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45LL2 此處修法者- P46L07 疲倦昏沉等亦當消滅

音檔: [24B] 05’21” – [25A] 06’19”

手抄第三冊:P274L01-第四冊P06L08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己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沈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礙減少,疲倦昏沉等亦當消滅。
【廣論 師父手抄稿】
(p274) 【◎ 此處修法者。】
那麼現在我們這裡修什麼呢?這裡是告訴我們,對善知識修淨信心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怎麼修呀?告訴我們了:
【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正面的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
一步一步來說明一下。說我們現在這裡了解了這個修行的方法,那麼現在我們要修的,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所緣的行相是什麼,就是怎麼樣依止善知識,啟發這個信心,絕不動搖等等。他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先思惟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這個殊勝的利益,他舉一例,說很快能成佛等。假定說,你能夠想到這一點,一下這個心裡面就能夠把握住,可以!不行,那找其他的,總是找跟你自己相應的這一種。它主要的目的在什麼?如果你跟它相應了這個概念能夠生起來的話,它有一個強烈的力量,它會引動你一心一意去求這個事情。雖然我們在佛法上面容或還沒有,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而且很強盛的這個能力,你只要把這個能力稍微轉變一個方向,求佛法馬上成功。
這個能力是什麼?就是你好樂要求的東西。譬如說我們現在聽說,欸什麼地方有一個大法師:啊,這個法師好了不起!或者說,這個地方打七怎麼好,或者這個東西怎麼好, (p275) 你心裡想:「哎呀,我一心一意要去求它!」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哎喲,這個美國好,大家想留學;然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話,這個男女之間的,做夢也要夢到他。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啊!千真萬確的事實!為什麼啊?它有殊勝的好處在。我們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力量?有嘛!可惜的是用錯了,現在你只要把它改過來。它改過的一個方法還告訴我們—思惟,關於這個道理後面會詳細講的。所以我這裡原則告訴你們,你了解了原則,下面懂得了方法,一定做得到。到現在為止,在座的大部分,這個方法還不懂,所以到現在為止雖然去修還沒用,我們不急,一步一步地深入。
這個是前面拉的力量,容或夠了,但是後面還要一樣—推的力量。有的時候我們會向後面退,他就告訴你,如果你不親近善知識有些什麼害處,說這個害處能夠引發現在的、後在的大苦。喔喲!你一想到這個,你就不敢不去親近了。所以後面有推的力量,前面有拉的力量,哪有不成功的?決定可以成功!同樣的道理,佛法上面雖然沒有這種感受,但是我們心裡這個能力是千真萬確!譬如說這個地方一杯毒藥叫你吃進去要死的,當然我們不要去吃;或者說這個毒藥的話,風吹的話,馬上吹過來讓你中毒的,你趕快逃都來不及。一定是這樣對不對?叫你來,「嘿,不可以!」這是後面推的力量。當你想到親 (p276) 近這個惡知識,對你有這麼大的害處的話,你一碰見他躲得遠遠的。這樣,這個就很容易了。
所以記住!這個地方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這兩件事情:什麼是惡知識?不信。哦,如果他不信的話,這個信字不是普通的。什麼是善知識?他能夠淨化你的,就是這個;我們修的也是修這樣。那麼,有了這個前面拉的力量,以及後面推的力量,這個力量是有了,那麼正修的時候修什麼?修:
【次應多起防護之心。】
防護,以前錯的不要。以前錯在哪裡啊?專門看他的缺點,現在不可以!
