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P239L8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 P241L12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手抄稿:第十三冊P215LL1 ~ 第十三冊P245L4

【廣論原文】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① 斷除能失四種黑法,② 受行不失四種白法。今初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四黑法中,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當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師易知,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欺誑道理者,《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此須虛妄,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說明,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然了義者即可。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譭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境者,謂他隨一有情。謂行諂誑。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後彼自願往惹瑪。《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廣論 師父手抄稿】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
因為菩提心從現在開始乃至於證得菩提,所以不但現生,而且將來一直向後,一直要增長,不可以讓它失壞的。下面說,緊跟著以後怎麼辦,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不捨棄。
【① 斷除能失四種黑法,② 受行不失四種白法。今初】
有四個惡法,如果造了以後餘生就會失去,反過來有四個善法、白法,造了以後自然能夠增長,這個就出在《大寶積經》。現在我們上的那個《大寶積經》,主要的就是講這個。那個《大寶積經》我想大家都聽過了,一開頭那個世尊跟迦葉菩薩提起的就是這件事情,就是提起這件事情。不過這個文稍微有一點點差別,這沒關係,這是因為兩個翻譯,經過了不同的翻譯,在文字上面有一點差別,意義上面並沒有出入。現在我們看: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
說如果說你做了這四樣事情,那麼將來你會忘失,失掉了,或者那個菩提心不再現行。說到這個忘失或者不再現行,也許我們會說:「前生的事情,那我們這一生好像都記不得嘛!也沒有現行嘛!」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很多習慣什麼等等,都是前生的習慣這一生帶來的。有的人聰明一點,有的人是笨一點,有的人哪,欸,他寫文章或者什麼碰見一點 (p217) 飛花落葉,啊,這個情緒,這個潮思啊是潮湧而來,寫出來文筆很美,可是你要他碰到算術的話,他就頭痛得要命,表示他腦筋不好啊,但是他一加一加出來就叫他困難。有很多人哪,他對那個數理啊他非常清楚,可是你叫他寫文章,啊,他覺得這個非常困擾。為什麼?前面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他腦筋不好,但是有的人就偏向那個、有的人偏向這裡,為什麼呀?現在這個現行,也就是說他前一生這麼帶來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這一生造了這種業了,「他世現行猶如夢」,還記得這句話吧?到下一生他生起現行的時候像夢一樣,你自己不曉得為什麼來,它就這麼來了欸!就是這樣。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難得地獲得這樣殊勝的寶貝,你這一生雖然努力了,但是如果說你繼續做對的話,下一世自然它又現起來了。就像我們剛才一樣,這一生有很多人哪,就說這個天才;現在你這個天才就是跟菩提心相應,那何等地好啊!反過來說,你如果做得不對的話,這一生辛辛苦苦學會了話,對不起,下一生就沒有了。何況這個菩提心,一直從現在開始要憑著它作為根本,圓滿佛道,這麼珍貴、這麼可貴的東西!所以這個兩點啊─黑法,我們眼前就要斷除;白法,要努力!
