破碎啊! (p63) 這個是千真萬確的,絕對重要的。假定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你會不會說四眾過啊?會不會自讚毀他?都沒有啦,都沒有啦!所以你得到了正確的認識,跟不得到正確認識就差這麼個大法。啊,所以他們告訴我們說大邪見。緊跟著,他一步一步地深入廣泛地來辨明這個事情。
【此若是實,則已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及諸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八地菩薩不須修行,然此非理。】
更進一步說,我們凡夫先不談,乃至於證得加行位或者見道的那些先不談,特別到了八地菩薩,說:假定像你這樣說是對的話,你只要證得空性,其他的說不要修的話,假定這個實在的話,有什麼錯誤?請看,說「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大地菩薩證了空性了,特別是啊「於無分別智得自在」的─八地菩薩,那個換句話說,達空性是徹底的、徹底的,所謂「不動地」。不動地的話,能夠真俗二諦圓滿證得的那個。第五地「極難勝地」,第六地叫「現前地」。極難勝地是能夠真俗並觀;然後呢,六地的時候真俗現前;七地是遠行地;八地是不動地。那個時候,的的確確對這個無分別智獲得自在的時候,那個時候他應該就不要再修了。但是,這個不對,這個不對。下面又引經上面說:
(p64) 【《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
他每一個互相攝的。
【故一一地中說皆修六度或修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尊龍猛無著,皆如是釋,定不可作餘義解故。】
上面在任何一地當中,這個都要廣修六度或者十度,只是那一地這一部分是特勝,初地是布施特勝,二地是持戒特勝。關於這個道理啊,喏!從世尊經上面下來以後,說無能勝,是彌勒菩薩,不管是再傳下來的性宗、相宗,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解釋,絕不可能解錯,絕不為其他的意義。換句話說,凡是正確有傳承的菩薩、祖師都是這樣解釋的。那個地方,反正凡是像前面所說的那都錯了。緊跟著關於這一點又特別說明,
【◎ 特八地位】
就是八地菩薩。
【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
看哦,他那個時候,
(p65) 【諸佛於彼作是勸云:】
佛出來勸他的,這個八地菩薩證得了這個,覺得,哎呀,他已經徹底地解決了問題了啦!那就是涅槃了啦!欸,那個時候,佛就會起來彈指,就警覺他,說:
【「唯此空解不能成佛,】
你單單到這個地方是不能成佛啊!
【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
喏,你別看小乘喔!小乘聲聞、緣覺也得到這個,不過量沒有八地菩薩那麼大,是就驗證的質來說是一個內容。關於這一點哪,性宗跟相宗所見有不同,這個我們這裡暫時不談它,總是這是經上面佛陀親口講的。所以說,你得到這個,嗯,不!
【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
說你的目的不是要學成佛嗎?那麼你不要看他們,要看我呀!我的這個智慧你有嗎?我的報土你有嗎?我的無量的功德,我的十力、四無所畏,你還沒有啊,所以你還要精進啊!就你自利來說是這樣,進一步呢?
(p66) 【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
你要為、不是要為利益有情嗎?一切有情的煩惱等等還在,利益人來說你也沒有。
【亦復不應棄捨此忍。」】
再說,你也不必離開你現在證得的,正在你證得的當中廣行這些,自利、利他。這佛親口說的,絕對不是說只要空啊,就可以了。所以剛開始初地菩薩、八地菩薩,沒有一個例外的,現在我們單單居然說,修個空什麼都不要了,那完全是個錯誤。所以說,這樣的八地菩薩到了這種地位啊,他
【尚需修學菩薩諸行。】
還要努力學這個,我們現在。
【得少三眛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
喏,這個地方最後一句話,我們現在稍微得到一點點相應啊就已喜足了,然後呢其他的都棄捨掉了,真正有智慧看的人哪,真覺得可笑、可憐啊!這一點大家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我們現在真正的大毛病始終在什麼地方,就是自己的障礙。總歸得到了一點點: (p67) 「哎呀,好了,好了,我就這個樣了!好了,好了,我就這個樣了!」所以真正要懺悔的話,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把這個拿掉。當然,畢竟自己不行,畢竟自己太差,那也不勉強,那只好只有走這條遠路。尤其是想學大乘佛法的人,這個概念不拿掉,大乘根本談不到,大乘根本談不到!這樣。
不過呢,我們也並不要去否定別人,他雖然沒有這個力量,哪怕那個大乘、大乘唸一唸的話,遲早那個大乘種子引發,他還是會回來的。可是那個注意喔!他要回來的時候還要走這個老路子,還要把那個以前這個障礙把它拿掉。所以我們今天如果懂得了以後啊,真正更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眼前那個障礙就拿掉。你拿掉了很快就上去了。何必吃盡了千辛萬苦,然後到那個時候啊,唉呀!再痛苦地再去同樣的要做這種事情。而且你越到後來,你的積習是越來越重。積習越來越重,然後你到那時候淨除那個障礙是越來越辛苦,越來越吃力啊!所以這個道理,必定要事前的時候,先要深思熟慮,你了解得越透徹,那剛開始去做的話越省力。現在做的時候是有障礙的,因為你以前嘛,但是現在畢竟那個障礙比較輕喔,所以容易除喔!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下面繼續地再引這個《十地經》。
【如《十地經》云:「佛子,若有菩薩安住菩薩此不動地,諸佛世尊於此安住法門之 (p68) 流,發宿願力,為令善修如來智慧,作是教言。】
看哪!親自在,佛這麼說,這個經上面說的。說這個這些佛子這大乘行者啊,一直到了不動地,啊!那個是高得不得了。那個時候諸佛世尊─十方一切諸佛,在這個情況之下就發宿願力,就告訴他、啟發他,告訴他:某人哪!你的目的不要忘記掉了啊!你現在,就是前面說的那個,你現在這個,不對啊!
