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P230LL1第三此心發起之量 ~ P234L4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手抄稿第十三冊:P87LL2 ~ 第十三冊P114LL1

【廣論原文】

◎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 第四儀軌正受者。如大覺窩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此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此中分三。① 未得令得。② 已得守護不壞。③ 設壞還出之方便。初中分三,① 所受之境,② 能受之依,③ 如何受之軌則。
◎ 覺窩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說明。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如何受之儀軌分三:① 加行。② 正行儀軌;③ 完結儀軌。初加行軌分三:① 受勝皈依、② 積集資糧、③ 淨修意樂。初中分三:① 莊嚴安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② 勸請皈依、③ 說皈依學處。 今初
◎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設三寶像謂鑄塑等。諸典籍等。諸菩薩像。安置床坐或妙棹台。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則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窩前請發心時,覺窩教曰:「供養太惡不生。」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之像,必不可少。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教彼自想。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大覺窩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
◎ 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次應為授殊勝皈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為救一切諸有情故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具此總意樂。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威儀如前而受皈依。「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皈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 (p110) 眾中尊。」如是三說。皈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窩所造儀軌。
◎ 皈依學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下面呢,量。說這個質是對了,量呢?他只是說這樣,那麼下面加一個註解。這個量,就是前面講那個大悲心那個地方啊,已經告訴我們了,在221頁跟222頁上頭,在221頁跟222頁上頭。這個222頁它曾經…我看啊,對,沒錯,就是221頁的最後,就告訴我們說「其悲生量」,說這個是悲生的量。到222頁開頭的時候,又告訴我們由這個悲,進一步增上意樂,才發起這個大菩提心。要這樣的大慈悲心,還要進一步發增上意樂,然後策發這個大菩提心─這個不是最高的哦!這個卻是我們初修行的人的心哦!這樣。所以我們還記得,當你發了這個心的時候,你拿這個回向的話,上品!這樣了不起哦!那個時候,你了解了前面這些道理的話,對這個就一點都不懷疑,一點都不懷疑!它就有這麼大、了不起的功德在。
好,那麼現在呢,這個質也知道,量也知道,乃至於如此上去的步步次第,整個關鍵了解了,那麼發了這個願心了,下面哪,就開始要起步了。起步了,就要從受戒開始,所以
【◎ 第四儀軌正受者。】
正式講受戒,那個時候才正受菩薩戒的時候。
【如大覺窩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
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說你要修這個大菩提心啊,一直要努力,而且這個努力要恆常。不是說今天拼命地用功一下,明天塌在這裡,不行!要保持恆常有力地這樣,修這樣「慈等四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個就是修習上去的一步、一步的次第,前面已經都告訴我們了,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等到有了這個四無量當中的慈無量、悲無量,然後再增上意樂,然後呢,才是發大菩提心。而把世間的其他,「除貪、嫉」,這個當然煩惱一切淨除。然後呢,發了這分心以後正以儀軌─哦,不是,有了這個,然後「正發」,發那個。那個時候還從皈依,這個是不共皈依。
【若修此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照著前面這個修,發了這個,對發心的這個道理確定了解了,那個時候要受儀軌了,受儀軌了。那麼,現在我們看,受菩提心的儀軌。
【此中分三。① 未得令得。】
第一個,還沒得的使他得到。
【② 已得守護不壞。】
怎麼去守護?
【③ 設壞還出之方便。】
萬一有了壞了,像我們戒一樣,萬一有小小地方不對了,那怎麼樣懺除乾淨,從淨障當中再回過來。
【初中分三,① 所受之境,② 能受之依,③ 如何受之軌則。】
這個三部分。那麼第一個就是,你受從什麼地方?對象從哪裡?從誰去受?
【◎ 覺窩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說明。】
阿底峽尊者在那個特別講明那個尊長,尊長就是師長,比如說我們現在和尚、阿闍黎啊!就是說,說明求阿闍黎、找阿闍黎的次第當中,關於發菩提心那件事情啊,只是說了 (p90) 這麼一句話:具相的這個阿闍黎,就是具足相的。什麼相?他那個沒有詳細說明。那麼其他的那些祖師們怎麼說呢?