結果你能夠努力了白法,欸,到下一世不要努力它自然現起了,這個多省力啊!這個多省力啊!就像我們常常說的那個比喻一樣,說現在如果你要做一個老闆的話,然後呢做 (p218) 一個小販,大街上揹了個箱子賣枝仔冰賣起,要賣成功一個大老闆的話,那不曉得做到那一天哪!但是如果說你從小生在一個大老闆、董事長家裡的話,那什麼都不要,對吧?你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你就是個小老闆,就是在這樣。哪!現在我們就是這樣,這個這一生你能夠稍花一點氣力的話,下一生你生生世世就是那個什麼?佛的佛子,連他世間的國王的王子我都不要幹,有這麼大的好處哦!所以下面這兩點不要輕視它,現在我們學一下,看下去:
【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
這是好的。
【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
真正我們學了願心,該學的,那個是有憑有據的,這個就出在這個《大寶積經》上面。
【四黑法中,】
那個「四」,先說四個黑法,總之先要避免的哪一個。
【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
這是第一條。在《大寶積經》上是這樣的: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不曉得你們記得不記得?這個《大寶積經》這樣說這個,最主要的,人、法它都擺在這個地方。現在這地方只講人,所以他所以欺誑師長的原因還是不敬重法,你如果真的敬重法的話,他不會欺誑師長的,這我們要了解的。我們下面解釋一下,這個概念就很清楚了。
【當以二事了知,】
關於這個問題分兩方面:
【一境二師易知,】
第一個呢就是,我們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所欺誑的對象,就是這個「境」。欺誑的對象是什麼?「二師」,就是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
【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
這樣。這個「二師」,他前面就是說親教或者阿闍黎。這個親教,平常我們說和尚,譬如說我們現在出家了,那麼剃度了,有一個是叫親教師,然後一個是軌範師,換句話這個地方就兩個─親教及阿闍黎。那麼「尊重」呢?就不一定是你的和尚,不一定你的阿 (p220) 闍黎,而是什麼?「謂欲為饒益」,他的的確確對你有好處的那些善知識。「言福田者謂非師數」,除了上面這一些,還有講福田的,這不一定是老師,但是呢這個地方是具有功德的那些。哪一些?譬如說自己的父母,他不一定是自己的老師,但是絕對是一個大功德田!那麼這個就是在這個境,《釋論》上面,那麼這第一件事情。二,第二件事呢?
【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
對於這個對象,你做了、造了什麼事情就是算惡法、算罪惡呢?
【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
換句話說,你欺騙他─心裡面是這樣的,明明這樣的,而你欺騙他,那個不可以。
【欺誑道理者,】
他還很詳細地說明,什麼是欺誑?
【《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
就是這樣。真正的老師,我們現在曉得尤其是大乘的老師,他隨時隨地只有一個目 (p221) 的,無非是希望你向上。你有不對了,他就指出來告訴你,那麼然後呢告訴你怎麼策勵你。所以看見你不對了,告訴你:「某人哪,你不對了。」碰見這種情況,我們為過失而遮蓋,就這樣,乃至於找一個藉口,這種東西是非常嚴重、非常糟糕!老師之所以為老師,在什麼地方?就告訴你:「喏,錯了!你改過來。」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正知見,最難得的─正知見,而且最根本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在無明當中,並不知道我們錯誤!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靠什麼?靠一個明眼人。那這個明眼人告訴你:「某人哪,你錯誤了。」你不但不接受,還要欺騙,還要這樣的話,你為你自己的黑暗保護。換句話說,當下你增長的是什麼?增長了惡業。既然你增長了惡業,下一世現行的就是惡業,而這個惡業偏偏又是善業的正對治,這個很清楚。如果這個地方要想把它弄明亮的話,那點燈,點燈黑暗就沒有了;你把那個燈拿掉了以後,自然只有剩下黑暗,這很清楚、很明白的!所以我們中文譯本當中還有一個「受了經法而不恭敬」,經法上面告訴我們的什麼?就是這些道理,而這個善知識告訴我們的就是經法,這樣。假定你真正尊重經法、恭敬經法的話,自己不曉得,師長告訴你,哎呀!高興得不得了,感激得不得了,馬上改,你會欺誑他嗎?當然不會!對吧?所以這個內涵非常重要!
