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小

****02/24 觀功念恩(一)

 

  觀功念恩(一)-1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第六攝彼等義者。世徧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

這一般來說,真正的凡是修行的,這個佛法裡邊「世徧讚」,大家普徧地、沒有一個例外的,特別重視這個「尊長瑜伽」,就是說我們稱它為「上師相應法」,怎麼樣才能夠修跟這個師長相應,這個就是前面所說這個道理。那麼這個道理要怎麼辦呢?要很認真地一開頭的時候要努力地修習,所以下面說:  

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

修一、兩次,就算是有一點點小小的感覺,也沒有用!那現在實際上,何況不修、何況不知;或者雖然知道了,不修;或者修了以後,只修一、兩次,那是沒什麼用場。那因此怎麼辦呢?  

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

因此真正要想修行的人,必須要「恆」是恆常,不能說今天來一下,明天沒有啦!就這樣。然後前面說「親睦無常」,這種都是要遠離,要咬緊牙關,生生世世,不到成佛不罷手。至少我們現在來說,見道以上,實際上見道以上,你就隨願就能夠見到十方佛,這是我們很重要的。那親近的什麼?這個最最殊勝的知識。這個知識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呢?沒有錯誤地引導我們正確的修行的教授。  

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

那伽喀巴特別,他為什麼要這樣的一句話呢?伽喀巴是祖師哦,這個祖師都是有這個特點,他真正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心裡面有一個念頭:唯恐錯誤。這兩句話,我們先在心裡想一想看,我們心裡面有沒有這個念頭?先不要說唯恐錯誤,我們心裡面有沒有想要依靠善知識的?這是一個現實,並不是說:一說,哦,馬上就要有,不是!至少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要拿這個標準內心去檢查,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 平常我們,以我現在來說,的確我現在學了《廣論》才多少有一點了解,以前儘管也學佛、也出家,始終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依止的道理。如果勉強來說嘛,依止這善知識以後的話,啊!這地方有一個安全的可以吃飯的地方,好像我可以來修行了,就這樣。這個是我們平常現在目前一般的錯誤的狀態。那下面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就告訴我們說:

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

這個就告訴我們:我們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識軌理,應該怎麼依止、為什麼就要這樣依止,而不了解就依止的話,那沒有什麼利益,只有生過失。那是前面那個伽喀巴就典型的。他是為什麼會內心當中有這種感覺呢?這有很多道理,那我們拿這個標準衡量自己。因此說:  

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並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

這樣,所以在這地方說明,這個依止善知識這一個原則是最最重要,比之於其他要學的法來說,這最重要!因為這是前面的先決條件,如果這個先決條件沒有的話,那後面我們就不談。所以他就說,為什麼先決條件呢?就是究竟欲樂的根本,我們所希望的究竟對我們有利益的根本就在這裡。對我們來說的究竟的利益是什麼?要徹底地解決生死輪迴問題,還要幫助一切人解決生死輪迴問題。因為它是非常深遠的一個目標,而實在我們現在所以做不到的原因,都看不見那深遠的,都只看見膚淺的,只被眼前的那個小小的利害所使,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錯誤。 那麼所以大師就特別地用種種正確的─「無垢」是沒有錯誤的「經」或者「論」,而且因為經論比較深了,所以用最淺近的方式解釋了以後,無非使得我們能夠了解、能夠策動我們的心情來改變我們的,依照著所說的道理,來改變我們的這個惡習。所以說除了這個以外,那這個內涵它完全符合經論的以及諸祖師語,把它最簡單扼要地來說明一下。這是簡單扼要的,  

廣如餘處,應當了知。

詳細地說,那經論裡邊哪一個地方都會講這一點。那最後後面那個是總結,最後那個是總結。我們看,一條一條看:  

 

觀功念恩(一)-2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我等煩惱,極其粗重。

這是我們現在的狀態,也就是說前面我們應該具的病想,我們應該了解的。這一點如果我們不知道,後面這東西我們就談不到了。照理說,我們如果是了解了以後的話,我們一定會最著急的一件事情,要解決自己身上的煩惱毒病,就要找善知識,要去找那個療病藥。那現在我們很嚴重的是什麼?  

