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P205L13又大乘人依菩提心~ P207L9於道扼要有大了解

手抄稿第十二冊:P11L3 ~ 第十二冊P42L12 音檔:[89A] 13:54 ~ [90A] 7:02

 

 

 

◎喻 -【那位老先生,跳下來了!】

你是否想過,我太老了不適合這活動﹖但79歲的老先生皮諾奧伯,在57歲才開始練習跳水,跳水給他活下來的力量,及帶給他生命的快樂,讓他感覺又回到小孩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PAs5FC_T0

Q:對比影片中的老先生挑戰學習跳水,如果給各位一個機會,會想嘗試哪一種運動或者活動呢?

德傑﹕影片中的老先生57歲才開始跳水,跳水帶給他真正的快樂,現在人的生命都很長,所以我對這影片很好奇及喜歡,因為我是否也應嘗試一些活動,其實有機會我是想去嘗試潛水。

俊彬﹕我是想嘗試滑翔翼,因為我們大部份活動都在地面上,所以想嘗試一下高空的感覺,看到老先生高空跳下來,如果在高空能都停一下,這Fun一定很特別。

巧君﹕我不會游泳,想學游泳,會游泳之後,能夠去潛水,潛水可以看到海底很特別的生態,最近看到正祥的同事,在退休之後就去潛水,所以對這新的活動,我很想去嘗試。

Q:去嘗試一項新的事物,你覺得最重要的會是什麼?

美玲﹕嘗試新的東西會有不可預知的風險,大家喜歡在習慣的舒適圈裏面,不敢去突破既有的框架,所以要嘗試新的東西,一定要突破勇氣。

明達﹕如果這活動是被迫的,那就需要勇氣,如果是自己想去嘗試新的東西,就必須要有興趣。

啟中﹕我覺得發心比較重要,做新的事物或活動,未必會有危險,要看自己有沒有發心去做,例如拜懺、戒酒、戒菸等都是要靠發心。

◆影片中的老先生,57歲才開始學跳水,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與強烈的決心,旁人可能稍加勸說就會動搖,進而放棄這個想法!所以一開始的決心,決定了這件事會不會進行下去,而目標的高低,則是影響最後的成就!這個道理可以適用到其他方面。我們現在因為要脫離痛苦,所以才跑來學習,如果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學到中士道也就夠了。但如果目標訂到最高,誓願要解決自己跟一切有情的痛苦,那就要策發菩提心走上大乘道,然後一步一步的堅持下去,在無量劫後,證得一切遍智,成就無上菩提!

 

 

 

【科 判】      

【表八】

戊三 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內容摘要】

一、大乘人是依著菩提心而安立,既然要走大乘之道,便要努力勤修菩提心。對於「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必須要有堅固的信解,以下引用經論詳細解說。

  1. 《華嚴經》說:「菩提心如稻、麥、豆的種子是成佛的不共因。而了悟空性的智慧,就如同水、肥料、暖土等是成就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的共因。」

  2. 《寶性論》說:「信解大乘並發起菩提心是大乘的種子,空性智慧是圓滿佛法的母親。這是說,菩提心如同決定種性的父親,通達空性慧則猶如母親。父親是決定孩子種姓的不共因,母親是共因。」

二、大乘小乘的差別在於菩提心

  1. 龍猛菩薩:「單靠證得空性慧不能分判大乘、小乘,唯有以菩提心和依菩提心所行的廣大行,才能夠辨別大乘、小乘。」

  2. 《寶鬘論》說:「在聲聞乘中,並不說菩薩的誓願、廣大行及迴向,怎麼可能成為菩薩?」

三、大乘行者,菩提心是最殊勝的中心教授

  1. 道體要能圓滿,必須具方便與智慧二品。方便品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智慧品則以證得空性為最主要。

  2. 如彌勒菩薩所說:「有智慧的行者,不會再為三有所困;具大悲的行者,則不願安住寂滅邊,」這是說,要想遮止墮於生死輪迴中,應以智慧為方便;而要想遮止墮於寂滅中,應以菩提心為方便。

  3. 《入行論》說:「那些只求自利的人,是生不起這樣廣利有情的心的。真正利他的菩提心才是稀有。」

  4. 菩提心是稀有寶貴,如《入行論》所說:「誰能發起勝妙的菩提心寶,誰就是我們禮敬的對象。」舉例來說,阿底峽尊者持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是持唯識實相之見。儘管中觀見比唯識見還要高,但因為尊者的「菩提心」來自金洲大師,因此特別尊崇金洲大師為恩德最大的上師。

 

 

 

  • 聽師父講廣論

Q:甚麼是「相應」的行相?

