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40LL6說正趣大乘~ P243L1明顯宣說

手抄稿第十三冊 P229L3~P263LL2音檔:[103B] 00:23~ [104A] 28:42

 

 

喻: 泰國五星級催淚廣告《你會理解别人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jqe8QbJNs

影片中開計程車司機,當他跟朋友抱怨許多交通問題,都是因為人們太自私時,接到客户要求他九點之前必須到,在他急著前往途中,出現一些讓他氣急敗壞的事情,如不看红綠燈行走的大媽,任意轉道的汽車,而在他指責突然闖入的摩托車司機時,看到後面有位要急救的小朋友正在送往醫院,這情況使他覺得沒有理解別人,他慚愧的跟摩托車司機說對不起…。

 

Q1: 你看到不喜歡的事情? 你會怎麼做?

  1. 給予批評

  2. 忍下來,思惟觀察

  3. 其他

啟中:我不管開車或做其他事情,只要看到不舒服的地方,就會給予批評及糾正,今天看了這影片後,會希望多思惟觀察,多去了解別人的想法,也許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

永德:平常開車遇到不舒服的事情,我也是會抱怨及給予批評,而這影片帶給我啟示,有些事情要代人著想,也許對方是為了幫助別人,我們沒有了解事情的全面就批評別人,這樣是不對的,遇到不喜歡的事情應多思惟一下。

清泉:我開車如果遇到有狀況,會先忍下來,思惟觀察,不要急著跟對方按喇叭或指責,因為有狀況一定是有原因的。

德傑:我會依狀況及經驗,有時候會批評,有時候會忍下來。以開車為例,看到有人不守規矩,通常會容易動怒或給予批評,但這樣做對我們有在修行的人,不見得是有效的。別人犯錯也許是有原因的,但其原因我們是不知道的,我無法保證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只有不斷的去學習。

Q2: 影片中開計程車司機下車指責一位騎摩托車司機,認為他太自私妨礙他的通行,你覺得他的指責有錯嗎?  後來為什麼又跟這位騎摩托車司機說對不起?

德傑:很多狀況你認為是錯的,所以狀況發生時,瞋心就會起來,一旦發現狀況不是想像中那樣,會覺得自己是大錯特錯,所以我覺得影片中計程車司機的指責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告訴我們,不要碰到狀況就起瞋心。

◆我們常常會站在自我的立場去評論是非,甚至於常常認為都是別人的錯,今天的影片給我們啟示,就是我們是否有去理解別人為何會這麼做。今天的學習,師父會告訴我們,因為見解上的差別,或者由於情緒上的問題,我們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說別人的壞話,這個是很容易犯的。在面對境的時候,師父曾經提策我們,要先看看自己的心態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而是否不能批評別人,在今天的學習會告訴我們。

 

 

 

【科 判】      

【表八】

戊三 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辛一、未得令得

辛二、已得守護不壞

壬一、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

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癸一、斷除能失四種黑法

癸二、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辛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內容摘要】

一、修學餘生不離發心,第一是斷除能失菩提心的四種黑法

(一)第一種黑法: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

  1. 欺誑的對象:親教師、阿闍黎、尊長(饒益自己的善知識)、福田(具功德者)

  2. 欺誑的行為:此指對他們之中任何一個對象,如果心裡明明知道,卻故意欺誑,即成黑法。《迦葉問品釋論》解釋欺誑的定義,說「親教師等因悲愍心而舉發弟子的過錯,弟子明知有錯卻以虛妄語欺騙師長」。

(二)第二種黑法:於他無悔令生追悔。

  1. 令生追悔的對象:就是有人做了種種善事,本來心中沒有任何追悔。

  2. 令生追悔的行為:指讓他人對原本所造善事生起憂悔的意樂;例如故意做一些事或者透過言語,讓他心生懷疑、懊悔。

(三)第三種黑法: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

  1. 譭謗的對象:此處所說誹謗的對象,應該是發心的大乘有情。

  2. 譭謗的行為:因為瞋恚心說了他的壞話,包括惡稱、惡名、惡譽、惡讚。所謂惡稱,是說這個人的本性粗暴惡劣,但並未明說是哪類過失。惡名,是指說對方做了不淨行,亦即清楚說明惡行的種類。惡譽,是比前者更詳細地分別宣說對方做了不淨行,並指出某些行相、細節。惡讚,即在前三點之後,又說了呵斥之語。

  3. 若菩薩誹謗菩薩,則不管造謗者起了多少剎那的惡心,就必須多少劫住在地獄裡。故應防護瞋心,若有現起,則應勵力悔除。

(四)第四種黑法: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

  1. 諂誑的對象:任何一位有情。

  2. 諂誑的行為:做了諂誑的事。諂誑是指偷斤減兩等矯詐行為,集論中說,諂和誑都是以不正直的心,因為貪著利養而起的,由貪分和癡分所攝。誑,是沒有功德,卻詐現為有真實功德;諂,是矯隱真實的過失和罪惡。

