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07L1第二教授中出分二 ~ P109L3 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手抄稿第六冊:P195L1 ~ P232L10

音檔:[46B]4’00″ ~ [47B]10’45″

音檔:

【廣論原文】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一 別學,二 共學。初中分二,一 遮止應學,二 修行應學。  今初
如《涅槃經》云﹕「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歸依,諸餘天神等。歸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歸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徧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不應共住。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親友書》云﹕「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分辨阿笈摩說,劫毘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旁生中,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云,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口窩)前,請觀視云,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與購取。覺(口窩)答云,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中等,說已置頂,於一切像,悉如是行。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并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又說覺(口窩)至哦日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汙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霞惹瓦亦云,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云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勸發增上意樂會》云﹕「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云﹕「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廣論 師父手抄稿】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① 別學,② 共學。】
一個是別學,一個是共學,我們看下面別學學些什麼,共學學些什麼。
【初中分二,① 遮止應學,② 修行應學。 今初】
別學是個別的,說有一些地方應該遮止的,有一些地方應該去行持的。那麼這個應該遮止的是些什麼,我在這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就是說皈依了三寶以後,只有皈依佛,不再皈依其他的;皈依法以後,只有皈依正法相應的;皈依僧以後,只有這個,其他的不皈依;換句話說其他的不皈依,這是應遮止的部分。這個應遮止的部分對我們很重要、很重要。在沒有講正文之前,我這個地方隨便提一下,為什麼要遮止,這個原因說一說,讓大家了解一下。
我們目前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這個心識的本相就是雜染,它就是跑到哪裡,像猴子一樣,跑到哪裡,就呯,抓到哪裡,跑到哪裡就抓到哪裡。你碰見什麼環境,看見什麼東西,心就跟它相應,這樣。而且這個不是由於你能夠作得了主的,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廣告,啊!這個做廣告的時候,中間,廣告商一定買一個節目,這個節目的內容很美,然後呢中間插一個廣告進來,等到插到這個廣告,你心裡就討厭它,所以在你理智上面你排斥它。妙咧!正因為你有一個排斥的概念,那個廣告的概念就落在你腦筋裡,哪一天你想到那件事情,你就會想到:欸,有這麼一件事情,對不對?所以你不要以為你有力量去排斥哦,不管什麼,你只要一看它,落在你影子,將來就會發生功效,你將來就會被它牽著走,這非常重要。所以修學的環境對剛開始的人,是絕端重要。所以為什麼我們講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不單單只是上面帶我們的,這是共同相處的,這個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才可以談得到為什麼要遮。
皈依以後,那麼然後呢,這個已經講了「〈攝分〉中出」,今天講「教授中出」。「教授中出」,現在我們看,說分成別學、共學。那麼這個別學裡邊分成功兩部分:一個是應該遮止的,哪些不應該做的;第二應該做的,應該修行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我們看文。
【◎ 如《涅槃經》云:「若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皈依,諸餘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皈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
這個就是引經上面的,說皈依了三寶以後,這個叫「正近事」,親近承事三寶,漸漸地漸漸地近了;這平常我們就說優婆塞、優婆夷,通常我們說居士—居家學佛之士。這個分別從什麼地方開始?說皈依三寶那個時候。如果是皈依了三寶以後,「終不應皈依諸餘天神」,這個你皈依了三寶,皈依了佛寶,就再不可以皈依其他的任何乃至於天神。前面說的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是這個色界第六天—摩醯首羅天。這個摩醯首羅天有兩個:一個是外道天,一個是內道天,這個指是外道天。換句話說三界之內,無色界沒有色的看不見,是最高的那個神,尚且都不皈依,何況其他的,這個是皈依了佛寶以後。皈依法以後呢,要離殺害心,前面已經說過,其他的我們不要皈依,還有尤其是傷害別人,損害別人,不要。皈依僧,不要再共其他的外道一起共住。下面解釋。
【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不再跟那外道共住,共住是大家在一起生活,這個時候會互相有影響的。昨天我已經簡單地說過,你在一塊兒的話,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當中就沾染上了,不管你歡喜他也好、不歡喜他也好。乃至於像廣告,那廣告來的時候,你就是討厭它,你討厭它,這個印象落在你的識田當中,它有一天會產生功效的。我們很多人的習慣,可以說極大部分人的習慣,都是從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這個家庭,不知不覺之中就養成了,沾染上了,以後一輩子就是這個。
這是為什麼我們接近的環境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凡夫,所以我們必定要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很多修行人他要修行,要去關起門來自己去修的,真是!他如果說已經達到相當成就的條件,一心學定,是的,應該。但是達到這個,何等地不容易!普普通通的人,渾身心都是無知、都是雜染,你在這個地方一關的話,注定你,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定要在這個好的環境當中,去慢慢地薰陶,改善自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現在繼續下去。