(p222) 這一個事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一件事情來。我以前就是在,那時候還是小的時候,先父啊,有的時候告訴我一件事情。那時候我們,那時候的情況遠比現在好,我們那時候家裡面的家長說,很少是敢對這個尊長去回嘴的。這有的時候不小心,如果說了你什麼啊,自己也講一點道理辯論,我父親就呵斥我,呵斥我,這樣。說:「古人哪,古人哪!很重要的就是要照什麼呢?不是說,真正重要的,聖賢都是靠什麼?努力改過而來。現在所以別人告訴你過錯,你呀求之不得,歡喜都來不及,何況是尊長?所以就算人家說錯了,要曉得,那個時候你如果說否定或者辯的話,下次缺少一個再提醒的機會,你懂嗎?」那個時候我不大懂,我現在了解了。
我們常常有這種情況,我自己也是一樣。剛出家的時候看見周圍的那些,不但是自己的尊長、同修,常常告訴他:「哎呀,我現在混身缺點哪,希望你告訴我。」但是就很少有人告訴我。我當時也不懂得什麼道理,後來慢慢、慢慢地了解了,人家不是不告訴你,有的時候偶然告訴你了以後,告訴你這個不對,你總是覺得:欸,對的、對的,我沒有錯!人家第一次講的時候滿好心地告訴你,你既然對的,誰願意第二次再告訴你呀?我們平常都是犯這個毛病。所以不知不覺之間,叫人家來勸告你、幫助你的路,自己已把它砍得乾乾淨淨,下次人家看見你就算了,「好了,還有什麼好跟他講?」就是這個道理。所 (p223) 以說就算人家說錯了,你還是很歡喜地感激,他至少─他吃飽了飯能夠來管你的事情,不是對你的幫助嗎?
所以古人有「千金市骨」這一個典故。他要求千里馬,買不到,結果有人說:「欸,以前倒有過一匹千里馬,可惜死掉了。」「欸,沒關係!」死掉了他也去買,出多少?一千兩金子。這個千金也許不是一千兩金子,一千塊錢。現在一千塊錢不值錢哦,以前是不得了的啊!那個錢是不得了的!我小的時候,我聽說這個雞蛋啊,這個一個銅錢一個,所以一塊錢可以買雞蛋買三百個。哦,你想想看那一千塊錢要值多少錢啊?那個馬已經死掉了,根本就沒有用的骨頭,他花了一千塊錢去買─拿我們現在來說啦,花了一千萬買一個死馬骨頭。結果真正有馬的人,一聽見說:「欸,這個人倒真是愛馬的。」就馬上馬賣給他了。換句話說,你有沒有這個誠心,所以這一點我們的的確確要懂得這個道理呀!
所以普通的人來規勸你呀,我們也都應該感謝他,所以叫「子路聞過則喜」。子路之所以為聖人的原因,人家告訴他錯了,他「哎呀,歡喜啊、感激呀!」我們現在人家告訴你錯了,心裡面找了半天的藉口,「我總歸是對的」,就是這樣,那你還有什麼希望改過啊?所以這個地方千萬注意呀!這個地方非常重要!我們修學佛法特別重要的第一點,特別重要的第一點。
(p224) 何況你還是欺誑的心裡面,你不曉得,那個時候你就應該進一步找老師,這個尊長告訴我,他總有原因在。所以前面一開始學的時候特別說,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啊,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癡啊!有人提醒我,我總要想辦法先去找到他那個話。你先不要還沒有講,或者一講的時候,你把你一大堆理由講的啊,他說了一句話,你已經說了一百句還要停不住,那還談什麼?就算說一句,你不懂,你還追問說:「欸,對不起,我沒弄清楚。」總歸有道理,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學的。何況現在進一步還有欺誑心,你還明知還要這個樣,那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這個地方,
【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
就是這個。
【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
欺誑跟諂誑不一樣,下面另外一個諂誑。
【此須虛妄,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
反過來就是白法了。
【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
它的正對治是什麼呢?就是剛才那個。反正黑白兩樣東西就是這樣,有了它就沒有我,有了我就沒有它,兩者當中。
【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這個地方是另外一種,說當面在這個善知識身邊這樣講,跑到另外地方說另外的,說這個善知識已經聽許了,這也是欺誑。這種事情我們有的時候容易犯,就是對這個善知識上面先避重就輕說一點點,然後跑到別的地方去強調這件事情,這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總之下面還有個叫直心。必定要了解我們這個心裡面無始以來積累的那個髒垢,你要盡最大的力量,不允許它一點點有這個東西在,一點點有這個都是損害自己的。第一是上面說過的,下面第二:
【◎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
那麼:
【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
這個「境」就是對象,這個對象就是別人。別人哪,那些人做的好事,他對的、正確的,不應該追悔的。
【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