【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這個具相,不單單是要具願心,他一定還要什麼呢?要具足行心。那你有了這個大菩提願以後,然後呢,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你要學很多該學的東西,那個單單這個不夠,一定還要什麼?要具行心。具行心一定要受菩薩戒,律儀就是菩薩戒。關於這個願心跟行心哪,下面會詳細地告訴我們。這個跟勝敵論師講的─勝敵論師怎麼講啊?說你要受菩薩戒啊,你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那個善知識那裡去。欸,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那麼,這是祖師說的,下面有個經上面曾經說,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
在這個經當中啊,說你要受這個菩薩戒的時候,好像談起有聲聞行者在裡頭。要曉得這個指的聲聞乘,
【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只是說,是聲聞人來勸你,教你發心,不是說你在聲聞乘人前面受菩薩戒。這個道理很清楚,譬如說《般若》,欸,很多《般若經》都是聲聞乘啟發,然後呢,聲聞乘說。這《金剛經》主要的當機的是須菩提,然後《大般若經》很多地方,譬如說我們《心經》,那是舍利弗尊者。對啊!他是勸我們啟發,但是你要正式受戒的時候,不是聲聞乘,一定是菩薩行者。所謂菩薩行者是發了這個願心以後,還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不是一個樣子哦!有它真實內涵在。我們繼續看下去,這個是所受的境,就是求的這個尊長。那麼受的人。
【◎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
不管男的女的,他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一個圓滿的身相,一個呢,圓滿的意樂,就是說身、心兩樣東西都跟相應了,就對!所以真正地受菩薩戒啊,這個殘缺不全,不行。因為修行這個東西,不是說普通的、一般的條件不夠的人能辦;尤其是聲聞比丘,再是聲聞比丘上面的升上去,進入菩薩戒,菩薩比丘,他要做太了不起、太多的事情。所以這個戒幢本身是有無比的功德,但是不是說任何人可以去做的。 這個是就他的圓滿的身相,要想詳細了解,那麼就看下士道當中,這個異熟的八種功德,這個才是圓滿的。意樂呢,就是發的大菩提心。
【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不但是這個人世間的,天、龍,龍也可以啊!所以上面告訴我們,只要你修行正見沒有壞的話,欸,不怕,不怕!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因為他並不是急著馬上急求了脫的。他發現在那個生死當中有這麼多的大好處,所以他全部的精神,一心不是急求了脫,而是要圓滿無上菩提。那麼這剛開始的時候,他的重點一定是擺在這個中心教授上面,有了這個根本因,再求圓滿因,那個時候難免有的 (p94) 時候,有點不大小心的地方。但這個並不是,絕對不是說:「唉呀!我只要正見就行了,其他的馬馬虎虎!」你有這個念頭,注定墮落,這個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見,這個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見!就是你要戰戰兢兢,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還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因為我們初機修行。這個要辨別得很清楚哦!你自己檢查是最清楚不過,騙人容易,這個騙自己不好騙,騙因果更是絕不可能!這一點我們在這個地方特別注意。那麼這種人都可以發願,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道炬釋論》,這個解釋那個《道炬論》上告訴我們,一定是什麼呀?第一個厭離生死喔!喏,次第很明白。第一個一定是對於三有產生大厭離,然後呢又念到無常迅速;進而由於自己了解三有之苦,再推己及人哪,然後把這個厭離心,再幫助別人求得到解脫,那個時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然後呢,有智慧來了解走那個大乘路線,那個時候曉得走大乘路線,就要從大慈悲策發大菩提心。不管由大悲而轉發大智,或者由於智慧而策發悲心,這是一樣的,結果是一樣的,這必須要的條件。是說,你照著前面這個必然的次 (p95) 第,已經修行,那麼那個時候,對這個大菩提心啊,已經「略為轉變意者」。這個話很有意思,不是說你僅僅懂得了一個道理就算了,懂得了個道理,書本一闔也就沒有了。乃至於就是聽的時候也聽得迷迷糊糊,只是覺得:喔唷!這個菩薩戒有好處哦!你就受菩薩戒啊!嗯,只是種點善根,就這樣。是說你了解了個道理,一心一意去修行,修行了以後,由心裡邊相應的心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就可以了。那個受的是願心,不是行心哦!願心跟行心的差別,下面會告訴我們。
