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課程內容與總結16秋230(四) 「就是這個光」

【讚頌】大悲光-詞曲:真如老師

班長:在唱這首讚頌會想,老師在做或唱這首讚頌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樣子。前幾天誦大般若經,心中升起法師一直提大家,遇境要有業果見,經上說佛陀為大眾開示大般若經時,全身放光、大地湧動。理論上現在一定在宇宙某處有佛在說大般若經,可是我們卻看不到,而菩薩摩訶薩就可以感受到,就想到這是因為業不一樣緣故。這首讚頌是從老師心緒中湧現出來的,對佛陀與師長的讚嘆,可是我們不一定有感覺,所以可以一直串習,練習讓他有感覺,讓我們的業與佛菩薩的業一點一點相近。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複習】

煩惱如何斷除:

  1. 癡:煩惱所依,要多修緣起。

  2. 嗔:是斷善根的大怨敵,勵修忍辱。

  3. 貪: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所以休息內外不敬及貪欲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4. 隨煩惱: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應知過患修習對治。

 

【喻】生命中的一幕

Q、大家在影片中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1. 秀真:一個人要這麼幸運應該要做很多好事,才能這麼順利完成。要讓每一個旁邊的人這麼願意幫你是要整個團體都要這麼良善才行。

  2. 金龍:我今天來上課剛好有對應到這個感覺。每次都來里仁上課覺得理所當然,今天剛好遇到紅燈,突然有一種感覺是好多因緣配合才會來上課,其實也可能我會完全不認識大家。

  3. 德芳:學廣論越久,很多理路會越來越串聯在一起。很多事情在生命的長河沒辦法看到很多樣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主角應該也會做很多好事,所以以後自己也會做很多好事。

  4. 班長:廣論學習這麼久可以觀察到這點就是對此有一個證量了。大家有學過暇滿,佛說爪上塵和大地土,我們身為人,又碰到宗大師的教法,是難得中的難得,真的要做殊勝想。如俊法師說過一個公案,一位格西跟仁波切的問答,「我下輩子會身為人嗎?」「會。」「我下輩子可以學佛嗎?」「可以。」「我下輩子會遇到宗大師的教法嗎?」「不一定。」我們一定累積了很多福智資糧才會坐在這裡,大家一定要好好思惟、好好珍惜。

【消文】(略)

【收攝】

進入大乘道的一個過門,先「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 趣大乘的原因: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引證:

1.    《攝波羅蜜多論》:看到世間人盲閉慧目步顛蹶,所以不捨。

2.    《弟子書》:如果不利他,和畜生無異。

3.    《攝波羅蜜多論》:是最勝乘。

4.    結論:應由種種門趣入大乘。

二、入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三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Q、學下士道的目的是什麼?

大家:希求後世。

Q、學中士道的目的是?

大家:解脫生死。

Q、學上士道的目的是?為什麼我不要自己解脫就好,還要走大乘道菩薩行呢?

 

班長:請大家給我一個明確的理由。

清暉:發菩提心,就是利他,自己變好以後,總是要試著去利益別人,讓周圍的人跟你一起往上走。

英雄:我原本連無限生命都沒感覺,可是學到現在卻覺得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是最圓滿的目標,所以我想追求這樣的目標。另外學的過程中,一直再培養幫助別人的心態,當我知道苦的時候,看到眾生在受苦的時候,我忍得住嗎?我一定會受不了,所以就會菩提道這樣走上去了。

班長:這樣的概念一直薰習,很重要。

美蘭:我以前的觀念和習氣,就是高冷型的,我覺得自己好就好,非常不喜歡交朋友和人接觸,可是那時候的我並不是真的快樂。我進到廣論班,第一次看到為利有情願成佛就很有感覺,這三年慢慢做義工來上課,自己的心態慢慢轉,我以前是高冷型,現在變得比較有溫度,這就是我自己菩提心慢慢升起來的過程。

班長:看到那句話很有感覺,一方面是自己宿生的善根被喚醒,一方面是經過學習的過程心變柔軟了。一般來說大家辦事情的能力都很強,一個人可以做完的事情我們團體卻要十幾個人來做,為什麼? 這就是學習,大乘行者的學習。來聽師父說為什麼我們要走大乘的路。我們自己看到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我放棄利他這樣殊勝的事情,這算什麼呢?大家都在三有裡面與我相同,不知善惡不知取捨,如果我們今天不去悲憫有情、精勤利他,真的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聽帶研討】【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那麼就像前面我們修學過來,說見到一切眾生,這個見到一切眾生,就是從自己身上深深體驗,體驗到了以後呢,推己及人。這原來我是這樣,我們周圍的人啊,大家都是這樣,都在這個三有的苦海當中,就正像我一樣。為什麼呀?啊!原來「盲無慧目」,這個是根本啊!那是無明,不了解得事實的真相呀!不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所以在這個裡邊哪,一天到晚,哎呀,跌跟斗啊!跑起路來,不能正規地走該走的路啊!因為這樣,所以一直在這個生死的險惡道當中啊!現在我們了解了,真正要想成就的,圓滿成就的,所謂有這種大乘種性的這種人,「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合理的。
我們自己在這個生死苦海當中看見:「哎呀!這個這麼不理想啊!」由於這樣見到這個痛苦,所以自己既然要出離,那麼當然一定要推己及人。想想,世間的這麼多人,對我有這麼大的恩,我之所以有今天的話,都是靠他們。結果呢,你看見了苦了,自己一個人解決了,不去管別人,這說得過去嗎?說不過去啊!說不過去啊!所以真正的,真正的,世間的人尚且不可以,何況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啊!自然而然,我們從這個上面會策發我們的大乘種性。所以凡是有大乘種性的人哪,不想救別人,這是不合理。不過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個利他,什麼?你懂得怎麼利他欸!這個時候才利他。你自己不懂得利他,藉利他之名,然後自害害人,這個不是佛法喲!這是我們把握得住的,這後面會詳細談這件事情。我們現在了解了,世間一切的行相,快樂的也好、苦的也好,不管它是什麼,就像夢當中一樣。所以不了解它的原因,是愚癡,因為愚癡產生種種的禍害,然後呢,遭到種種的苦惱逼迫。現在呢,見到了、見到了,所以啊不再走這個路,不再走這個路。所以一心只求自利,但是呢他並不修這個殊勝的利他的這一條路,專門忙這個自利他很努力,這個不好、這個不好。