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第二是學習受持不失菩提心的四種白法。

(一)第一種白法:謂於彼所以命因緣下至戲笑,斷除故知而說妄語。

  1. 不欺誑的對象:指任何一位有情。

  2. 不欺誑的行為:對於任何有情,大從關係到生命因緣,小到乃至開個玩笑,都要斷除明知而故說妄語。如果能做到這點,則對親教師、軌範師等殊勝對象,自然不會以虛妄言語來行欺騙。此能對治第一種黑法。

(二)第二種白法:謂於彼所不行諂誑住增上心,謂心正直住。

  1. 不諂誑的對象:指任何一位有情。

  2. 不諂誑的行為:對一切有情,不用諂誑的方法,也不說諂誑語,安住在增上心中,也就是內心正直而住。此能對治第四種黑法。

(三)第三種白法:謂起大師想,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

  1. 讚揚功德的對象:指一切已發願菩提心的菩薩。

  2. 讚揚功德的行為:對任何一位已發願菩提心的菩薩起佛想,在四處宣揚此菩薩的真實功德。若僅對菩薩有情不瞋不謗,還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誰是菩薩;所以,須當如《迦葉請問經》所說:於「一切有情」都起佛想,,修眾生的清淨相,讚揚眾生的功德。此能對治第三種黑法。

(四)第四種白法:謂不樂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己須令所化受行大乘。

  1. 令受大乘的對象:指自己想要度化之成熟有情。

  2. 令受大乘的行為:令其不耽著於小乘,而能發起證得無上菩提之心。如果對方終不能生起大乘意樂,自己也不會有過失,因為這是對方的因緣不具足,此非己力所能成辦之事。此能對治第二黑法。因為我們是以至心想要幫助他人,想要安置有情於究竟安樂,一定不會做令他憂惱、追悔的行為。

 

 

 

  • 師父音檔

【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這個的的確確非常容易現行,啊!非常容易現行。我們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說別人的壞話,或者是於見解上頭的差別,或者由於情緒上頭的問題,動不動說別人。而這個犯是容易犯,這個過害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所以菩薩戒上面就告訴我們說四眾過,然後自讚毀他,這一點哪,啊,真是!又如前面告訴我們哪,說你毀呀什麼諸佛的塔廟等等這個罪,比起瞋恚菩薩,那罪還要小;瞋恚菩薩的罪遠來得大呀!所以這一點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

Q:我們為什麼動不動就批評別人?

肖武:通常認為自己的見解比別人超勝,我的看法比別人好,所以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利害。

怡伶:最近在住家附近的路上,看到地上有垃圾,為了讓環境清潔,我去跟里幹事建議設立垃圾桶,但我的建議卻被打回票,里幹事告訴我,設立垃圾桶沒有用,要靠自己做到垃圾不落地,不用管到別人身上,這樣的回覆讓我有點氣餒。

◆我們喜歡批評他人,就如師父所說,因為見解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不同,總認為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另一方面,因為貪、瞋、癡、慢,疑,對事情沒有全面的認識,所以在情緒上很喜歡批評人家。

 

Q:所以我們不能評論事情嗎?事情有錯我也不能批評嗎?聽聽師父是怎麼講?

【《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譭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
另外一個經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修學菩薩行的人,其他的造的業他不會,也不容易墮落;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說毀謗其他的菩薩的話,他就墮落,所以這個毀謗菩薩的這個罪過之大!同樣的道理,這個毀謗大乘經典也是這樣,也是這樣。以前我曾經告訴過你們這一個典型的公案,啊!那個事情的的確確的。所以,以後當這個大乘跟小乘,大家彼此見面的時候,這一點要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說到這裡,我最近遇見這麼一件事情,哎呀,我聽見了非常讚歎。這個泰國派來的,是一個非常精采的,一共三個人,一共三個人。那麼他對這個泰國的這個教法等等有很深切的了解,到台灣來。我直接沒碰見他,我有一個同修碰見他了,他說他遇見一個這個泰國的出家人,一談之下,啊!他對他非常佩服。那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中國話說得很通。他來了以後,嘿,妙咧!他就穿我們中國的衣服,中國的僧服。他來的之前,他們那個上座就跟他說,這個中國就是這樣,你到他那地方就是這樣。一點都沒差,他這個叫作什麼?隨方毘尼。他絕對不會說,啊!那個泰國的戒來得高明!他跑到這個地方,他不,就這樣。然後他就談起了教法的時候,他就這麼說:「論這個……」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說論現在真正持戒的戒相的話,他覺得泰國是比較來得認真一點。這個話就這麼平直,但是內容確確實實,就算聽了以後,我們也不會覺得刺耳。然後他就說:論這個教理的完整的話,現在在西藏──藏密。然後呢中國的特質是什麼?對於禪,真正見到空性的方便善巧的話,也是獨一善巧。
我聽了真讚歎哪!你看,就算他們……我們平常總覺得:啊,他好像條件很不夠啊,實際上啊……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處處地方真正要看看人家的樣!學啊,我們還沒有學通之前,隨便亂開口,隨便從行相上面就加以批評,那真是一個絕大的錯誤,絕大的錯誤!我們這地方呢隨便談一下,隨便地談一下。我為什麼這地方引證這一點呢?就是我們真正的內涵不大容易學到,但是那個外表的的確確的,一看,看見了以後,然後根據我們的個人的喜好,再加上了我們的無明所使,就任意輕加是非,不知不覺當中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禍害。