【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
對於那個尊長的過失,這個心理千萬不可以起,萬一起來了以後,心裡一定要拔除掉它。這是為什麼我們平常的時候,注意喔!為什麼菩薩戒上面特別強調告訴我們,「說四眾過」,說四眾過,為什麼「自讚毀他」萬不可以!四眾是什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個是三寶之列,他是個清淨幢相,你說他的過失,喏,就是這個地方,真正說 (p277) 起來害我們自己。所以我們現在總是,喔唷,坐下就談那些事情,啊,錯了!現在你能夠避免這些,這些都避免了,當然善知識你就更容易避免了。
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很多善巧的方法,實際上理論上面我們也了解,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救度一切眾生,十惡不赦之徒你都要救度他,何況已經出了家的清淨幢相?他如法你趕快跟他學,他不如法你努力去救護他,這個才是啊!因為你要如法去救護他,你覺得自己內心當中還欠—悲心不夠趕快學慈悲,智慧不夠趕快學智慧,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哪有什麼坐下來說他不對、說他不對的。普通的一個人尚且如此,何況你的尊長?不管你用哪一個方法去想,實際上很容易,慢慢、慢慢、慢慢去掉。下面:
【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
這個過失方面防護,功德方面增長,就是盡你所可能地儘量想他的好處,多想它。這個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了,只要你心裡生起引發你的好處的話,想到這個他功德的長處的話,雖然有一點小小的過錯,它不會擋住你,不會擋住你。就像做父母的人,看見那個子女總是可愛的。也許我們沒有做過父母,可是我們看自己,看自己都是最好的,就是這樣。為什麼啊?就是這樣嘛!你能夠對這個東西覺得有功德、有好處的話,過失就看不 (p278) 見,現在我們學的就是學這個。那麼學到什麼程度啊?下面說:
【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
你一直這樣去修,一直修到什麼時候啊?你內心當中這個「信」清淨了,清淨的信的行相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可以了。進一步,這個清淨行相生起來,你隨時隨地覺得:「哎呀!這個善知識好,一切都靠善知識啊!」你自然而然,你不知不覺說一心一意去依靠他,他的好處都得到;實際上就是這一個念頭本身,就是無比的功德。關於這一點,以後慢慢地講,那麼這裡的主要的就是說,要修到什麼時候呢?要修到這個時候。
【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清淨的行相生起來了以後還夠不夠?不夠!還要像前面所說的念他的恩,這個師長對自己的已經做的恩以及當作的恩。已經做的恩固然要,當作的恩同樣要,實際上同樣的重要。因為已經做的恩,所以你會一心一意地依靠他,因為你還要求得更多,所以你絕不想放棄他。已經做的什麼恩?那今天我們有這個機會在這裡,都是靠善知識,沒有善知識絕不可能,我們現在還在惡道當中。當做的什麼恩啊?你不是要成佛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他,沒有一個例外的。你能夠這樣想,那麼下面就行了!
(p279) 我們想想看,假定這種心理真正地形成了,你的心裡面會不會起一念的惡念啊?找不到一念惡念了!不清楚明白嘛!現在那個菩薩戒上面,我們說:「哎呀!不說四眾過,不自讚毀他,難之又難。」你了解了這個道理輕而易舉,叫你不做也不行,你只要把菩薩戒如法去持好的話,哪有不往生?比丘戒乃至於八關齋戒一日一夜都可以往生,何況持了菩薩戒,哪有不往生的?這不是清楚明白極了!所以古人說萬修萬人去的法門,是絕對正確沒騙我們,可是我們在文字上面空轉戲論,那有什麼用?所以他這裡告訴我們你有了這個,至誠、恭敬都來了。那好,這正修。下面呢,完了以後如何?
