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 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己一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庚一、上士道次第亦攝於二士道

庚二、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己二 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丁二 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廣論內容】

Ø為什麼要由下、中引導到上士的原因。

Ø三士道引導的內容是什麼?

~為了能夠到上士道的緣故,之前必須學習或成辦與下士道者,共同要成辦的前行,與中士道者共同要成辦的前行,一步一步的引導上去。

–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

–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

–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

~於前面的暇滿身已勸取想要修行的心,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最有意義的是人身,以上士道的發心為成就無上菩提來修行,得到最真實的大利益。

 

【課前題綱】

1、三士道總攝一切至理一科所分三士類與【攝抉擇】所提三士有何不同?為何會這樣說?
2、具有的五蘊之身有何過患?有利益嗎?

 

【讚頌】@幸福的小沙彌

幸福單純~追求最究竟的離苦得樂!

(練唱網址=》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praise/6/520-7-116)

 

【聽帶/研討】@25組消文.收攝.研討

1-師父說:

【◎ 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

「那麼在這個地方,關於「律儀非律儀」我簡單地解釋一下,律儀通常也就是說這個是戒律。那麼為什麼稱它為律儀?為什麼稱它為「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呢?這個律儀普通就是指戒善,它這個能夠發最善的上品的無表業的,換句話說,這種一定是感最好的善淨之業,一定是最好的善淨之業。那麼另外一種叫非律儀或者叫不律儀,那是一定感得上品的惡業。所以上品的善業它一定會超生、生天,最起碼的話一定保持人身,如果我們以這功德回向淨土的話,那一定會往生,這就是戒。所以你真正的得到了這個戒體,只要如法去做的話,往生那穩得不得了。」
「那麼同時那個不律儀的話一定墮落。什麼是不律儀?我們叫惡戒,這個概念我們不大清楚,這個地方簡單說一下。通常有兩種、有三種狀態可以說:第一種這個出身的家庭,譬如說出生的這個家庭,像我們這裡不大有,印度他這個是家族傳下來的,譬如說他那個是婆羅門種、剎帝利種、旃陀羅種,或者殺豬的、宰羊的,他這職業本身就是祖上傳下來的,就該這麼做,這樣。所以換句話說,這一種是專門講殺生的,殺豬、宰羊就這個樣,所以他那個概念從小當中就應該這麼做。其實我們現在這裡還是有這種,譬如說有很多外道,他覺得就要這樣做的。我在印度就聽見過這麼一個,他那個宗教的說法,就是說告訴我們去殺人。殺人他不是說像強盜這樣,用幾個人先一副好面孔,看見一個陌生人來了, (p24) 他就跟你很親善地來幫忙你,你相信他了。然後他就帶你到某個地方去,然後幾個人圍上來把你弄死,把你的東西就統統拿去。而且因為它是一個宗教,所以那個政府簡直沒辦法它,到現在這種東西還有欸!這個宗教就有這麼力量,這種就是惡律儀,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現在因為受了世間的這個不正確的這個說法,不正確的說法。譬如說,我們現在說:這個東西很多動物天生來就該我們吃的。那麼你就要去,拿了這種概念,以及我們往往就是一種錯誤的概念,顛倒的概念,拿這個概念覺得這個要這麼做,要這麼做。那麼我們說舉一個比喻吧!就是這個宋朝有一個很有名的一夥人—梁山泊、宋江那夥人,他可不是說我在這兒做強盜,他打出來那個招牌叫什麼?「替天行道」。那他的確是……然後呢,在社會上面這個俠義,覺得還很那個呢!他專門什麼?專門就是做這個。你說他一無可取嗎?欸,他好像還很講道理咧!說他講道理嗎?那都像你這樣的話,那個國家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是這種人,就是這種人,受了這個概念,他就、就、就這樣去做這樣,那麼在這種情況這個叫惡律儀。」

「那麼還有一種,好的也好、壞的也好,這個地方單單指好的,就是說,他並不是有特別的這種戒善,而是說他本身,譬如說我們世間的人覺得這個事情該做這個好的啊!那世間大部分人的道德操守、道德標準覺得該這樣去做的。那麼通常呢,我們說戒善跟性善, (p25) 就是屬於性善他也認真地這樣去做;或者就算是那個戒善的話,這個戒不是跟出世很強有力的,這種就是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譬如我們世間上來說,仁、義、禮、智、信,乃至於譬如說我們受五戒。這個五戒有兩類:假定說你為了出世而受這個五戒的話,這個五戒就屬於淨戒律儀所攝的最起碼的根柢;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特質,就這樣隨隨便便做的話,實際上也沒有得到這個真正的內涵,這種情況做是做好的,但是呢實質上不夠,那麼這種就是在這個裡頭。」

1-Q1.生活中有什麼是屬於惡律儀(非律儀)的例子呢?

