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

廣論進度:P185L3第三幾世圓滿者~ P187L5善觀緣起二種而證聖果。
音檔:音檔:[80B] 07:18 ~ [81B] 03:58
手抄稿:第十冊P279L9~第十一冊P21L3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16548

[主題:貼在牆上沒有用 ]

[桌牌:無明–>行–>識–>愛–>取–>有–>生–>老死。]

【內容摘要】  

【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壬一、支分差別
                壬二、支分略攝
                壬三、幾世圓滿
                壬四、此等攝義

【廣論內容】

壬三、幾世圓滿
  1. 十二緣起因感果需要花多少時間呢?(此處沒有特別計算中有的壽量)
1.1 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能引+能生(第1世)→ 所引/所生(第2世)
1.2 遲久亦定不過三生: 能引(第1世)→ 能生(第n世, n=2→∞)→  所引/所生(第n+1世)
  1. 由於不了解生死輪迴流轉的道理, 只要無明未斷, 又會隨著新的煩惱而去造業, 不斷流轉於輪迴中。
  2. 龍樹菩薩: 「從三(無明、愛、取)出生二(行、有),從二而生七(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3. 阿羅漢往昔雖造了無數業因,但不再輪迴生死,是因為已把煩惱斷除,對此生起定解, 思惟煩惱即是我們的怨敵,進一步對滅除煩惱發起精進心。
  4. 三士道的根本在十二緣起。
        5.1 從思惟惡趣苦,由於惡業所感所以不再造惡業,故不墮落惡趣,這是下士類的修法。
        5.2 雖得人天但不離行苦、終究要墮落,所以思惟流轉還滅的道理來解脫生死,是中士類的修法。
        5.3 所有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引發大慈悲心要救一切人而發願成佛,這是上士類的修法。
    壬四、此等攝義
  1. 十二緣起是讓我們發起出離心、空正見的方便,故應珍重。對於業惑滋潤強盛的緣故,而生起苦蘊生死道理,特別以十二緣起支輪迴於六道中的道理善巧了解並正確修習者, 能獲四勝利:
        1.1 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 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
        1.2 增盛佛語寶藏珍財。
        1.3 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
        1.4 是能覺醒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1.   引顯密教典證成第一及第二勝利
        1.1 《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
        1.2 《稻稈經》云:「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
1.3 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
  1. 引祖師大德的公案來證成第四勝利: 舍利佛與目键連尊者以種種譬喻策勵四眾弟子;如有人不樂梵行,尊者就給予適其根性教授,使其證得超越輪迴的殊勝上德。佛說,不可能一切時處都有這兩位尊者引導,所以應該畫十二緣起,生死輪迴圖貼在門上,策發大家思惟。而後仙道大王思惟十二緣起流轉還滅道理而證聖果。

【聽帶與研討】

師父說:
我想起這個,我自己有一段笑話也可以說,我的笑話讓你們來笑,也是我自己很痛切,但是呢我要感激的。我說我二十幾年以前,哎喲,是滿用功啊,開始念佛,拼命念!後來因為到了蘭若,那麼然後呢又看了一點經教,哎喲,看了很警惕,然後呢自己也做不到。我在那個書上面圈哪、點哪,法師就說:「欸,不能亂喏!」所以我曉得經上面,我絕對不動,但是自己像現在這種書本上面,我就畫呀什麼,警惕自己。發現那個寫在書本裡還不夠味,我就把這個條子寫好了貼在牆上面,貼得個滿牆都是,啊,常常去看。有一天仁法師跑著來告訴我,看了一下。我心裡覺得:欸,他會讚歎我幾句!他怎麼講啊?「貼在牆上沒有用啊!你要放到心裡去啊!」嗯?這樣。後來我說:「法師啊!記不住,貼在牆上幫忙它。」他淡笑一下。
過了多少年以後,我感覺到一點都沒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還受用這句話。
Q: 貼在牆上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們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游爸: 貼在牆上的目的是能常常看, 容易記住。但是在做的時候, 會想到在牆壁上就可以看的到了, 所以永遠不會記在心裡。作筆記也是一樣的道理。宏仁建議不要貼牆上, 用刺青的方式, 要用的時候隨時看到。如果很簡單的「歷事練心」四字已經記住了, 為什麼還要放電腦桌面上或牆上呢? 應該就是像師父說的沒有入心。
~~麗明: 分享母班同學的作法, 把希望新生做成照片放電腦動態桌面, 時間到自動換, 自己也學著這樣做, 每一天換一次, 但學了這星期的理路, 到底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大家可以再想一下?
~~莉娟: 在桌上放希望新生, 每次遇到事情時就像抽籤一樣隨意翻, 但是當下抽到的法語, 就會很適合當下的心情, 讓自己的心很快作調伏。
師父說:
我發現努力了多少年以後,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書本上畫了半天,原來生死事大書本的事情,跟我不相干!然後打板的時候,那個板上寫一個生死事大,那個板的事情也跟我不相干!我們都是這個毛病。然後我們去弘法了,講給別人講了一大堆,然後自己呢?有很多人的確大菩薩,啊,那了不起!可是以我來說,我往往是說了半天,說給他們聽的,那是他們的生死,我不相干。我可以說,這是我自己的犯了一個大毛病,讓你們來笑我,這是我懺悔自己的心情也可以說。
Q: 這段師父的理路是在說什麼?
師父說:
所以前面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從無量劫以來,造了無量的業,「異熟未生,對治未壞」,這兩句話我為什麼要說?異熟未生這是無可奈何的,法爾如是。我們真正應該認識的就要認識對治,現在大家了解了嗎?所以對我們這個懺悔應該感到高興。儘管現在還不懂得,心裡面至少說:哎呀,我好高興!雖然我不懂道理,我已經有機會參加了!慢慢地就把這個真實的內容要加進去。不要說:哎呀,我已經很多了,現在又要中間加這個東西啊!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啊,就排斥那個法,那個很危險喏!
我們平常所謂謗法、謗法,不一定就形之於身口,就是你心裡一念起來的時候,你就那個時候,千萬注意喔!不要說:「唉,我在那裡睡一覺多好!我們跑得去啊今天晚上磕幾個頭,在那邊磕得腰酸背痛!」這個念頭萬萬起不得!你儘管現在不懂,你說:啊!現在我既然有機會進去,雖然我不懂,我跑進去,這個就來。然後呢因為你不懂嘛,所以趕快努力把它弄懂,弄懂了然後你加進去「對治」,行了!行了!
~~麗明: 從十二緣起可以了解, 無量劫來造了無數的業, 種因未感果, 這時可以透過懺悔或拜三十五佛懺來對治。我知道了這個理路, 無論可以做到多少, 要隨喜自己至少已經往對的方向前進了。師父最後提醒我們聽法時不要排斥法, 聽法時或許會有聽不懂、覺得太難了的心態, 這時不要因此說這個法不好或不想學, 這樣當下就跟這個法種下了不好的因。對於法, 我們可以懷疑, 但是不要排斥, 所以種正因隨喜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喻: 未贏的棋賽…】

