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修習軌理(六)P54L6~P56L2

手抄稿:第四冊P118L8 ~ 第四冊P140L3

【廣論原文】

◎ 又如至尊慈氏云:「決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此說大乘聖者修道,尚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思擇此語,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是可笑處。
◎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修四無量心,修菩提心,修無常苦,皆是數數思擇將護,說名為修,極多無邊。《入行論》及《集學論》云:「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皆說為修。《集學論》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應,當恆修習,捨護淨長。」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故言修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碍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又此邪執障碍敬重諸大教典,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改變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而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
◎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遍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又如至尊慈氏云:「決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此說大乘聖者修道,尚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
這個上面的解釋。這至尊慈氏就是什麼?《現觀莊嚴論》,這是最完整的教授,從我們凡夫到成佛。當年印度所有的大乘,都主要的學這個。現在的西藏也是,紅教也好、黃教也好,這個是必學,因為修行的整個完整的次第嘛!那個論就是慈氏,彌勒菩薩造的,說「決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換句話說,前面這是見道,就是登地,以及修道,這是前面的加行。都幹什麼啊?「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數數」,就是不斷不斷地去思惟、去稱量,觀察修習,這個通於現、比二量。就是說「比」是什麼?你思惟這個什麼道理,然後把握住了以後,然後呢認真地去觀察、現觀;然後呢觀了以後,這真義現起。所以說大乘的聖者啊,尚且要不斷地思惟觀察,我們居然說不要了,那多可笑!
【思擇此語,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是可笑處。】
喏,想想上面這個話,那麼就曉得了。說我們居然哪說把這個聞思、把它修,這樣地弄糊塗了,那真是可笑!所以上面有一句話—極大亂說,雖然這個文字翻譯起來,很有意思,但實際上,這兩個字給我們絕大的警惕。我們現在了解,現在我們動不動說:「你不要分別嘛!」阿彌陀佛,真是!這個事情,我們現在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是,無分別智,是的!那是什麼?果嘛!你怎麼得到它呢?就是你前面的如理的聽聞、如理的思惟,把錯誤的、邪的、執著、無明,經過了正確的認識,把它淨除的最後的結果,它才是。現在我們是倒因為果,佛法是說的因果的必然性,現在修學佛法的人都倒因為果,還談什麼!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也感到高興,啊,好呀!現在我們了解了。
現在看下面一段,上面我們已經了解了,說這種錯誤的執著,說這個聞思跟修的這種不能配合,那是非常可笑的,實在非常可笑的。那麼下面就正式地告訴我們,哪些是怎麼修法的:
【◎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修四無量心,修菩提心,修無常苦,皆是數數思擇將護,說名為修,極多無邊。】
就像上面告訴我們的,現在我們正式將來修的次第,就是下面真的修行的要幾樣:「淨信」,那就是對善知識所生起的清淨的信心,以及「四無量心」,然後呢「修菩提心」,「修無常苦」,那個主要的是策發厭離心跟精進心的。這些東西都要不斷地思惟、觀察去修,這個叫修,太多,太多,不曉得多少!那麼到現在為止,我們並不曉得上面那個淨信、菩提心、無常苦,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個好處大得不得了,詳細的內容在後面講,這裡我簡單地說一下。
