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

進度:P262LL02第三學此次第~ P266L05非染違犯
音檔:[111A] 18:35~ [113A] 7:03
手抄:第十四冊 P216L04~第十五冊P7L01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21029
[主題:不要隨處亂丟垃圾 ]
[桌牌: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內容摘要】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庚一、發心以後須學學處之因相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庚三、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辛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
             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
             壬二、修已受取佛子律儀
             壬三、受以如何學習道理
                癸一、何所學處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習六度熟自佛法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卯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
                               卯三、布施差別
                               卯四、此等略義
                           寅二、持戒
                           寅三、忍辱
                           寅四、精進
                           寅五、靜慮
                           寅六、般若道理
                       丑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廣論內容】
卯一、布施度的自性
A、總說布施自性:
一、      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以身語意而行布施(P263L2)
二、      什麼是布施的自性(特質)?
  1. 諸菩薩以不顧自己的身體、一切資生器具。
  2. 所有一切隨同無貪念而生起的思惟。
  3. 思惟所發起的能施捨財物之身業和語業。
  4. 總攝:〝善捨思〞以及由此能施的〝意業〞所發起的能施的〝身業〞和能施的〝語業〞。
B、別說布施自性:
一、      並非所有眾生皆不貧窮了,才算圓滿布施(P263L3)
二、      布施是依於心,非須除盡眾生之貧乏
三、      非以身業和語業為主,唯以意業為主
四、      圓滿布施的條件(P263L5)
  1. 以心為主的布施自所有身、財、善根
  2. 布施的功德,亦應迴向有情
  3. 修此心到極圓滿
★、引《入行論》說明:布施自性是依於心,非須除盡眾生之貧乏(P263L6)
C、總攝:應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P263L8)
卯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
A、總說引發布施的方法(策發我們想圓滿布施的方法):
一、不只是要破除布施障礙的慳吝執著心(P263L9)
二、還必須從內心深處發菩提心,施他一切所有
三、更要數數思惟〝攝持的過患〞與〝惠施的勝利〞(P263L10)
B、別說引發布施的方法:
一、思惟身命、財物、善根,三者的攝持過患與惠施勝利
  1. 身命:其攝持過患與惠施勝利(P263LL3)
²  引《月燈經》:愚夫貪著色身,造作惡業而墮惡趣,應滅除對於〝身命〞的貪著。
²  引《修無邊門陀羅尼經》:有情鬥諍乃由於貪著財物,若對境時能斷除愛著,便能獲得總持。
²  引《集學論》宣說布施身體的勝利。
  1. 財物:其攝持過患與惠施勝利(P264L5)
²  《入行論》云:「捨一切涅槃,我心修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宣說布施之勝利。
²  《攝波羅蜜多論》宣說攝持諸財之過患,以及布施的勝利。
  1. 善根:其攝持過患與惠施勝利(P264LL3)
²  把一切善根迴向成辦所有一切眾生現前究竟之安樂,
²  能夠獲得如所有一切眾生數量之福德,是故能夠迅速圓滿福德資糧。
~引《寶鬘論》證成: 「由依於一一有情得爾許福,速當圓滿福德資糧」之理。