【◎ 後時如何行者。】
這是狹義的修。廣義的時候一切時都包含,廣義地來說,這後時也在修當中。狹義地來說,就是我坐在這裡,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你作早晚課的時候,或者早晚課完了以後,你自己定下來的時候,拜佛、打坐那個時候。那麼剩下來的時候,說我拜完了佛,作完了早晚課,剩下來,吃飯也好、走路也好、聊天也好,乃至於睡覺等等,該怎麼辦?告訴我們了,這裡,「應將所集」……喔!這個還沒有,完結的時候,是正修完結以後。「未修中間者」還要再下面一段。這個下座的時候,
(p280) 【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
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不詳細講。簡單地說一下,前面做的你只要如法地做,有無量無邊的好處,那麼那個時候要迴向。那個迴向,「猛利欲」—猛利的善法欲。在座的有幾位還沒有聽過的,把以前的錄音帶好好地聽,那個時候曉得,「猛」是什麼行相,「利」是什麼行相,「欲」應該是什麼狀態,如何迴向,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當然你可以照普賢行願、十大願王、七十願各式各樣。迴向到什麼呢?現時的、畢竟的;現時就是眼前增上生的,究竟的是畢竟、究竟決定勝。換句話說,我們從凡夫地步步上升地,一步一步上去,統統在裡頭。如果拿次第來說,那就是說現在迴向的是資糧位應該什麼,加行位應該什麼,見道、修道應該是什麼,是一地、一地等等,這個就是眼前增上生經過的。究竟決定勝—圓滿的報身,圓滿的報土,迴向這個。
【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
這印度的正統的做法,我們每天作的是修四趟,他是坐在那裡修的,據我所曉得的,他們的確這樣,正規的,晚上睡四個鐘頭,六時當中,那個時候是睡的,早晨起來,通常都是二點多鐘,第一座,他們這麼一座很長,要三個這印度的正統的作法,我們每天做這個,是修四趟,他是坐在那裡修的。據我所曉得的,他們的確這樣,正規的晚上睡四個鐘頭,六時當中那個時候是睡的,那個時候是睡的。然後早晨起來,通常都是兩點多鐘,第一座兩點多鐘,他們這個一座那是很長,三個鐘頭,三個 (p281 多鐘頭要。然後呢早晨早齋,早齋完了以後,下面一座也是通常都是三到四小時。所以說午前一座、午後一座、初夜一座。中夜是睡覺的時候,每天修四次。下面這一段話,這初修的時候該怎麼辦?
【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沈自在而轉。】
要曉得我們剛開始修的時候,如果你時間長了以後,它很容易跟著「掉沈」而轉,「自在」就是說你不知不覺當中在這個裡邊。什麼叫「掉」?什麼叫「沈」?這裡不詳細說,這個奢摩他那個地方說得非常清楚,對我們已經有經驗的同修,我指出來你們馬上曉得了。現在我們所以沒辦法得到定,乃至於不能一心不亂的,心裡有幾種狀態,有一種呢散亂—胡思亂想,東想西想。這個裡邊不是指一般的散亂,特別講「掉」。「掉」是什麼?跟貪相應的這種心裡面攀緣相,想這個、想那個,這歡喜這個、那個,這種狀態,就是心裡面向上揚的時候這種狀態。還有呢,等到你想、想、想,想累了以後向下沈了,向下沈是什麼?先是細昏沈,到後來是粗昏沈,到後來睡著了,乃至於。
我們想想看,我們現在普通狀態是什麼?就是這個。自己還說:「哎喲!我一天可以盤那個腿,雙盤喏!一個小時哦!」是!把那個腿嘛熬得痛得要死,心裡在幹什麼?非沈 (p282) 即掉!不是在胡思亂想,就是在那兒打瞌睡。不是,瞌睡已經不曉得到哪裡去了—細昏沈。你們要想認真學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一直等到學到奢摩他,那個行相說得非常細微,隨便心裡面一點點的樣子,它告訴你得清清楚楚。你自己認識了走上去的,那的確是安穩得不得了,這裡我不詳細說它。你剛開始養成功了習慣了以後,好了,