我們現在所以沒辦法修行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對這個無常苦沒有修過,不曉得世間是苦,所以放不下,你如果曉得苦的話,叫你不放絕不可能。眼前一杯毒藥砒霜,然後你雖然沒有吃,你曉得吃下去是馬上七竅流血,痛得你要命。然後把十斤的蜜放在這裡邊,不管是辣椒醬也好,然後呢是白脫油也好,然後叫你吃,你願意不願意呀?送到你面前,你逃都來不及,為什麼?曉得這個是苦。
然後呢還有一個無常,雖然修是要修的,慢慢地來。假定你曉得我們生命無常的話,說明天就要死了,你今天什麼東西都不要了,說:「某人哪,銀行裡還有二百萬家財沒解決。」「什麼二百萬、二億跟我有什麼屁事!」我趕快拼命念佛的要緊。為什麼?那時候你等到無常觀真正生起來,苦諦真正了解了以後,你絕對沒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說要去忙大法,要求這個、求這個,為什麼原因求不成哪?根柢沒有建立。他這個地方,次第都告訴我們很清楚,所以說這些東西非常多、非常多,都要思惟觀察。
【《入行論》及《集學論》云:「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皆說為修。】
這個《入行論》,是《入菩薩行論》;《集學論》,《集菩薩學論》都是大乘行者必須要修學的,非常好的論。那麼這個裡邊說:「我為了自己,為了修習我自己,所以要造這個論。」告訴我們怎麼做。這兩個論當中,說的各式各樣的修道的次第,太多、太多,都是要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修。
【《集學論》云:】
他又印證。
【「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應,當恆修習,捨護淨長。」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作捨護淨長四事,】
下面的解說。這是說,就像因為前面的緣故,為了你要離苦得樂,解決一切眾生等等這個原因,所以現在你要什麼啊?要對「身體、受用、善根」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為什麼啊?都要修呀!如果你得不到人身,你能修嗎?當然不能修。如果說你得到了人身,你沒有受用的東西,窮得個要命,裡邊外面一樣東西都沒有,你能修嗎?不行!你跟人家做工人都來不及,討飯都來不及,這些,然後善根不夠都來不及。凡是這種東西都要去長時地修,而這些東西修到最後究竟的時候,就是佛的報身報土。那麼在這個裡邊這三樣東西,一一中都要作「捨、護、淨、長」四樣。這個真正修的時候,就是說:不該要的—捨,該捨的時候捨;該護的時候保護,要做的要做;然後呢?都要淨除、淨化;來增長這些。啊,所以這四個大綱,所有的大概都在這裡頭。
【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故言修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所以「修」很廣泛,絕對不能執很小的一個範圍,拿了一粒麥說:啊,所有的五穀就是如此了,這樣。所以說,我就是人,所有的人就是我了,你們都是妖魔鬼怪,等於這個話一樣,那是不通的。那麼隨便一句話,無關緊要,你修行的時候你執在這個上面,你怎麼成就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碍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
有一種人說這個分別都是執著、都是執相,成佛要去相,要無分別的,現在你執著的話,那個都是障礙,所以不要它,不要它,要去掉它!「哎,你不要分別啊,要無分別才對啊!」要曉得這個是什麼?最下—最差的邪妄的分別,這個最糟糕、最糟糕的錯誤。這我們要了解的,一定要把前面的那個道理,正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靠如理的分別,才能夠淨除這邪妄的分別,這個很清楚、很清楚。所以你現在一開始的時候,莫名其妙地說,哎呀,不要分別,倒果為因,那請問你不分辨得是非莫辨,你怎麼做?我們總不能說,反正不管了,你一股腦兒不去管它,那麼然後呢,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燒飯,你米、菜、油、鹽、那個泥巴等等都擺在鍋子裡面燒,行嗎?當然不行!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何況是修學佛法。
那麼這個見解,在西藏有一個時候很流行。它為什麼流行?這個原因,我這個公案先簡單地說一下。西藏的佛法開始,開始的松贊岡布,到後來持松德真大宏。那麼松贊岡布他藏王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那時候他娶了兩個:一個是尼泊爾的公主,一個是中國的唐太宗的文成公主。那麼跟文成公主進去,帶了很多經像,以及中國的醫學、天文、曆書等等。那麼這個佛教當中,還有一個和尚出家人,那個出家人學禪,但是呢,他對這個禪並沒有了解得透徹,並沒有了解透徹,所以他就說,什麼都不要分別的。