【聽帶與研討】

   Q:你覺得什麼是布施?我們為什麼要布施?
  ~莉娟:我覺得大部人可能會誤以為布施就是錢財,會有很多人這麼認為,我記得好像有七種布施    。
  ~麗明:在學布施有一件事情要先認識,到底什麼是布施,這跟我們認為的布施有什麼不同, 有沒有很清楚我們為什麼布施    。
師父說:https://lamrim.xyz/player/gPlayer.html?&tch=gl1&af1=111a&st1=1382&et1=1598
[23:02]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布施是什麼?它的自性,它的自體、特質是什麼?是說:一切菩薩,學習大乘行者,能夠啊,「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不但外面的一切,外面的財,乃至於自身,所有的內外一切。這些東西啊,「無貪俱生之思」,說這個是一種思心所,最主要的啊!這個思心所跟什麼?「無貪」相應的,沒有自己一點點顧戀,不為一點點自己,這一種。「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就從這個上面,然後把自己的內身,乃至於滋養這身體的一切的財物等等啊,透過身語而施捨給別人,這樣,所以這個才是布施的自性。
 [24:38]
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那就是說,欸,「施」,這個施是什麼啊?以前我們施啊,處處地方是愛、取相應的這一種行;現在呢,恰恰相反,是由於善法欲的策勵啊,是送給別人,捨給別人,由於這樣的思心所而發起的身業、語業。以前想盡辦法,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現在呢,想種種辦法,把自己所有的,送給別人,使人家得到好處,這個,這一種業。
[25:26]
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
那麼下面特別說,這一個概念我們要了解。所謂布施波羅蜜多,波羅蜜多啊,就是叫所謂「到彼岸」,換句話說,究竟圓滿的時候。我們從生死苦海這邊,到超越這個生死苦海的彼岸 ─安樂之處。什麼是圓滿呢?什麼是布施波羅蜜的圓滿呢?不是說那些人哪,一個一個啊,都由於你的布施而不貧窮,不是的,不是的。所以,它「不待於他捨所施物」,不是說看別人,別人怎麼講呀?喏!都是窮人,因為你去幫忙,幫了他啦,他都富樂、安樂,不是從這個上面,不是從這個上面看的。
~麗明:我們修行布施最主要目的是什麼?而要如何行布施,才能到達成佛的彼岸,完成布施波羅蜜的修學呢?這是一個非常深入、深廣的問題。
~討論: 你覺得在做布施的時候,什麼情況下可以讓我的布施做到很圓滿,它有這樣的特質? 
~麗鳳:淑芬覺得好像是行布施的時候,不要想要有回饋。我是想到說,在布施的時候,不只是愛取的部份,主要是在身語兩部份,但更重要意,要圓滿就是要達到身語意三個都有達到的那種布施,才是圓滿  。
~麗明:師父談到什麼叫做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想想,對於我今天知道要布施了,我應該要怎麼樣的作意跟行為,才叫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我們要朝什麼樣的目標去走呢?
師父說:https://lamrim.xyz/player/gPlayer.html?&tch=gl1&af1=111a&st1=1599&af2=111b&et2=7
[26:39]
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布施,當非究竟,
下面又印證,說:為什麼說,不從外面的這一些眾生來看?假定是說,從外面的眾生來看的話,過去的每一個佛,都行布施,都圓滿;所以假定布施一定要等到外面的眾生得到富樂才圓滿的話,那麼現在這個時候,那個就應該沒有不富樂的眾生,所有的眾生都絕不會再貧乏。但是現在還是有這麼多貧乏的眾生在,而佛陀的布施圓滿了。所以,這個道理說明了:真正的布施的圓滿,不從外面的境況來看的。
[27:40]
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
身語本身哪,就是從行為上面幫助別人。而這個布施的圓滿指什麼?指你的內心。不過,這個內心啊,我們到現在漸漸了解了,不是前面說的空話:「啊!我心裡好就好了!」絕對不是!有它一定的質,有它一定的量,這個自己檢查,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絕對呀騙不了自己,也騙不了人,更騙不了因果,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28:18]
謂自所有身財善根,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
是說,布施圓滿的時候,是以內心為主的。那個內心怎麼樣呢?對於我們自己所有的任何東西 外面是一切財物,裡邊是我們身根,乃至於種種所修的善 任何一樣東西,沒有一點點捨不得,沒有一點點執著之心,徹底地破除。而一心一意至心地,統統送給別人,統統送給別人。這個說起來容易喲,做起來真不簡單哪!啊,真不簡單哪!我已經有遇見好幾位同修們,啊!說這個大悲呀,不容易生起啊!欸!難得的這一些同修,居然能夠生起,所以他的的確確心心念念啊,是為了幫別人。可是等到你這個心念一生起來了以後啊,下面就問題來了。真正要你送給別人的時候啊,哦,那個時候有困難的。
~麗明:這邊說「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當我們了解了布施的道理以後,現在就算我們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別人,我們照樣可修,為什麼?修的是「心」!所以我們處處地方,要使得自己的捨心增長。

 

~討論:如果我今天真正要送給別人時,第一我會有什麼困難?第二我要做到真正的布施,所以我要做到避免不是愛取的那種布施,那什麼是愛取的布施呢? 
~宏仁:我們好像比較多人放在財布施這方面,我覺得一般的布施都會講到這個,後來聽完,我覺得布施最圓滿的方法,就是一開始最重要我們不要起煩惱的布施,包含自己的起心動念,我怎麼在我起心動念在做布施的時候,不會起煩惱,也包說對錢很在意,用別的方式,還有我布施的對象,對象是不是會讓我起煩惱。
師父說:https://lamrim.xyz/player/gPlayer.html?&tch=gl1&af1=111a&st1=1599&af2=111b&et2=7
[00:07]
為什麼呀?啊!你所執著的財物啊,到那個時候,雖然你想要送給別人哪,心裡覺得:嗯,有一點不大味道。乃至於你身上受一點苦惱的話,哇!到那時候,要捨那個頭目腦髓啊,這個又不行!
  [00:25]
平常我們比如說,做任何事情,去拜佛,總覺得為什麼,要供養為什麼。啊!說這樣的啊,有福報,實際上你內心的深處還是有福報。所以平常說:「哎喲!這個很有修行哦!」你就去供養他,為什麼有修行才供養他?然後呢這個是三寶,你去供養他,一個窮人來要的話,我們不一定願意給他,為什麼?說穿了也就是,你做了這個你可以得到回報。所以它現在布施的善根,換句話說,布施完了以後,得到那個福報,它也不是我要的,也送給別人。那既然這樣的話,你管他哪一個,只要對人家有利嘛,你樣樣都送!固然是他是個佛,我也供養他,他是個窮人,我一樣地供養他,這是為了他呀!所以這個地方要了解啊,說:對自己所有的身、財、根、善,沒有一樣東西有一點點捨不得的心,要至心徹底地破除慳貪,而且從內心深處地要送給人家。
~麗明:今天我們研討的段落主要是要破除我們,不是去看別人貧不貧窮,也不是看我布施多少錢,而是看我的心。我們也不是要去看我今天布施給別人的時候,我會到福報的這件事情。這些東西在我們整個布施波羅密多,都是比較不清淨的。為什麼布施裡面,所講要沒有一點點捨不得,其實布施對我們在修行上面,要修行的一件事叫捨心,要對治我們貪心,所以當我在布施的過程裡面,如果我有一些的貪心,那對我來講,它就是一個障礙,所以透由修行布施,可以把我對於自身這種內外的貪著心,把它去除,所以它的定義才會很清楚的,不會有任何的回報。