【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徧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
皈依了佛以後,這個佛是唯一的大師,在這種情況之下,所餘的一切,都不再是我們應該皈依的。不要說世間的龍、鬼、山神等等,就是大自在、徧入天,那就是色界頂,尚且不是。現在我們世間的那個鬼,都是統攝於閻羅王,然後呢統攝於玉皇大帝,那個都是欲界第二天,比起色界的這個頂—摩醯首羅,那差得不曉得多少。色界的那個頂的那個天王,尚且我們都不皈依,何況是皈依這些,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不過下面有一個說明:
【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所憑藉的、所依賴的是三寶,這樣,而不再皈投憑藉那些,這個指這一點而言。假定說在這個條件之下,我們生活在世間,彼此之間還要互相依賴—平常我們生活當中,你要吃的、穿的、用的,大家互相這樣的,那這個沒關係,那個沒關係,乃至於生病要看醫生等等,那個沒關係。不過假定世間的那些概念,跟佛法告訴我們的,彼此有不同、有衝突的時候,那個時候取捨的標準一定根據這個三寶,這個才是重要的。那麼這是第一個皈依佛寶以後。
【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
第二個呢,要遠離殺害損惱心,不管他是人、畜生。或者你打他,或者傷害他種種的;乃至於單單令他幫助你負重,他實在載不動,你勉強,這個都不可以。這個意樂就是你的心理的,加行,就是你的行為,都不要再去傷害。
【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不應共住。】
所謂僧就是我們共住的人,他凡是不信三寶,然後呢他要毀謗三寶的,凡是這些,我們都不要再和他共住。昨天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說:我們常常說我們這個佛法,那都是很公平的,然後很理智的,結果說外道的話,他有種種的什麼不如法的地方。結果在皈依的時候,卻我們跟外道一樣,我們也是只皈依我們的大師,皈依我們的教法,然後皈依這個修行的僧寶,不可以再皈依別人,外道也是這個樣。那麼他們就說,那你比他強些什麼?大家想過沒有?昨天有一個同修跑得來提這個問題,然後他因為如法地思惟,結果我相信他晚上得到了很大的歡喜,得到了很大的歡喜。你只要能夠肯這樣地如法地認真思惟觀察的話,它立刻有它相應的很多好處在,不曉得其他的同修有沒有認真地想過。
那麼今天我在這地方告訴你們。是,在形表上面看起來,是的,外道也是講:你皈依了我,不要再皈依別的了,我是唯一的真神,唯一的主宰,其他的都不可以;那麼我們佛法也是這個樣,從表面上面去看是一樣的。但是這個從實質上面,如果你去深一層地觀察的話,那就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世間一般的人,一般的人通常我們大別為兩類:有一類人說這一種人比較理性比較強,理智一點;有一種人就是感情比較重。那感情重的人,他只重情的,哎呀!跟你好,就好得卿卿我我,他也根本辨別不出是好是壞,反正跟你好嘛,總歸跟著你來,就這樣。這兩類人,有一個絕大的不一樣。屬於理智一型的人,他做一件事情,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都經過了理智的抉擇,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然後這樣去走。那麼屬於感情型的人他不是,今天歡喜了就跟你,等一下不歡喜,明天就跟你翻臉,就這樣。所以他一天到晚在反反覆覆這種狀態當中,自己也不曉得到底做些什麼,我想我們世間都可以體會得到的。
當這個感情很好的時候,噢喲,你跟他兩個人,他覺得就是他所需要的一切。通常我們常見那個青年的男女當中,就有這種狀態,哎呀!海誓山盟,好像什麼都拆不開的樣子,明天不高興的時候,大家打得個天翻地覆,這種狀態,所以這種都是不合道理的。可是如果經過理智抉擇了以後,嚴正地抉擇採取這件事情的話,那這個,是,確定是如此,確定是如此。所以就世間來說,它也可以分兩類,可以分兩類,你同樣地說就是這樣,但是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差別在什麼地方?一個是透過理智抉擇的,這的的確確如理如法正確的。所以正規地來說,世間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來,你只要找對了正確的,當然這個是正確的,唯有這一條路正確的,最後一定照正確的路上去走。
現在我們在這個三界之內,要想找一個正確的路子,也必然是如此。所以前面同樣的理由,你為了……見到世間的苦,要想從這個痛苦當中透脫出來,所以你要找真實的皈投之處。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可能有兩種作法:一種就是感情的,碰到什麼,就碰到什麼了就沾上去,那個時候不一定保險。儘管說的時候哎呀好得很,但是不一定保險;另外一個呢,不是。經過你理智地抉擇,的的確確如理如法地,說這條路是能夠幫你解決,而唯有這條路,請問:你還能變嗎?如果你一變,你就整個地你的目標就失去。這兩個當中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
而且這兩個的量則,不是拿宗教的標準去衡量,拿世間的理智來衡量的,大家了解不了解這一點?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假定你是用宗教的概念去衡量,那說起來,對不起,那你以佛法來說,我可不信你這一套,你說自己的好,平常我們賣瓜的說瓜好,人人都是如此,你信你的教,我可不信你,那沒有用。現在我不是用宗教,就世間共同的量則,你承認不承認這個道理?承認。承認的話那我現在跟你比比看,我這個抉擇是這樣的,你呢?他兩個一比,對不起,兩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了解不了解?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
所以我們在佛教當中,你真正進入去以後,下面的做法就不一樣了。別的宗教進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信是能入之門,這個信是能入之門,是共同的。而信了以後,然後你進去的時候,你一定要理智地抉擇,所以說聽聞正法、如理思惟。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後來,尤其是禪宗,他說了一個真精彩的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前面告訴你要信,後面要叫你疑,這個好像矛盾,實際上說起來不矛盾。因為前面你對這個事情的真相還沒有認識之前,他要說明白,那個時候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啟發你的信心。等到你真正有了信心,然後你要真實地一步一步深入,要把那個根柢徹底地認識、驗證的時候,那個時候就要克服重重難關,在每一個過程當中,你必定要切身深入去體驗。有很多不是說人家講,人云亦云,那個沒有用的。所以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是,你應該每個地方啊,如理如量地去深入。那個時候就透過你理智的觀察,當然那個時候你應該有很多問題,有關鍵的問題,然後透過你自己這樣地深入地鑽研,抉擇的最後的結果。
不但是禪宗,普遍的佛法裡面都說這樣,佛說不因為我講的你就信得過,要你自己驗證了才算。這個從小乘一直到大乘都是這樣。外道就不是了,你信,你信我,就是這樣,你這不可以不信。如果說你要問什麼問題的話,他會說:啊!對不起,你這個著了魔了,魔來了,就這樣,反正他不跟你講道理。所以到後面,這裡邊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這個是我們要正確認識的,詳細的那麼在這地方不深談。所以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對這個概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個是應遮止的。
【◎ 三種修行應學者。】
那麼應該主動地,我們做些什麼?