所以上次我跟大家說過那個田雞和尚,諸如此類的這個公案。他沒有真的透,他自己說:「老僧兩腳一盤,什麼都空掉了。」據說這個人是普陀山的,他平常歡喜吃田雞,人家說:「那個出家人怎麼可以啊!」他就說:「啊,老僧兩腳一盤哪,什麼都空掉了!」他不見道。「這經上是說的,假定你真正的見了道,或者什麼成就的話,黃金萬兩也消得,何況這個田雞值幾個錢啊?再說,我兩腳一盤什麼都空掉了!」所以人家說:「老和尚,你什麼都空掉了,田雞空不掉!」他現在什麼都空掉了,只有一個田雞空不掉。啊,我們現在是沒有一樣空得掉,然後呢自己的主見,然後呢自己的嘴巴,自己要貪圖的尤其特別厲害,在這個地方也照樣地說:「哎呀,你不要去管它了,不要去分別了。」那可想知多嚴重啊!多嚴重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他下面說:
【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
就這個,就是指這個人。「支那」,就是中國,自古以來他們這樣稱。那個和尚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堪布,這個西藏話的堪布,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一個住持。那個就是他的錯誤的見解,那麼關於這個見解,到後來在西藏被一個蓮花戒大論師破除了,這個蓮花戒大論師是印度人。後來因為他那個概念不正確,大家討論的結果沒辦法,最後就到印度去請個大論師來,結果那個中國和尚就敗掉了,敗掉了以後就跑掉了。但是他那個遺留下來這個錯誤,一直遺留到現在。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一旦留在世間的話,你要消滅它真難哪,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在談那個正文之前,我不妨說一下,只要他那個錯誤的見解還留在世間,還有人受害的話,那麼留下這個禍害的這個人,在地獄裡面就沒得出來。注意喔!就算你出來了以後,將來還有種種的餘報。所以我們不要輕輕易易地隨便留下一句有毛病的話,很多東西留下來,你這個留下來的影響輾轉無窮,所以真的這個苦報是不得了地厲害。這個地方警惕我們,隨便我們的行持、說法等等啊,實在要小心啊!要小心!
【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
那麼關於這個道理,到下面講到那個最後止觀的時候,他會詳細說明的,這是一點。那麼下面繼續:
【又此邪執障碍敬重諸大教典,】
像上面這種錯誤的執著,是產生一個大障礙,障礙什麼?障礙對於這個經教的敬重。為什麼呀?本來這個修學佛法,你在因地當中,還沒有正確之前先要有個大恭敬、大仰望。由於這樣的話淨除罪障,你能漸漸深入,就這樣。假定你不恭敬它,這個法的沈沒;法必須要恭敬的,你不恭敬它,那就完了。為什麼現在不恭敬呢?說修的時候沒有用的,你不要去分別,經論上面都是分別。當然嘛!啊,說這些東西你弄了以後,反而「塞自悟門」。現在那個很多人都這樣,你去看這些東西,塞住了你將來自悟的門,這個你不要的;既然不要的,當然不恭敬它!你修學佛法你都不恭敬,請問還要誰來恭敬它?這個是一個很嚴重的!
【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
因為實際上呢,這個經典上面,告訴我們道理都要思惟觀察。現在你居然不要思惟觀察,你說思惟觀察執相,障礙成佛,你不要它了,當然這個經論你就不要了,不要了就不恭敬,不恭敬的結果呢,佛法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
【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
不要說那些邪解分別的人,乃至於有很多人哪,就是說,他也曉得要去講道理,換句話,這地方講,不要說是這個上面講學禪學錯的這個人,就是很多學教的人哪,嘿!也妙了,他到修的時候,他也說修的時候這個不要的。唉!那怎麼辦?
【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今天末法、末法,聖教的真正隱沒大因緣就在這裡。為什麼呀?你見到「諸大經論不是教授,心不重故」,說這個大經大論不是真正的教授,你心裡不敬重。你不敬重怎麼辦?當然沒人敬重。然後你不敬重,現在的因,將來感得的果,你就沒辦法再接觸佛法,就這樣。所以為什麼這地方我們要起大恭敬的原因。所以說上面那個故事,以前說的那個故事,那小沙彌恭敬那個老和尚,那個老和尚說:「這是為你好!」這個小和尚不管他了,「這樣為我好!」就這個道理。你真正恭敬的,真正得到好處,是你的,這個我們要了解。
【◎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
所以正式修的時候有兩個:有一個要思惟觀察,有一個不用的。前面那個邪解說只要止,不要思,實際上呢真正講起來,兩個都要。所以在這裡,他絕對是不偏的,而是把兩個需要的互相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樣才能夠圓滿的結果。
【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