【善男子善哉善哉。】
說:好極啦!你現在難得了到了這個地位,可是你要注意啊,有一個關鍵問題啊!
【當隨證悟一切佛法,此雖亦是勝義法忍。】
這個是無生法忍,真正殊勝的!
【然汝】
但是你。
【尚無我之十力及無畏等圓滿佛法。】
(p69) 十力、四無所畏圓滿佛法你都沒有啊!
【為徧求此圓滿佛法故,當發精進,亦不應捨此法忍門。】
那個時候你要正精進了,那也不必棄捨這個無生法忍之門。他那兩句話,實際上就是什麼呢?那個時候發的精進,就是慧攝的方便;然後呢,不捨此忍哪,就是方便所攝的智慧,所以八地菩薩的修持的精進我們無法想像的。下面他馬上又緊跟著來了,
【善男子汝雖得此靜寂解脫,當思此諸異生凡夫未能靜寂,起種種惑種種損惱。】
你雖然得到了這個解脫了,但是很多凡夫還沒有啊,因為你的原來的目的不是要利人嗎?你現在得到了,你還沒利人啊!
【又善男子當念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你要回想你自己的願力喔!你的願力是什麼啊?為利有情願成佛。不管對你自利也好,不管是利益有情也好,你一定要得到那個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喔,你現在還沒得到喔!而且下面又說:
【又善男子此乃諸法法性。】
(p70) 這個八地菩薩所證得的─一切法的法性,法爾如是。
【隨諸如來出不出世,然此法界恆常安住,謂一切法空性,一切法不可得性。】
那就是這個,說一切法,「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你現在就證得了這一點而已,這樣。一切法本來空的,一切法本來不可得,這個特點。下面一句話很有意思。非以此故差別如來,
【非以此故差別如來。】
單單對這一點來說的話,不是說三乘的差別。《金剛經》上有這麼一句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既然是無為法,為什麼有差別呢?有的,同樣證得無為法,或者是聲聞,或者是緣覺,或者是佛菩薩,差別在哪裡?就在這裡。所以他下面說:
【一切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法性。】
經上說得明明白白啊!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誤解《金剛經》哦!然後呢,只講空哦!這個錯了。
(p74) 【又善男子當觀我身無有限量,無量智慧,無量佛土,無量成辦智,無量光明輪,無量清淨音聲,汝亦當如是修。」 】
我的一切一切你要這樣修啊!前天我們還記得吧?佛的這個功德是不得了、不得了啊!聲聞是絕對不可能,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的啊!差別在哪個地方?就在這裡。
【《十地經》又說:】
差別就在於廣行六度萬行,而這個要用慧來攝持的方便。下面又說:
【「譬如大船入大海已,順風所吹一日進程,未入海前勵力牽行,縱經百年亦不能進,如是已至八地不待策勵,須臾 進趣一切智道,若未得入此地之前,縱經億劫勵力修道,亦不能辦。」故若唱言有速疾道,不須修學菩薩行者,是自誑自。】
下面這個非常重要,就像大船一樣,在江裡邊啊,唉呀,這個要拖啊、要拉啊,不行!這是沒有進入大海。一進入大海啊,那個大海有海闊天空,又這個風又大,吹一天所進程的話,唉,在沒有進入大海之前,你努力去拉啊,這一百年也達不到這個。所以啊,到了八地菩薩,所謂不動地,任運無功用行了,他「須臾」,任何一剎那,在一切智這一 (p75) 條道路上走的這個功德,在沒有進入這個之前,經過億劫努力修行也不能辦。所以經上告訴我們,進了八地菩薩,他隨便哪怕一點什麼東西給狗吃,至於做一樣東西,一點點事情的功德,把他所有以前的功德積累起來還要超過,就這樣。啊!所以這個關鍵就在這裡。
那麼為什麼八地菩薩能做,聲聞不能做呢?差別就在這裡,就是啊他先以方便攝持的慧,而這個東西一定是方便為上首的。現在這個地方,下面會廣辯此事,詳細地。所以我們沒有證得方便之前學空,那是一條歪路,是一條歪路!我們繼續下去,關於這個地方啊,除了我特別說明以外,你們諸位在座的同修,要想走這條直路,不走冤枉路的話,這個概念務必要弄得非常清楚!
