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05L5由自誓受而皈依者 ~ P106LL1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手抄稿第六冊:P168L9 ~ P194LL1

音檔:[45B]19’27″ ~ [46B] 04’00″

音檔:

【廣論原文】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毘奈耶廣釋中說。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餘大師與此相違。《殊勝讚》云﹕「我捨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徧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讚》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讚應讚》亦云﹕「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一 攝分中出,二 教授中出。  今初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第二四聚中,諸根不掉者,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受學學處者,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悲愍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
真正受皈依,自己誓願要受。
【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毘奈耶廣釋》中說。】
我們真實皈依的時候,一定自誓而受。說自誓:從此以後盡形壽,皈依佛—大乘是盡未來際;不但是如此,自己盡未來際,要使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也帶著他們使他們盡未來際。說皈依佛是我們的老師,不再皈依其他的;那麼法呢,就是「依般涅槃法」為正修的法;僧是修行的助伴。這個是平常我們,像平常我們皈依的《毘奈耶》,就是《戒經》上面,說得很詳細。最後第四個:
【◎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那麼,真正皈依,就是皈依這個了!不再言餘—皈依了佛以後,不再皈依其他的任何,乃至於大自在天等;皈依法以後,不皈依其他的世間的什麼等等這個。為什麼這樣呀?是說,因為了解—「內」就是佛法,「外」就是外道,所以叫外道的話,他不了解佛法的特質是在什麼地方,從外面去妄求的。所以內道的大師是佛,外道的大師的話,就是外道那些人,以及他的教法,以及諸學法者。換句話說,內道的大師就是佛,他的教法就是佛法,諸學法者就是僧伽;外道嘛也有他的外道的大師,以及外道所講的法,以及隨修的人。我們了解這個兩者當中的差別,一個是殊勝的,一個是庸劣的,庸劣的、世俗的。因為我們了解了,所以這個三樣東西啊真正寶貝、真正可貴,才是我們的皈依之處,而不再擇其他的,跟他相違的,我們不再皈依這個了!
在這地方有一點我們可以提出來,大家思惟一下:那個平常我們說,比如說講其他的外道,說他們只有皈依這個什麼等等,如果是從這個行相上來看的話,他們外道也會說:「欸,你們佛教還不是一樣,你們也說有你們自己的獨特的真言,同樣地也一樣地排斥其他的外道,對不對?那麼,請問你比別人強在哪裡呢?」大家的的確確,自然而然各說各的好,你也是這樣的一個嘛!所以就世間的眼光來看,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碰見這情況,你怎麼辦?請問,碰見這情況,你怎麼辦?我們覺得我是超勝,他覺得他超勝,所以真正算起來,你們大家彼此彼此。是。你分得清楚嗎?在這地方,你能說得清楚嗎,跟他?大家說得清楚的請舉手。不同的在哪裡?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哦!就算你們舉了手,我也不會讓你們講,因為現在我要說下去。明天這個關鍵我會告訴你們,這個非常重要哦!這個非常重要!
就是到現在為止,前面這個道理已經告訴我們了,不過比較概略一點,沒有這麼仔細。這個我們一定要分得清楚,佛法跟外道的真正的差別。你如果了解了這個情況以後,是,我們自己既不動搖,對人家那個責難,外面人家責難,我們可以對這個是非辨別得非常清楚,辨別得非常清楚,你決定可以把他說服。
不過有一點始終要了解哦,如果跟你蠻不講理,這種人不必講。不要說我們不必去講,佛在世的時候,他有一個最好的例子,碰見那個外道,那些人跟你詭辯的話,佛有一個辦法—十四無記,不開口。反正你跟他說了半天也沒有用,你說服了,他也會說:「就是你對,我就是不相信。」碰見這種情況,不談!如果真正講道理的話,這個地方有它完整、深刻的道理在,這是我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提一下,要告訴你們的。也同樣地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不皈依其他的,要皈依佛,要皈依三寶。如果說這個佛弟子這一點都弄不清楚的話,那對不起,這個就談不到佛弟子;在家人還勉強可以,是出了家,這一點就應該自己認真地把握得住。下面繼續下去:
【◎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
說這個兩個,人跟法兩個有什麼不同呢?