 

★讚頌:菩提心讚頌 曲:真如

十方所有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虔誦大乘莊嚴論 諸佛菩薩請傾聽
當如發心讚發心 弟子如是供世尊
如地如淨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寶源 如海如金剛
如山如藥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樂 如王如庫倉
如道如車乘 如泉如雅音
如流亦如雲 發心譬如是
十方所有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十方所有世界中 ~ 一切遍禮盡無餘
出自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善行小點滴

~小萍:現在大家不是都在流行買噴瓶嗎?我上禮拜幫大家訂了兩千多個瓶子,在這過程中分享一個經驗,第一訂東西時,要看發貨地點是哪裡,才能做最妥善安排收貨地點。第二騎摩托車不要亂停,我的車子被撞倒了,後照鏡壞了,摩托車刮傷,保險理賠會打七折,可能有做善行,幫大家訂瓶子,所以對方剛好不想要有初險,所以車子修都少,他全額賠給我。
~游爸:媽媽有喜歡吃幾種菜,在里仁買不到,有機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去種,所以我租了一塊地,然後種媽媽喜歡吃的菜,在巡菜園時,明明有蟲在菜,你會怎麼辦?心想,就讓它吃,學習剩下就是我的收成,可是還真的很難,不過覺得我們要持修的時候,要數數練習,要長養慈悲心,或許租一塊地來種有機菜,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方法。

 

★行政事項

  1. 1. 老師的關懷【一份輕輕的作業】
  16秋231個人回報專區 https://reurl.cc/L3XVn9
  1. 請同學們加入「福智佛教基金會」line@,以便受到最即時的詢息。
  2. 我們一起相約發願-蔬食A計畫。
 【福智大願行 蔬食A計畫】https://reurl.cc/3D3nlL
  1. “給世界一個擁抱-祝福感恩加油短片計劃”,歡迎同學參與,感恩。
 5. 悲智雙運專輯發行訊息

 

★Homework 2020.04/18上課進度

1‧ 廣論:P264LL1又能障礙捨心增長~P267L01不應道理
 音檔:[112A] 15:00~ [113A] 25:28
 手抄:第十四冊 P248L06~第十五冊P15LL2
 連結:http://www.mylamrim.org/?p=21269
《廣論》:21 組 P264LL1又能障礙捨心增長~ P265LL1是名菩薩。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攝波羅蜜多論》云﹕「由何增長慳悋過,或能不令捨心增,虛誑攝持為障礙,菩薩應當盡斷除。若諸能障惠施心,及障真正菩提道,如是財寶或王位,皆非菩薩所應取。」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復如前,如是思已當修無貪。即前論云﹕「應念諸佛殊勝行,當自立誓思隨學,為除貪著攝持故,以善分別觀察心。我身已施諸眾生,施身果法我亦捨。我若反貪諸外物,如象洗垢非我理。」如是多思能捨勝利,若能引發廣大歡喜,及多思惟攝持過患,若能引發極大怖畏,則能任運生惠施心。
如是修習慈悲之心,及善思惟諸佛菩薩傳記等後,亦當引發能捨之心。發起道理者,如《入行論》云﹕「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惜施。」謂身受用善根三法,為所緣境,思惟惠施一切有情。如是若於一切所有破我所愛,數數修習施他之心,是名菩薩。】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2.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
新竹企業廣論班  http://www.mylamrim.org/
臉書FB  https://www.facebook.com/mylamrim
Email:au101112@gmail.com
LINE群組:新竹企業班    skype: lrautumn2014
*****’`認`’**`真`’**’`學`’**’`廣`’**’`論`’***
*****’`歡`’**’`喜`’**’`學`’**’`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