【◎ 設謂非說不須施等。】
有的人說:欸,說布施等不是不要,要的。那麼怎麼辦呢?
【然即於此無所思中完具施等,不著所施能施施物具無緣施,如是餘度亦悉具足。】
他怎麼說?說布施要的,只是呢在「無所思」中,就是你在那個無分別當中啊,你就可以完備了。這樣去做的話,才能夠不著說所施、能施、施物,我們通常所謂三輪空,這 (p76) 樣才對呀!不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亦是如此;說持戒而不著戒相等等。有的人這麼說的,這個對不對?下面就告訴我們,這個啊也有問題,也有問題!下面這段文就是說明。
【經中亦說一一度中攝六六故。】
是的!經,不但是這個人這麼想,經裡邊也說的!每一度,譬如說布施,布施含攝了後面的所有的諸度,持戒也是含攝了其他,於是他就這樣想。
【若僅由此便為完足,則諸外道心一境性奢摩他中,亦當具足一切波羅蜜多,於住定時亦無如是執著故。】
下面就辯,說這個錯了,不對、不對!假定說,你住在這個定當中,不去分別就算完滿一切的話,很多外道得到那個定的時候,在奢摩他中、定當中,他心裡也沒有想啊!沒有想,不去分別,那豈不是也應該圓滿一切了嗎?因為他住在定當中,他心裡面沒有這種執著,沒有這種執著的話,像你這樣的三輪空啊,三輪空的話就不是具足了嗎?這個不是這樣嗎?實際上啊,不對的啊!實際上不對的。
【特如前說聲聞獨覺,於諸法性無分別時,應成大乘,具足一切菩薩行故。】
(p77) 或者你會這樣說:「哦,不!外道的是定啊,定,要慧才行。」那麼沒有錯,好了,你說慧吧!聲聞、獨覺,應該是慧吧!他那個慧啊,安住在法性當中,也沒有分別的啊!如果像你說這樣對的話,他也應該是大乘,也應該具足一切菩薩行啦!實際上是不是?當然不是!所以錯了,所以錯了!那麼下面的呢,下一堂課再說,這個概念很清楚,很重要啊!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所以上面說兩段話,說你只要住在這個無分別當中啊就可以啦!前面第一種呢,他說:「你只要無分別啊,那就對了,所有那些分別,那都是妄想執著啊!」說:「惡分別固然是,善分別也是分別啊!」大家記得那段話吧!就是黑狗、白狗咬人都傷人的啊!黑雲、白雲都在虛空的啊,所以你不要分別啊!那這是辯。實際上呢在最早道前基礎已經辯,中間也辯,這裡也辯,因為這個概念流毒太大了、太嚴重了!那麼現在這地方真正重要,所以一開始進入大乘的時候又特別說明。
那麼進一步,他又說:「啊,那麼要的,要的!」說那布施等是要的,因為經上面統統說要的,他當然不能說不要啦!「但是我這個布施怎麼呢?那你就在這個無分別當中就可以啊,行了!而且經上面也說,一一度當中,每一度當中就含攝了其他六樣東西啦!」所以他這個地方說,假定像你這樣說的話,那麼外道住在這個定當中,不也就得了嗎?也許你會說:「這外道啊、這個外道啊!這是外道之定,跟慧不相應。」好了!如果跟慧相 (p78) 應的嘛,那麼聲聞、緣覺不是也是慧嗎?他豈不是聲聞、緣覺也就等於菩薩一樣了?當然不對呀!所以這個一層、一層地辯明。
【若因經說,一一度中攝六六度,便以為足,若爾供獻曼陀羅中「具牛糞水即是施」等文,亦說具六唯應修此。 】
所以啊,他下面說:假定你看見說經上面講了,每一度當中都有其他的六度,就這樣就算夠的話,那麼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供那個曼陀羅的時候,他就這樣念:「不管任何東西,哪怕是牛糞水啊,你觀想也成施。」那豈不是也樣樣都具足了嗎?實際上呢,這個是這個藏系的說法,我們這個《大乘止觀》哪,就是智者大師的師父─南獄慧思禪師,這何等了不起的,他那個《大乘止觀》當中,他也這麼說:如果你能夠觀想的話,再髒的東西,哪怕你上大號,你觀想也可以。這是同樣地引這個東西。於是我們往往─好了,你只要觀想、觀想就行了,你不要實際上去布施。那是一個誤解,不是不要你觀想,不要你觀想,換句話說,你觀想的時候也可以行施,施的時候也可以觀想,所以一定是方便攝慧,慧攝方便。現在我們只講其中的一個,另外一個就不要了,就像這樣人一樣,就是半個人,其他半個就不要了,那就是犯了這種毛病。所以他下面緊跟著說:
