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我心中的那把尺?

桌牌:業決定理,業增長廣大,所未造業不會遇,已造之業不失壞。

 

 

  • 喻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一般學生如果聽到老師請假,心情通常會很高興,同樣的影片中,我們看到辦公室的秘書,在接到老闆的電話時,周圍的同事都很注意聽老闆是否要請假,果然聽到老闆要請假,大家都歡喜的放下工作,甚至有人提著包包往外走…

Q我們是否也有影片的類似情況?

美玲:我在大學時,有在一家貿易公司打工,老闆除了固定時間會來,其他時間不會來,所以同仁也是跟影片一樣,老闆來上班時,大家的心情就比較低沉,當老闆不來上班時,大家心情就變得很High,還趁機吃下午茶等

啟中:我在公司沒有那麼幸運,老闆不在時,還有二老闆,二老闆不在時,還有三老闆,所以比較祈求颱風能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一句話,面對事情,該做?不該做?這要好好討論,就如今天的海報 「你心中的那把尺?」對境時,你心中的那把尺,是以甚麼做標準呢?這是今天課程要學習的。

 

 

 

 

◎真如老師 開示~ 學習菩提道次廣論的終極目標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不行哦!因為其實你不行,你也沒有什麼證據呀!有什麼證據說自己就不會得到正確的認識呢?師父都這樣信心滿滿的,師父說:「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照著一步一步實踐的話,就可以達到最高圓滿的境界,最高圓滿的境界,這就是本論要我們學的。」幾句話哦,幾句話,把《菩提道次第廣論》一開始到最後達到的高度標示出來了。高度是什麼呢?就是你我生命最高、最圓滿的境界。那就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痛苦、沒有一絲絲迷惘的一個境界,生命裡所有的苦澀都消失了、所有的不知道也都消失了。因為佛陀有一個名字叫正遍知——什麼都知道,只要是心所對境、只要是存在的、只要是有的,他全都可以了解,而且可以最正確、最徹底、最詳盡地了解。我們透過修鍊,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達到那樣一個境界。

  注意哦!師父在此處指出了,我們是可以有那樣一條路的可能性的。他就是來到這個世界,告訴你我:我們雖是凡夫,但是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我們是可以一步一步照著次第來,可以走上無上菩提之路。這是一個很大的喜訊吧!所以在我們給自己規定的這種進步空間和小小的視野裡邊,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引,我們用怎樣的目力也無法看到無上菩提恢宏的方向。我們怎麼可能在心續裡有這樣一個志向,說我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呢?可是藉借著師父,注意哦!就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名字上,師父就在你我的心中放下了一個鴻鵠之志——我們要求取無上菩提!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信心:凡夫從腳下的第一步下腳處開始,我們一步一步地走,是可以走上徹底地離苦得樂的那一天、那美好的高度。為什麼呢?因為師父牽著我們走,因為師父走在我們旁邊,因為他舉著燈陪著我們走,只要不放開手,就可以一直一直走,走到那個地方。 

  所以,雖然在討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論」字,是不是在討論我們的生命明天會怎樣?你希望你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我希望我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師父希望我們大家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如果沒有善知識來開啟我們的慧力,怎麼敢去期望完全沒有痛苦的生存?生存怎麼可能離開痛苦?離開痛苦豈會有幸福的感覺呢?所以藉借著善知識的指引,我們可以遙望一下——也許有一天,你我因為跟隨善知識步步前進,不停地精進的原因,會走到完全沒有痛苦的、大徹大悟的那個境界。所以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吧!好好地歡喜一下哦!

Q:對於真如老師的開示,你聽到甚麼?

德傑:最近有聽到一些說法,成佛不可說,要放在心裡,也有聽到淨空和尚說過,心理要很清淨,如果是為了成佛而做這件事,心裡會有雜染。在廣論裏,師父是告訴我們要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然後要按著次地去學習,才是正確方法。

俊彬:孔子曾經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淨空法師的境界很高,他已經歷過前面的階段,我想我可能連三十而立都還沒有立起來,要達到不困惑、隨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還很遙遠。

德傑:聽到真如老師告訴我們,離開痛苦豈會有幸福的感覺呢,這讓我想到如得法師說過,一般人的離苦得樂,在得到樂之後,就是痛苦的開始,經過痛苦才能得到快樂,苦樂一直再循環,所以對於痛苦一定要勇於面對,最後才能真正得到離苦得樂,這是我的感覺。