【如何受之儀軌分三:】
那麼怎麼受法呢?這個軌則分三:
【① 加行。】
先加行,事前的準備;
【② 正行儀軌;③ 完結儀軌。】
正式、完結以後如何。
【初加行軌分三:① 受勝皈依、② 積集資糧、③ 淨修意樂。初中分三:① 莊嚴安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② 勸請皈依、③ 說皈依學處。 今初】
那一個一個來說。這個道理比較容易,我們就這麼隨便平舖直白地念過去就算了。第一個就把你這個道場莊嚴起來。
【◎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
當然啦,如果這個地方是鬧市區、菜市場,這種歌舞倡伎之處,絕對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像寺院、阿蘭若處,遠離這種市囂的地方,乾淨的地方。
【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
印度當年他們有一個習慣的,就是那個大白牛,那不是普通牛哦,那吃的這個所謂雪山肥膩的這種特別的好的草,這不是髒的東西。然後呢,這個牛糞用來塗地,說這個是乾淨的,不是普普通通的牛喔!還有其他的相應的幾樣東西。在這個、這個尤其是布置壇場的那個儀軌當中,說得每個地方都說得很清楚,要哪些東西,各式各樣的香啊等等配合起來,地上灑。然後
【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設三寶像謂鑄塑等。】
三寶的像,或者鑄塑等。「等」的話,換句話說畫像等等也可以。那麼,
【諸典籍等。】
就是佛像、經像。
【諸菩薩像。】
現在這個地方的僧是大乘的菩薩。
【安置床坐或妙棹台。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
這個地方,也就是小乘跟大乘稍有開合不同。在小乘的話,那種東西都不要的,香、花鬘等等是丟得遠遠的,因為他急求「俱解脫」;大乘是要莊嚴的,這個是它的差別。在《瑜伽》的戒本上面,它也對這種地方有說明,所以蕅益大師也特別說明這一點,這我們要了解的。但是絕對不是自己的貪著,這是供養三寶的。然後我們看大乘經典,很多各式 (p98) 各樣的,人天,乃至於菩薩,他以種種上妙的香花等等供養佛陀。現在既然我們要修學這個大乘,所以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供養,來準備。
【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
喏!除了這個以外,是上面嘛供一切的三寶,下面還要說普施一切有情。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供養僧伽啊、施食啊、集聚資糧等等。
【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則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假定說你的確沒有的話,那麼就經上說,哪怕是碎布,你都成供養,你觀想。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以最努力的心情。這個上面告訴我們「諂曲」,這個諂曲什麼?你明明有啊心裡說是沒有,這個絕對不可以!心裡面的的確確,盡了你最大的努力求不到,那個時候才算。不是說馬馬虎虎:「唉呀,好啦!就這樣就可以了。」那個根本不算!然後又說了:「唉呀!我已經找了,找不到啊!」那都是騙自己的,這個絕不可以!要到什麼程度啊?你供養的東西,多得叫人家一看,喔!大為驚訝,這樣地多法啊!教所有周圍的人看見了以後,「啊!」覺得這個了不起,要這樣的感覺。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窩前請發心時,覺窩教曰:「供養太惡不生。」】
傳說當中有這個一段事情:說阿底峽尊者,被西藏的藏王祖孫兩代,以這麼大的全國的精力請了去,請了去了,傳了教法,後來要向他求菩薩戒。那麼要供養了,那個普通的人,就想:唉呀,也辦得滿認真辦啊!阿底峽尊者跑得去一看,說:「你這個供養這麼差,沒有用!沒有用!」所以我們現在說是跑得去,唉呀,跑得來求學,唉呀!然後呢,叫你稍微做一點事情,好像委屈:「哎喲!我是來修行的,怎麼叫我來做那個事情啊?」唉!那你只求自了啊,也不必到這裡來,拿這個佛到街上去討飯哪!如果你真的想學大乘的話,跑到這個地方做一點小事,你覺得就多委屈的話,不相應啊!這樣。
所以那個阿底峽尊者,那是印度當年的大德,然後呢印度啊……。我一看,你們看那個《阿底峽尊者傳記》,看看就曉得了。後來那個敦巴尊者有一次供養的話,他一次單單那個黃金就幾百兩喔!然後馬,最好的馬幾百匹。哎呀!拿出來這種財富,拿我們現在看看不稀奇啊!以前的那個西藏,這麼荒僻的地方,你要供養人家一匹馬,那就像幾十年以前供養人家一條牛一樣啊!這樣啊!那個黃金那更是他們看起來……記得那個傳記上面 (p100) 嗎?他一共供了一百兩黃金,那個國王說:「我們全國幾年的精華全部拿出來了。」這樣啊!全國的精華幾年積出來就是這樣。然後呢,他那個弟子供養他老師,求的時候,拿出來一次,黃金純的一百零八兩,這樣啊!這是表示他的真正的心。你想想看:你要求的是什麼?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啊!