(p79) 【故見攝行,方便攝慧者。】
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兩樣具足的喔!要用智慧來攝方便,這就是見攝行,然後呢,用方便來攝智慧。他下面這個比喻非常妙、非常妙!你懂得這個比喻,那個時候你就曉得說大乘的所謂的三輪空,這個是怎麼講法,乃至於無緣的悲等等怎麼個講法。看哪!
【譬如慈母喪失愛子,憂惱所逼,與諸餘人言說等時,任起何心,憂惱勢力雖未暫捨,然非一切心皆是憂心。】
譬如說一個慈母,啊!一個非常慈愛的母親,又是一個獨生子,這個兒子好得不得了,家財萬貫。那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這個兒子死掉了以後,這個心裡面的憂惱得啊,不曉得怎麼辦!這個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跟人講話或者什麼等等啊,她心裡邊這個憂心一直在。但是並不是說任何時候都是憂心哦!她照樣吃飯、照樣做事情、照樣什麼,照樣講話,事情照做,可是那個憂愁的心還在。那麼現在這個比喻,比喻什麼呢?看下面啊,這一段話非常重要!
【如是解空性慧,若勢猛利。】
(p80) 同樣地,現在你假如解空性的智慧非常猛利的話,那麼你對於
【則於布施禮拜旋繞念誦等時,緣此諸心雖非空解,然與空解勢力俱轉,實無相違。】
對的!現在你同樣地,菩薩不是喪失愛子的這個憂惱心,菩薩是見到了空性以後的這個空的這種力量,這個行勢非常猛利。因為證得了空性,所以那時候你照樣布施、禮拜做什麼事情啊,欸!對不起,那一個解空性的心一直跟著他,做你所做的事情跟著一起。所以說「與空解勢力俱轉,實無相違」,一樣的嘛!凡夫尚且如此,何況證得菩薩呀!所以他證得了空性以後,住一切時處都是在這個空當中,但是的的確確,所有的其他任何事情,不捨棄的!
【如初修時若菩提心猛利為先,入空定時,其菩提心雖非現有,此力攝持亦無相違,故於如此名無緣施。】
反過來,反過來,前面剛才說的是解空慧,現在反過來呢,方便。就是說你剛開始修的時候啊,先修菩提心,那個修菩提心修到非常猛利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證得空定的時候,欸!雖然空性現前了,但是那個菩提心的勢力非常強,非常強。所以啊,雖然你證得 (p81) 了空性了,因為一個菩提心的心力攝持啊,你不會墮在這個空當中,這一個就是整個大乘的關鍵所在。這點非常重要哦!否則你一解得空,完了!既然是空的,你還在忙什麼?你發現前面說煩惱的中心是什麼?煩惱的中心─實執,尤其是實執當中有個我執;「我」固然是沒有,說我所執的法也沒有,找不到了!你找不到了,你還忙什麼?欸!但是因為在你沒有證得空性之前,有很強烈的、非常猛利的菩提心,所以你證得了空性以後,那個菩提心還在推動你,所以他在空性當中能夠動,這個是個關鍵問題所在。所以為什麼他修學大乘佛法,一定先修菩提心,不能先修空的,一修空停在這裡,沒有力量了。這個我們要懂得了。
【若全無捨心則不能施。】
假定沒有捨心的話,根本不能布施,換句話說你沒有布施心,不能布施。那布施心怎麼來的呢?為了要求大菩提心啊!
