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22L4故全未知此之方境 ~ P224L7茲不廣說

手抄稿第十二冊:P271L1 ~ 第十三冊P16LL2

【廣論原文】

◎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謂如極苦,「滴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能為引生發心之心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
喏,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所以假定我們根本就不曉得上面所說的這個內涵,這個方便善巧,這個境界行相,我們只是說聽見了一點名字,然後說:「哎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喔,我要發願成佛呀!」這個就是:「哎呀,我們發了大菩提心念佛啦!」然後呢,這樣啊,「喔,我要這樣去做啊!」對不起,這種情況是大誤會啊,完全錯了!
【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
你根本懂都沒有懂啊,還自以為得到了,所以「未得謂得」,這個都是增上慢。還自 (p272) 己還牢不可破,覺得自己:「啊!對了。」這是堅固了增上慢。既然你堅固了增上慢,得到的是什麼?到那時候,我們大家了解了。啊!所以當年我的老師對我說:「某人啊,你來是學佛,還是學我呀?」嗯,那時候我不懂,現在我了解了─喏、喏、喏,這個地方就是這樣,我們是要學佛啊,我們不要學我啊!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自己以為懂的話,堅固了增上慢哪!「我」的特別行相,就是這個慢,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些東西,毛病都來了。所以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以菩提心教授中心而善修習。反之,如果你
【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
不以菩提心作為教授中心,而好好地修習。
【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
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真正修學的重心在修菩提心。如果這個不了解,不好好地善巧修習,就忙別的事情,就想:「哎,這樣去做的話,就可以很快地得到了,超邁多級啊!」在這種狀態當中,真正了解大乘綱要的人看起來,那真可笑啊,那可笑啊!
當然我們現在─小乘的,這裡根本不談,他不談的。所以若小乘人自己也覺得大 (p273) 乘……我們以前說過,不必跟他談。然後呢,學大乘的人的話,這個地方就應該有一個衡準的標準了。尤其是學密乘的人,看看!很簡單。所以這個密乘一開頭任何一個儀軌,他一定是念死無常等等,然後發菩提心喔!請問:這個時候菩提心是不是說,啊,僅作是念─這嘴巴裡了解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就算我發了菩提心?就算我有了大根性?就算我灌了一個頂?就不會有這種增上慢了。這個了解了以後,我們就腳踏實地;你能夠腳踏實地去做的話,你的成就馬上就行!
【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
所以很多經論上面,「勝佛子」,換句話說,他已經進入菩薩位的了,在多劫當中還要拿這個作為中心而去修啊!何況我們現在只曉得這個名字就不去管它了。記得吧?前面告訴我們,「悲」呀,初重要,中重要,後重要!對不對?初,固然是它,中間還是它啊!所以真正的大菩薩中間修的時候,他還隨時隨地在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以阿底峽尊者這麼了不起的人,他這麼年輕,這麼絕頂聰明,見到了明了杜梋論師以後,跟他一講,他馬上證得這個加行位上的最高的位次,馬上上去又可以見道了。欸,但是後來遇見了金洲大師告訴他的什麼?那就是告訴他這個方法。啊!他然後覺得這個最了 (p274) 不起。說明什麼呢?說明真正這種大乘的菩薩,他還要努力地修啊!這個是告訴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增上慢哪!覺得:「哎呀,現在夠了!」那是我們的業障。
【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