【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同樣的三樣東西修,應該主要做的,對分佛、法、僧。現在佛已經涅槃了,目前唯一留在世間的就是佛像,這個佛像不管是雕塑的,或者是畫的,不管是好、不管是壞,畫得容或有好壞,那個是做的那個技術人員的差別,佛像本身絕對是好的,我們應該要這樣地認識。所以不管他是雕塑的、是畫的,畫得好是不好,我們絕對不要隨便地譏毀;乃至於把那佛像隨便放在不恭敬的地方,或者押當等等,這個絕對不是個財產。這個凡是對它不恭敬,輕,「輕」是對什麼?就是你心裡面沒有對它恭敬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輕哦!不是說你根本瞧不起它,不是這個意思,你不看重它,這個都應該斷除。
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任何情況之下,這個是敬田,這是我們最恭敬的,就像大師, 就像佛一樣。這個話好像大家都會說,但是大家都做不到。現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要提醒一下,不是我們馬上要做到,至少有一點我們要認識。認識什麼?認識連它這個概念我們都沒有。大家想想看,說我們真的能夠把佛像等等看成像佛那樣嗎?你們有沒有人說「我做得到,我有。」假如有的,我請他舉手,有沒有?反過來說你們的的確確說「我的確沒有。」沒有的請舉手。不錯,還有很多同修,這個倒是的確的,實際上平常我們的的確確,這個心理上面這個認識還沒有,這一點很重要。
我現在隨便舉個例子,我倒不是說要怎樣,我就處處地方點醒我們大家,當你認識了這個情況,我們就有機會改善了。我們每天都要至少上兩堂功課—早、晚課。我們跑到大殿佛堂的時候,什麼心情?馬上就感覺得出來。那個地方是佛,假定說這一點,我們有了這個認識的話,你那時候就會說,一進去馬上感覺到:啊!到了佛跟前了!到了佛跟前了。不要小看這個,不要小看這個哦!在我們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幾件事情,說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斷三過,具六想」,具六想當中第一個是什麼想?我們自己在病當中,什麼病?無明大病,粗的地方就是貪、瞋、癡。由於這個而造業,然後輪轉生死之苦,現在救我們的—佛。佛是無所不在,那麼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就是我們的業障礙。那麼怎麼樣才能夠淨除它,就是要自己至誠恭敬去懺悔;要想懺悔等等,還必須要先認得自己的錯,所以說我在三毒當中。
假定說我們平常有了這個認識,心理上再這個念頭的話,你提起來,一跑到那個佛堂當中,馬上現起來:「是,我現在看見的是,不是佛,是佛像。為什麼看見的佛像?就是我業力所感的,就是我的惑業現在所集的果。」看到那個時候,內心上面就生起無比的慚愧,那個慚愧的另外一方面,那恭敬心就起來了。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說要恭敬就恭敬不起來,原因是什麼?因為你根本對這個概念沒有。或者是雖然有了以後,你沒有如理地去思惟。假定你這個概念,能夠真正認識了去如理地思惟,你常常這樣的話,你跑到什麼地方……也許在平常的時候,儘管說「毘盧遮那徧一切處」,也許我生不起來,因為這個的確凡夫啊,這煩惱很重;可是跑到當佛堂裡面去的時候,那時候莊嚴的氣氛,應該能夠提醒你,你就能夠感受得上。
所以有了這個標準,你一衡量一下,我們就曉得,現在自己的心境狀態。目前對我們最重要的,我們要認識我們錯在哪裡,你認得它錯在哪裡以後,然後我們就有改善的機會了。這一點,現在是最重要的一點,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認識我們自己的心相,然後呢這樣地向上。假定說關於這一點你真正地提起來了以後,那個好處是無窮無盡,無窮無盡。你們自己去想。
我簡單地告訴你們一下,當你這個心情生起來了以後,你禮敬三寶是不是就起來了?起來了。然後這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你是不是在隨煩惱當中?不隨煩惱。然後呢常隨佛學,廣修供養,然後呢心裡面是這個時候跟法相應。總之,你隨便去想,隨便去觀察的話,十大願王中,至少五、六樣東西都具足了,這樣好啊!想想看。所以這些地方,沒有第二個辦法,別人可以指出來告訴你,得不得受用,完全看你自己能不能如理觀察思惟。你只要一個念頭轉過來,如理觀察思惟,那個念頭就是在淨除罪障,集聚資糧的時候。這是上面所說的,下面又引那個菩薩的論。