Q: 棋藝精湛的主角, 有哪些原因, 讓他無法實現成為國際西洋棋大師的夢想??。
~男雄:影片中那麼多人聽他講話, 應該不是一位失敗的人, 只是年輕時因為瞋心影響, 他討厭的人都想摧毀, 後來不斷修練, 能夠看到自己的問題。想到每年都會跟主管談到年度計畫, 也談到了人生, 主管的個性跟這位主角很像, 他知道自己無法把人管好的問題, 但可以發揮他喜歡看書的強項, 透過專業來與其他人應對。所以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強項及弱項, 來給其他人忠告, 什麼該做或不該做。
~佳芳:自己小孩很喜歡下圍棋, 透由自己的天份到很高的段數, 但是因為不覺得下棋是好的發展, 因此不斷阻饒他的學習, 給他負面的資訊。但是小孩個性的堅持, 只好讓他繼續學, 甚至假日陪他去台北學圍棋。小孩的個性可以說是大起大落, 就是要第一名, 這樣的個性有可能影響一生中許多事情的發展。如果沒有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在其他地方也不會做得好。
~志強:因為主角高慢的心引發瞋心, 強大到失去理智, 下棋的策略或功力就無法發揮, 男雄可以看到這位主角看到問題修練後的改變, 是很好的角度;佳芳讓我們看到下棋就像人生一樣, 遇到的人事不同,  如何能夠在過程當中抱持正確的念頭, 對治我們的習氣。
~麗明:我們會因為遇境後的等流習氣而有所反應, 但是面對境界時, 有時會不曉得自己的狀況, 有時候看清楚了, 還是無法克制, 做出同樣的反應。所以能否跳脫本來的等流習氣, 最重要的還是要先能觀察到,進一步才會有機會改。

 

★讚頌:千手觀音 詞曲:真如

那月光 皎潔清涼 宛如蓮花 冉冉飄香
靜夜中 一片銀光 閃耀在那杳杳海上
歡呼著 我的祈禱 歡呼著 我的熱望
尋尋覓覓觀自在 大慈大悲儼然在 光華璀璨如月白
感天動地你翩翩來 感天動地你翩翩來
千臂莊嚴普護持 千眼光明遍觀照
真實語中宣密語 無為心內起悲心
無為心內起悲心 無為心內起悲心

★善行小點滴
~~雪惠: 在儲藏室暫時餵養一隻流浪貓, 讓牠不要流浪街頭。另外在工作上, 對於同事的呼救, 都能很有耐心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行政事項
1. 6/2(日) 於鳳山寺學戒堂超薦誦經

2. 6/15(六)及6/16(日)提升營, 6/16可攜福友參加

3. 2019企業營義工招募,正行時間:7/10(三)~7/14(日)

★Homework 2019. 05/25上課進度

1‧ 廣論進度:P187L6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 P190L2亦當修苦想
    音檔:[81B] 03:58 ~ [82A] 25:48
手抄稿第十一冊:P21L3~P50L6
網頁: http://www.mylamrim.org/?p=17366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捨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面,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徧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2.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