【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餘大師與此相違。】
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呀?說這個老師,就人來說,佛是圓滿的,所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有其他的所有的「大師」—是,還是稱他為大師,但是跟他相違,跟他不一樣。所以「相違」兩個字,這個很大的學問哦!相違是違背,換句話說,這兩個是敵體完全相反的。假定說,我前面曾經說過,我們往往在很多情況之下,留一個漏洞留在這裡,那麼結果留了一個漏洞,對不起,到那個時候,這個漏洞你就沒辦法補得滿它。他現在跟他相違,那換句話說—明、暗,這個裡邊,再沒有說半明半暗,什麼叫半明半暗?沒有這樣的事情,看得見就是明,看不見就是暗,就是這樣。所以所有的大師跟他相違的。
【《殊勝讚》云:「我捨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
我捨棄了所餘其他的一切的大師,一切的這所謂世間尊仰的人,而皈依世尊、皈依佛。為什麼呀?喏,只有佛是沒有一點過失的,只有佛是圓滿一切功德的,這個就是他的不同的地方。
【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徧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
除了佛以外,所餘的剩下來所有的一切的外道,以及他外教,你如果說真正地善巧地思惟的話,那個時候我就會找到一個結論:一定只有皈依。皈依什麼?這個該皈依、應皈依、可皈依之處—佛欸!其他的人所以不皈依,為什麼呀?「非徧智」,他不是徹底圓滿了解一切,解決一切的一切智者,那麼這種人,這種是外道。他外道這種宗旨,他那個宗旨就是教法,它是有過失的。有了這個過失,有這個過失,然後不圓滿;由於這不圓滿,染污;因為染污了,害了!所以「壞其心」。他心一被染污的話,就見不到正確圓滿的這個佛。所以那些外道跟佛唱對臺戲,我了解,我不皈依他,就是這樣。這個就是這個皈依的對象當中—人,佛跟外道的差別。下面呢,
【教差別者,】
他們所說的教法呢?
【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
教法呢,是佛告訴我們的圓滿的教法,它這個是正確的道路,安樂穩健;因為這個道是這樣的,所以得到那個果,也是安樂之果。這個安樂之果有什麼?嘿!能夠息生死之流,這個生死有深有淺,淺的就是二乘的,深的就是大乘的。那麼把一切煩惱徹底地淨化,絕對沒有一點點錯誤。所以,
【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
真正好樂解脫的,唯一的善巧微妙,這個法能夠清淨一切罪惡。外道所講的教法不一樣,跟它相違背,辦不到這一點,這個是兩者的差別。然後呢引證,
【如《殊勝讚》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
為什麼要找這個呀?為什麼要皈依世尊的教法?因為他有前面說的「由安樂道得安樂故」。所以對說法師所講的這個教法—皈依,那麼照著這個,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解決問題。
【《讚應讚》亦云:「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
那麼下面又說,這個佛所講的:清淨的應趣,雜染的應遮,「趣」就是我們應該照著去做的,雜染,應該遮止不做的。那個如理相應的這一種應趣應遮,正是我們的世雄世尊所說的,其他的世間的所餘大師跟他相違,這個是兩者的差別。
【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
那麼這一個,就是世尊所說的教法,「純顯真如」,完完全全一點都不錯地顯出真如,真如就是實相,正確無誤的。「彼」,彼就是外道,他們這個錯誤的,欺誑法。這個就是世尊跟其他外道教法的差別,除了這個以外,沒有什麼其他的,真正的差別就這裡。
【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
這個很容易懂。所以佛法完全是妙善的,其他的因為染污,所以是障礙的,那麼兩者的差別就在這裡。他們那些東西因為染污的,是染污的輾轉地增上;這個佛呢是清淨的,是輾轉地超勝,兩者的差別就是這麼一點。
【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那麼同樣的。當然佛、法如此,僧就是依法而行的,這就對了。下面,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
前面是告訴我們皈依,那麼現在皈依了以後,說現在我們既然皈依了,皈依了應該做些什麼呀?最後說皈依已所學。「學」是有次第的,那個次第,分兩部分,
【① 〈攝分〉中出,② 教授中出。 今初,】
〈攝分〉就是相宗所傳,無著、世親兩位大師,兩位菩薩,〈攝分〉就是相宗;那麼教授就是性宗,龍樹、聖天兩位所傳下來。
第一個四聚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現在我們一個一個看下去。