對這個境界、對這個對象,你造了什麼事情算犯了呢?就是說他本來做對的,現在你以不正確的方法或者以不正確的觀點,讓他產生疑悔,產生疑悔,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害了。他本來做對的,然後經過你這麼一說,他心裡面動搖起來了,這個第二個。
【《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這個特別解釋一下。就是說在這個追悔,它不是別的,而特別是善法,惡法就怕他不追悔,追悔了以後可以改善嘛!這善法明明是正確的,你讓他懷疑了的話,他那個善法就打了折扣,乃至於不做了。所以說這「同梵行」,大家一起修學的人,他正在認真地如理去學,那個時候你「以諂誑心」,這個諂誑心下面會告訴我們的。實際上這一個地方我們很容易犯、很容易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那麼以這種情況,令他對於所學的那個內容生蒙昧。往往由於我們自己的自利或者為了我們自己的好處,這件事情啊,我們就用一種好像說起來滿甜的、滿好的話解說、曲解了這個概念,於是他那個心裡上面就產生了一些問題了,產生了一些問題了。這個地方我想等到我們以後溫習的時候,我再提一些實 (p227) 際上的例子,我們隨時都可以找得到這種例子。
這個兩樣東西,他說能不能悔呀,有一個地方說皆同犯,還有一個地方呢要作了蒙昧以後才算。不過實際上呢,總之就是說若從你的心跡來說,只要你的心跡有這樣的話,那就是,已經出了毛病了。如果因為你的心跡透過你的語言來產生那是更糟糕!因為大乘特質,是就我們自己內心的心跡來說。但是呢既然大乘是利益有情,而結果你使得人家因為你而那樣,這是更糟糕,這一點我們都應該分辨得很仔細。第三,下面一個:
【◎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
第三點,對於這個正趣大乘的有情啊,說他的壞話,說他的壞話。那個我們的《寶積經》上面講:「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正趣大乘者,就是趣大乘的行者嘛,你說他的壞話、毀謗他。那麼這個境,這個對象呢?
【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
(p230) 這個對象是指大乘行者。那麼有的人說這個大乘行者已經受了儀軌,發了心的這個;有的人說先已經發了心,現在雖然不具,換句話說這個宿生是發了心的,這一生雖然沒有,這也算。但是第二點,本論上面說,不,不算。
【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說明,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
下面就解釋為什麼第二種不算的道理,這個。所以因為在這個《釋論》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別的地方都說得很清楚。這個大乘行者一定是什麼?具足菩薩戒,正在學的。所以應該說是具足發心,像照前面這個儀軌,這樣才算是所對的對象。你誹謗的對象,要是這樣的人。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
做了什麼事情呢?說他壞話。
【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
(p231) 因為你心裡面討厭他,不歡喜他,瞋恨他,這樣。那麼說些什麼呢?譬如說這個菩薩為了求法,「信解大乘」,要想修學,但是你不歡喜他,然後呢你妨害他,這一種情況之下,或者是毀謗,或者遮止,或者等等。
【然了義者即可。】
他聽見了,那麼就是。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
說他的是什麼壞話呢?他並沒有明說哪一些。只是說譬如這個人哪,什麼不好啊!任何一個。
【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
這是解釋這個。
【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
這是容易了解。
【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這個的的確確非常容易現行,啊!非常容易現行。我們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說別人的壞話,或者是於見解上頭的差別,或者由於情緒上頭的問題,動不動說別人。而這個犯是容易犯,這個過害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所以菩薩戒上面就告訴我們說四眾過,然後自讚毀他,這一點哪,啊,真是!又如前面告訴我們哪,說你毀呀什麼諸佛的塔廟等等這個罪,比起瞋恚菩薩,那罪還要小;瞋恚菩薩的罪遠來得大呀!所以這一點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
【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
我們對一個像上面所說,發了菩提心、修菩薩行的行者,你起一個瞋恨、毀謗的心,那個時候,這個「則此菩薩」,他自己也是個菩薩哦,那普通人更是不得了哦,你看哦!就要「經爾劫恆住地獄」,你這個心有多久,那麼就要經過多少長的劫數住在地獄裡邊。自己已經是菩薩尚且如此哦,何況我們凡夫!啊!所以這一件事情啊,實在是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啊!