Q.這裡師父告訴我們,事情有錯我們可以評論嗎?

肖武:是可以的,只是我們跟人家講事情時,常常會理直氣壯,然後就愈講愈大聲,雙方講到火氣都起來,這是師父要我們注意的行相。

  • 師父以泰國出家人的公案告訴我們,討論時不是只執著在自己的看法上,他們甚至能入境隨俗,穿上中國的僧服,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大家可多想想,當討論教法時,態度是心平氣和地談,評論持戒的戒相的話,他覺得泰國是比較來得認真一點。但這個話就這麼平直,而內容確確實實,就算聽了以後,我們也不會覺得刺耳,所以不是說不能批評,而是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時,是理直氣和,用詞不會令人刺耳不舒服。
    另外師父提醒我們,在事情沒有全面完整的認識之前,要多想一想, 如果隨著自己喜好隨便
    開口,只會帶給自己禍害。       

 

Q:為什麼要將一切有情視佛想?

美玲:我們常聽到,對你好的人是你貴人,對你不好的人也是你的貴人,這很像就是要將一切有情視佛想,一般會認為對你好的人才是幫助你,其實對你不好的人,可以讓你看到不足的方,所以每一個有情,就如同一個菩薩,都是來幫助我們的成長。

德傑:佛陀尚未成佛之前,有位提婆達多一直在傷害他,佛陀成佛後,他很感謝提婆達多,認為提婆達多是來累積他成佛的資糧。

 

 

以下聽聽師父怎麼說

【然於何處有菩薩住,非所能知,】
但是究竟哪一個是菩薩?那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他心裡怎麼想、他心裡發些什麼心,的的確確我們不知道。所以啊,應該像《迦葉問經》,就是《大寶積經》上說的,
【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稱揚讚歎。】
這樣,所以應該學這《大寶積經》上面迦葉尊者所說的:啊!從此以後,他對任何一個人哪,起佛想。那麼儘量地修清淨相,就是看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值得稱揚讚歎、清淨的,這樣。實際上呢,的的確確,就算他不是菩薩,你能夠修清淨相稱揚讚歎,結果好處是你的,不是他的;反過來,就算他不是菩薩,你呀批評他,對不起,對他沒有什麼用場,真正的過失還是你的,還是你的。這點哪,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要了解。平常我們講講道理,空口說說白話,那反正本來就是這樣無所謂,弄完了以後下地獄就下地獄了;現在我們真正想認真學修行的話,這個地方很重要,很重要!所以不是一個道理,處處地方你要了解:嗯,怎麼樣把這個道理運用在身心上面,淨自己的過失,增自己的功德,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師父曾經告訴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善人是我的師,惡人是我的資,我們看別人的好處,好處是自己的,我們看別人的壞處,別人不會受到傷害,受傷害的是自己,因為觀他的過失,就會起瞋心,只要起瞋心,內心就在煩惱狀態。

Q:我們來學佛的目的是幹甚麼?是要來批評人家呢,還是要淨除自己的煩惱,聽聽師父怎麼說
所以我特別常常強調,當你看見外面的境界不理想的時候,你會感覺得:嗯,這麼不好。那個時候千萬注意!立刻反省一下,立刻反省一下你自己的內心。那個時候你就發現,你看見外面在說他是非的時候,那時候內心的煩惱相,這個我們第一應該了解的。不要說上士,連它共中士剛開始第一步我們都不認識。或者退一步說,就是要學共中士,你真正的目的幹什麼─淨除煩惱。現在那個煩惱相已經現起來了你都不認識它,你談什麼修行,這一點我們千萬要注意!但這個地方並不是說「喔,他們都是對的。」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意思。那麼詳細一點說:就是當外面的情況,一個境相現起的時候,你那時候感覺得他對或者不對,說現在我們特別說不對啦,因為這個時候會引起我們對他批評,然後不滿意或者什麼,那個時候內心上面哪,的的確確,我們要曉得這是煩惱相。