【《親友書》云:「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
不管那個造佛像的這個技巧,好也好,壞也好,「巧」是善巧,「拙」是差勁;至於說做的是木造的、泥塑的、金銀,乃至畫的,不管!真正有智慧修學的人哪,都應該好好地供養,供養這個佛像。
【《分辨阿笈摩》說,劫毘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旁生中。】
下面是兩個故事,我唸一遍,然後講一講。
【《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云:「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
【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
這是兩個故事。那麼這兩個故事,這個在佛經上面出的,這兩個故事我以前聽說過,但是我自己沒有看到。另外同樣的,這是我看見的,我把它說一下。這個都出在《賢愚因緣經》上面。《賢愚因緣經》上面,有一趟啊,那個波斯匿王有一點事情,然後帶了個大軍,從佛的祇桓精舍走過。那個時候那個祇桓精舍裡邊,有一個比丘在那邊讀誦,然後聲音的美妙,啊!不得了地美妙。凡是走過去的人聽見了以後,都被那聲音吸引了,乃至於那個馬、象,那個軍隊用的乘載的工具,這馬、象聽見了以後,也被這個美妙的聲音陶醉了,停在那邊都不動了。
那個波斯匿王在後邊說:「欸,那些人怎麼走走不動了?」問說:「幹什麼?」說:「不知道。」然後跑上去問的人,一聽見那聲音也不動了,就這樣。這一聽原來聽見那個聲音,啊!說「奇怪,是看怎麼一回事情?」那說:哦!這個祇桓精舍裡邊,有這麼一個出家的比丘,這聲音美妙,他也聽了美妙得不得了。每一個人都被他吸引住了,大家都忘記了他們去幹什麼去。他們這次去的是幹什麼呢?去捉那個鴦掘摩羅。鴦掘摩羅就是指鬘殺人,那個公案這裡不談。那就彎到佛的精舍,說:「佛陀啊,既然有這麼美妙的聲音,從來聞所未聞,希望能見一見這個人,願意供養十萬塊錢。」世尊就說:「供養十萬塊錢哪,你如果想見的話,最好你那個錢先供養了以後再看,等到你看完了以後,你就不再想供養了。」波斯匿王說:「不會的,不會的。」大家都說,哎,這個人的聲音這麼個美妙!
那後來就把那個人請出來,結果一請出來,這個人長得醜陋,大家每一個人看見了心裡直發嘔,叫他拿一個錢都不願意。固然大家心裡頭懊悔得不得了,那又問了說:「佛陀,怎麼可能呢?這聲音之美,美成這個樣,那個長相之醜啊,那實在是教人人看見了,飯都吐出來。」那麼佛陀就告訴他說:以前哪,九十一劫以前,迦葉佛時候,那時候一個人……迦葉佛、迦葉世尊涅槃了,迦葉世尊就是於賢劫第三佛,我們釋迦世尊是賢劫第四尊佛,那是人壽二萬歲的時候。那麼這個國王為那個迦葉世尊造塔,他準備造一個大塔,很大、很大的一個大塔。但是那個很大的大塔,不知怎麼辦是好?後來感動了這個龍王,那麼這個龍王就來幫忙他。
那個龍王幫忙他,告訴他:「你那個周圍那個城,東門裡邊那個水,你只要拿出來就變成琉璃;南面那個城裡邊的水拿出來變成黃金;西門的變成功白銀;這個北門的拿出來變成白玉。」所以,啊!那是七寶塔,莊嚴得不得了,所以大家很認真地去做。這當中有一個,每一面啊派一個大臣去監督這個事情。有一個大臣監工,他馬馬虎虎沒弄好,然後呢這個國王看了就沒弄好,就把他呵斥。呵斥了以後,他就埋怨:「造這麼個大的塔,唉,這真是!」這樣埋怨了幾下。然後呢埋怨了幾下,這個他心裡面就這麼覺得很不高興的這樣子:「這麼個大塔,造得這麼困難!」就是這種味道,就好像平常叫我們做那個麻煩的事情,他心裡面厭惡、嫌它這個味道。那國王走了,國王走了以後,他還是認真地做,造好了。
哎呀!造好了以後,他看見這個塔這麼好,他就自己造了一個小金鈴,掛在塔上。就這麼一個因緣,從此以後,九十一劫以來,他生生世世就長了那個醜八怪,醜得不堪。他因為厭惡,厭惡這個東西,因為你一厭惡心裡面就這樣,心貌就現出來。然後他造了一個金鈴掛在那個塔上,啊,這個塔聲音美妙得不得了!他就是這個因緣,一直到這一世,遇見釋迦世尊。所以對這個佛像一點點的、輕微的,就會產生這樣的異熟的果報,你心裡面起一念的這個不對的,你就得到這個。然後他還是懺悔哦!那完了以後,他還是掛一個金鈴哦,如果不懺悔的話,那一定要墮落的喲!那這是一個。
