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初歸敬?及略述本論之重要
*次開為四門
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乙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廣論課程內容/大意】
–佛不說無意義的話,佛所說的法彼此之間是沒有矛盾相違。
–佛順應眾生根器有別,依不同根器宣說不同法類。
–大乘的修學是成辦世間有意義的事,但為攝受不同種性眾生,有時開示道主體,有時開示次要延伸支分-,只有法類次第前後之分,而彼此是沒有矛盾。

【讚頌】@文殊菩薩祈求頌
法師說:「師父 接觸讚頌的時間比我們都早,可是師父不隨便唱,也不隨便聽,他一定是內心有很深的感受的時候,產生很強的希求,或者一種神聖的感覺,再透過讚頌,把內心的 感受,跟著讚頌結合。這個態度非常重要,否則就變成戲論,跟世間人唱流行歌曲沒什麼兩樣。」
師父開示:「大家來讚頌祈請菩薩,祈求正法久住,希望我們這群人生生世世在一起,依法增上,並且幫助所有一切人,特別祈請宗大師父子三尊早一點來,並回向龍天護法威力增盛,魔軍瞋心息滅、護持正法。」(九十年十二月)

【聽帶/研討】@20組&22組
Q1.希望家人朋友上廣論或企業營嗎?
Q2.有介紹廣論或企業營的經驗嗎?
Q3.成功報名或失敗?
Q4.你怎麼做到的?
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恆應,善趣無謬誤。」
師父說:「那麼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如果說我們,或者我們任何一個人,自己啊一定要想幫助別人,啟發別人、幫助別人。確定要這樣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對於你所化導的那個眾生,及化導他的方法,要圓滿無錯地有一個認識。所以這個「智者」,就是指這一個菩薩們,他一直、一直,他菩薩的真正的行為,菩薩的願力,沒有別的,全部的精神就利益眾生、利益眾生。然後也可以這麼說,他的全部的精神的目的,是創造這個淨土,乃至於成佛以後永遠是如此。而且他必然是沒有錯誤,因為你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儘管你的動機很好,錯了以後有沒有用?不行欸!所以他「善趣」,走得非常正確,一點點沒有錯誤。」

【善行總結】
24組-美淑師姐:感謝,小朋友特別煎餅給家長吃,同學特別體諒先生要趕到台南,所以準備了碗,讓他們外帶,讓美淑覺得很感動。
23組-書維師兄:小孩上幼兒園,幼兒園園長教導書維,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做到,而且透過園長的幫助,讓自己也學習成長。
黃背心-凱文師兄:Q.小孩長大了,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學?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喻】@20組&22組
影片:這群人TGOP│看電影不搭餐! Buying movie tickets without snack set
--影片促銷活動是公司政策,講或不講應是很兩難?!
--Q.影片中誰像菩薩?有菩薩心?

桌牌:法殊勝中:所詮圓滿、易於受持、勝出餘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