美玲:我們追求真正的快樂,快樂分兩方面,一是身體上的快樂,另一是心靈上的快樂,世俗間大都是追求物質上的快樂,身體上的快樂,這些快樂是虛華短暫的,是沒辦法得到心靈真實的快樂,真正離苦得樂是心靈上的快樂,是永遠的快樂,如同古人所說的『無入而不自得」也就是無論在什麼境地,沒有不自在快樂的。

◆師父曾經說過,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農夫還會去耕耘嗎?  所以凡夫剛開始學習,要有目標,要清楚勝利及過患。目前雖然還無法體會,最究竟的快樂,也就是沒有負作用的快樂,但透由學習廣論,的確讓我越來越快樂,所以我堅持學習。

 

 

 

 

【科判】

【表六】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

辛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庚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 一、思總業果

癸一、正明思總之理

癸二、分別思惟

壬二 思別業果

壬三 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廣論原文】

第二分別思惟分二,一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二 決擇業果。  今初
如是了知苦樂因果,各各決定及業增大,未作不會,作已無失。彼當先於何等業果所有道理發起定解而取舍耶,總能轉趣妙行惡行三門決定,三門一切善不善行,雖十業道不能盡攝,然諸粗顯,善不善法罪惡根本諸極大者,世尊攝其扼要而說十黑業道,若斷此等,則諸極大義利扼要亦攝為十,見此故說十白業道。《俱舍論》云,「攝其中粗顯,善不善如應,說為十業道。」辨阿笈摩亦云﹕「應護諸言善護意,身不應作諸不善,如是善淨三業道,當得大仙所說道。」由善了知十黑業道及諸果已,於其等起亦當防護,使其三門全無彼雜。習近十種善業道者,即是成辦一切三乘及其士夫二種義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故佛由其眾多門中數數稱讚。《海龍王請問經》云﹕「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又云﹕「龍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事業邊際,一切種子集聚,生一切穀,若耕若耘及諸大種,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處所,龍王,如是此諸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是故《十地經》中,稱讚遠離十不善戒所有義理。《入中論》中亦總攝云,「若諸異生諸語生,若諸自力證菩提,及諸勝子決定勝,增上生因戒非餘。」
如是不能於一尸羅,數修防護而善守護,反自說云,我是大乘者,極應呵責。《地藏經》云﹕「由如是等十善業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來,下至不護一善業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無上正等菩提,此數取趣至極詭詐,說大妄語,是於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間,說斷滅語,此由愚蒙,而至命終,顛倒墮落。」顛倒墮落者,於一切中,應知即是惡趣異名。
決擇業果分三,一 顯示黑業果,二 白業果,三 業餘差別。初中分三,一 正顯示黑業道,二 輕重差別,三 此等之果。  今初
云何殺生。攝分於此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相,然將中三攝入意樂,更加加行攝為四相,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其中殺生事者,謂具命有情,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瑜伽師地論》於此意趣,說他有情,意樂分三,想有四種。謂如於有情事作有情想及非情想,於非有情作非情想及有情想,初及第三是不錯想,二四錯誤,此中等起若有差別,譬如念云,唯殺天授,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故於此中須無錯想。若其等起於總事轉,念加行時,任有誰來悉當殺害,是則不須無錯誤想。如是道理,於餘九中,如其所應,皆當了知。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殺害,加行中能加行者,謂若自作,或教他作,二中誰作,等無差別。加行體者謂用器杖,或用諸毒,或用明咒,隨以一種起加行等。究竟者,謂即由其加行因緣,彼爾時死,或餘時死。此復如俱舍云﹕「前等死無本,已生餘身故。」此中亦爾。
不與取。事者,謂隨一種他所攝物。意樂分三,想與煩惱俱如前說,等起者,謂雖未許令離彼欲,加行中能加行者如前。加行體者,謂若力劫若闇竊盜,任何悉同,此復若於債及寄存,以諸矯詐欺惑方便,不與而取,或為自義,或為他義,或為令他耗損等故,所作悉同成不與取。究竟者攝分中說,「移離本處。」於此義中,雖多異說,然從物處,移於餘處,唯是一例,猶如田等無處可移,然亦皆須安立究竟,是故應以發起得心,此復若是教劫教盜,彼生即可,譬如遣使往殺他人,自雖不知,然他何時死,其教殺者,即生本罪。

 

 

 

【消 文】

思總業果的第二分別思惟。又分兩部分。一是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說明十業道為根本。二是決擇業果,詳細說明十惡業與十善業及其果報。先說明十業道為根本