所以我們現在說集聚資糧、集聚資糧,稍微做了一點事情,覺得委屈得很啊!唉!那實在是差得不曉得哪裡啊,這個要我們內心當中深深策勵自己的呀!所以不要覺得難,坐在這個地方,是,是我們現在這個凡夫,正因為凡夫啊,所以種種很小的小地方做起。而我能做到的,盡我最大的努力,如果今天輪到我擦佛堂,那我盡我的最大努力。
所以我以前呢,我常常記得我這個老師,現在呢越想越感激他。他要嘛不做,做的時候,拿起全部精神來做。那個桌子,我常常說:「法師,這個桌子滿乾淨嘛!」「桌子是滿乾淨,乾淨不乾淨是它的事情啊!那我現在問題是:你自己以什麼心在做?」當時我不大懂那個話。噫!後來我忽然想起了,我想:對啊!我以前不是看那印光大師的文鈔嗎?印光大師你們都曉得,對不對?近代了不起的大德。有人問他說:「你這個老和尚,這個木頭你拜它幹什麼?」老和尚怎麼講?「它是木頭,我是人耶!」懂得這個話嗎?現在你們自己問啊:你們是木頭?是人?我是人!所以我不能騙我自己,我當做供佛那樣。啊! (p101) 這個地方再怎麼,我是盡我的最大努力。所以他教我們處處地方無諂曲,我們修學佛法就是這樣─有人看見、沒人看見,沒關係,我盡力去做。我們現在是有人看見了,啊,努力做;沒有人看見了,就馬馬虎虎做一下。那是騙自己啊!這不可以啊!千萬不可以啊!
這個地方所以在這一點,注意啊!雖然小地方,你別看這小地方喔!就是我們能夠這樣的一個小地方,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努力做上去,那自然而然哪,你心裡慢慢地集。所以資糧從哪裡集聚起啊?就從這裡嘛!罪障從哪裡淨除起啊?就從這個地方做起。你能夠這樣地一步一步上去的話,對!所以始終記得這一句話喔!修學整個的佛道,你只要跨一步,但是必須記住:任何時候都要跨一步。你,我們現在的力量是跨這樣大的一步,將來你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等到你等覺菩薩跨到佛的時候,還是跨他那一步。記住喔!就這麼簡單法,前面、後面都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現在這一步你不跨,停在那裡,你沒用啊!