【如是於餘亦當了知,方便智慧不離之理,當知亦爾。】
其他的都是這樣。所以方便跟智慧不離、互相攝持的這個道理,就在這裡、就在這裡,所以叫悲智雙運。《金剛經》上面所以告訴我們「菩薩應無所住」,這個是什麼?安 (p82) 住在空性的時候,卻是行於布施,現在了解了沒有?很清楚、很明白!所以《金剛經》一開頭的時候啊,他就這麼說,是,他是講的空,可是一開頭他怎麼講呢?我把那個經文啊,在這地方給大家唸一遍。說〈大乘正宗分〉,這個大乘的中心問題在哪裡啊?「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是的,菩薩摩訶薩真正學大乘行者,他怎麼修啊?怎麼調伏這心啊?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點分黨,沒有一個例外。「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這是四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要救他們滅度。這第一個,這是方便。
下面呢,「又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欸!你把所有的眾生滅度了,救濟了以後啊,卻找不到一個可度的眾生,為什麼?就是慧所攝方便,喏,就在這裡。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一定有它的次第,所以本論的真正殊勝的方便。下面不是又告訴我們,說〈妙行無住分〉當中有這幾句話,說菩薩「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要這樣布施的─布施而不住於相。
現在我們了解了:哦,原來這樣!他因為前面有方便攝持的慧,所以證得空性的時候 (p83) 啊,他雖然證得了空性了,但是方便的力量很強,所以他那個空解啊,跟那個方便俱轉,他還可以照樣做。反過來呢,以這個方便的力量,這個方便就是發菩提心哦,這個發的菩提心哪,由於證得了空性的關係,證得了空性的關係,所以這個時候啊,他兩樣東西互相俱轉。行方便的時候呢,不會著在愛見上面,不會有所執著;然後呢,安住空性的時候呢,他不會沈在這個裡面,而能夠由方便提持。這樣才能夠廣行一切萬行,才能夠證得佛地的種種功德。沒有這個條件的話,一證空性,好囉!
現在我們就所以忙,譬如說我們現在忙,啊,忙了個半天;忙了個半天,人家發現這原來你忙了半天,都為別人的,誰願意忙啊?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忙的,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現在我們裝飾那個房間,你弄得很好,最後發現呢,原來這個房子是別人的。哎喲!我們說:「我們白辛苦一埸,好了、好了,算了、算了,就算我倒楣!」那就是這個心理,這個很明白、很清楚嘛!
所以他菩薩、聲聞的差別就在這裡。聲聞雖然證得了,然後呢,在這個大乘會上,聽佛講那個大乘的功德,然後他也跟著佛一起講那些道理,但是他心裡面哪,就沒有一點點什麼,因為愛已經斷盡了,空的嘛!這些東西都空的嘛!你還講是照樣講,那但是呢,他就是心裡面就是動不起來,一點動不起來,注定他必定要走這個遠路的原因就在這裡。所 (p84) 以《法華》上面,以大智舍利弗,以聲聞之首,對不起!說你最後還是要成佛的,可是你還要轉這麼多。哎呀!你們不妨翻翻那個《法華經》去看。
現在我們哪,連他聲聞都不如,只是現在還沒做啊,「好了,好了!我只要這一點就好了、好了!」那是注定你非走遠路不可。這一點我們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的!所以常常記牢:你來幹什麼的?學佛。所以不要學佛的人先說:「哎呀!我好了,好了!就是這樣。」那你不是學佛。《法華》上面說得很清楚,佛出世啊,一直想把最圓滿的東西給你,可是偏偏就小根小草、小草小根,你那個草就是小,他的甘露是遍大地都是,你那個根就這麼一點點,「哎喲!我只要這一點點,其他的我就不要了!」那佛也拿我們莫奈何我們。