【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
這個我們皈依了以後,正式開始學的時候,有這樣的幾個次第,有這樣的幾個次第。正式修學佛法,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由於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上來,那麼那時候我們了解,說這個善知識一切功德依處,一切功德都從這個上面來的。因為我們了解了這一點,那麼當然要去親近,當然要去親近。
我們一開頭的時候也說親近善知識,到這個地方又說親近善知識,兩個有什麼不同?這個就可以比較一下。一開始的時候就提一個綱領,現在順著這個綱領,一步一步地次第下來,那個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哪裡呢?我們已經了解,說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修行,要修行一定要現在,而且馬上要修,因為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然後呢正式開始修的時候,又告訴我們這個無常的道理,然後由於無常死了以後,說兩道當中到哪裡去,由於這些原因,所以你就找到皈依處。找到皈依處,那個時候就皈依了。皈依它真正的原因,就是說你要跳出來;要跳出來嘛,要照著去做;要照著去做,要跟著他去學。既然要照著去學的話,當然你所學的這個親近依止的這個誰啊?這個就是善知識。遵照這個次序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對那個善知識,就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頭的認識。
所以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地方說一下,就是我們正修的時候就要了解,照著這個次第你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你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頭相應的一種狀態。前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說修行第一步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不親近有什麼過患,然後應該如何親近,善知識應該什麼行相,弟子什麼行相,乃至於最後沒有說清楚的,又總括起來說一下。現在了解了道理,你重新把那個道理,再運用到這個裡邊去的話,馬上對於前面所說親近善知識這一個修行的方法,有了一個具體內涵,有了一個可以行持的次第,有了一個下腳之處,這個道理就能夠一一地如法行持。你能如法行持,這個好處,馬上就得到。繼續,
【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
說,你為什麼要皈依佛?因為這佛是指示你這一條道路的這個大師,所謂大師的話,那是圓滿無誤的。那麼你跟著這一個去做,「隨順此之正行」,佛不一定眼前我們找得到,那麼找跟佛相應的,那就是什麼?指示我們這一個圓滿道路的老師,這個就是善知識。善知識,為什麼要親近他?就是要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如法行持。所以說,
【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
這個是聽聞,那麼跟了善知識以後,然後「隨其所應」,就是換句話說跟我們相應的這個層次,如理如量、如其次第地來聽聞修學,佛說的、佛弟子所說的,若經若論等等,以及種種祖師的語錄,跟這個正法相應的種種。聽完了以後,
【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
那麼怎麼是如理作意呢?那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然後你照著這個道理這樣去作意;「作意」就是提起我們的腦筋來,在這個上面去思惟觀察。你能夠這樣去的話,那麼照著這樣的話,能淨我們煩惱。這個是法的特質,前面已經說過了,法的特質是什麼?清淨染污相的。染污是煩惱,現在呢這個正對治是能靜息煩惱,這個才是真正的法,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修學的。現在我們有幸親近善知識,能夠聽到正確無誤的,就應該照著它去做。你照著它去做的話,那個時候你能夠靜息你的煩惱,那個時候你才去做。這個時候靜息多少,你就淨除多少雜染,清除多少罪障,增長多少功德,得到多少法財,得到多少法喜,這個才是修行,這個才是修行欸!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現在前面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前方便,做的基礎、基礎,這個都需要的。可是假定你認不清楚的話,你把那個前方便以為就是的話,那個就害了,那個就害了,這個我們千真萬確要了解。所以常常說,小學,那是一個前方便;如果說更進一步,小學之前還有一個前方便的—幼稚園。所以先進幼稚園,它只是吸引你,讓你生一點歡喜,覺得離開了爸爸媽媽,歡喜到學校裡;然後到小學裡,然後到中學裡。你千萬不要說:「哎喲,我要學的東西,幼稚園就是對了。」那你就完了,那你就完了。你就總不能到那個時候,學了小貓跳小狗叫,來來來去去去,跑得去到社會上去賺錢吧!你這個東西怎麼能賺錢?那是開玩笑。實際上我們修學佛法也是如此啊,千萬注意。