所以談到我們這個溫習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沒有積善,先要改過」,所以不能改過,這是為什麼?因循苟且,苟且偷安,就是得過且過。唉呀!今天也馬馬虎虎,明天也馬馬虎虎,聽是聽見了,「唉!好是好,好是好。」就是「好是好」,就這個樣。唉!但是對我們現在來說,就算這樣,我還是讚歎!至少你「好是好」,這個「好」字落在下面 (p102) 的話,那那個種子下去了。真正有力的人要記住喔:你要怎麼樣把這個「好」字這個種子,用善法欲把它薰發,使它結果,這個是我們真正講修行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說到這個地方,這要供養這樣。而這件事情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目前任何一位都可以做得到的,你只要這樣走上去,你一定可以走得到佛地,而且這條直路。那麼其次,
【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之像,必不可少。】
哦,要大師的像,而且要「善開光」。這個開光有它的道理的,真正的如法如理地請有成就的人開光的佛像,佛安住在這上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他前面加了「善開光」。所以有些人聽見了這個教法以後,跑得來請我開光。對不起!我自己曉得,這個看看書,照著書上念一遍,像那個錄音帶一樣,你們一按,那個錄音帶哇啦哇啦唱出來了,這個會唱一遍;叫我開光,我沒這個本事,這千真萬確的。真正有成就的人開光的話,那個就佛可以請到那個像上來。實際上呢也就是說,你真正開過光的,就像親自對著佛一樣,這是必不可少的。
【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
那麼這個經也是大乘法寶。
【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
就是平常我們的……。
【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
真正皈依的時候,那麼這個地方就說了,這個尊長要好好告訴他這個「福田」,這海會大眾的功德─剛才我們談那個佛,一點點地使他「至心發生淨信」,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然後呢,了解了,
【教彼自想。】
教他自己去想,他自己去想就有功德嘛!平常我們說:「你念啊!跟著我念一遍啊!」念些什麼還不知道;那個就是不同的─一個是如法地發,一個只是初機接引,這個差別我們要了解。
【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
「七支供養」嘛,就是前面這個講正修行的這個前行當中,已經講過了,也就是十大願王。
【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
這個儀軌當中,有人這麼說,說:念那個十大願王,或者這裡叫作七支供養的時候,龍樹、寂天所傳來的,這全部修;然後呢這個相宗,這彌勒菩薩、無著菩薩所傳來的,單修這個兩支。為什麼呀?他說:「這個懺罪的時候,因為心裡面覺得,唉呀,自己懊悔啊!心裡面不喜;發菩提心是具足踴躍的。」嗯,這個,他說有問題,這個有問題,那什麼問題呢?我們下一堂再來講。
他這個,先念那個七支供養。所以這地方看喔,我們下腳第一步就修這個,就換句話說,就十大願王。每一個地方都用得上,一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等覺境界還是這個,還是這個,這一點在這地方我們又可以提一下。不過,這個不同的呢,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嘴巴上念一念,多多少少口業嘛,跟它善淨的也相應;到後來嘛你文字上的認 (p105) 識;但是實際上你心裡面跟它相應,那個才是正確地生起來的時候,所以現在這前面告訴我們「至心發生淨信」。那麼關於這個兩派不同的說法,兩派不同的說法,說龍猛菩薩傳的是這樣,那麼這個無著菩薩所傳的這樣,這個不合道理的。
【大覺窩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
他下面就引證,這個引證都是有完整傳承的。說:喏!阿底峽尊者自己說的這個發心的儀軌當中,這樣講的,然後這個地方是用「等」字來說明、包含。然後呢他就講那個歸敬尊長那些上面─就侍候善知識,供養善知識呢,明說要七支。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
假定固然是臨要懺悔了,使得你的心意不好的話,難道龍樹菩薩他會用嗎?所以既然會用的話,它不會。實際上這個狀態要曉得:懺悔令心不喜的話,是不喜你壞的,然後把壞的拿掉了以後,才把好的放下去,是更增長這個好的的這個功能啊!這一個概念是這樣。
【◎ 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
那麼供養好了以後,對自己的老師當作佛。所以這個當作佛不是這麼想一想,要把佛看作佛的勝解,決定看作他就是佛,老師就是佛。絕沒有一點含糊的,絕對不是:「哎呀,你當作他嘛!」不是,心裡面是如實地覺得:他就是佛!