現在已經了解業的四個特質:一切苦樂皆有它的因果關係,皆由各別的業所決定;業會增長廣大;未造的業不會遇到;已造的業不會失壞。我們應該對哪些業果內容先發起決定的信解,以作為取捨的準則呢?總括來說,我們一切的善行或惡行,總離不開身、口、意三門的造作。十業道雖然無法圓滿含攝三門所有業行的內容,但最粗顯、重大、根本的業,就是這十種。因此,世尊攝其要義而宣說了「十黑業道」。如果能斷除這十種黑業道,其所引生的重大利益也可以扼要地攝集為十項;由於見此重大義利,於是世尊說「十白業道」。《俱舍論》中說:「將善業與不善業中最粗顯而扼要的部分歸納起來,就是這十業道。」《辨阿笈摩經》也說:「應當好好守護口業,善加防護種種意業,更要避免造作身業的惡行。如果能夠斷惡修善,清淨身口意三業,才能成就世尊所說的無上菩提。」所以,在善於了知十惡業道的內容及其果報後,應當嚴加防護,使身口意三門不受任何煩惱、習氣的雜染。十善業道,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一切成就所不可缺少。時時串習十善業道的人,能成就三乘的果位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下中上三士夫增上生、決定勝的根本。所以佛陀在經典當中,常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稱讚十善業道的殊勝利益。如《海龍王請問經》中說:「善法,是人道和天道眾生圓滿的根本依處;是獲得聲聞、緣覺、菩薩果位的根本依處;更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處。這根本依處的名稱是什麼?就是十善業。」又說:「龍王!譬如一切的聚落、城市、港灣、都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包括一切事業收成,從種子播種、耕耘、到生出穀物,以及地水火風等四大種,都是依地而住,地是以上一切所依止的處所。龍王!同樣的,十善業道也是如此,它是生人道、天道,有學無學聲聞、緣覺菩提各種果位的依處;是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的依處。」所以《十地經》中,稱讚能遠離十惡業所有的義理。《入中論》中也總攝說:「所有凡夫(異生)、聲聞(語生)、獨覺(自力證得菩提)、菩薩(勝子),能獲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都是因為依止這十善業道 (戒的根本的緣故,除了清淨持戒以外,沒有其他的原因了。」

如果對於十善業道中的任何一條戒律,都無法數數修習、善加守護,卻自詡是大乘行者,這種人極應受到呵責。《地藏經》中說:「好好守護十善業道,便能成就佛果。假如在一生當中,連一條戒律都守不住,還大言不慚說:『我是大乘行者,我追求的是無上正等菩提。』這種人極為詭詐,是在說極大的妄語。如同在一切諸佛之前欺騙世人、說斷滅語。這樣的人其實是因為愚蒙所致,直至命終時,將顛倒墮落。」所謂顛倒墮落,在一切時處,我們應該知道就是惡趣的別名。

「分別思惟」的第二部分是「抉擇業果」,是詳說十業道的內容及果報。分十惡業、十善業以及業餘差別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十惡業道中,再分十惡業的內容、輕重的差別和果報的類別。首先介紹十惡業的內容。

依據《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說,任何一個業都具足五相:事、想、欲樂、煩惱、究竟。如果把其中的想、欲樂、煩惱三者,歸類為意樂,再加上一個「加行」,就變成為四相,就是事、意樂、加行、究竟,這樣更容易解釋,而且所表達的內涵和本意並無相違之處。以下說明十惡業道。第一個惡業是殺生。什麼叫作殺生?(一)事:就是對象。殺生的對象是具有生命的有情。如果是自殺,因為沒有被殺的對象,所以算是有殺生的加行罪,但沒有究竟罪。因此,《瑜伽師地論》對於殺生惡業成立的條件,是界定為被殺者須為他有情。(二)意樂:可以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1.想:又分為四種狀況,(1)於有情作有情想;(2)於有情作非有情想;(3)於非有情作非有情想;(4)於非有情作有情想。四種想中,(1)(3)是不錯想;(2)(4)是錯誤想。殺生時,隨著自己心中等時而起的想法,會有很大差別;譬如本來想殺天授,卻誤殺了祠授,因為是錯想,這種誤殺就沒有根本罪,所以在行動時必須無錯想。如果殺生的欲樂是隨著對象而轉的話,在想殺害的時候,不論對象是誰,全都加以殺害。這時就沒有錯想的問題,而犯了殺生根本罪。這個道理,也適用在其他九種黑業。2.  煩惱:殺生時,在意樂上只要和貪、瞋、痴三毒中任何一種煩惱相應,都算具足殺生意樂。3.  等起:有想去殺害的念頭。