【《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譭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
(p233) 另外一個經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修學菩薩行的人,其他的造的業他不會,也不容易墮落;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說毀謗其他的菩薩的話,他就墮落,所以這個毀謗菩薩的這個罪過之大!同樣的道理,這個毀謗大乘經典也是這樣,也是這樣。以前我曾經告訴過你們這一個典型的公案,啊!那個事情的的確確的。所以,以後當這個大乘跟小乘,大家彼此見面的時候,這一點要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說到這裡,我最近遇見這麼一件事情,哎呀,我聽見了非常讚歎。這個泰國派來的,是一個非常精采的,一共三個人,一共三個人。那麼他對這個泰國的這個教法等等有很深切的了解,到台灣來。我直接沒碰見他,我有一個同修碰見他了,他說他遇見一個這個泰國的出家人,一談之下,啊!他對他非常佩服。那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中國話說得很通。他來了以後,嘿,妙咧!他就穿我們中國的衣服,中國的僧服。他來的之前,他們那個上座就跟他說,這個中國就是這樣,你到他那地方就是這樣。一點都沒差,他這個叫作什麼?隨方毘尼。他絕對不會說,啊!那個泰國的戒來得高明!他跑到這個地方,他不,就這樣。然後他就談起了教法的時候,他就這麼說:「論這個……」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說論現在真正持戒的戒相的話,他覺得泰國是比較來得認真一點。這個話就這麼平直,但是內容確確實實,就算聽了以後,我們也不會覺得刺耳。然後他就說:論這個教 (p234) 理的完整的話,現在在西藏──藏密。然後呢中國的特質是什麼?對於禪,真正見到空性的方便善巧的話,也是獨一善巧。
我聽了真讚歎哪!你看,就算他們……我們平常總覺得:啊,他好像條件很不夠啊,實際上啊……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處處地方真正要看看人家的樣!學啊,我們還沒有學通之前,隨便亂開口,隨便從行相上面就加以批評,那真是一個絕大的錯誤,絕大的錯誤!我們這地方呢隨便談一下,隨便地談一下。我為什麼這地方引證這一點呢?就是我們真正的內涵不大容易學到,但是那個外表的的確確的,一看,看見了以後,然後根據我們的個人的喜好,再加上了我們的無明所使,就任意輕加是非,不知不覺當中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禍害。下面我們繼續看經。
【《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
好可怕!沒有得記,沒有得授記的菩薩,如果說以瞋恚心毀謗得授記的,那麼他這種情況之下,他這個毀謗的惡心有多久──就剎那的數目哦,不是時間哦!這個剎那非常短哦!就是一剎那就有這麼長的劫,多少剎那,就要多少劫重新來過,重新來過。他為 (p235) 什麼只說未得記呢?因為真正得記的,他一定得到了淨心相應,他就不會犯這個毛病。而實際上,下面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那些人,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
【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
所以你看看,在只起這麼一點、剎那一起,要經這麼長劫地重來。我們現在已經修學得……不要說長劫啊,叫我們跑到這裡佛學院裡面念書,念它三年,啊,覺得好辛苦哦!就這樣啊!那一生已經很辛苦了,叫你長劫的話……。可是你這樣地積累的努力,你只要起這樣的一個惡念的話,你就會有受這麼嚴重的果報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呀!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這個心裡面,一定想辦法把它防治,如果起來的話,馬上努力地懺除掉,馬上努力懺除掉。
【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
這個前面的經上面又緊跟著告訴我們:要曉得這種心裡邊不好啊!前面的,懺悔;懺悔了呢防護後面,千萬不要再讓它生起。要努力地、真正如法地去修學。
【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
如果你有瞋,那麼這個慈悲心,先如果有的話就薄弱,因為慈悲跟瞋恚兩樣東西,恰恰是兩個敵體相反的對治。既然真正的大菩提心,最重要的強盛有力的是慈悲,所以你生瞋心的時候,損害了那個慈悲。已經有的嘛,使它減弱;如果已經沒有的話,你長時修習也難生起,所以這個是斷菩提心的根本啊!