【此若串習,極難醫改。】
一旦養成了習慣,你要改好難、好難,結果是「一生善行,終成過失」,然後生生世世拖在這個地方,這麼嚴重!所以我記得十多年以前,那個時候也是莽莽撞撞地到處去亂撞。那個時候,我因為看過一點那個本論,以及其他的善知識的提示,所以我自己也曉得關起門來沒用的,茅篷裡面不行。禪宗說得很清楚:「初不破本參,不住山」,要破了本參以後才住山,你沒有住山本錢不行,那個時候我已經了解了。現在我們,唉,什麼是「本參」連它夢都沒夢見,就要去住山,沒有用!所以我那個時候到處去跑參訪,哎!結果遇見一個我那個時候覺得善知識,然後呢我就跟他去。喔!非常好,也承蒙他攝受,兩個人關在一個地方,人家借給我們的一個地方,我們去修行。
然後他也告訴我,這個禪堂裡的規矩,早晨起來嘛怎麼樣,這個掛,臨濟掛鐘板怎麼 (p283) 掛,曹洞怎麼掛,然後等等。然後到禪堂裡邊一副,怎麼板,那個香板應該打幾下,怎麼弄幾下,我聽了好有勁,啊!這個規矩美不可言。然後到時候跑上去坐,坐在那個地方一坐。結果一坐,嘿!絕沒有三分鐘,一看他,在那兒打瞌睡。我那時候因為多少轉過幾個圈子,多多少少還曉得一點怎麼坐,所以坐得滿好的。自己先是一心一意地坐,因為我要學他嘛!所以有的時候注意他一下,一看他—怎麼來的,不對啊,怎麼一回事情啊?他大概也注意了,所以等到那一座下來以後,他就在那裡,弄到後來乾脆口水也直流,就在那兒睡著了。起來了以後,他也覺得:「啊!這一支坐得很好。」
吃飯的時候就隨便談,他大概也聽出苗頭不對,他就跟我說:「嗯,早晨剛起來有一點昏沈。」我想沒錯,那個時候我的心裡面,當然雖已經動搖了,但是不會太……太怎麼說,我也說不上來了。吃飯的時候就跟我說:「欸,有一點昏沈。」我想沒錯、沒錯,吃過飯應該好一點。結果吃過飯,唉,如此這般,還是老樣子。下座了以後,他說:「吃過飯後容易昏沈。」沒錯,沒錯!結果,那一座完了以後下來,然後呢洗洗臉或者什麼等等,我想這一座應該好一點吧。嘿!結果一樣。一天六支香,沒有一支香例外的,就這樣。結果就這麼睡了兩天,回去啦!我心裡面就懷疑,就這個樣嗎?
那個時候我已經看過、看過了,可惜的就是沒有人真正地講,所以這個重點還不大知道,還不大 (p284) 知道。一直到後來我自己,那時候我前面,唉呀!我真是不曉得吃過了多少苦頭啊!我前前後後看這個論,從頭到尾看過很多遍,第一遍看的時候一竅不通,但是看了很歡喜。那個離開現在已經整整多少,二十三年了恐怕,我記不住,不是二十三年就是二十二年。雖然不歡喜,我還是咬緊牙關看到底;以後不斷地看,啊!看一點歡喜一點,但是重點都看不見。以後後來我自己一個人跑得去用功,用了一點味道,再翻—哎呀!那個時候才了解原來這樣。他這個上面告訴我們什麼,你一旦這個惡習慣養成功了,改不過來了。他自己不曉得欸!不曉得。他雖然曉得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雖然沒有像他那位老人家那麼經驗幾十年,但是我們在座的,前面的同修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你說你念佛你提得起來嗎?到那個時候就是胡思亂想,你就是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再不然它就是昏沈,你依舊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呀,養成了這個惡習慣是「極難醫改」啊!你要怎麼辦呢?