那麼什麼是要思惟觀察?什麼是不需要思惟觀察,一心安住?那麼現在認真地下面說明一下。
【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
下面這些東西要思擇修。下面這個這裡不解釋,因為後面每一個項目,都會很仔細地說明。等到你仔細地說明,就了解得非常清楚,這是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完整次第,既然後面有,所以這裡不講了。那麼這些東西有什麼功效呢?下面說:
【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改變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
下面就解釋,修習上面淨信、暇滿等,說你經過了修行以後,它能夠使得我們的心裡面哪,產生一個什麼效應啊?「猛利、恆常,變改其意」。在沒有改變之前,我們現在不妨想一想看,現在的狀態是什麼?換句話說,還沒有改變,現在的狀態就是不猛利的,就是悠悠泛泛、馬馬虎虎、輕輕鬆鬆這種狀態,做事情就是有氣無力。修行不是這樣!還有呢,改變了以後就不是!而且不是說一下改變,恆常的。我們有的時候還是很認真這樣去做一下,有的時候我們說,今天早晚課做得很好、很高興,明天就沒勁,那不行!或者早晨起來滿有勁,過了一下不靈光,這不行!他是說經常能夠這樣,把我們現在這種不相應,跟正法不相應,跟無明相應的這種狀態改變了。改變而且恆常,把這個心識改變成正確的這種心理狀態,提得很猛利。
這有什麼用呀?先不說,說假定沒有這種改變的狀態,「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那改變了以後,他有一個效應的—那個改變的心,能夠消除跟它相違的,相違的什麼?不恭敬。你對善知識有了淨信心,你就起恭敬了,你修了暇滿人身,死沒無常,你拼命地要去修去了,不敢等了。你了解了這個業果這個關係的話,你就不敢一點點投機取巧了,這你曉得投一點點機,討一點小便宜,結果是你自己倒了楣。
反過來說,你自己努力一點的話,你賺了大錢,這樣啊!這種情況那自然而然你會改變,而且呢要恆常地改變,要猛利地改變。當你恆常而猛利地改變以後的話,修行就很容易了。你會時時刻刻等在那兒,這個無常隨時要死,死了以後下了地獄要苦,你就等不及了。不要說好端端的時候你拼命用功,生病的時候你也會,乃至於生病的時候更拼命用功。為什麼?好端端的雖然想無常還滿好,生病的時候,病是死因啊,現在你已經病了,什麼時候死更快,你能等得及嗎?你更拼命啦,這不是很明白嗎!所以說他這些東西—能夠猛利改變我們現在這個悠悠泛泛的東西,都要拿前面的那個思擇修,去修的。所以,
【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
上面這種消滅違品的,就是淨除我們不能修的,去除那種障礙的這種心理,靠什麼啊?靠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這樣的。下面說:
【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
他這個比喻很容易懂,我就說一個實際上的狀態。說明什麼?我們的心理有這個能力的,有這個能力的。有什麼能力啊?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意,能夠對治這種障礙。現在呢,我們把這種能力用在煩惱上面,不用在正法上頭。我們在哪裡用在煩惱上面?舉一個比喻:譬如有一樣東西,我們以前不曉得的,現在曉得了。譬如說,我們說這個“butter”,以前這是外國東西,的確我們不知道的。現在曉得了,這是什麼?“butter”!就是你曉得了也沒關係,然後吃一吃,「欸,這滿好吃啊!」今天也吃,明天也吃,吃了幾天,到後天不吃,就不行了。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會強烈地對這個東西有一種愛好,是不是?
所以只要經過不斷地練習這個東西的話,你對這個,心裡面就會產生這種強烈的攀緣心。對歡喜的東西是貪,對不歡喜的東西呢?排拒,瞋!比如說這個人平常滿好,好端端的,後來有人告訴你:「某人哪!你相信他,其實他是一個大騙子,大冤家呀!你所有的苦頭,都是他騙了你的。」你心裡先懷疑「真的嗎?」「當然真的,你不妨試試看!」然後你仔細地觀察,啊!結果發現哪,原來他專門在那裡跟你搗蛋,而他給你小小的甜頭,一點點,然後使你受到大苦。你等到經過了觀察,了解了這個事實,那個時候你是惡膽旁生:「好傢伙!這個傢伙來的時候,我以前一直相信他,原來專門害我!」你的瞋心就生起來了。這個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說明了我們都有這個能力。
那麼現在這個能力,如果你用在正法上面也是如此。以前你歡喜得不得了,覺得這個人專門幫忙你,就像說這個讓你營養,讓你長得白白胖胖,讓你吃得舒服。結果你現在曉得,原來你所有的痛苦的根本,都是它給你的!佛告訴我們:啊,這個樂是苦因啊!你懷疑:會嗎?然後呢,就告訴你這個道理,你也這樣去思惟觀察,到時候你確定曉得,哎呀,真的是這樣啊!到那個時候啊,你也一樣地一看見它,你就無法忍受。對不對?我們有沒有這個經驗?有嘛!所以說我們有這個能力的,問題在哪裡呢?就要如理地聽聞,如理地思惟、觀察,你能夠猛利轉變過來的話,修行是絕對可辦!