【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
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是相違背的,敵體相違的,如果能夠滅除的話,那麼它,你能修的時候,就很容易地增長,乃至於增長到無量。
【《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定說沒有違害品──就是說違害品,這個所以違害的話,跟它相反的──沒有的話,那麼這個心自然而然了。沒有違害的話,它這個就增長了,就成功了。現在慈悲跟那個瞋恚恰恰是相反的,沒有這個瞋恚去違害的話,那個慈悲的心就成長了,就是這樣。就 (p237) 像我們房子裡邊,燈亮了,黑暗就沒有了,然後呢黑暗來了,燈一定沒有,嗯,就是這個。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假定說你任那個違害的這一個心情在這個地方,瞋恚心在這個地方的話,因為這個心念之流啊,這我們現在了解那個等流,對吧!眼前你雖然好像沒有強烈地現起,但是那心念之流一直在這個狀態當中。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這個業的增長、造作的增長。你讓它繼續地漸次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違害的話,那麼它這慈悲就長起來了。反過來,你如果在瞋心發了以後,完了以後,這個瞋心的等流一直下去的話,那個悲心你就生不起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了瞋恚的話,就算你長久學習也難得生起。
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所以現在我們正學的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那個瞋恚之心是萬萬不要發。不要說你有道理,唉,你有道理已經是錯到不曉得哪裡去了!這是這個地方特別說,尤其是見解特別強的人,不要動不動講道理。講了道理真正害的還是害你,還是害你自己。我們學很多見解,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淨化自己的,不幸的是我們學錯了,結果學完了,都是在害自己,這一點我們要特別了解的,特別了解的。嗯,最後一個:
【◎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
(p238) 《寶積經》上面就說「以諂曲心,與人從事」,這個文字雖然不同,內心一樣。什麼諂曲心呢?不正直,「非增上心」。增上心就是說你正直的,自己本心就是這個樣的。那麼這個要解釋一下。
【境者,謂他隨一有情。】
這個上面說的,或者菩薩,或者尊長。現在這個地方不是,任何一個對象,任何一個人。那麼對這個人做什麼事情呢?
【謂行諂誑。】
行這個不正直的心裡面,他先把那個正直兩個字──「增上」,
【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
就是說,你本來心裡面是這樣的。換句話說,你心裡想這樣想,這樣想嘛就這樣想了。平常我們往往……明明哪,比如說,我隨便現在舉一個例子噢!假定說我不歡喜這個東西,譬如說廚房裡我看見這個東西不歡喜。然後呢我平常我不會說不歡喜,唉!這東西不好啊!沒有營養啊!你那呀什麼呀,說了個半天。實際上呢,它有沒有營養,不知道, (p239) 只因為我不歡喜,就是這種心情。這個好多這種地方,跟你不相應了以後,他就轉彎抹角說了個半天,說出你不歡喜的這個道理來,不好,然後讓人家聽信你,跟著你走,這個就是這種心情。我們心裡面,一天到晚這麼彎彎曲曲地做這種事情。真正修學佛法的人,這種都是什麼?都是垃圾,都是垃圾。而所以這樣就是保護的東西,保護的東西不是見煩惱,就是思煩惱,無明、塵沙更不談,所以塵沙、無明都是這種事情。這個是隨舉,那麼下面又解釋。
【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後彼自願往惹瑪。】
就是這樣。你故意說:「啊,帶你到這個地方去啊!」這樣。然後他自己願意了,那就去了。
【《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這種情形,就是這個例子啊,實際上就像我們剛才說的,你實際上你心裡上想的是想這件事情,但是你嘴巴上面說的時候,故意兜一個圈子轉彎抹角,然後呢讓他最後 (p240) 在這個你的暗示當中,走上你所希望要說的這件事情上面,就是這種心理狀態,就是這種心理狀態。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下面就告訴我們,「貪著利養增上」,嗯,就這樣。所以一個是貪,一個是癡,兩樣東西都在這個裡頭。
然後他又解釋一下,說「誑」啊,「詐現不實功德」,欺詐,是不實在的。這個單單那個文字啊我們不一定很清楚,所以我譬如剛才說的,唉,雖然你呀不歡喜這個東西,你不明說不歡喜;然後你說:哎呀,這個東西有什麼不好啊,有什麼不好啊,什麼營養啊,或者什麼。其實到底營養不營養啊?不一定。究實說來,尤其是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修學佛法的人什麼最營養啊?跟法相應,最簡單不過。你最好把那種東西放得乾乾淨淨,這個是最營養的東西,對吧?喏、喏、喏、喏,就是這樣。實際上你現在把世法上的,就算真的世法上就營養都不對,何況世法上面不一定有真的營養,你還說那些東西呀!這是我們要真實了解的,這一點啊!