【故應時短,次數增多。】
不要時多,這個地方是一個大學問!他真正叫我們上座的時候,後來我遇見了善知識,他告訴我們這樣—四、五分鐘。他前面那個道理已經講過了,現在我們根本道理 (p285) 都沒聽懂,沒聽懂試都沒用。告訴你了以後,當年,一定是這樣的,告訴你在這個地方,然後你試了以後,這個時候關係重要了!所以我們現在聽過了以後,聽過了就算了,沒有用。聽過了以後,你不斷地去想他說的是什麼,然後呢,用!到那個時候你心裡面,開始很難捉摸,到那個時候多多少少有一點影子了。他會盤問你什麼狀態,你要告訴他。真正想學的不要他問,你自然去問他,說那個時候坐了以後是這個狀態,他覺得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告訴你。然後呢,你那時候安住在上面沒動,讓你試幾分鐘。到那個時候你很清楚地,欸,「掉」怎麼跑的,「沈」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告訴你五分鐘,有了五分鐘,然後呢你回去,十五分鐘。到了那時候,他下面等到你慢慢地行了,慢慢地增加。那麼,這個括弧裡面有一段話,
【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
這個文字先不解釋,我把那個內容說一下,你們自己一看那個文字就懂了。說你假定得到了正確的指導以後,你上去坐的時侯,這個行相就很清楚,哦,你曉得做些什麼。然後呢因為行相很清楚,做對了你會很歡喜。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你去跟他學,他 (p286) 做對了你覺得很歡喜,對不對?然後呢,開始摸的時候,唉呀,你摸來摸去,就是摸不到這個竅門,到後來你摸到了,哎呀!心裡好歡喜呀!那個時候你就歡喜地覺得:「啊,對了,對了!」譬如說你念佛,平常你就是胡思亂想,到那個時候一下這個佛號提起了,哎呀,你覺得歡喜呀!如果修過行的人,認真過的,都有這個經驗。或者你拜佛,平常的時候胡思亂想,到那時候你拜你那個心裡非常寧靜,哎呀,覺得那個時候,或者有一種不知不覺的感恩心,或者不知不覺的歡喜心。乃至於有的時候拜的時候,不知不覺得這個會痛哭流涕,雖然痛哭心裡卻是歡喜的,樣樣東西都是這樣。
結果,我們碰到這種情況之下,哎呀,那好了,繼續下去。他不是!等到你發現了這個歡喜,你會覺得:「哎呀,這下對了!這下要修了。」這個叫「欲修心」。欸,妙咧!我們碰到這種歡喜的情況繼續下去,他告訴我們怎麼?停下來。那我們想想看,這個碰對了為什麼會停下來?大善知識的大善巧,真美!你碰對了叫你停下來,停下來是什麼狀態啊?你下來了以後你心裡想:「這麼好啊!」你雖然下來了,你一心一意一直想再去做那件事情,你相信不相信?容或我們沒有這個經驗,我告訴你,今天跑到廚房裡面去,那最好的東西讓你嚐一下,也許你以前沒有嚐過,他勸你,你不想去吃,最後你想不妨去嚐,然後你跑到廚房裡面一嚐—這麼美!告訴你停下來,對不起,明天再來吃!你回去了一天到晚想:唉,等到明天,實在等不到,最好今天中午就吃!我想我們有這個心情吧!就這麼善巧,就這麼好法,欸,它就是這樣!這也是我親身的經驗。我曾經跟你們說過,二十幾年我這個念佛的經驗,欸,但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就不來了。嗯?昨天晚上怎麼這麼好,今天晚上為什麼不來呀?怎麼找也找不到。
以後經過若干年以後,我這個了解以後,那時候我在另外一個地方,也是一個人在那兒閉,然後那時候,以前每次得到了好處就不行了,啊,原來毛病在這裡啊!那時我也這(p4)樣坐,坐了沒幾分鐘,欸,境界現起,啊,非常好!我就忽然一個念頭想到:哎呀,善知識告訴我馬上下來。我就那時候下了絕大的決心欸!把那腿硬是拿掉,然後下來了。下來了以後我就發覺了:真美啊!雖然下來了,我一想:哎,這個時間怎麼過得這麼慢,我要趕快回去再坐第二座!不管做什麼事情它那個心就拉著你,那時我感覺得到。以後的確這樣,你只要做得好了以後,到那時候你停下來的話,它就會拉著你。
現在我們是不是啊?不是。我們不要說在那兒摸不到,就是你摸到了,也是苦苦地在那兒硬撐撐下去,撐了很長。撐了很長,結果什麼啊?味道嘛是沒有,哎呀,坐得嘛腳又痛、腰嘛又酸,所以結果啊,下一次還沒有看見座位啊,發嘔!叫你去,心裡想說:唉,最好慢一點!所以我們真正用功的時候,你了解了這個,就巴急不得,不能,要早去。你如果把握不住這一點的話,最好希望拖得晚一點,所以才我們會拖拖拉拉的。假定說你對這上早晚殿嚐到了味道的話,叫你到七點鐘去,你一定六點五十五分早就去了,先坐起來,他不坐我要坐。毛病就在這裡!所以我這黑板上面告訴,特別寫,拿現在的話:讓那個修行做你的朋友,不要讓修行做你的冤家。我們現在就是這樣,讓修行做我們的冤家,真是好可惜!他下面怎麼辦呢?
