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230 週四班   2019.09.05 課程內容與總結

【海報】貢丸湯不加貢丸

【桌牌】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1. 讚頌//【相思樹】 詞曲//真如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藍天悠悠 碧海悠悠

所有的心思都望著你來

在生命黃金的花季

我在期待你來

落日的美麗 朝陽的明媚

都在等你來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無垠的虛空 藍藍的大海

都在等你來

多少次望月祈求 多少次虔誠禮拜

所有的想念 所有的想念

只為期盼你來 只為期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 那是生命的花開

我在盼你來 那是無悔的等待

多少世多少生 我在等待 等你來

請聽我聲聲的呼喚

回答我念念的渴盼

上師啊 我在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

我在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

 

士能班長: 唱讚頌也是一種修行,老師有發一個誓願,要讓每一位唱過讚頌的有情,升起對三主要道的證得。「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我們每一次唱讚頌也是如此。就像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當師父世寂後,約有一年半沒有寫讚頌,只有師父聽得出來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是老師的修行。

 

  1. 【全廣II-148講】真如老師

    像之前大家都聽過一個公案吧!就是有一個人他在思考因果的問題,不知道這因果到最後是怎麼回事?後來他就去問一個修行人,說:「如果是大修行人的話,還落不落因果呢?」那個人就回答他說:「不落因果!」然後就是因為「不落因果」這句話,他得到了五百世的野狐身。這個故事很有名哦!其實他就答錯了一個字,應該答「不昧因果」,就是非常非常有修行的人不是不落因果,好像因果的法則在他身上失效了,不是這麼回答!而是說他不愚昧於因果,他會對因果了了分明、毫釐不差地精勤持戒。 [05′21″]

  就一個字哦!你想想,當我們對一個問題起了疑惑之後,如果是真正的疑惑,就會梗在心頭啊!然後你會一直探索這個問題,可能跟很多人探索,但是你得到答案並不是很滿意,然後自己去看經典、看論典,好像看得疑雲更重了,一個問題在心裡有的會鬱積十年。像那個人問了那個因果的問題,後來給他答的是這樣答的,如果他信了的話,說:「最有修行的人就不落因果」,好像因果法則在他之外了。如果這樣去修的話,也是非常危險的! [06′04″]

士能班長: 我們修行對於一個小小的錯誤,都可能造成極大後果,因此隨時隨地,都要清清楚楚。

 

  1. 喻// 買櫝(ㄉㄨˊ)還珠

楚國一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出高價買去,但他只看中精美的匣子,遂將珍珠還給

珠寶商。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清.朱彝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也作「得匣還珠」。

 

Q: 請大家討論生活上,做的一些捨本逐末的事件? 例如: 在週年慶消費換禮品…

 

美蘭: 這種經驗很多,在周年慶失心瘋,為了得到滿額禮的贈品,就拼命掏錢出來買。

姝婷: 昨天有廠商到我們公司擺攤,是賣花茶的,我看到老闆使用的泡茶器就很喜歡,想要單買它,但老闆說這樣不划算,要我買茶送我器具,因此買了茶沒喝,看著泡茶器就覺得很開心。

彥廷: 幾年前我的姊姊,介紹我參加一個投資的說明會,然而前半場看似很正常的聚會,到了下半場就變調了,開始有人上台領紅包,我好奇問隔壁的人,為什麼有紅包可以領? 原來才知道,領的是利息,後來我才了解到,原來這是利用投資人的本金,提供投資人利息,這是不法吸金集團慣用的手法,果然五年後就被警方破獲。

俊彬: 以前遇過類似的案例,就是利用人的貪念,貪圖高額的利息回饋,誘使人來投資。

柏蒼: 像我自己本身喜歡木雕品,也是會喜歡木製的盒子,而不要裡面的珍珠。

志強: 想到師父之前舉的甘蔗皮的例子,如果只是在文字面做討論,而沒有深入研討內義,就像是吃甘蔗皮而沒有喝到甘蔗汁。

班長: 買櫝還珠的背後要表達什麼? 自己的體會,就是花一樣的錢,但沒有拿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1. 聽帶討論//

班長: 本週沒有廣論原文的進度,然而師父在音檔講了一個多小時,幫大家複習,從聽聞軌理開始,大家覺得師父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師父音檔】

上士道部分。那麼上士道部分,他一開頭,一開頭啊,說在 206 頁,你們注意一下啊!這個概念一開頭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他這個地方,他那個主要的題目,是說明入大乘的門是發心,入大乘的門是發心。那麼,在這個時候,他就特別說明一點,在 206 頁上面,第一行說「《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說關於這一件事情啊,一定要獲得確定的見解。這個確定的見解分兩部分:一部分呢,這個內涵本身你絕對不能弄錯,絕對不能弄錯!然後呢,對於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要產生確定不移的信念。

就第一點來說,說解釋,下面他舉一個例子,譬如說,你現在要種稻子。那麼種稻子的時候,他要把那個稻種出來,有幾個條件。譬如說,稻的種子啦,然後要種在這個田裡邊啦,而且種的時間,一定是春天暖和的時候啦,那麼還要有水啦,還要有肥料啦!這些東西加在一塊兒,那麼稻與芽長起來,乃至於稻的種子就可以收穫,這樣。這個裡邊有一個事情是特別重要,什麼?是稻種、稻種!因為你要的是稻芽,如果你這個問題不能把握得住的話,你儘管這個地方是有水、有土、天氣暖和、有肥料,可是它長出來的東西,長不出稻的芽,也結不出稻的果。那麼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辨別這件事情?