多不了知依師道理。

我們身心上面有這麼嚴重的,但是並「不了知」,這個是無知。當然退一步來說,根本不知道是煩惱;那就是知道了,也不曉得去依師。譬如現在我們有一些人也是修行,末法的修行人的特徵就是這樣。不是修行人,他根本不曉得是煩惱,還覺得這個是好東西,現在一般世間都是忙這些。那現在修行了,他也是,說:我要修行啦!那趕快剃個頭,出了個家,然後就修行了,不曉得依師的道理,這是第一個無知。所以前面一再說,我們整個的修行過程當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無知。那現在,其次,知道了,  

知亦不行,

這個是放逸,這是亦是很可惜的!  

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

那麼不但是如此,而且聞了法還……。是,本來依師是淨除我們罪障、增長我們資糧的,現在我們反而會起依師的罪,而且很多。那原因很多,在這裡最重要的什麼原因呢?不能產生「淨信」兩個字。假定說我們聽見了能夠淨化煩惱的話,這個信心生起來、恭敬生起來。那平常我們往往做不到這樣的一點,  

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

就是這個心,即使凡是前面所說,也不能防護將來不犯,也不能追悔以前的。這文字很容易懂,我們自己想一想看: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效果?自己想一想看:我自己有沒有這種狀態?自己想一想看:在我周圍有沒有看見這兩個狀態?如果我們很認真地能夠這樣去觀察,多多少少我們就有機會能夠想辦法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改善。  

 

觀功念恩(一)-3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

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前面所說的這個親近的勝利、不依的過患,了解了以後還要有一點─數數思惟。然後經過了這樣,  

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

那以前沒有好好的,趕快好好地努力!現在我們通常見到的這種狀態是,如果真正地遇見了,假定說我們現在想,我們遇見了,像密勒日巴尊者遇見他的老師,像諸如我們以前看見過的,那我們會怎麼想呢?我們可能會覺得抱怨:啊!是他要求我,怎麼這麼嚴哪!我說可能,因為我自己犯過這個毛病,我也看見同學當中不少有這種狀態。當年我在跟我的自己的老師,他要求的時候,我心裡面常常這樣想:哎呀,法師,我只是個凡夫啊,你要求我要求得我太過分了!好像這樣。那這種心理現在算起來,好像還算是不錯的。那有的時候只是心裡面嘀咕,有的時候如果有同學的話,大家會想:這個法師什麼、什麼……。就這樣。那這種情況之下,麻煩就來了,自己總歸有道理的!然後就聽「我」在招呼,就在作祟了,所以他前面講的這些統統忘失掉了,這是我們為什麼真正修行之前要有這麼多的認識。那為什麼我們產生這種心理呢?這個很明白地說明:以前我們從來沒有修過,以前我們努力的都是為「我」。所以這個地方要一層一層地,而且一再重複地來策勵自己。那麼了解了這個,  

多發防護之心。

然後努力要真正要做的呢?  

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

這是我們眼前真正重要的!我們現在真正要努力的話,「勵」就要是非常努力地準備,準備使得自己成功一個什麼?法器。為了要使得自己成功一個法器,不斷地思惟這個善知識是圓滿德相的知識,是這樣的;反過來說,那淨化我們自己的罪障。了解了這個,我們現在沒有怎麼辦呢?集聚資糧。不斷地去懺悔、不斷地集資,而且發大願。發什麼願?我到這地方來是為求無上菩提,不但自己要解決問題,而且幫忙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必定要認識那現在那個狀態。如果我們真的這樣想的話,那起心動念平常就容易檢查得到。那麼這樣的做的,要做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還沒有證得菩提─這個菩提有兩種:最起碼的見道,最好的佛果;真正說來在沒有見到佛之前,一直需要善知識的攝受。我們現在沒有忙這一點,所以一直被惡友在這個圈子裡生死輪迴當中,周圍碰來碰去,碰到這個。假定我們真的能夠這樣做,有什麼樣的效應呢?  