【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而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
關於這些東西,他下面說,什麼叫「境相明顯不明顯」,這句話先等一下說。真正的這種狀態的重要是什麼?就是這個心裡面非常強烈,譬如說你那個貪的心。這個貪的心不是說,你心裡面明明白白看見這種東西,不是的,就是不知不覺地有種強烈的心趨向它。那為什麼講境相明顯不明顯呢?譬如我們要觀佛,對不起,那個觀佛的話,你要觀起來,就清清楚楚,明明朗朗,它不一定是非常強烈,心量很穩定的。有一種東西呢,你心裡面並沒有看見這個東西,卻是有強烈的,這個跟……不同的情況。那麼這個靠什麼?就是靠思惟。它每一樣東西有它的特別的修學方法的,那時候你不一定要把這種東西觀起來,你就思惟這東西對你有多大的害處,然後你就討厭它了!你思惟它對你有多大好處,然後你就喜好它了!這個就是需要思惟、觀察的,凡是這一類東西,叫思擇修。那麼另外一種呢?
【◎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另外一個,假定說你希望你的心,安住在一個上頭,不要動。比如說我要看那個佛像,很明顯的,瞪大了眼睛看見了,那個時候你不要東去想、西去想:這個對我有多少害處,這個有多少好處,你越想越亂。那時怎樣辦呢?那個時候你所緣的,是一個明顯的佛像,為了使得你心能夠像你所希望的,「為令如欲」,像你所希望的能夠安住在上面不動,這個是得止。那麼在這種狀態,如果你心裡面東想西想的話,這個心裡面,定心就定不住,這個時候就要止修,不要思惟。在這個裡面就很清楚明白告訴我們,哪些是要思惟的,哪些是不思惟要安住的,這個道理在最後止觀那部分會詳細地說明。所以現在這裡只略說,簡單地說明,正理說明了以後,邪執破除,要不然那個邪執在這個地方的話,碰到那裡你還覺得自己很對,完了,完了!
【◎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
還有的人不了解上面這個道理,他就說:很多有智的人,智慧,說智慧比較強的人,譬如我們現在說,有很多人法行人,有很多人信行人,有很多人偏重於智慧,有很多人偏重慈悲,諸如此類。說凡是他智慧偏重,以及修習智慧的時候,乃至於六度當中,現在修布施度,將來是修般若度,諸如此類。說凡是這一類人,那麼要修習,這樣地修習、觀察的。另外一個「孤薩黎」的話,只要止修。什麼叫孤薩黎?孤薩黎就是這樣,那個人對於修行的法門,已經得到了決定的勝解了。然後呢他一心一意去修行,而且採取著苦行的態度,什麼東西都捨掉了,隨緣像頭陀一樣。通常禪門當中,破了本參,然後呢全部精神不計一切的,這個就有這種類似的。實際上是不是這樣?他這不對,這個也不是。「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這兩個東西,同樣地不管是哪一個,該止的時候要止,該修的時候要修,呃該觀的時候要觀,該止的時候要止。
【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
前者也要修止。
【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
後者也還是要修猛利的信等等,就是那個時候要思惟觀察的。
【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
這個兩種,止也好、觀也好,不管是顯教、密教的經典當中,同樣地很廣泛地都說這個道理。
【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
這句話,這句話注意一下!凡是必須要用觀察修的東西,你現在不用觀察。沒有觀察,或者雖然觀察而觀察得不多,一點點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有一個缺陷。什麼缺陷?叫「無垢淨慧」—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叫無垢淨慧呀?慧是什麼?破煩惱的。真正破除煩惱的,正對治的藥是智慧。這個智慧分聞、思、修,只要是對了,一定能夠破煩惱,如果不對的話,那當然沒有用!現在這裡講的是叫無垢淨慧,這個無垢的淨慧靠什麼?都是靠思惟觀察。所以如果你沒有的話,這個東西生不起來;這個東西生不起來,請問你怎麼修學佛法?佛法的真正的目的—對治煩惱,煩惱斷除了,業就斷除了。沒有惑、業,當然沒有這個流轉生死的,這個是勝道的命根,像命的根一樣,最重要的東西。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東西,居然你現在不要了,請問你佛法從何修起?