班長: 師父問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辨別這件事情?我們繼續聽下去。

 

【師父音檔】

那麼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辨別這件事情?在這地方,我今天特別地要說明一下,特別說明一下。不但是發大乘,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件事情,事無大小。那麼為了針對我們目前的、一般的修行來說,是究竟我們圓滿達成的是佛果沒有錯,曉得要發菩提心,乃至於要行六度萬行。可是我們常常有一個感覺說:現在末法的時候,不容易做。不要說在家人做不到,出家人也的的確確很難。所以通常我們啊,會走佛陀給我們的一條方便的法門,說「念佛」。是,這是個方便法門,它儘管是個方便法門,這個法門你還是要把握得很正確,這一個前面那個辨別也要很正確。你了解它往生的最主要的條件是在哪裡,換句話它根本的原因在哪裡。

 

Q: 從這兩段師父要我們辨別什麼?

 

美蘭: 以前對學佛的印象,就是念佛號,好像這樣就滿厲害了,但是自己學了廣論以後才發現說,原來這是一門學問,需要一直不斷地去聽聞,去思惟觀察做學習。

南屏: 從小看人家在拜拜,都說有拜有保庇,後來才知佛教跟道教混在一起,然而兒子也說佛教是在拜偶像,但我也無法反駁;現在自己學習以後,有感受到學佛,是幫助我找到自己,找回原來的本性。

元滔: 這邊師父要我們辨別,為什麼要念佛? 記得聽法王說過,佛法是一門科學,並不是崇拜神,這門學問是可以用科學來證實存在的。

 

【師父音檔】

就在我們業當中,有一個叫引業,有一個叫滿業。這個引業是確定你這一生到哪裡去的根本原因,滿業是然後把這個你所要的這個內涵,把它加圓滿。所以如果說,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求往生,你一定要把握住往生的根本因在哪裡,然後你進一步求它的圓滿因。你往生的根本因把握住了,那麼去一定去,問題只是高下問題,哪怕擠到是邊地,擠到邊地也好啊!當然我們希望是擠個上品上生,乃至有人提出了,不但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啊,還希望成佛咧!對啊,這個是圓滿因,就這樣。

那麼它的根本因在什麼地方,你首先要把握得住,如果你在這個把握不住的話,它會產生什麼流弊呢?產生流弊就是剛才我們講的業裡邊,它有引業、有滿業,你引業根本把握不住,如果你滿業雖然做得很圓滿的話,產生什麼效果啊?佛經裡有這個公案,叫「修福不修慧,象身帶瓔珞」。喔!他做的這個因,圓滿但是不是根本。修了很多福啊,結果他這人道得不到,跑到畜生道當中去,雖然那個畜生很享受,這個不是我們要的。

 

Q: 兩個問題,請問大家,這裡師父大概講了什麼? 師父說「修慧不修福,象身帶瓔珞」是講對還是講錯呢?

 

俊彬: 引業要先搞清楚,才能去該去的地方。

秀真: 先延續上一題,師父要我們辦別菩提心是一切的根本,買櫝還珠重點是在那珍珠;而這裡所說的引業是根本因,滿業是圓滿因,福德智慧都很重要,不過就是要先把握住智慧的修行。

班長: 第二個問題,大家沒有回答;給大家一個線索,最近如俊法師常說的: 境界不是從它那方面成立起來的,而是我的心業力所感得的。

 

【師父音檔】

那麼整個佛法,跳出生死輪迴都是講這個事情。因為生死輪迴的本質就是痛苦,我們世間人不認識它,那麼現在特別指出來,這一點我們必定要認識的!如果不認識這一點的話,儘管你念佛,念佛也沒有用。因為念佛的目的,告訴你清清楚楚,什麼啊?這個世間是苦啊!一無是處啊!所以你現在只有要修學佛法,可是修學佛法又要這麼多條件哪,現在在五濁惡世,這個條件不具足,所以那個時候,你只有用這個方法。

條件是不具足是告訴你,修學佛法的條件不具足,所以給你最簡單的方法。給你在最簡單的方法當中,你不要忘記,這個圓滿因不具足,不是說那根本因沒有喔!如果你根本因沒有的話 ─剛才說的,這個就像那個種田一樣,這個土地比較瘦,然後呢,這個水分不大夠,然後肥料不大夠,那多多少少還可以長一個稻子;根本因沒有的話,不管你弄得多好,你種下去的是草,對不起,那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要弄得清楚。所以他一定是,主要的目的是解脫生死,就是這一件事情。那麼生死的根本在哪裡?這我們要把握得清楚,就這樣。同時,為了策勵你解脫生死之前,應該有些什麼準備,這些概念都要清楚。

所以你前面越清楚,不要急,你能夠順著這個次第來做的話,將來這個結果越圓滿,這點原則特別說。當然最起碼的,念佛固然是如此,然後最圓滿的佛果還是如此。再退一步,說:「啊!我現在只希望想學袁了凡先生一樣,怎麼改善自己命運。」好啊!你只要肯做,一定達到。但是同樣地在這個裡面,你一定要把握得住兩樣東西 ─根本因是什麼?然後圓滿因是什麼?這個就辨、就辨在這裡,不要弄錯,不要弄錯!

 

Q: 同樣兩個問題,請問大家,這裡師父要我們辦別什麼? 修學佛法的本質根本是什麼?

班長: 在任何學習要辦別根本因及圓滿因,例如: 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麼? 解脫生死。依這樣的原則,回頭去看仁俊長老拔草的公案,菜跟草一起拔,是要先去除煩惱,以及老比丘的公案,證果的種子已經在老比丘內心,重新思惟會很有意思,師父已經把最精要的方法教我們,辦別根本因及圓滿因。

 

最後以希望新生做今天課程的收攝

班長: 根本因就是發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