「諂」者謂矯詐,就是「隱真實過惡」,你把你真實的罪過掩蓋起來,掩蓋起來。就像剛才說,其實是你心裡面貪著這樣東西,然後呢你掩蓋起來,假說另外的一樣東西,「啊,是這樣、這樣。」然後呢讓他改變過來,就是這個,就是這種心理,這個叫諂誑。那麼這個是四黑法,這個是四黑法。
(p241) 現在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個四個黑法的內容,我們重新再看一下。實際上呢尤其是這個裡面,我們把一點一點不妨來仔細地、仔細地談一下它那個原則,不一定講那個文字。這個我們學菩提心,菩提心的直譯的話叫什麼?覺,而且這個覺是最圓滿、最大的覺。那說明了我們現在什麼?我們現在不覺,或者叫無明。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必須依靠自己的尊長。這個尊長當中,或者是親教師,或者是阿闍黎,或者是其餘的尊長。那麼你所以能夠得到的,能夠改善的,一切一切無非都是靠了這個力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呀唯一的辦法就是處處地方,要從這個地方他學習了解自己的過錯,然後呢內心改過來。
再反過來說,對換義來說,所以作為我們的尊長,不管是親教、阿闍黎,乃至於其餘的尊長,他們對我們唯一的功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出我們這個。結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隱瞞欺誑,請問這個什麼狀態?請問這個是什麼狀態?眼前騙過了容易,但是這個心裡邊,既然你在這樣的話,那表示了,很明白地表示我們的心理的什麼狀態。這個心種留在這個地方的話,對不起,慢慢地發酵,像毒一樣。你別看那個毒蛇咬一口,讓它去的話,對不起,流到心臟你就完了!
現在我們要靠著這樣的這種指導慢慢、慢慢、慢慢地改善,必須要剷除罪障,集聚資糧。是啊,所以要剷除罪障,一定要懂得正知見,正知見從這地方來的,你把它一下 (p242) 齊腰斬斷,當然這個不行。然後呢集聚資糧。所以他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尊重等等,都是這個樣。凡是福田,譬如父母什麼等等,那個是增長你功德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瞋了,欺誑心的話,完了!你集聚功德,然後淨除罪障那個路,就被你一下完全切掉了。世間小小的都不可以,何況是這樣。所以這一點哪,的的確確、的的確確,這個妄語這個事情,實在是啊,說它小吧很小,說它嚴重是嚴重得不得了,因為它很容易犯哪,很容易犯,小小的地方。
那麼第二個呢,這個我們不認真地去說它。第二個文上沒有講,可是平常我們呢有幾種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說也許我們自己不了解,只是他的作法跟我們不太一樣,所以申述我的意見;也許由於自己的特別的理由,然後去使他追悔。總之像這種事情的話,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人,無非是要利益別人,要幫助別人去增長善法。他現在明明在增長善法當中,你讓他疑悔,斷人向善,跟你的目標如何?當然完全違背,當然完全違背,這樣。當然完全違背。如果把這個心理的行相以及這個業增長的話,自然你造的業慢慢地、慢慢地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增長,這一世容或現在這個心相續滿強烈地繼續下去,到了下一世,完了!