【◎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
來了!是的,現在我們了解了,說大乘是以什麼而建立的?以菩提心。但是假定這個菩提心,只是了解或者聽見一個名詞,對不起,那麼你的大乘啊,也是聽見一個大乘的名詞,或是「解了」─了解這個大乘這個名字,心裡面跟它不相應。
【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
說進一步你對這個心,這個相應了,所謂這個「德相」的話,就是你如此知、如此行,真正地相應了,而且圓滿了。那麼那個時候,你這個大乘啊,也是真實而且清淨的。所以我們既然現在要學這個,要求這個的話,那個是應該努力學的,要學這個!
德傑:對於佛法所講的道理,心裡會認可,所做出來的行為也會跟佛法講的一樣,這就是我我認知的相應。

◆師父所講的相應是指如此知、如此行。我們聽聞法之後,要去思惟觀察,心裡去揣摩,心續與法相結合後,身語產生行為,這就是相應。每個人相應的事情可能不同,但可一想想,平日我與甚麼相應,對無限生命有沒有幫助?

 

 

◎【設修一分而未全修】
假定你單單這個修裡邊一部分,而並不全部修的話,對不起,你要求的這個圓滿的結果,一定得不到,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所以從這個地方,現在我們可以返回頭去,為什麼它本論一開頭,並不直接告訴你怎麼修,一定把那個次第讓你認得了清清楚楚,然後了解了再去修。就是你因地當中,必定要把你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呢,本末在哪裡,次第如何,一點沒有錯了,然後你做下去的話,欸,非常省力,很快得到。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的的確確,是看起來比別人比較慢,也許是慢的時候,你慢了三年、五年,乃至於三生、五生,可是最後的結果啊,比別人快!快到什麼?快無量阿僧祇劫,這個裡邊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哦!
所以諸位,如果說大家對這個概念弄不清楚,首先要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後,你們有時間的時候,譬如說今年,或者等《廣論》完了,或者假期裡邊,你們可以把好好地,《法華》、《華嚴》這種大經大論約略地看一看,那時候你就很清楚明白了。那時候你才會知道,為什麼善財童子一生取辦,為什麼大智如舍利弗,乃至於這麼多的大了不起的大聖者,沒有一個例外的,都要轉無量阿僧祇劫。而在這個裡邊佛一再說:「哎呀,我出世只有一個目的,就把佛的圓滿的這一個教法給你啊!我的目的就這一個啊,而且多生多劫就告訴你們哪!但是你們偏偏就沒辦法聽我的啊!」拿我們平常常常說的,我們不是來這裡學佛,來學「我」啊!那你怎麼用呢?所以佛儘管跟他講了,但是他只選他自己願意的,其他的他聽不進,那就害了!

◆師父在這裡告訴我們,學習過程剛開始比較慢 ,只要依著次第一步一步往上走,就不會走遠路,最後會比別人快 ,如善財童子一生取辦,就是依著次第,所以很快成佛,而舍利弗因為先成就自己證得阿羅漢,走了遠路,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成佛。

 

Q:甚麼是學「佛」?甚麼是學「我」?

美玲:我們通常都是先學我,然後才會學佛,總是要對某個東西有相應,才會繼續學下去,如果連學我的門檻都沒有,要如何學佛,這是我的認知,也是我的疑問。

◆學我的行相,通常都是學我相應的,只配我味口才會去做,不配我味口就不想聽,聽不進去,因為宿生所養成的等流習性,一開始通常會學我,但想要增上生,我們必須透過學習來改變習性。

 

Q:我是來學習的,為什麼變成學「我」?要如何做才不會落入學「我」?