所以現在剛剛跑到廟宇裡邊來,學到一點規矩,會念一點經咒,那個是前方便哪!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就以為對了,去衡量別人等等。學到了正法都不能衡量別人,何況這個東西!這是我們應該了解。但是反過來說,你千萬說,這個不是、不對,那又錯了,因為你必定要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上來。所以這個概念也應清楚,前面已經說過,這裡順便一提。
特別是說,如理思惟的是思惟些什麼?說「法」。法的特質是什麼?能靜息煩惱。能靜息煩惱的法,那個時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擺在腦筋裡想的。我之所以提剛才這個話,為什麼要提?因為平常你把握不住,腦筋裡面一天到晚轉這種事情的話,腦筋裡既然為這些事情,不相應的擺在腦筋裡,你能思惟法嗎?趕快把那個以前那個垃圾把它撤出去,能夠垃圾撤出去,那個乾淨東西才能夠裝得進來,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說「由歸依法」,因為你這樣地做的話,這個是真正皈依。於是呢「於教證法應當現證」,由教而證,教是告訴你怎麼做,懂得了怎麼做,然後照著去做的話,能夠證。現在這個就是「隨順行故」,如理地思惟,就隨順著這樣去做的;你能夠這樣地做的話,弄熟了你就可以去真正修行。所以最後的,真正修行了,叫
【法隨法行者,】
對了,這個法,欸,你能夠跟它相應。
【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
經過了前面親近善如識,他正確完整地知道,你從這地方聽聞,如理思惟,然後呢修行,對了。
【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那麼這個是最後皈依僧。皈依僧的話,說這個我們要修行,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伴,共同的伴。那麼共同的伴這個隨順行,就是我們眼前的那些人,眼前那些人。你幫我忙,我幫你忙,共同扶持,我有錯了,靠你來規勸,靠你看見了來告訴我,這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了解,昨天已經說過了,是的,你看見了別人的不對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要規勸,可是心理狀態完全不一樣,這個只要自己內心檢查一下就很清楚。如果說那個時候心裡面就是忍不住人家的那一些作法,他覺得不對,那個時候自己已經錯了,那第一件事情淨化自己。你做對了,發現人家不對,那個時候委曲婉轉說:「某人啊,你錯了!」然後輕輕巧巧地告訴別人,這個才對,這是眼前一例。
當然真正的僧,不僅僅是如此,這個我們要了解的。真正的僧的特質,在另外講到的時候,會詳細地說。眼前這個狀態,只是就我們目前生活當中所發現的,應該了解怎麼去運用這個法,來產生共同和合與法相應的增上的功德。這個是我們大家要學的,這是第一個。
【◎ 第二四聚中,】
也分四部分,第一個是
【諸根不掉者,」
「掉」是什麼?就是散亂,這個特別是跟貪相應的散亂。平常我們散亂,有一種散亂就是昏沈,糊里糊塗的;有一種東想西想,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想這個想這個,那就是特別的掉相。平常我們說有攀緣心,這個攀緣心就是特別的掉相。往往啊,這個東西非常厲害,我們自己絕大部分人根本就感覺不到,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所以正式修行,實實在在地,前面要經過很長一段時候的努力聽聞思惟,那時才懂得那個掉相。否則你這個掉相都不懂的話,自以為修行的話,那真是開玩笑,那真是開玩笑。現在我們下面看,
【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
這個掉的特質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六根對這個六境放散,然後這個心意就跟著去了,跟著去了;所以這個「於境掉動」,這個叫做掉。對於這一個狀態,對於自己的內心,隨時跟著境界轉的這個狀態,有了認識了,有了認識了,而且認識深深地見到,這個東西有大禍害,有大禍害。你必定要了解這個有禍害,那個時候你才生得起厭離心來。所以這是第一個,這我們應該學的。