另外的呢,還是釋迦世尊同樣的一個因緣。有一天我們釋迦世尊,帶了個弟子出去,經過那個城外,跑過去的時候,跑過去的時候,那個外面有一群人在打魚。那個打魚打那個,那網有大小的,最大的大網大得很,要五百個人來拖那個大網。結果那一天網到一個大魚,哎呀,那個大魚大得不得了,那個五百個人拖就拖不動,大家喊哪,叫人家幫忙。正好旁邊有耕田人,就一個來、兩個來,就找了五百條牛,然後,呵!五百個人、五百條牛,把那條大魚就把牠拖上來。拖上來了以後,發現那條大魚生各式各樣的頭,哇!怪頭,大家覺得奇怪,這從來沒有過的。那麼那些人大家在那兒嗡嗡嗡嗡,那麼上千個人,在那個地方大家就看。
佛正好帶著那個弟子從這邊走過,大家覺得好玩也去看去了。那麼佛當然曉得那件事情了,就叫阿難說:「阿難哪!你去看看,那些人幹什麼跑到那裡,都跑到那河邊去啦?」結果一看,喔,原來看見那個河裡邊抓出來這麼一條大魚啊!那「嘰嘰嘎嘎」那個魚還會叫。那麼跑得來告訴那個世尊,世尊看見了以後,他自己也就笑了一笑。然後阿難就問他: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一種怪魚吧!世尊就跑過去:「那好好好,我帶你過去。」然後就跑到那個河邊。跑到那個河邊以後,他就對著這個魚就喊:「你是劫毗羅嗎?」很慎重地問了牠:「你是劫毗羅嗎?」那個魚說:「是!」「你是劫毗羅嗎?」那說:「是!」很慎重地問了牠三遍。他然後呢第三遍,說:「以前教你罵出家人的那些人現在在哪裡?」「在阿鼻地獄。」那個魚就是流眼淚。嗯?大家覺得很奇怪,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啊?
原來在以前那個迦葉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外道,有一個婆羅門。那個婆羅門有一個兒子,長得非常聰明、非常清秀,在婆羅門當中他是絕頂聰明的一個人。他雖然是婆羅門當中絕頂聰明,可是他父親就給他說:「我們是婆羅門種姓,很了不起,但是那些沙門婆羅門—那個沙門就是跟迦葉世尊那些出家人—你千千萬萬對他們敬而遠之,這些人你碰不得哦!就這樣,你要恭敬他。」那麼他因為他父親的遺命,所以他始終對他很恭敬。
後來他父親死了,他父親死了以後,那麼這個母親,印度人的習慣也是以男性為主的。他母親就問,說:「兒子啊!你是這地方最聰明的人。」當然父母都以子女為榮耀,他說:「是的,但是我對那些和尚們弄他不過。」「哦,為什麼啊?」他說:「我講的他們都懂,他們講的有很多我都不懂。」「嗯?那麼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跟他學呢?」「跟他學要做和尚才行!我是個婆羅門怎麼可以?」「這樣,你假裝個和尚跟他學會了,不就行了嗎?」「那好。」那他心裡不大願意,但他母親的命令,他們都是有他們的各個宗教不同的習慣,你別看婆羅門,婆羅門還是有他婆羅門的很好的規矩的,也非常講孝順。那麼他母親一再要他這樣去做,那也沒辦法了,他就假裝地要去出家,跑到那個出家人當中。
結果因為他很聰明啊,學了沒多久樣樣都學會了,他想現在都學會了,他母親要叫他學了就回去了。他回去了母親很高興,「兒子,現在這一下你可行了吧!」他說:「還是不行!」她說:「為什麼你去學了還是不行呢?」他說:「這個不是講一個道理啊,這個道理我是會了,這個修證可不行耶!只講道理,我是講得過,講修證的事情的話,對不起,那我又是一樣。」她想了半天,修證可不行,那怎麼辦呢?「要去修證的話,那豈不是你要完完全全地改變那個婆羅門,要跟他和尚嗎?」他母親跟他怎麼說?「這樣,你如果下次碰見那種情況是弄不過,你根本不要跟他談,你就罵他,說:你是個畜生,你是個象,你是個狗,你是個牛,你懂得什麼?因為那個沙門婆羅門絕對不會跟你爭—不,那個沙門就是出家人,佛弟子絕對不會跟你爭的。」
那麼他實在不願意,他母親逼著他這樣去做,他也沒辦法。然後呢以後碰見這種情況,看見那個出家人,他就嘰哩呱啦這樣罵。從此以後,九十一劫一直墮這個大魚,然後呢身上,就是他罵過的那個頭,一個個都在這個上面,哎呀,痛苦不堪。然後他的母親呢,教他的,一直在阿鼻地獄。所以當時大家聽了以後,就感覺到心裡面很難過,就問世尊說他什麼時候可以透脫出來,透脫出來?世尊說:「賢劫千佛一一出世,我見不到他有機會能夠透脫出來。」
對他這麼輕毀,就會產生這麼嚴重的果報。所以這兩個公案。那麼上面這兩個,那個是大同小異的,當然有各式各樣類似的人。這一點我們從這一個地方要千萬注意,凡是碰見這個真正可尊敬,尤其是我們皈依了以後。剛才說那個公案當中婆羅門,他還沒有皈依哦—外道,但是不管他是外道、內道,它本身就是一個大福田、大功德田。這個大福田當中,你造一點少少的損益的業,損就是傷害,益就是供養,就會感得無量無邊的後面的異熟果報。
【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
所以對於佛像,絕對不可以說:「啊,這個、這個……。」絕不可以批評,絕不可以批評!