1-Q2.我們做事的時候也是緣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嗎?

 

2-師父說: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所以說,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的、要取的心要,這個善法欲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下面《中觀心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這一個。那麼這個括弧裡的這個論文,下面的解釋就是這樣,說我們應該這樣地想:說我們現在身體「無實」,這是虛的、是空的,那麼非常快速又無常地像芭蕉一樣。芭蕉是什麼?就是普通的芭蕉樹,看起來一棵樹,如果你撥開來的話,發現像那個一層一層撥到後來裡面沒有,空空如也,外面看起來好像有的,裡面卻是沒有。那麼我們身體,我們以為這個我也是一樣,原來這是什麼?色、受、想、行、識,拿掉這個東西,你找不到了!又像一個泡沫一樣,泡沫看起來有的,一碰就破掉了。不但是說泡沫說它裡面是空,而且非常快速,隨便一下就破掉了。它本身既沒有實在,又這麼快地 (p33) 消失,卻在沒有消失之前又什麼個狀態?「眾病巢穴」,唉呀,所有的病苦的根本就是從這上面來的!「老等眾苦」,沒有一個人跑得了,所以各式各樣的苦都從這個上頭來的。拿我們現在來說,哎呀!又要餵它吃,又要餵它,像我這麼一點、唉!稍微一點點就不行;就算好端端嘛,吃過了以後,唉,還要忙這個,還要忙那個,實在是一無是處。所以我們了解了這一點,應該怎麼辦呢?「應以上士所有的現行,度諸晝夜」,那這是我們真正要求的,要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我們若晝若夜,真正要做的事情,這個才是,不要讓它空空地浪費,得不到這個好的結果。所以在這個文,等到你了解了暇滿以後,再在這地方念這個文的話,研、學這個文的話,這個文就本身有很大的意義。啊,一點都沒錯,這人身是毫無意義,然後呢得到,真正說起來,內容是一點都沒有,但是卻在整個的生死輪迴當中,它最寶貴的,為什麼最寶貴?因為儘管它無意義,說它有一個特質—唯有在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趁那個無意義的人身,善巧地利用,跳出這個生死輪迴,還可以幫助一切人;除了這個還沒有,在任何情況之下沒有的。所以你想到這一點的話,你絕對不願意去浪費,絕對不願意浪費!眼前一切時處,都是幹什麼?都要努力去修行,不要讓它空空地浪費。」

 

【善行分享】

1、25組-園尹:每天供養一點點,累積起來也是滿多的。

2、25組-詩云:跟著婆婆(釆燕師姐)去廟裡練習供養發心及意樂,自己也很開心。(公公(文賢師兄)會放一些零錢,讓他們練習)

3、25組-輝宏:跟哥哥陪媽媽去看姑姑,前些日子有一些病障,姑姑人很好,但心情没有很好;表弟一家人為了照顧姑姑很辛苦,自己感慨很深!

4、21組-德芳:(請大家練習關ZOOM麥克風並教大家如何使用)
–因為防疫,自己負責的活動停辦;在學校發現積水怕小朋友跌倒,本想叫學生,但轉念之後,自己去把積水處理完,也把教室用漂白水拖乾淨並噴酒精,雖然處室下屬不好意思,但自己覺得同仁很忙,自己幫大家服務也無妨。

5、23組-志強:因為疫情,公司廠區很多,內地又封城,志強就召集幹部關懷同仁,持續了3-4週,最近內地復工狀況漸入佳境,除了一位因為學業狀況之外;透過學習廣論,自己身心所學應用生活、工作。

6、24組-莉娟:分享上週24組負責消文,而金津一人承擔;今天由25組承擔消文,金津也把這週進度聽完,也自己在家練習消文。
7、24組-金津:這週進度,自己聽帶好像無法完全了解,所以反覆聽帶後,再查資料,了解課文文意。
–隨喜美淑連續2週到家裡教他跟莉娟使用ZOOM,非常謝謝美淑。

8、22組-婷尹:從2/19開始堅持每天誦1次108遍度母讚、普門品、35佛問訊,並隨分隨力不吃動物肉(以餐的方式計算避免造成家人困擾)假日考慮家人誦經問訊等事宜會提前在平日完成,主要是因為最近疫情、氣候變遷,看到世界各地災害頻傳,想盡一點心力,努力讓地球好一點,回向氣候變遷、各地疫情、蟲害能盡速解除,受苦有情業病災障盡消除。

 

桌牌:佛所說法,為利益有情:現前增上生,畢竟決定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