◆我們來這裡學習的目的,是要淨除煩惱,經由學習之後,才知道煩惱是什麼,所以當看到人做錯時,不是不能批評,是要觀察內心的行相是處在煩惱相,還是起悲心要幫助他。

師父說,我們真正修學的人,第一件事情,就是內心上面要認得它,然後把煩惱相拿掉。聽聽師父接下來怎麼說。

停止了以後,然後呢,你心裡面能夠把穩了,如果說你只求自己解決的話,那不管它外面天塌下來,你只是一心一意地淨化你的內心。當然從這上面進一步說,我是要學大乘的,那個時候你才心平氣和地想,欸,他這個是不對,你用什麼方式幫忙他解決。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住在什麼?住在憐憫善心相上頭,那時候就可以談得上幫人家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千萬不要開口,單單這個意念本身已經錯了,一開口那更是錯上加錯,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所以,不是叫你說什麼都不辨別的、不管,你必定要了解你的目的何在。如果你是講世間的道理,對!如果你想真正淨化自己,那從根就錯!然後呢要想自己淨化的有兩條路子:求小乘的,那時候你只管把它內心淨除乾淨了以後,好囉,你就停在那裡,其他的什麼不管。如果你要進大乘的話,自己淨化了,那個時候你更進一步說,是的,我現在內心已經平伏了,然後呢,那個時候啊,依你的憐憫心、悲心、利他心,這樣善淨之心進一步方便善巧地幫忙他。而不是拿一個標準說「他不對,他要這個樣,他要這個樣!」不!不是這個樣的。這一點我們在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一下,特別說明一下。

Q:師父說,你只要講道理,你就錯了,師父的意思是什麼?

德傑:以前在工作上常會要求同事或部屬要怎樣,現在想一想,他們可能會排斥,所以不一定有效,如果是帶著不清淨的心講他們,那就錯了,所以對於師父所說的 你只要講道理,你就錯了,我覺得很有道理。

◆只要講道理,為何你就錯了,可以就幾個層次來說,一、當你講道理時如果內心不清淨,只是要證明我對你錯,不是真正要幫助他解決問題。二、就佛法來說,講道理講的是業果的道理,也就是以前造的業,現在感果了,所以碰到境的時候,要修忍辱。三、緣起,每個人受的教育,生長環境不同,想法也會不一樣。

◆在四個黑法中,最容易犯的是批評別人,一旦批評別人,就會起瞋心,一旦起瞋心,慈悲心就生不起來,所以為了餘生能更好,要從不妄加批評別人開始練習。

 

 

 

  • 讚頌

蘭若飄香   真如 詞曲 

郁郁芬芳 日夜飄香 不染纖塵 寂靜含藏

啊 清涼又清涼 啊 芬芳又芬芳

蘭若的幽香 傳進了我心房 你的幽香 傳進我心房

皎潔明月光 清涼似檀香   傾洩平石上 如宮意歡暢

林風無聲息 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 踱步思利他

空舍岩洞樹 隨時任意住   盡捨護持苦 無忌恣意行

離貪自在行 誰亦不相干   王侯亦難享 知足閒居歡

王侯亦難享 知足閒居歡

啊 清涼又清涼 啊 芬芳又芬芳

蘭若的幽香 沁入了我心房 你的幽香 珍藏在心中

皎潔明月光~知足閒居歡

出自《入行論 靜慮品》

 

  • 行政事項

2022新竹分苑師父聖誕感恩活動

  1. 緣起: 師父聖誕感恩週,班級共業活動計畫.

  2. 目的: 感恩師父善知識,共業累積學佛的資糧.

  3. 方法:

– 財金供養 : 金額隨意 (200元為最高上限)。

– 身語承事 :

  共背計劃「毗盧遮那佛」. 2/12,2/19 班級上課錄影。

  18秋263背誦句子: 十方中所有,諸大世界海,佛神通願力,處處轉法輪。

 

  • 善行小點滴

美玲:之前有發生發票沒有依公司的規定,在關帳前提出報銷,造成財務部門很大的困擾,經過層層的處理,過程不斷調伏內心進行溝通及合和,終於有圓滿的解決。

德傑:平常會想看些菩薩及高僧傳的故事,希望能對佛法有更多的了解及信念,最近大愛電視台有播放高僧傳,我覺得還不錯,推介大家有空可以去看。

智光:1/22有參加鳳山寺之旅活動,其中有幫忙包吉祥米,包完吉祥米後,發現裝米的真空袋散在各方,我就幫忙整理。

 

  • HOMEWORK

  • 多感恩,多道謝,把握家人相聚時光。

  • 預習、複習、 多聽師父音檔。

  • 廣論進度:P243L02第三犯已還出道理者~ P245L06是為願心不共學處

  • 手抄稿第十三冊 P263LL2~第十四冊P8LL3 音檔:[104A] 28:41~ [105A]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