 

班長:我自己每次聽到弒父開示上士道的法類都很容易感動,可以感覺到師父就是這樣的心。我們每次聽戴要練習貼著宗大師和師父的原文,也可以去體會,師父每次開示都絕對不離開宗大師的原文,因為師父的心,就是想盡辦法把宗大師的心、佛菩薩的心講出來。種種種種,師父在跟我們說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以往不會體會到的苦,在三有的苦就是盲無慧目,如果我們是大乘種性的人,不悲憫他不行。想一想世間這麼多人對我有這麼大的恩。這件事要一直去想一直去體會,就是如果我們不走大乘道,會有很多善知識一直提醒你、一直教導你,不放棄你。

 

Q、如果我在修行的路上要當菩薩,你覺得你會遇到什麼困難?我要用什麼方式去克服困難?

 

【聽帶研討】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遍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所以一開頭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由種種門」,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觀察、思惟大乘的殊勝的好處,大乘的種種的功德。幹什麼啊?引發我們的意樂,使得我們對這個愛樂,然後呢,策發大恭敬心,一心求它,這樣。這個本論真妙啊!從一開頭到這裡,它處處地方,一定拿這個主題,來開這個頭,什麼?說:這樣做,不好;那樣做,好!先把這個利害擺在這個上頭,然後呢,策發我們的心意,有了這個心意,然後呢,真正地進入。
實際上呢,正規說起來,這個是一切諸佛的真正的善巧方便。所以佛經上面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喏,在這個地方,看見沒有?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們要懂得喔,這個「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是這樣,處處地方善巧。當你了解了這個,然後呢,你有追求的心;有追求的心,下一步才要找哪一個是正確的路子,這樣步步上去的話,就沒有問題。

  班長:師父跟我們說了修行的路子,而且很肯定地說「這樣步步上去就沒有問題」,整本廣論其實都在說勝利和過患,觀察思惟也是在做這件事情。你的動力夠不夠大,由各種方法去思惟,你想的越清楚動力越強。所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真的是好善巧。廣論中是教我們一步一步上來,如果我們沒有照這個做法會怎樣呢?

 

【聽帶研討】

否則的話,你雖然見到了,你覺得:「啊,這個好!」但是因為內心當中,這種強有力的推動的力量沒有,所以啊,說「好、好、好!」你也去跑,跑了兩步覺得:「唉呀!這個,啊,很辛苦啊!」但是前者他有強烈的推動的力量,再辛苦,「啊!它有大利益!」有大利益的話呢,當然嘛,當然你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啊!他就成功了,他就成功。反之的話,唉呀!雖然一點點小小的,你就在那兒擋不住啊,那麼你就完啦!
所以這個兩句話,我們時時擺在腦筋裡面,多對自己反覆、反覆地策勵。如果我們自己眼前已經提起來了,那當然很容易善巧地來策勵自己,萬一不行的話,這是最佳方便、最佳方便。實際上反過來說,我們為什麼提不起勁來的?就是陷在現在這種安樂當中,還有就是怕這個苦。當你能夠如理地了解了真正的苦的行相,真正安樂的內容了以後,那個時候,你一定會把追求正法這個心意提起來。所以這一點,的的確確是我們修行人最佳的正對治,這個是所以講到哪裡,他總歸會以這個來提醒我們。同時呢,我也時時把這個真正重要的內涵、意義,再重說一遍。繼續下去。

 

班長:有時候我們觀察到我們有件事情很想做也發大心去做,可是遇到一點點苦就捨棄不做,就是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沒有想清楚。

越想好處越多,心裡面的力量就越大。看到大乘的好處,碰到小苦不會被阻擋,看到小樂也不會沉溺在裡面。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把心建立強大起來。例如沛安,就算腳扭到,還是堅持要來。我們的心是不是真的很堅定?

舍利弗尊者有一個公案,他是大阿羅漢,智慧第一,佛陀在法華經講要發大菩提心成佛,他很苦惱聽不懂。他以前是有發大菩提心的,遇到一個老婆婆是暴惡有情,跟他要眼睛,拿到以後就丟在地上,說又臭又爛,所以當下起了退心。菩薩道難行,但是一定要行,我們要想種種好處,堅定信心。

 

【師父法語】你自己放棄了,佛都沒辦法,我算什麼?你自己不放棄,我很樂意陪你走完最後一程,我就覺得,大師就這樣陪著我。

 

班長:這句話為什麼在營隊中往往讓大家很感動,因為師父是以一顆大乘發心,緣所有的人。師父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就我們上課的內容,師父說:「我就覺得大師就這樣陪著我」,因為有這麼多善知識陪著我,當有老師一直來問、一直來提醒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會要走大乘道、要成佛? 就是這樣。

 

~Homework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溫習。預習。翻開廣論聽音檔
…廣論進度:P192L6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 ~ P193L9 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手抄:第十一冊P80L6~P118L1

…音檔:[83A] 16:54 ~ [84A] 24:18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17378

<<消文部分>>20組

P192L8又應希願~ P193L9 聖教根本別解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