拿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我們眼前就可以看得見的,眼前就可以看得見的。平常我們在圓圓滿滿地講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如果正規地學的話,我們一定把自己心裡那些東西拿掉了以後,然後一步一步要了解說,它論上告訴我們的什麼。就這樣!這個是正規的。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什麼?要除掉我們自己內心的三過,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樣。除了三過還夠不夠?不夠。下面還呀,學的時候還要具三相。那個三過,第一個覆蓋固然不行,第二個呢,內心的等起有問題。現在這地方又可以重新溫習一下:覆蓋,不管你什麼,你沒有真正地能夠聽。第二種情況呢,你心裡面,你有你的這種相應的這個東西,聽見這個覺得歡喜,其他東西就算你不排斥,你聽了以後當耳邊風聽過了,所以它那個整個的全貌,你把握不住。乃至於弄得不好的,聽到其他的,你心裡面以你的概念排斥掉了,結果不行,這個圓滿的教授你就得不到!
所以今天早晨,還有一位同修跑得來問我,他聽了這個以後說:「其中有一段我以前用過功,一天這個用多少功……。」他要問這個方法。我可以說用兩種心情:一個,很歡喜他來問;一個我自己覺得,就像剛才提這問題一樣,啊,他就完全弄錯了!歡喜是什麼呢?歡喜他肯來問,肯來問才能夠把問題指出來。他好的是他聽過以後,他很高興覺得:啊!現在了解了。如果他不問的話,他就是執著在這個他的問題上。他問什麼問題啊?哎呀,說:「你以前哪,一天念幾萬聲佛,怎麼個念法?」這那時候我就了解了,他心裡面哪,他真正的心裡面就是什麼?他的等起呀,他自己有他的偏好,他跑到這裡只想念佛。聽見你說,喔!你一天念兩萬聲佛,他學到了,好了!其他的腦筋裡面耳邊風,就這樣。所以儘管有圓滿的教法擺在那裡,不行,眼前的事實就是這樣。
然後我們引到經證上面呢,你就立刻了解了。那《華嚴經》上說得清清楚楚嘛,佛無量劫來就告訴我們這個東西,但是我們哪,心裡就只聽見、歡喜這種東西。如果你要參禪的話,你只聽見這個,然後你去參,別的你就聽不見!不但是《法華》,《華嚴》上面怎麼說?《華嚴》也這麼說嘛,說大智如舍利弗尊者,坐在那裡如聾如啞,為什麼如聾如啞?大家我們說:「啊,我們相信他。」這個不夠的呀!他後來又說得清楚,因為你因地當中啊,你沒有學這個東西,心裡跟它不相應。我們好像看那文字信得過,但是真正的行相不一定懂。
現在馬上把眼前的狀態指出來,就是我們現在的學那個《廣論》,但是因為我們心裡呢,真正的心裡面所執著的什麼?你好參禪的,你聽見禪,聽得很來勁,別的東西你不排斥已經算滿好的。或者你在這兒想念佛,你又想念佛,聽到念佛的時候滿來勁。如果有地方不對勁的話,你聽不進,乃至於你排斥它,或者你心裡面更忙你的事情。喔喲!你正在一天到晚想著,叫你坐在那兒聽那個東西啊,你越聽越煩,對不對?所以說,這個不但《法華》,《華嚴》上面也說,說你本來的因地當中,你在這一方面,你就沒有在下那個種啊!你種子沒有的話,雖然那個土很肥沃,水、太陽擺在那裡,長出來的沒有用,長不出這個東西來,只是你以前下的東西長出來了,對不對?
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們不但那個經文了解,而且內心的行相:啊,原來這樣啊!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所以這個地方,大家特別說一下,記住:大家跑到這地方來,你們一定要把以前內心那個垃圾,拿掉它!說我現在跑到這地方來的,先自己抽空,自己抽空。所以那個過失一樣,你不要把它這樣放,倒蓋不行,要仰上;然後裡邊我們的心裡這種東西啊,把它拿掉;然後記住它。那你就有用,那個時候有用了!眼前哪,花不了太大,將來是畢竟能夠快速地成就,完全靠在這裡。諸位呀─欲速,好啊,我讚歎!但是欲速要有速的方法,你如果要求快,而得不到快的方法的啊,結果下面什麼?欲速而不達。啊!可惜啊,可惜啊!所以在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單單修其他的一部分,這個不行的!