 

觀功念恩(一)-4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

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的話,不斷地努力改善的話,我們就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下面舉了兩個例子,一個就是常啼佛子─常啼菩薩,這個常啼菩薩是《大般若經》當中,真正求般若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一個菩薩。他為了求善知識,他不惜於什麼?那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出來,就這樣。在《般若經》上面那個〈常啼菩薩品〉就是說明這一點,因為要去求善知識,所以要供養。那要供養呢,他就告訴他你要怎麼樣,要供養乃至於要心臟,那可以!要什麼,就可以。這個就是說他「志力希有」,這個志向,他的心願;「力」,不但是內心當中,而且行持的力量。 那我們自己比一下看,我們碰到一點的情況,那心裡面的志向是什麼?都是「我」,都是忙世間的;行為呢,坐在這裡軟趴趴的。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這裡很強調,我們要去實地上去操作。這樣「心」,內心當中的;「力」,體力上面的,兩個不斷地鍛鍊。那這樣的話,我們漸漸、漸漸地能夠增長。 譬如說我們現在對於我們這中國人來說,我們很仰望一位大師─玄奘大師。當年他到印度去求法之前,他也曉得:哇,走這條路是非常艱難、非常艱難!所以現在有飛機、有什麼汽車、有什麼,那時什麼都沒有啊,兩隻腳跑,還要自己揹了很重的行李,吃的什麼統統揹在身上面。所以他就怎麼練習呢?每天去跑路,一天要跑譬如十公里、跑十五公里、跑五十公里。等到跑得覺得沒有問題了,然後腳上綁一塊磚頭,先綁個五斤、再綁十斤、再綁二十斤。那我們是說起來不是自討苦吃嗎?不,是鍛鍊自己的意志! 那這種人,這實在是我們的祖師們的典型的例子。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要曉得,為什麼在常住,我們現在一個常住是侍候佛菩薩,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看到,哎喲,好像我做了一點,我吃了虧了!我做了一點,這是我增加我的最佳資糧,一方面鍛鍊我們的意志,一方面侍候佛菩薩,還有一方面莊嚴這個道場,讓很多外面來的人看見了以後,啊!覺得這個道場讚歎。有各方面的好處,我們不斷地從這個角度上面去想。當然你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這個本來是由你,本來完全由你。如果說我們又願意往壞的地方去想的話,說佛,佛也可以一無是處;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也可以一無是處,天下沒有一個好人。反過來說,你能夠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話,提婆達多都是佛的諸善知識,這種是我們平常應該注意的。 所以我們常常心目當中要想到什麼?像《大般若經》當中的常啼菩薩,像《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常啼菩薩的特徵─志力希有;善財童子的特徵─不知厭足。並不是說善財童子沒有志力,他也有最堅強的意志,然後最大的能耐。你看他去求善知識,跑到哪個地方去找,啊!花了好大、好大的時間。在古代那個要去找的話,都是兩隻腳硬跑的,有的時候要爬山、有的時候要入海,就這樣。求到了一個,他還要再;求到了一個,再來!一直從凡夫一直到究竟成佛,那這個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原則上面,我們要把這兩個都加起來。第一個,我們要為了求,應該要發最大的願,應該有最大的能耐;而且不要厭足,不要碰到一點點,那自以為覺得就行了。所以修學佛法當中有很多障礙,前面的一關一關透過掉了以後,就算是我接觸到了以後,有一個障礙叫「得少為足」,才得到了一點點;那個前面叫「未得謂得」,還沒有得到以為知道了。譬如說對我們現在來說,我們學《廣論》,文字上面看見,啊!說是大師的圓滿教法等等,實際上我們得到了嗎?沒有得到,只是文字啊!拿前面來說的話,這是甘蔗皮啊!你把甘蔗皮吃下去了,自己覺得吃飽了,這是很荒唐的事情啊!所以在這地方的兩個,這兩位這是大菩薩的行徑,放在這地方作我們一個目標。那即便是我們做不到,是個崇高的目標,的確我們有我們心目當中仰望的這個。有了這樣的一個仰望的目標在,自然而然使得我們能夠心心念念地推動我們。那時候就我們注意旁邊,啊,這個善知識,然後善友,互相地鼓勵、互相地增上。如果這樣,我們終有一天能夠爬得上去。這是前面的整個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