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丁一‧正明修法

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廣論原文】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礙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又此邪執障礙敬重諸大教典,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註一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遍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是故於道幾許修習,反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長。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患出離。若由多門,能見解脫所有勝利,故亦於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諸行,則於此等諸不退信,欲樂精進,漸能增廣。如是一切皆依觀慧,觀察經義修習而起,故諸智者應於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轉。

註一:梵語Kusali音譯,或議為乞士,善士,義為具善者.指主要向內修心,對修行具有勝解並專修苦行的捨世瑜伽行者

 

【白話消文】

又說,主張一切分別都是有相執著,所以是成為成佛的障礙,因而捨棄了所有分別觀察的修持,這實在是最下劣的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的宗規.於如何破除這種見解,等到闡釋止觀的時候,再來詳細的宣說。這種邪執分別也是深切敬重諸大教典教授的障礙,因為這些教典教授所闡述的所有義理,現見大多需要透過觀察慧觀擇,但他卻主張修持時不需要諸多觀擇的緣故,這也是聖教沒落的最大原因,因為沒有敬重心,以致於各大經論被認為並非教授.修道可分為觀擇而修與不觀擇止修兩種.什麼道是觀察修? 什麼道是止住修呢?接下來簡單加以解釋,譬如對善知識修習信心,及修習瑕滿義大難得,死無常,業果,輪迴的過患,菩提心,必須要觀察修.原因是這些法類,都需要另心力強猛,長時間改變心意.若不如此,如果習氣沒有改變,就不能淨除上述各修習階段的障礙,譬如對諸大教典不敬重等;要能夠生起這種猛利持續的心念,就必須藉由不斷地觀察思擇修,譬如對於貪著的境界。如果喜歡的行相不斷地增加,就會生起猛利的貪念,又譬如對於怨敵,如果不斷地思惟不喜歡的行相,就能夠生起猛利的瞋恚心,因此,前述各階段的修習當中,各階段的境相明不明顯,都 沒關係,所緣境之行相。然而,心力一定要猛利且持續不斷,所以應該觀察修。如果心無法在所緣境上安住,對這一所緣境,為了達到如自己的意念,而能夠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在修止及諸禪定的時候,如果不斷地觀察,會導致意念無法安住於所緣境上,因此在這時候就必須止修,相關內容到闡釋止觀部分時會詳細宣說。有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宣稱:凡是智者只應觀察修,凡是孤薩黎只需要止修,這種說法也不正確,因為不論智者或孤薩黎,全都必須觀修與止修。雖然是智者,也必須修習奢摩他等,雖然是孤薩黎,也必須修持對善知識的強猛信心等的緣故經臟及續臟顯中,都說得非常多而且完整,必須藉由觀察而修習的法,如果沒有觀察修,或者是只少許觀察,就不可能生起聖道殊勝的根本──無垢淨慧,即使稍微生起少許智慧,也不會繼續增長,所以對修道而言,完全沒有進步。聖道修行證理當中,最究竟的成果,就像敬母阿闍黎所說的,智慧中以一切智究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能夠毫無雜染地簡擇,一切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就是智慧。因此,越是努力修道,反而相對地產生嚴重的忘失正念,而且念力也變得遲鈍衰退,心對於分辨取捨漸趨遲鈍,應當明白這樣就是修行步入歧途的正因。

此外,對三寶等的種種功德,如果能夠多多了知,對於依止三寶等的信心也會不斷增長,如果多多了知生死輪迴的過患,那麼就能夠對三界生起眾多的厭捨與出離心;如果由種種法門能夠明白解脫的所有殊勝利益,也就會對解脫生起猛利的希求心,如果能夠多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稀有的菩薩行。那麼對於大菩提心及六度等的種種信心,都不退轉,對於大菩提心及六度等的欲樂、精進也都能增長廣大。這一切都唯賴以像觀察慧觀擇而修持佛語的義理,所以每個有智慧的修行者,應該對這個觀察修的道理產生堅定信解,別人不能動搖。

【聽帶】

【◎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反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對道修,修了很多。修了很多,反而什麼?嘿!反而產生了反效果。是忘念是重大,念力是遲鈍,然後呢抉擇,唉,碰見這種事情,叫你也弄不清楚,叫你去弄,你又嫌它麻煩,就這種味道。這個是什麼啊?走上錯路了,走上錯路了。就是因地當中你走錯了!所以這一點大家注意,有的人一聽,不聽的時候滿好,一聽眼睛就瞪大了,那個就是他因地當中跟他相應的;有的人平常他滿好,等到一聽經,就打瞌睡了,就是提不起來。為什麼?就是跟法是不相應,而那個時候他就是什麼?障礙現起的時候。

【整理】有很多人很想修行也很認真的在修行,但是如果不了解修行的內涵和方法,很容易會產生妄念重大…等反效果。所以要透由正確的聽聞、思惟與觀察,產生正知見來修行才是王道。

【祖師傳】-周利槃陀伽癡相之因(請上youtube觀看)

【憶師恩&善行小點滴分享】

  1. 紹奎:這次護持憶師恩炒作煮,碰上了國小同學是資深菜頭,又碰上兒子恩師.每次當義工都睡不好,又看到下雨,覺得很煩惱,還好正行時,天氣放晴,一切都很順利.希望以後能多點義工來護持。
  2. 志崇:經過前行師姐教大家怎麼做,正行時就很順,大家配合得很好,隨喜大家
  3. Vicky:藉由每次參加法會與志工可以加深及加強自己學習廣論的信心,這一年的學習,明顯感覺自己有變的越來越好.
  4. 水珠:參加憶師恩感受到兩個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一:法師進場時,結合在場的廣論學員,共生共榮; 不可思議二:師父的願很大,承辦所有的法會,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但是可以藉由這樣的念力,將活動辦得很專業
  5. 文娟:看到很多人生命卡關的感動,相到自己生活一切順利,很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