◆我是來學習的,為什麼變成學「我」?

師父說,因為你因地當中啊,你沒有學這個東西,心裡跟它不相應。我們好像看那文字信得過,但是真正的行相不一定懂。所以佛說法時,大智如舍利弗尊者,坐在那裡如聾如啞,所以學習要有方法,先要在心中種下種子。

 

◆要如何做才不會落入學「我」?

學習一開始要斷器三過,要將自己內心清空,否則自己心中已有相應的,不相應的就排斥,即使聽了也當作耳邊風,這樣佛法是圓滿的,而我還是只學配自己胃口的。師父告訴我們要按著次第學,我們所以學我而不是學佛,就是仍然用自己的等流習性,只學相應及自己偏好的,這樣就學不到佛給我的圓滿教授。學習時內心要先掏空,一定要把以前內心那個垃圾,拿掉它,這樣內心才能種下正知見的種子,才不會落入學「我」。

 

Q:每一輩子都做同樣一個人,你覺得好,還是不好?

美玲:如果都沒有改變,只要活一輩子就好,如果沒有長進,活那麼多輩子也沒有意義。

◆每一生做同樣的事情是件很可怕的事,如果不希望這樣,一定要把握暇身,學一些跟自己不相應的事情。學習時,要把自己原有想法放到一邊,杯子要朝上,學後要記住,要種下聽聞正法的因,這樣才能生生增上,而且是以發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為目標,這期生命一定要有這樣的發心。

 

 

 

  • 讚 頌

佛子行    真如 詞曲

將我滿腔的壯志 化作那浩蕩長風 捲去怯懦的殘雲 掀起浪濤洶湧

將我萬丈的豪情 化作那無盡野火 焚燒徬徨和恐懼 騰起烈焰滿虛空

 看我壯志凌雲 傲骨頂天立地 目光堅毅 困厄踏在脚底

手握倚天長劍 長養一身浩氣 何處有苦難 就有我的足跡

聽我呼嘯三界 頓令煩惱止息 風雨雷電 就是我的座騎

雄渾萬馬奔飛 音聲震響寰宇 所向披靡 高舉正法之旗

將我利他的壯志 化作那精進長風 捲去自利的殘雲 掀起菩提浪湧

將我聞思的豪情 化作那智慧烈火 焚燒無明見薪 升起空性滿月輪

看我壯志凌雲 傲骨頂天立地 目光堅毅 困厄踏在脚底

身披金色戒甲 長養一身浩氣 何處有苦難 就有我的足跡

聽我呼嘯三界 頓令煩惱止息 風雨雷電 就是我的座騎

六度萬馬奔飛 音聲震響寰宇 所向披靡 高舉正法之旗

 

 

  • 善行小點滴

家瑗:這星期在辦公室的茶水間,看到放很多飲料的杯子,剛開始心裡有不好的作意,後來一個轉念,我很感恩他們,我就幫忙分類及丟掉,覺得越丟越高興,越做越快樂。

智光:在我田的堤防旁邊有很多樹,最近鄉公所認為這些樹會危害堤防,要把這些樹砍掉,我跟一些環保團準備在說明會時,反對把這些樹砍掉,但知道當天會有贊成砍樹的人來鬧場。今天學到菩提心及智慧,我不知道如何用智慧來面對這些要來鬧場的人。

肖武:對於智光面臨的問題,我建議可以跟上師三寶多祈求,祈求是希望內心能跟這些菩薩相應,相應之後也許可以找出圓滿的做法。如果這是我們的共業的話,會轉向好的方面自然就會轉,不會轉的話內心就要跟著轉。

素玉:公平正義是誰來定義,然後再用業果來想這件事,也許可以用這角度想想看。

 

 

 

  • HOMEWORK

  • 心變了,境就變了,家是最好的修道場,公司是最好的修道場。

  • 廣論進度:P207L9若勤修此生真實心 ~ P209L4非就所為而為安立

  • 手抄稿第十二冊:P42LL3 ~ 第十二冊P74L4音檔:[90A] 7:02 ~ [91A]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