假定你真的這樣,安住在這裡,問題解決了,那好嘛!佛本來要救你,你既然救出來了,佛也省一點氣力啊,偏偏這個問題不解決耶!所以佛陀還要勞苦他。實際上呢,倒不是佛陀的事情,我們自己的事情啊!你「好了、好了」,到那時候發現問題還在一大堆,那你重來。所以我們常常說一個比喻:你譬如說造房子,我們千萬不要「啊,這麼一點點就夠了!」然後呢,你把它弄,弄好了發現不對,那麼拆掉它重來;然後呢,釘一釘,又不對,又拆掉了重來;又不對,又拆掉了重來。唉,你不曉得弄到哪年哪月啊!現在我們 (p85) 一開頭做的時候,先不忙;然後呢,全部精神,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計畫的時候好像慢一點,結果你最佔便宜、最省事、最討巧,還是這個辦法。這個地方啊,大家一定要特別認識。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又經宣說福資糧果,為生死中身及受用長壽等事,亦莫誤解。若離智慧善權方便雖則如是,若由此攝持,亦是解脫一切智因。】
他所以下面告訴我們,那麼經上面說「空」,然後呢,說「有」的一方面也是這樣。說經上面說,福的資糧果,換句話說布施等等,這個是什麼?就是生死當中的受用的身,以及長壽等事。同樣地不要誤解,對空固然不能誤解,對有也不能誤解。誤解了有啊,愛見大悲,根本就跳不出來,自己都跳不出來,還救人家嗎?現在有很多人說:「哎呀,現在我是大乘行者,像你這樣不行啊!你不是看嘛,彌勒菩薩,他說啊什麼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啊,我們也這個樣,要廣修方便。」又錯了,錯了!兩者都不能誤解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你離開了智慧啊,你那個方便也是這樣。所以你要行方便一定要有智慧去攝持,你說要布施、持戒要作種種功德,這個事情要智慧攝持。前面因為以前的流弊啊,都是講空,講智慧而不要方便攝持的;而現在慢慢地又流弊什麼?講方便,也不要智慧攝持 (p86) 的,所以反過來也是這個道理啊!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雙方面互相認識,這樣。
所以在我們修持的時候,的的確確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有它的重點,可是這個重點始終是整體當中的一部分,你絕對不能偏的。比如我像造房子,現在造基礎,那是造基礎,當然這個是造基礎,但是並不是說造基礎,其他的不管。我們一定的,哦,現在基礎部分,其他的計畫照樣地源源而來,準備好的門窗在哪裡做,磚什麼、水泥在哪裡訂。然後呢基礎造好了,這些東西又來了,造那些、造這個,然後呢,你慢慢、慢慢地這個整個的構架上去。我們現在犯這個毛病─不了解,造基礎,外面東西不要了。造好了,你幹什麼?欸!停在那裡,這樣。所以這個毛病啊,我們一定要避免。「若由此攝持,亦是解脫一切智因。」同樣地,這個方便拿智慧來攝持,這個才是真正得到一切智、佛果的因。這兩者當中,一定要同樣配合圓滿,才是二足尊,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真正的圓滿的佛果。所以
【如《寶鬘論》云:「大王總色身,從福資糧生。」】
總之,色身啊,換句話說,這個色身就是什麼?佛的圓滿的報身報土,這個是福資糧。但是這個福資糧,一定要智慧攝持哦!現在記得哦!這樣。所以佛的所謂最殊勝的法 (p87) 身是什麼?是由方便作攝持的,這樣兩樣你攝我、我攝你,構架起來,成功了。
【教證無邊。】
所有的教上面,到處都是都說明這個。
【又汝有時說一切惡行一切煩惱惡趣之因,皆能變成佛之因,有時又說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因,應當令心正住而說。】
就是駁斥前面那種錯誤論調,那個錯誤論調的人哪,他前面除了前面已經說的,他有的時候又這麼說了:「這個假定你得到了善巧方便的話,就是一切的壞事情,一切煩惱等等,本來是要墮惡趣的,你只要得到了正確的方法的話,都變成功成佛的因。」實際上呢,這個意思就是說,那菩薩不厭生死,在生死輪迴當中轉,卻是,欸,大乘的特質,這一點。因為你自己解決了,停在那裡不動,對不起,你不行欸!所以他一定是在煩惱當中,一直在煩惱當中,所以說是不斷煩惱嘛!就這樣。所以有的說叫「留惑潤生」,這一個不是你這麼說嗎?結果呢,留惑潤生的目的幹什麼?就是要行布施等啊!結果你偏偏又說:「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心。」欸,結果你又這麼說。啊!你到底在說些什麼呀?你先呀,要把你的「令心正住而說」。這個話很有意思,你先自己弄弄清楚,然後你開口不晚啊!那個就是這一段地方辯論告訴我們。