(三)加行:指殺生的方式。分能加行與加行體兩方面。能加行,指殺生的人。不論是自己作,還是叫他人作,同犯殺生罪。加行體,指用什麼方式來達到殺生的目的。用器具木杖,或用種種毒物,或用咒語殺害等,不論以哪一種進行殺害行為。(四)究竟:指完成殺生這件事。由於加行的緣故,不管被殺的對象當場喪命,或事後死亡,只要他死了,那麼這個殺業就達到究竟了。《俱舍論》中提到:「如果殺者比被殺者先死,或二者一起死亡, 就不算犯根本罪,因為殺者已經投生到下一世了。」本論也持相同的觀點。

第二個惡業是偷盜,也叫不與取。(一)事:指任何一種他人物品。(二)意樂:一樣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其中的想與煩惱都和殺生業道的想與煩惱相同。等起,是指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動念想讓物品離開原主人。(三)加行:能加行者,同前面殺生道所說,不管親自作或教唆他人,二者同樣犯偷盜罪。不與取的加行體,也就是或者搶劫,或者偷竊,不論哪一種形式都同樣叫作不與取。此外,如果對於債務以及寄放的物品等,以種種詐騙方式未徵得同意而取,不論是為了自己的義利,或者是為了他人的義利,或者造成他人的損失等,以上所作的行為都叫作不與取,就屬於偷盜惡業。(四)究竟:指完成偷盜這件事。在《攝決擇分》中說:「使物品離開原位,就是完成不與取。」有關這個「究竟」的定義雖然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把東西移往他處只是一種講法,像田地等無法移動的東西,也可以成立「究竟」的條件,一旦心中生起「我已經得到了」的心念,就算是盜業造作究竟。同樣的,如果教唆他人搶劫或偷盜,只要生起「我得到了」的心念,就算是究竟。就好像派人前往殺人,自己雖然不知道時間或地點,然而被害者什麼時候死,教唆殺人的根本罪就在什麼時候產生。

 

 

 

 

【收 攝】

思總業果的第二分別思惟,又分兩部分。一是說明十業道為根本。二是一一說明十惡業與十善業及其果報。

一、十業道為根本:一切苦樂皆由各別的業所決定,業會增長廣大,未造的業不會遇到,已造的業不會失壞,因此應該對哪些業果內容先發起決定的信解,以作為取捨的準則:

  1. 我們一切的善惡行,總是離不開身口意三業的造作世尊把善不善行各統攝為十大類惡的叫十黑業道,好的叫十白業道,以十業道是一切業的根本。

  2. 而十善業道是一切三乘士夫和增上生、決定勝的根本。如《海龍王請問經》說:「十善業是人天、聲聞和獨覺菩提、以及無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處。」《入中論》也說:「所有凡夫、聲聞、獨覺、菩薩,能獲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都是因為依止這十善業道 的緣故。」

  3. 如果對於十善業道中的任何一條戒律,都無法數數修習、善加守護,卻自詡是大乘行者,這種人極應受到呵責。這樣的人是因為愚蒙所致,直至命終時,將顛倒墮落。

二、分別思惟的第二個部分是「決擇業果」,是詳細地說明十業道的內容,分為十惡業、十善業、業餘差別三個部分。十惡業再分十惡業的內容、輕重的差別、果報的類別。任何一個業都由四個部分構成:事、意樂(想、欲樂,煩惱)、加行、究竟。當業經過這四個步驟後,整個造業就究竟圓滿了。首先介紹十惡業的內容,包含殺生、不與取、欲邪行、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 、貪欲、瞋恚、邪見,本週說明殺生及不與取。

  • 第一個惡業是殺生。什麼叫作殺生?

    1. 事:殺生的對象是具有生命的有情。如果是自殺,因為沒有被殺的對象,所以算是有殺生的加行罪,但沒有究竟罪。

    2. 意樂: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想:又分為四種狀況,(1)於有情作有情想(2)於有情作非有情想(3)於非有情作非有情想(4)於非有情作有情想。四種想中,(1)(3)是不錯想(2)(4)是錯誤想。煩惱:殺生時,在意樂上只要和貪、瞋、痴三毒中任何一種煩惱相應,都算具足殺生意樂。等起:有想去殺害的念頭。

    3. 加行:指殺生的方式,分能加行與加行體兩方面,能加行,指殺生的人,不論是自己作,還是叫他人作,同犯殺生罪。加行體,用器具木杖,或用種種毒物,或用咒語殺害等。

    4. 究竟:指完成殺生這件事。由於加行的緣故,不管被殺的對象當場喪命,或事後死亡,只要他死了,那麼這個殺業就達到究竟了。

  • 第二個惡業是偷盜,也叫不與取。

  1. 事:指任何一種他人物品。

  2. 意樂:一樣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其中的想與煩惱都和殺生業道的想與煩惱相同。等起,是指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動念想讓物品離開原主人。

  3. 加行:能加行者,同前面殺生道所說,不管親自作或教唆他人,二者同樣犯偷盜罪。

  4. 究竟:指完成偷盜這件事。如《攝決擇分》說:「使物品離開原位,就是完成不與取。」另一種講法,像田地等無法移動的東西,只要生起「我得到了」的心念,就算是盜業造作究竟。

 

 

◎問題討論

美玲:學習業果,第—個是不殺生,但老板還是要求放藥去處理擾人的螞蟻,我該怎麽辦,是殺還是不殺?