所以這個情況是由來已久啊!因為由來已久,所以現在趨入末法,因為到了末法,所以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只好念一句阿彌陀佛。所以這句阿彌陀佛,到現在的的確確是對我們最好的,但是我們弄錯了,這個是留到了最後沒有辦法。我們所以落到今天的原因,是以前造的惡因,我們現在了解了這一點,應該怎麼辦?就我所了解的,是!現在我們只有念佛,但是心裡面了解啊,以前我們造了惡因啊,所以現在得了惡果,現在我們只能念這個,趕快把以前的惡因轉過來。眼前我雖然不能修,但是將來一定要努力啊!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是的,我眼前還是念佛,但是感到無比的慚愧,說這個經論實在重要啊!我們絕對不會說:「哎呀,這個不要,你還管它幹什麼!」這兩種現象,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很明白。因為你現在覺得很慚愧,然後你努力修,你恭敬它。這個慚愧、恭敬本身也是個功德,不但不影響你,還能夠幫助你現在那個助行往生,這第一個眼前的好處。然後你去了以後,到那時候你修的是,因為你恭敬一心仰望,到時候有了因緣,你馬上可以修,你再回來的時候,這個因一直在這地方,對不對?
如果你不採取這個路,你現在說:哎呀,這個都不要!這本身是一個最大的謗法障礙。你辛辛苦苦念了一點佛,把它抵銷,往往啊還透支三分,弄了半天,了無影響,這是障礙。就算你能去了,到了那邊,因為你的心裡面因種就是不要它的,所以到那時候你既然不要它,眼前碰到了你還是不相應。你說好像這個經裡面沒有這個根據嘛!怎麼會沒有呢?《彌陀經》,大本上面,以及《十六觀經》,淨土的三經,其他的經論上面說得很清楚啊!很多人到了那邊,他聞說了,然後就證了羅漢果了。為什麼證羅漢果?他不要那個大經大論嘛!這是一個。然後呢《華嚴》上面說得很清楚,說很多這個大的弟子,聲聞弟子,坐在這個地方,他儘管佛在這兒說那個最大的大法,但是他不相應。為什麼?他因地當中本來就沒有種這個因,他不歡喜這個東西,聽也聽不進,這不是很簡單嗎?對不對?
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去學啊!你弄清楚了,那麼你那時知道,是啊!現在你不能修,絕不強迫,但是正因為你不能修,更要努力。啊!說我慚愧啊!我好好地學,將來一定要學到。概念清楚嗎?就在這地方。這個是它現在這裡的最大、最大的差別,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啊!你如果現在能夠這樣做的話,即便當下不一定能夠直趣針對煩惱的慧,可是將來很容易上去,很容易上去!所以這個勝道的命根,我們要把持得住。進一步:
【慧縱略生,亦不增長。】
就算你生—有慧,也不能增長,你沒有增長的因嘛,你怎麼可能得到增長的果呢?
【故於修道全無進步,】
唉,所以說是原地踏步,不退還是好好的呀!
【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遍智,』】
這個修道最究竟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個裡面告訴我們的,慧當中什麼呀?如智、遍智。如、遍智是兩樣東西噢!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這個兩個後面會解釋。拿我們現在來說,一個是見一切法的特質—見空;一個是見一切法的緣起—有。換句話說,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無分別後得智,兩樣東西圓滿的是佛果。
【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
你能夠正確無誤地抉擇一切的,就是什麼?就是如智跟徧智,這個都是智慧耶!智慧這個東西,就要你思惟觀察;所以要止修的,因為你那個思惟觀察能力不行,所以要用定心來去觀察,這樣的!現在你一開頭的時候,居然這個不要了,那豈不是一開頭,你把那個命根都切斷掉了一樣嗎?這個概念我們現在要清楚,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