(p88) 所以前面我們一再地、很清楚明白地,說明本論的殊勝的特點,就是每一個地方啊他辯得很仔細。我們往往含含糊糊,常常說:「唉,你哪一個都對啊,哪一個都可以進去啊!」這個話倒是沒有錯的。的的確確你只要碰到了,譬如說我們那一天說的,常常舉那個比喻:你去摸象,摸到了象的毛,你也對啊!這問題不是說……要了解這個特質,你摸到了象毛,說:「欸,對了,沒錯!這是象的毛。」那再緊跟著摸上去,這個才對啊!你從那個象的毛就摸到象的皮,然後象的皮,說不定這是腳上的,你再摸上去,就摸到肚皮,其他一樣一樣摸到了。現在的我們的毛病,不是這個啊!摸到了象的毛,說:「欸,這個就是象了,好了,好了,好了!我已經摸到了。」象是這麼大,你就摸到那麼一點點,你說就是象了,那個對嗎?所以這個,整個的概念是在這個地方。
是啊,所以佛說得一點都沒錯,乃至小低頭、一合掌等等啊,皆已成佛道。可是我們現在了解,這個佛道之成,還要什麼?慢慢地有其他的因緣,把這個因策發。現在大家概念有了,對不對?所以一定是要把這個因,把這個因哪,經過這個所謂凡夫是愛取的滋潤;然後呢,修還滅的時候,以正知見、善法欲的潤發,然後感果報。換句話說,你摸到了一點點這個毛,你要得到果報的話,是你要繼續地拿這個法相應地增上它,使我們緊跟著再不斷地摸上去。而不是說:「好了,我已經摸到了,這個也是、那個也是。」這樣。
(p89) 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說,是的,念佛也對、參禪也對,可是記住:我是念佛要成佛、要學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好啦,我來去了就算了!」然後呢參禪,「我只求開悟。」不是的!我為了要達到圓滿的這個佛果,現在我走的路,眼前走的是從這個上面,從這個上面是步步深入。而最重要的,更重要的,那個時候啊,在深入之前先看看,這個整個的構架不要弄錯。如果你弄錯了話,一定會陷在前面所說的:你說要行方便哪,沒有慧來攝持。結果呢,你雖然一番好心,自己也混在這個裡面跳不出來,受的三世怨,修了很多福報下地獄。反過來的話呢,儘管你修智慧,就算修對了─修錯了,以定作慧,固然是很嚴重─就算你智慧修對了,對不起啊,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你證得羅漢果,應供還很薄,完了以後還要轉不曉得多遠的圈子才到。那種冤枉路啊,我們如果能夠眼前,稍微花它個三年、五年的時間的話,都可以消除掉,太值得了!這是我們一開頭一定應該有的正確的認識。再下去。
【◎ 又如經說:「著施等六,是為魔業。」】
欸,他更進一步,啊,這真了不起啊!是啊,他反過來又有人反證哪,說:「欸,你現在強調那個布施等等,可是經上這麼說的喲:假定你布施而執著的話,這是魔業哦!」 (p90) 它不但是,然後呢,好幾個經。
【《三蘊經》說:「墮所緣故而行布施,由戒勝取守護戒等,如是一切皆悉懺悔。」】
說雖然你布施,但是你墮在所緣,然後你持戒,你執取這個戒取見,這樣的話這個都錯的,你要懺悔的。另外一個
【《梵問經》云:「盡其所有一切觀擇,皆是分別,無分別者,即是菩提。」】
是,經上面告訴我們,你這樣的觀察、思惟都是分別,無分別這個才是正規的覺道。
【於此等義亦莫誤解。】
經上是有這樣的說法的,但是你不要誤解哦!他下面就解釋了,下面就一步一步來解釋這種道理。
【◎ 初經義者,謂於二我顛倒執著,所起施等未清淨故,說為魔業,非說施等皆是魔業。】
他說得很明白喔!說,你對這個我、法兩樣東西顛倒執著,沒有弄清楚,那個時候你去布施,這個不清淨,不是說布施這件事情是不清淨。就是說你雖然布施,可是你布施說:哎呀,我送給他!就好像現在說,我送給人家一個禮,你為什麼送他禮啊?你想有求於他呀!為了要求他,先送他禮。你的目的不在送他,你的目的在求,為了你欸!所以你的中心是為了什麼?二我顛倒而做欸!他要教我們清淨地去掉這個顛倒,不是教我們不要施啊!
【若不爾者,六度俱說靜慮般若,亦當許為是諸魔業。】
假定這樣的話,六度當中也說靜慮、般若,請問這樣的話,豈不是一一都是魔業了 (p92) 嗎?所以「著施等六是為魔業」,那麼你著靜慮也是魔業,著般若也是魔業,那麼靜慮、般若都是魔業啦?不是的呀!就是你的執著,本來他根本的重點破這個執著,不是教你不做,那麼我們不幸的時候呢,破掉執著啊,又執著在這個空上面了。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呢,你如果在萬一不得已啊,你不能完整了解的話,所以「寧執有見如須彌山,不可執空見如芥子許」。當然希望你是弄對,萬一你弄不對,這個執著總歸弄不對嘛,你執有沒關係,大得像須彌山,須彌山世間最大的,你執得大得這樣,不怕;執空,空是最小的芥子,哪怕執一點點那就完了,是說得清清楚楚啊!他這個地方的真正重要的啊,要破這個兩我顛倒,佛法整個的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兩樣東西。結果啊,你那個經義沒有弄清楚,所以說該空的沒有空啊,不空的空掉了。嗯!第二個經義呢?