德傑:我對想、欲樂、煩惱的理解,覺得其中這欲樂應該是等起,等起很重要,是動機的意思,是還會叫別人去做,以美玲所提的問題,她是很為難,她沒有動機,是人家叫他去做她才這樣做,所以她在意樂上是沒有圓滿,雖然有罪但不是究竟罪,這是我的想法。

智光:我最近田裡才插完秧,因為福壽螺很多,會把我種的秧吃掉,為了我的生計,我必須除掉福壽螺,現有在學佛,常常為了是否殺生很困擾,但我不會用農藥,因為農藥會殺害更多的生態。

啟中:我家以前有螞蟻時,通常會用粉筆畫圈圈,螞蟻就不敢來,有次法師教我小孩,先祈求螞蟻不要來,否則就用粉筆畫圈圈,我萬一殺了螞蟻,我就去拜懺。

我們還沒有持戒,所以還沒有犯戒的問題,現在只是初略的了解業整體的運作,就意樂很重要,是我很想殺生,還是在不得已的情況殺生,例如一些做實驗的工作者,可能在不得已情況殺生,所以我們先有正確的認識 ,然後再走向清淨的業。

 

 

 

  • 一日營義工分享

智光一日營當天我是負責學員的報到及支援輔導組的拍照原擔心會有很多學員缺席,結果只有兩位沒有報到,這讓大家很欣喜,尤其我對那些20多歲就願意來學習,增加我對廣論的學習的信心,我對今天所做的義工,覺得是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回家時,一路上心裡一直都很歡喜,最近被邀請做憶師恩法會的義工,我很高興的答應了。

啟中: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義工,當天負責黑衣人的工作,幫忙安置台上所需的桌椅,及傳遞台下學員使用的麥克風,另外也花很多時間,協助採訪組的場地布置,及活動結束後的復原,因為都有事先安排好,所以工作都很順利。除了做義工之外,也看到當天的戲劇表演很精采,表演的內涵可以串聯到廣論所教我們的一些理路,有些演員是之前我參加一日營宣導時就認識,他們表現得很棒,讓我很驚喜。

德傑:第一次參加我們團體義工活動,聽說剛好也是新竹第一次主辦的大活動,很幸運。看到整個活動中義工,表演者,講師與主持人是結合層層分工與合作的結晶,在法師精神的帶領下,圓滿成功。我這次的義工是跟啟中同一組,負責搬桌椅及傳遞麥克風,在正行之前,也有一起來打掃會場,大家都做得很歡喜。正行當天很榮幸在上台前的準備室,多次遇見如得法師,得到如得法師的問候。在心靈對話裡,學員提了很多子女教育的困境,及生涯面臨的問題 ,如得法師都能善巧的開示,這讓我受用很多。

 

 

 

藕花深處 真如 詞曲

天多高 海多廣 思念有多長 生死痛 痛別離 上師上師在何方

虛空廣 海洋深 上師恩情難載承 傷別離 淚成行 又是一年思念長

千江有水 月投千江 藕花深處 藕花深處 蓮飄香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身旁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心上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身旁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心上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身旁 上師上師在何方 就在我心上 

就在我心上

 

 

 

  • 行政事項

  1. 2020鳳山寺秋季超薦法會

  • *日期 : 2020年9月4日(五) –  2020年9月6日(日)

  • *時間 : 08:30 – 16:30  (08:00開始入座)

  1. 2020憶師恩法會

  •     *時間:10/8 – 10/10

  1. 祈請 老師宣講毗缽舍那

  • *恭誦大般若

  • *拜三十五佛懺

  • *聽聞廣海明月次數。

  • 回報網址: https://reurl.cc/L3vMG4

 

 

 

HOMEWORK

  • 每天跟父母親說幾句感恩的話,若不在了,可以念經或做善行迴向給他。

  • 歡迎上我們心靈的家。福智全球網。看看他人,看看自己的學習

  • 周課程: P124L1 欲邪行~ P126L13 順於前家

  • 手抄第七冊:P135LL4~ P171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