說起來很簡單,大家不要說做做不到,認得它都不容易。為了使大家正確地認識,我再說一遍。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這個心跟著它跑掉了。想一想看對不對?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說好吃的東西,跟它跑掉了;然後呢他來罵你,你發脾氣了。那平常的時候我們,所以常常的情況,我們上早晚殿,這個人法器敲得快一點,這個人法器敲得慢一點,或者這個人弄錯了,你心裡面怎麼想?所以很早以前我曾經說過,有個同學跑得去,鏘鈴匡亂敲,我真感謝啊!我心裡面覺得他敲錯了,然後呢我第二念就感覺:好差啊!我心裡面自己穩不住,就被它,跟著它跑掉了。大家懂得這個意思嗎?那我已經錯的,你們請問有這個心嗎?你看見了:「這個傢伙怎麼這麼搞的!」然後你越來越忍不住、越來越忍不住,恨不得跑上去幫他,乃至於有人就,居然中間跑進去、插進去,叭叭叭叭幫他做了,這個還覺得自己對,請問對嗎?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感覺到高興啊,好歡喜、好高興啊!我一點都沒責備你們,我要告訴你們,我真正在這個地方的,因為我自己有這個錯誤,我今天發現了錯誤,而看見大家同學這善根,這麼好的能夠肯學,所以我從心裡面告訴,我在這個地方,把我自己痛苦的經驗規勸你們,真正想學佛,就從這個地方學起啊!第一個,自己覺得:「欸,不對,我心裡面又掉動了。」然後呢穩住。真實修行的人,所以的的確確的,天塌下來他就是不動,然後進一步去幫助別人,那個時候委曲婉轉的,這個才是,我這是隨便一提。
要想穩住還要有很多條件,「深見過患」。兩句話說起來是很容易,我這地方指出那個行相來。現在目前對於真正的過患還沒指出來,所以我並不要求大家馬上去改,我只是說指出來,碰見這情況,以後儘量地不要跟它轉,你能不跟它轉,已經很好了。不要說不跟它轉,照這個情況,這種心理上行相生起來的時候,你能認得它的話,現在你就對了。哦,這個是我們……所以學,的的確確有它的很多的層次在這裡頭。目前起來了,你就認得:「欸,不對不對,不是他不對啊,是我自己出了毛病啊。他是不對,但是我現在修學佛法,請問修誰?修我,還是修他?修我嘛!你要幫他,要幫他是你自己做對了你才能幫他,所以真正第一件事情還是我。他錯,結果責任還在我。」必然到這個結果的,對不對?
所以眼前我們修學,第一件事情就要認得這個。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好了,及格了已經,已經及格了。後面他會告訴我們,它過患在什麼地方,然後呢還要告訴我們如何去對治,每一個地方有它完整的教授在,你了解了這個,厭離心生起來了。所以既然在下面,我們先不談,這個地方只是告訴我們修學的次第,第一個。第二呢?
【受學學處者,】
然後呢,認得它的錯,然後我們正規地要怎麼改,要有改的方法。所以我們正式皈依了以後,應該做些什麼?應該學習什麼?這個才是我們要學的。
【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
這個學處,狹義地來說,指戒;廣義地來說,這三藏十二部無不是這個。是,從他的行持來說是戒,但是你要了解這個戒為什麼要這樣做,都在經論上面,所以經律論三者,是一體的三個面。正式地皈依了,進一步就要學,有了這一個正確的了解了,你才能夠照著去學、改過呀,這個是對自己來說。進一步要
【悲愍有情者,】
要利他。但這個裡邊還有個特點哦:為什麼要悲愍有情?
【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
那麼這個是悲愍。佛法的真正的,佛的聖教的真正的差別,在有沒有這個。佛說的聖教,或者說五乘共法,或者是三乘共法。而佛真正說的聖教,他主要的不講世間;世俗的這個染污的,要跳出這個。要跳出這個來說的話,只有三乘:聲聞、緣覺,以及大乘;或者更分得簡明一點:自利的小乘、要利他的大乘。差別在哪裡?就在悲。而本論真正引導我們的,厥是大乘,實際上整個佛說的也就是這個,因為唯有這個才徹底圓滿。所以到《法華》上面,他最後開權顯實,說得清楚,佛出世只有一個目的。雖然只有一個目的,卻偏偏有不同的,那麼差別在哪裡呢?就在這個上面。所以既然是你了解了這一點,開始走的時候,第一步就應該從這個上面認識起。
所以我們正式學了以後,進一步要悲愍有情,所以「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在這個地方我們還談不到把他們救出來,但是至少應該同情憐愍,不要損惱他們哦,這是我們現在做得到的。我們現在不要動不動拿法來衡量別人,這個是傷害別人。所以有人說,這個時候啊好像現在這個地方做人情。是!人情不是佛法,但是佛法卻不離開人情哦,這點我們要了解;人情不是佛法,這是沒錯,但是佛法不離開人情哦!
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我們重新去想一想,前次說過的這個公案。有人偷了人家的羊,然後做兒子的人跑得去證,說我父親偷了羊了。這個世間的人來看,「哎喲,這個對。」聖人看起來,不對。聖人怎麼說?孔老夫子怎麼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世間的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是佛!