【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
那麼同樣地,對於佛像,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批評。還有別人如果造的話,我們一樣的,反正不管任何理由。現在我們常常有一種情況,固然我們壞的不可以,好的—往往我們是壞的嘛固然要批評,好的還要批評。為什麼?他不是批評這個佛像,人與人之間的嫉妒!人家造了一個好的佛像,「這有什麼了不起!」你嫉妒是嫉妒這個人,結果呢對不起,你傷害了,傷害了自己。像這種地方,要特別注意!下面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祖師行持的榜樣,告訴我們該怎麼辦。
【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口窩]前,請觀視云:「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與購取。」】
阿底峽尊者的這個侍者,就是大瑜伽師。人家有拿來一個文殊師利菩薩的聖像,那麼他就問他的老師說:「欸,這個像你看好不好啊?假定好的話,正好有一個人供了四錢的金子拿來買它。」尊者怎麼說?
【覺[口窩]答云:「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是中等。」】
喏!看見沒有?哦,這個文殊師利菩薩,「至尊」哪!文殊師利菩薩雖然示現的菩薩身,他早就成了佛了,他這個身體哪有不善的?絕對是無上的,無上的世尊哪!但是做這個工匠的技術,那是中等。說完了以後,
【說已置頂,】
擺在頭頂上面,這是對我們最恭敬、最恭敬的方式,這樣。所以這個印度人當初的習慣,拿到了恭敬的三寶東西,他一定拿在頂上放一放。我現在也是,看見隨便一個什麼三寶的任何一樣東西,佛像固然是放在頂上,拿到了一個經本子放在頂上。所以我們現在捧經的時候,捧著高高的,不是隨便是拿了書,拎著這麼甩啊、甩啊,這個不可以,你拿得高高的,這樣。然後那個經本子,絕對不是說,睡覺的時候躺在那裡,丟在床上,絕不可以,放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是這樣,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所以
【於一切像,悉如是行。】
這個對於佛寶。法寶同樣的,下面
【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并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
那麼關於法寶也是這樣,哪怕只有四句。他說的四句,實際上哪怕一個「佛」字,哪怕一個「法」字,哪怕一個「僧」字,任何情況之下,不要不恭敬,不要不恭敬。然後呢平常的時候,我們隨便處理任何事情,「等如法寶」,這個經卷等等。這個地方指諸有形的,實際上呢,我們對於無形的也應該如此。所以我跟大家說,對於這個平常的時候,這個講經說法千萬不要輕視,千萬不要輕視。這個千萬注意,心裡面總懷著一個很恭敬。你可以自己說:我現在正在忙我自己的,我也是跟法相應的,所以我可以不去;但是不要輕視,這個自己要分得很清楚,分得很清楚。
【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
在傳說當中,慬哦瓦—慬哦瓦就是敦巴尊者的三個心子之一—凡是看見任何人拿了經典走過來,他一看見馬上站起來,合個掌,這麼個恭敬法。以後老了,站不動了,但是還是一看見,就馬上恭敬合掌。
【又說覺窩至哦日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汙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
那個都是大善知識的行持。那個阿底峽尊者剛剛從印度進入西藏,那個西藏的最西北邊陲,那叫哦日。剛去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學密法的一個法師,自己覺得滿了不起,也沒有去這樣去聽從他聞法。那麼有一天,他看見阿底峽尊者的時候,那阿底峽尊者正在翻一個傳記之類的。翻那個傳記的時候,看見傳記上面有一點那個齒痕,總是那個口水或什麼的沾在上面。他一看見了以後,心裡面覺得:啊,這不可以、不可以啊!平常我們翻書,常常舔一點口水來翻翻書,這個不要,不要。這個習慣一養成功……我們翻書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惡習慣,有很多人舔舔口水,那個口水是非常髒的,萬萬不可以。有很多人翻書,那個指甲「嘎!」一來。這樣有很多人,隨便一來,翻開了書隨便一折,這都不可以。凡是你碰見這個都是法寶,最恭敬的方式。
那麼阿底峽尊者就看見了這個,一看見就曉得這個人一點沒恭敬心,唉呀,心裡想: 這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啊!他深生憐愍以及起了恭敬。這個地方說明什麼一件事情?說明他阿底峽尊者儘管以這樣的大尊者,可是平常心裡面敬法的情況。所以這個真正修行的咒師,他畢竟是個修行人,他一看曉得,欸,他是很了不起的人,於是就聽從他聞法。所以平常我們在這地方講經說法也好,自己心裡面跟法了不相應,那個的的確確這是差得遠,差得很遠哪!