(p5)【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碍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你第一個要摸對,摸對了以後,要得到稍固。什麼叫作「稍固」?我要說一下:譬如說我們現在念佛也好,打坐也好,瞎貓碰見瞎老鼠,會碰得到的哦!一下來了,這個不算。這一天碰見了,明天沒有,你真正摸對了以後,不是,現在碰對了明天還來。但是不穩的,有的時候滿好,有的時候一提就提起來了,有的時候提了半天才來,那時候沒有。你真正摸對了以後啊,你一上去,一提馬上就來,就這樣,這個穩了。固不固?不固。什麼是固呢?就是你不但一提就起來,外面的境界引動你,引動不了你,那是固了。這樣呀!然後呢你延長那個時間,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延長的時候,不是熬腿。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練不倒單,唉,我實在代他可惜,但是也無從勸起,沒有辦法的。在座的諸位也許已經有人信得過我這個話,因為前面已經學了這個教授相當多,如果說你們自己不管聽也好,自己看下去,把那個奢摩他、毘缽舍那看完了,我不叫你這樣做,你也都不可能,你會很清楚、很明白的。什麼是生起,然後什麼是穩固,每一個地方的行相非常清楚。走進去每個地方都有次第,那個時候延長,對了!
(p6)然後呢,下面是大原則,「於一切中」,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太急,急不可以,緩—太慢也不可以,這是加行的過失。你能夠這樣做的話,「障碍減少」,這個障碍當中最主要的是掉舉,然後昏沈、疲倦等等,統統消滅掉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坐,啊!自然而然很好,自然而然很好。所以聽到這裡為止,我想大家可以信得過我,得定不難哪,實在不難啊!你只要得到完整的教授,儘管我已經說過我周圍有那些人,你們也信得過,但是這個畢竟是信人家的,你只要肯照著這個完整的內容去做,我們每一位很容易都可以得到。今天就到這裡。
上面我們講到修行,所謂的修行是什麼,然後呢完了以後應該如何。今天講「未修中間如何行者」。正修的時候,就算照著他的規矩來做,只有四座。那麼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正修的時候,一個早晚課加起來還不到兩個鐘頭,然後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除掉兩個小時之外,二十二小時都在造惡業。你這個兩小時的善業,能抵得上二十二小時的惡業嗎?這是為什麼我們弄了半天了,不行!他現在告訴我們:欸,沒有正修的時候,這個中間怎麼辦。如果說你能夠把這個概念把握住的話,好了,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
所以平常我們講正助雙修,正助雙修,好像這個「助」只是意思意思,只是意思意思。錯了,錯了!要曉得:這個助修跟正修是一樣的重要,在很多情況之下,這個(p7)「助」比「正」更重要!譬如說我們講前行,前行好像不是正行,好像是基礎,實際上呢沒有前面的基礎啊,你整個的正行根本沒有用。平常我們常常做各式各樣的比喻,你燒飯,你前面那個菜沒有洗乾淨,請問你煮了能吃嗎?你這個房子的基礎沒打好,你造上去能住嗎?基礎沒有造好的,你住在裡邊,輕輕地一陣颱風來,把你壓死了。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嗎。這個經上太多說這種地方,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基本概念。
而這裡邊告訴我們正修也好,未修中間也好,不僅僅是這個形相要注意,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一點的話,那我們往往著在形相上面的話,那個對我們是一個好大的損失。現在我們看那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