【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
那麼在前面請求。
【「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
這個就是平常我們受皈依的時候,那就是皈依。然後現在呢,發大菩提心的時候,實際上同樣地,就是把那個內容把它增廣。
【次應為授殊勝皈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
這個要曉得這個地方,正式他請完了以後,然後這個他的尊長,就要把這個皈 (p107) 依授給他的時候,要說明你現在這皈依的境,不是以前的,跟以前有個不同,所以這叫「殊勝皈依」。這個殊勝皈依,是什麼?佛─世尊。當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佛也是世尊,可是剛開始佛的世尊,我們也隨隨便便:「佛嘛就是世尊嘛!就是世尊了。」這個地方你必定要了解的,說大乘的佛的特徵是什麼?剛才所以說,十倍一切有情的功德,只是佛的一個毛孔的,這說明就在這裡,這個概念我們在正學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然後呢,「法」那是的確是大乘佛法。不過這個地方注意喔!這個大乘滅道二諦不離小乘哦!只是在那個小乘的基礎上面深廣不同。千萬不要誤會,沒有前面那個基礎的擴大,沒有後面這高樓大廈。然後呢,「僧」同樣地,由於這個基礎上面,要進入廣學一切法,學一切智智的這種聖位菩薩。那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以為其境」。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
我們平常的皈依是盡形壽,他現在不是。皈依「時從今時乃至菩提」,換句話說,盡未來際一直歸依,到時候你就是佛了。
【為救一切諸有情故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
這個道理,前面皈依的時候說過了。
【具此總意樂。】
這個總共的內涵。
【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
始終注意這「猛利」兩個字哦!不是浮浮泛泛的,要至心發生定解,至心發生定解。所以我說到這個地方我也想起了:剛開始我出了家沒多久,因為也是師長的關係,通常呢傳統的習慣,總覺得這學佛就好像,就是這個非常文雅,動作的時候非常輕巧,很慢。後來我跟著老師,那老師就是個急性子人,他做什麼事情非常輕快,看見你這麼慢慢吞吞啊,他經常在這個地方……。我現在才了解,了解了,的的確確地,它每一個有它每一個的特徵。假如說你心裡面的確是非常安詳,然後呢自然行為,這個可以;還有一種呢,當你心裡非常猛利的時候,你這個自然而然能夠表達出來,這個也好。總之,你要把握住這個原則,這樣,這個一步一步地上去。
尤其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他從一開頭,出離心、菩提心,任何一個地方,必定是什麼啊?心裡邊是很深切地產生決定不移的認識,然後內心當中,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跟法相應的心情,不是這個浮浮泛泛、馬馬虎虎,坐在那裡有氣無力的樣子,那 (p109) 是一點意思都沒有!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下面,
【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
發了這個心以後,這個最重要的喔!就是這個願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退轉。
【威儀如前而受皈依。】
照著前面的威儀,然後受。
【「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皈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
他雖然同樣的佛,可是前面加了「諸佛、薄伽梵」,這個佛是通十方法界。平常我們一般的這個小乘當中,佛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限於這裡,所以我們皈依也是這個。「薄伽梵」是佛的尊號,是佛的真正殊勝的這種地方,不僅僅是他一個像普通一樣的,比別人長一點,丈六老比丘相,這有他的特別意義在。那麼,他這個是福、慧兩樣具足的。
【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 (p110) 眾中尊。」如是三說。皈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窩所造儀軌。】
就照著前面。它這個文句跟其他地方不同,不同的是什麼呢?就是大乘不共之法,這個不共之法,深、廣都不一樣─平常是盡形壽,它是盡未來際乃至菩提等等。那個就是阿底峽尊者根據圓滿的教授,圓滿的傳承,所告訴我們的最完整的正確的儀軌。那麼這是皈依。
【◎ 歸依學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然後呢,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呢,從前面那個基礎,下士當中說的,這個地方也要說,還要重說一遍。所以處處地方說明哪,這個上面一定是包含了下面的;同時也一定從下面那個基礎上面呢,更深、更廣而這麼上來的,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
【◎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
這個就是供養。供養啊,在這個七支供養,換句話這十大願王當中,十大願王當中,不管以往的、現在的,這個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我不詳細講。
【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這個地方都有,實際上他這個地方就特別說明了,七支就是《普賢》,我們傳統當中叫十大願王,十大願王。
【◎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那麼,這個真正啟發的心是什麼呢?就是這個,這個是我們淨修我們的心續。那前面已經說過了,「觀苦有情」,正因為苦有情哪,所以你發心。從苦─從自己身上,那是策發的厭離;推己及人的話,那就是策發的大慈悲,由大慈悲而變成大菩提心。那個時候一定要「明顯」,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這個道理,就是最一開頭的時候啊,講正修行的時候,講正修行的時候就說過了。正修行的時候還是這樣,先清淨那個壇場,然後呢供養那個佛像,然後呢供養佛像跟那種種供養,陳設供養。然後呢,在前面怎麼坐─威儀。最後的皈依,皈依的時候啊,要觀想明顯。現在不但是皈依,而且你要發心,發心要濟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還要看苦的眾生。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懺悔的時候,那個儀軌當中也是一樣,「父親、母親、我們、眾生,都在苦海當中……」就是這樣,這個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