所以佛引導我們,也是用種種的委曲婉轉的方便法門,這個我們應該了解。不過對這一點,「損害」兩個字,我們不必講很深的道理,我們回過頭來,人家拿這個道理來指責你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心服情願地接受?對不起,我想我們很少人做得到。既然我們做不到的話,我們也不要拿這個大道理去卡人家。這個是談到這裡,我們順便一提。
總是第一件事情,我們先想辦法同情別人,他之所以這樣做,為什麼?他愚癡,哎呀!好可憐。你想到他的愚癡而這樣做的話,你這個可憐的心就生起來了。說實在的,我們現在看見很多這種動物,總覺得這好可憐,然後呢你看見他得到了個人身,還這麼愚癡,說起來比那個動物更可憐!你一旦那個憐愍心生起來的話,剛才這種情況就容易解決了。一方面眼前的問題是解決了,一方面你的同情的憐愍心生起來了,你跟法就相應了,你跟法就相應了。這有這麼多的好處,你自利有了,然後呢團體也和睦了,然後你要幫助別人,那時候人家就容易接受了。這是第三點,最後,
【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然後呢最後,「時時」,這個時時—一切時,對三寶勤修供養,那麼下面這個很容易懂。眼前我們能做得到的供養,就是把我們眼前所了解的,能夠做多少算多少。從我們醒過來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為止,處理常住的一切事情,以及修行等等,盡我們的力量便罷。第一個要檢查,說:欸!我這個觀念正確與否?是「我」呀,還是跟法相應的?這個重要。你能夠一檢查,然後把「我」拿掉,跟法相應,這一天哪,大概就錯不到哪裡去了;然後呢這個念頭時時提起來,這一天就沒白過。
關於這個前面所說的,就是說皈依了以後,我們應該這樣學的。說到這裡,現在我們再回過頭去,再看一下,回過頭去看一下,翻到九十八頁。九十八頁這個科判,這個科判:「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就是由前面這一步一步過來了以後,我們了解了,說這一生很快就要死,死了以後不曉得到哪裡去,這樣。然後呢我們想:到哪裡去自己作不了主,由業作主,業作主是墮落,墮落又是這樣可怕,哎呀!所以趁現在我們可以修的時候,找到正確的方法。
這個方法,使得我們得到安樂的,那麼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修習的。這個裡面分兩部分:第一個皈依,第二個皈依以後怎麼辦。然後呢第一個皈依當中,分四部分,我們重新來溫習一下。「由依何事為歸依因」,大家記得嗎?為什麼原因你要皈依的?兩個原因。那麼由於這樣地怕苦—第一個原因。由於怕苦而要求出苦,找皈投之處,那個時候要想皈依,這個皈依的對象,必然要有什麼條件,所以說,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自然必然地找到這樣的一個對象。是的,那麼你怎麼皈依法,這個裡邊又告訴我們這個,下面一個一個。然後皈依以後,他為什麼能夠作你的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他?他為什麼得到?原來是他是經過了如法行持;他也告訴你,你呀既然皈依我,應該怎麼做法。所以說「既歸依已所學」,學的內容。現在我們剛才已經說了,「既歸依已所學」分成兩部分。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到一百零六頁,這個地方上面所講的,這是「〈攝分〉中出」,第一部分。第二呢,「教授中出」,現在我們講這個教授當中。換句話說,我們正式皈依了以後,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這個。所以說皈依不是說,念了一下就算。皈依當下本身,有皈依相應的心量,皈依完了以後,我們就應該學做這些事情。所以當你心裡面一心皈投依靠的,如果我們用這個方法用在淨土法門,這個叫「正行」,完了以後剩下來其他要學的就是「助行」。
我們剛才說的,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等等,那就是下面整個的本論告訴我們的,都在下頭,那時還有一大堆,這個地方只是提個大綱。同樣地,第二個所謂諸根不掉,然後呢受學學處、悲愍有情、於三寶恆修供養,這個大綱,仔細的內容都在下頭。現在我們聽了這個大綱,已經覺得:啊!這麼歡喜、這麼好!哦,認得以前的錯誤,曉得以後該怎麼辦,真是歡喜啊!然後我們認真地學下去,自然而然你學多少,就能夠認識多少;認識多少,照著去做,就能夠改善多少;能改善多少的話,罪障就淨除多少,資糧就集聚多少。你能夠因地上面這樣努力的話,自然將來美滿的果等著你。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從這個地方下去,我們要羨慕別人,要從這個地方羨慕起,你這樣地羨慕就對了,必然得到結果;否則的話,緣木求魚,南轅北轍。我們這個地方,把第二教授這個題目看一看,今天就看一下那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