現在這個地方,我們只聽人家的故事。我剛開始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自己也可以衡量一下我們心裡恭敬不恭敬。如果你真的衡量的時候,經過這樣衡量,那個時候,你才認得我們自己心裡的心相。那麼在這種狀態之下,你去聽經書上面、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話,也就容易相應了。否則的話,我們聽他那個,聽的時候滿好,聽過了以後,你心裡面就覺得風馬牛不相干,這樣。如果說你們能夠進一層仔細去觀察一下,那個心情就會不一樣的。所以平常的時候,處處地方注意,以前容或不知道,以後曉得了,總要養成習慣。不是說等到你進佛堂,進佛堂來不及了。進佛堂因為你的心裡面是什麼?是染污,很強烈的染污心在這地方,跑進去還是這個樣,還是這個樣,這個習性很厲害。
必定是你聽完了以後,馬上心裡就提起來,啊!把剛才這個道理提起來觀察一下,說我心裡面是什麼個狀態呢?然後呢經常觀察思惟;因為你經常觀察思惟,所以你跑到相應的地方,或者進佛堂,或者翻開經本,那時候你會認得你自己的心相。認得了自己的心相,一對比之下,然後你再一看那個公案,那個時候你就可以衡量得出來。哪!修行人他在任何情況之下,他就有很不一樣的,自然的修行相應的這種行為,所以舉手投足之間,自然不一樣,這個差別就在這裡。否則的話,始終我們只是嘴巴上講講是有的,實際上的內容—戲論,實際上的內容是戲論!
其實這個事情,不僅僅是佛法呀,世間也是如此,世間也是如此。所以人家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是一句俗話。你真的識貨的人,一動,隨便一來,他曉得是真、是假。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也是一樣,也是一樣,你只要了解了,照著去做,那個時候,你很容易能夠辨別得出來。你有了這個情況,然後你在現在這個情況之下,你才有機會找到—哦,這個師父是善知識!要不然我們始終在外面空轉。現在不是沒有善知識,你怎麼認得他?問題在這裡。下面看:
【霞惹瓦亦云:「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
這個話,這個祖師告訴我們說……先說下面的。要了解啊,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真正重要的,一切都是從什麼?從懺悔業障、集聚資糧來。我們所以差的話,就是資糧一點都沒有,業障很重。那麼要想做這個,怎麼做法呢?懺悔,就是以前錯了;集聚,一定要從恭敬對方開始,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現在假定你說你不能恭敬的話,這個是什麼?不但不是集聚,而且破壞。修學佛學最主要的慧,所以你對法跟法師不恭敬,是壞慧的因,你種了這個因,將來一定感得愚癡的果報。所以現在我們癡癡呆呆,就是已經感了這個果,你還不努力呀,還有什麼希望?而實際上我們努力嗎?不努力!什麼狀態呢?「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就把它隨隨便便,哎呀,有課可聽就聽一聽。那個課還逼著才來聽,那如果不逼的話,最好在那兒睡大覺,你怎麼可能修佛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又說:
【現在愚蒙,如此已足,】
像我們這樣的愚癡已經太多啦!已經太多啦!假定我們再不努力的話,你還能做什麼啊?只有一條路。我們所以現在爬不上去,就是這個惡業太重,所以真正重要的,實在要好好地努力,這一點是的的確確。就眼前最近我在這地方,一方面看見有幾位同學,還是大家懶懶散散,很可惜、很遺憾,但是大部分非常努力,我看了非常讚歎,非常歡喜!
【莫更作集愚癡之因,】
這是教斥我們哪,千萬不要再造、再集這愚癡的因啊!這愚癡的因就是什麼?輕視、不恭敬。
【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如果我們再愚笨、再差一點,我們還能做什麼呀?現在我們已經感覺得辛苦萬分了,對不對?已經感覺得爬不上去了,明明佛在這個地方,坐在這個佛堂裡邊,我們看見就是木頭,我們看見就是張紙,那就是我們的愚癡耶!明明這是最恭敬的大敬田,最大的大功德田,我們有了這個田,就沒有辦法在這個田裡面增長一點東西。可是至少我們現在還覺得看得見哪,而且我們還有機會去承事啊!所以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好好努力、好好努力啊!所以這句話—若更愚痴的話,那時候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一旦墮落的話,啊,那一下去,是不曉得什麼時候再出來啊!這個是對於法寶。第三:
【◎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
哦,看看喔!對「僧伽、出家眾」,昨天我們說了,僧有四種,僧有四種。真實僧或者是勝道沙門,這個是證果的,下面這幾個呢,好像不是,乃至於最後的啞羊、無慚愧僧等等。但他這個地方說了什麼?跟上面的不一樣。我們念那個功德的時候,念那個真實僧、勝義僧;現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就是說,只要他今天那個形相是個沙門,對於這個形相你不可以罵、不可以毀。這點注意哦!所以《地藏十輪經》上面一再告訴我們,儘管他是污道沙門,儘管他是啞羊僧,儘管他是無慚愧僧,對不起,比之於人世間的轉輪聖王,乃至於天帝,也超勝不曉得多少倍。這個比喻就像那個金子做的一個缽盂,儘管那個缽盂今天髒,吐棄的髒東西,但是金子本身是金子哦!那個土器你做得再美,那個土就是土哦!這兩個不一樣。所以這個沙門相是很珍貴的,我們千千萬萬不要毀罵。
【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
我們要恭敬。
【云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
同樣的道理,同樣的道理。前面對於佛寶我們說了兩個公案,實際上對於法寶、僧寶是一樣的,一樣的。剛才說感得這個十八類異類大魚,感得百頭那個劫毗羅公案,他實際上不是罵的這個佛,他是罵的那些出家人。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要恭敬,我們要絕對要恭敬!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