【◎ 第二經義亦於顛倒執著所起未清淨者。】
這同樣地對上面這個兩種顛倒不清淨,所以就要告訴你啊:布施,不要執著布施,就像前面說的,你以菩提心為主,然後呢,見得空性的時候啊,欸,他雖然在空性當中,這個菩提心還在。反過來,證得空性以後,菩提心還在;發菩提心的時候,空性還在。因為發菩提心,所以你布施;因為你證得空性,所以不執著。所以布施是布施,持戒是持戒,卻不執 (p93) 著,這個才對。現在你去布施,然後呢你去持戒,你去執著,這個是不對。所以前面已經辨得很清楚了,你了解了前面的,後面這個三個經上道理,我們自然很清楚。否則,你如果不了解前者,那到後面這個概念,是往往誤解。再加上別人哪,什麼一說,啊!說這個東西完全是,這所謂人家說:「兩片嘴唇皮,隨便你撥兩撥。」撥起來很容易啊,你聽起來很動聽,我們也沒有正確的知見,跟著他跑,害了,害了!所以我們繼續下去。
【作如是說,非說不應修習施等,若不爾者,說墮所緣而行布施,則不須說墮所緣故。】
哪,他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啊!「墮所緣而行布施」,錯是錯在什麼上面啊?「墮」,墮就是執著,執著你所緣而去行布施。他假定說這個是錯的話,他應該說布施錯,不應該說「墮所緣」這個布施是錯的。
【理應總云行施當悔,然未作如是說故。】
照理說布施,欸,不可以!持戒,不可以!他前面不是這樣講的,前面說「墮所緣」,就執著你布施,這不可以,執著你持戒不可以。他真正的重點,教你不要執著。所以說,「應無所住」,然後呢「行於布施」呀!很清楚啊!不要執著,然後呢,再去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啊!《金剛經》不是……對不對?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回去看《金 (p94) 剛經》,一目了然。不懂這個道理,我們現在往往學了《金剛經》說:「哎呀,那個都是空的,這個叫自在啊!你要持戒,又要這樣,又要那樣,又要這樣,唉喲,修學佛法不能這樣的!」真正證得空解當中,既然是空的話,持戒持得最嚴格,他也在空性攝持當中哦!他就不會覺得是個障礙。
現在完全是他的兩種執著,哎呀,自己又懶惰,這個又不想做,這個又不能做,然後呢,聽到那個空,「欸,這個倒好啊!正好又空、又可以懶惰,你愛睡麼就睡,反正空的嘛!愛吃嘛就吃,反正空的嘛!佛就是講這個,那就好了啦!」那我們現在大毛病都這個,然後呢,講的人這樣啊,學的人也說:「哎呀,這個自在啊!對啊,沒有錯啊!」然後呢自由自在,你看他學了佛法以後,要怎麼辦就怎麼辦哪!佛是這樣的嗎?假定佛這樣的話,佛無量阿僧劫修那個,那不是完全修錯了嗎?啊!這個事情啊,在這地方大家一再要擺在心裡面哪!
【《修次下編》如是回答,理最切要。】
欸!這個,這一篇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是最正確了,最正確了。
【若倒解此,則一切行品皆為補特伽羅,或法我相執,許為有相故。】
(p95) 如果你對上面這個道理不了解的話,那你一切的行品,換句話說,方便分啊,那豈不都是人、我兩法執嗎?這不是都是有相嗎?所以「應無所住」,就是無相布施,他並沒有叫你不布施欸!他叫你不住相布施,叫你不住相持戒,所以他持戒持得非常嚴峻,嚴峻得不得了,而沒有相。既然沒有相的話,他自己持得很好,他也不會說別人;那別人有沒有,那沒關係,他自己持得很嚴,因為已經到那個情況。現在我們不了解這個,那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又錯的一類呢,就自己持得很嚴,因為不懂得這個慧來攝持,所以自己作得很嚴,我最好,那別人都不對,這是一種錯誤。還有一種呢?他不執在行品,執在那個空解上頭,總覺得:啊,只要解空就好了,根本就不要持戒。然後呢,看見人家持戒覺得這個不對,他自己說:「哎呀!這個空啊,這個自在啊!」這兩種啊都是,一個是空未攝的方便,一個是方便未攝的空,都錯了,這個是啊─繫縛!前面已經說過,那麼現在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