所以第三那個毀謗,那個東西是最可怕,前面後面在太多太多地方說這件事情。這個 (p243) 所以那個三藏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這麼一段公案。那個有一個叫無垢友,我想是不是叫無垢友?如果名字記錯的話,我下一堂要告訴你們的,哦,上次曾經好像跟你們說過的。當這個我們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還親眼看見那個無垢友尊者下地獄的,下阿鼻地獄的那個坑,現在還在那裡,這樣。無垢友是當年印度的一個小乘的大論師,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博通三藏。
有的地方大、小乘是互相融的,有的地方小乘跟大乘之間,彼此之間鬧得很厲害,鬧得很厲害。那麼那個時候,他,這個世親菩薩已經涅槃了,涅槃了。那世親菩薩在世的時候有曾經,後來……他早年本來學小乘的啦,後來改學大乘。改學大乘以後,曾經有人批評他,有人批評他,但是他世親菩薩並沒有跟他兩個人來談。當初那個世親菩薩的弟子就說:「欸,有人,某人批評你,你假如說不跟他兩個人談的話,你顯出來好像我們不如他呀!」世親菩薩怎麼說啊?「欸,這是非曲直,昭然如日月!何必跟他辯,不要跟他辯,讓他去好了。」那弟子大家心裡覺得他明明錯了,欸,那世親菩薩也不管他,就這樣。所以他也沒有機會能夠跟世親菩薩辯,那麼這個事情是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公案。
後來呢他們也都走了,走了以後,後來就是無垢友尊者。無垢友尊者他學小乘的,經過那個跟世親菩薩辯那個不曉得叫什麼,眾賢論師,還不曉得什麼,我名字也記不住了。 (p244) 他有一個塔在那裡,他看見了以後啊,他就對這個眾賢論師非常推崇、非常讚歎!說:「你呀真是在我們這個教下是了不起的大德,當年你能夠弘揚我們本宗的宗旨,可惜的是你沒有機會跟那個某人(某人就是指的世親菩薩啦)……。這我現在雖然位忝末學(他很客氣,換句話說,我是末學),總算能夠跟上你呀,今天也學了這個,了解了這個,我一心一意地志願要把世親(他輕視那個世親菩薩大乘的)要滅其名,把他所有講的這個論述,要徹底地把它毀除!」就這樣。在那個塔前面讚歎,然後呢說這樣的話。
他話沒有說完,他那個舌頭就伸出來,啊!一直伸出來就縮不進去了,然後呢就七孔流血。他那個時候就感覺得恐怖了,他因為,凡是這種人,他未嘗沒有接觸過,只是呢他的偏見所在。所以他那個時候懊悔呀,啊!他自己覺得不對了,這樣。然後那個地也就裂開,陷入地中,那麼就這樣完了。後來有一個羅漢經過那個地方,看見那個洞,一看,啊,說那個人啊,他以他的神通看見進入阿鼻地獄,那個地方就立了一個這個塔,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這個塔還在。所以這個《大唐西域記》上面,還記載這段公案。
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平常要注意的。不管是大乘的法也好,大乘的行者也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正在學這個大乘的行者的話,這一點千萬注意!平常因為我們平常慢心、憍心,總是看別人總是覺得總是不對;這也是事實啊,要找別人的缺點是很容易的,就這 (p245) 樣。我們也不知不覺當中,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所以最好的話,你能夠隨時反省自己的話,當你自己看見了自己的缺點的話,哇!你的眼睛一天到晚,說眼睛生到這裡誰都不敢看哪,那就事情就好辦了,那事情就好辦了,這樣。那麼關於那個諂曲的事情呢,那我們就不必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