說我們現在希求好樂功德,所以離家出家。「林藪」那就是寂靜之處,就是草木叢生的地方,通常我們祖師說水邊林下,不是在鬧市區當中,這修行人到的地方。換句話說,因為我們要求寂靜之樂,所以出了家離開這個熱鬧、憒鬧的地方。那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心自己如法修行,淨除自己罪障都來不及,你看人家幹什麼?看人家完全錯了,所以絕不應該看別人的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一方面不看別人的過失,一方面不要自己貢高我慢,我行、我強,這個不可以,你一生這個憍慢心,那什麼毛病都來了。
「此憍是諸放逸本」,這個憍慢之心、自恃之心是放逸的根本,放逸的根本,煩惱都跟著這上面來的。實際上呢,煩惱的根本就是個「我」,我的行相就是憍慢,就這樣。這個憍慢就是你把他看低,把自己看高,一來,不行!所以「永不應輕劣苾芻」,再差、再差的苾芻,你不要去輕視他。你如果說你不能做到這點,輕視的話,「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如果你對他有個輕視的心的話,對不起,一劫你都不能……這個罪障有這麼大,有這麼嚴重的罪障。我們現在出是出了家了,或者是沒有出家修學佛法了,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起,唉呀,那是我們到哪一年啊?所以從現在開始了解了以後,趕快好好地懺悔,第一件事情,這樣的我們有機會。看下面祖師的行持的準則:
【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
那個敦巴尊者以及大瑜伽師,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兩個最親近的大弟子。他們在馬路上是看見黃布—黃布是什麼意思?就是那袈裟,袈裟的顏色。他因為這個是清淨幢相,清淨幢相的顏色就是這樣的,所以一看到那個,乃至於黃顏色,他就想到:哦,這個是僧寶的清淨幢相!馬上拿出來,然後呢弄弄乾淨放在乾淨的地方,他這樣地恭敬法。那塊黃布現在做了袈裟披在身上,是人,我們還去輕視他呀!所以我們不成功。這是我們應該了解,應該照著這樣去隨分隨力地學習的。
【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云:「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你自己能夠這樣恭敬,那麼人家也這麼恭敬你,經上面這麼告訴我們,這樣。當你能夠圓滿地達到了,你就是佛;反過來說,那個一切的痛苦就解除。所以我們正規修行,應該從這個地方去觀察,然後呢如理如量地、隨分隨力地行持。這個是別學,三樣東西應該遮止,三樣東西應該努力地學習。別小看喔!這個三樣東西哦,如果我們現在能夠真正如理如量去做的話,有不得了的好處。這個道理說起來是簡單極了,然後你真正去行持的話,這個裡邊學問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所以古人都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去做了以後,那個時候你才會體會到,這個東西完全要做的,完全要做的。
現在我們平常啊,說來說去毛病在這個上頭,就是這個業障非常地重。這個業障分兩方面,一個呢就是自己的見解,總覺得自己的見解礙在這個地方;一個呢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習慣,自己的習慣。所以這兩樣東西,很厲害地障在那個地方。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就要首先要認得這個東西,然後呢怎麼樣去對治它,怎麼樣去對治它。而要想把它淨治也好,要想增長功德也好,最重要的就是從這個恭敬三寶開始,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功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
所以像我們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很多同修,都是各人有各人自己善根。但是呢往往就沒有顧全到那個前提,或者偏在某一方面,就是這樣。譬如說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我們每一個人來了以後,一定房間裡馬上布置一個好好的地方,供一個佛像;然後呢要找這個去什麼上香、上水弄半天哪!房間裡要弄的,但是跑到大殿就不管!這個很有意思,這個很有意思。你到底是供佛,還是供你自己啊?那很清楚、很明白地你看得出來,這樣。然後呢自己修行很重視,常住的事情不管;你一個人很照顧,僧伽團體不管。佛告訴我們的什麼?僧伽,要你皈依的三寶啊!三寶當中,僧伽很明白—眾,如法和合之眾,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尊敬皈依之處啊!但是他為什麼自己房間裡?那就是他自己,是有一點善根,可是他那個善根,因地當中就弄錯了、做錯了,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所以我們早晨一開始敲鼓的時候,剛開始以前我還不懂,現在越想越有道理。敲那個鼓,「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當時我想,這個東西好像世間的事情嘛!啊!現在了解了,這個法則是通於共世、出世的。世間的事情辦完了,只是世間共同好;佛法裡面辦了以後,那個時候真正大家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提到這一點,從這個簡單的量則,衡量衡量自己。你如果能夠把這個三寶的地方,能夠如理如量恭敬做到的話,眼前本身就淨除了很多障礙,集聚了很多功德;將來你就能夠感得,你在一個正法的團體當中進去的,修學佛法你不要愁沒有善知識。這是我們眼前最起碼的地方,應該注意到的。
上面是講這個別學,這個別學的話,就是分開來各別各別的,分佛寶應該怎麼樣,法寶應該怎麼樣,僧寶應該怎麼樣,分開來講。那麼共學呢,那個就是不分佛法僧,不分佛法僧,那共同的,這樣。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共不共,這個地方指的共不共。

<<上一進度

下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