這個一點重要!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管了,我們了解這是我們的教授的中心。就像我們眼前一樣,不是說我們現在在這兒講這個事情了,什麼東西都不要了,飯也不吃了,不是,樣樣都要,上殿、過堂、掃地,樣樣都做,這中心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這個東西。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
總之,總綱來說,假如前面說的這個道理,還沒有如理如量地生起,你已經把大乘整個的要學的了解了,然後呢,產生了堅定的信心─這個「堅信」是淨信心喔,不是我們虛浮的喔!那個時候啊,同樣地可以先受菩薩戒,進一步再修菩提心,這個可以的。
【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
那個是《入行論》上次第的,也可以的。
【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
但是呢,雖然你不照著前面所說的,先發願心、後受戒,而是你先了解了大乘的好處,先受菩薩戒,可以。但是你為了真正成就你法器,也同樣地要修眾多前面所說的,譬如
【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
這個我們一定要照著次第來,一定要照著次第來!
【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
所以,我們真正在修學佛法當中,主要的有兩樣東西:一個智資糧,一個福資糧。智慧資糧,就是像母一樣,這是空解;然後呢,福德資糧─方便,那個就是什麼呢?就是大悲為上首的菩提心,就像父。這兩樣東西啊,同樣地。所以進道過程當中,關於那個智資糧修空性解,它漸次這樣上來「尚有名在」。這是那個宗喀巴大師說,它那個告訴你的那些道理還有。但是現在我們這個地方的大菩提心,這個是大乘佛法的上首啊!同樣地也要好好地修,而且修了以後不斷地向上增勝,這樣才可以,而目前這個重要的東西,連它 (p276) 名字都沒有!實際上呢,我們現在就這個狀態。我們講:「哎呀,要求大徹大悟啊!」這個的的確確,但是那修真正的佛道的大菩提心的內容,我們啊,唉!真正的內容都沒有,這是好可惜的一件事情!反過來說,我們現在高興,啊!現在我們有了,懂了!
【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這個道理,任何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佛子,這是唯一的正確圓滿的─《波羅蜜多教授論》,就是《現觀莊嚴論》。它實際上這個是《大般若經》,乃至於像《華嚴》等等,廣略的不同。發那個菩提心,又分成功二十二個層次,這個不在這裡說它。那麼還有呢,這個是唯一的、真正的,許多的論師,就是祖師菩薩們啊,都解說怎麼樣層次上去,這個正修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關於這個,今天講到這裡。
上面有一個題目,照樣地大家看一下,就是前面在這個186頁上頭。前面曾經說,說了十二因緣當中,就告訴我們,這個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這個從無明到受,是第一重因果,然後愛下面是第二重因果,我們正修的時候,從受境現前的時候,斷愛開始,十二因緣這樣講的。但是呢,妙咧!186頁上第2行,他說:「此中樸窮瓦 (p277) 大善知識」,這是一個真實修行的祖師喔,「專於十二緣起的有支,淨修其心」。欸,妙咧!他真正修的時候,不從受境上面斷那個愛,他從有支淨修其心,然後呢,「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而著道次第」喔,他告訴我們這樣修。那我現在這是一個考題喔,大家想想看:那麼為什麼不從這個受支上面斷愛開始,從有支開始?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23 頁,關於這個「修習希求利他之心」,這個七因果前面最主要的這個已經有了。怎麼樣從知母、念恩、報恩,然後呢,慈、悲。那麼到了這個情況之下,緊跟著說雖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大的慈悲心,無量的慈悲心,但是單單這個心還不夠,前面已經說過,聲聞緣覺也有。還要一樣東西─要「親自」來負擔,親自給一切有情樂,親自負擔起拔除一切眾生苦─這個增上意樂。現在就講這個。
【◎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
就像上面這樣,一步一步過來,把大慈悲心,把那個無量的慈悲的心引發之後,應該進一步這樣地思惟。不僅僅是說有這個慈、悲,還應該這樣想:「對呀,這些有情啊,快樂嘛,沒有;痛苦嘛,這樣地多。怎麼樣能夠使他得到快樂呢?怎麼樣解脫眾苦 (p278) 呢?」這樣。所以上面告訴我們,怎麼樣使他快樂,然後乃至於要我親自去給他快樂。上面每一個地方都這麼說,所以到了現在這裡呢,由於這個慈悲心的策勵,
【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
到那個時候,就一心願說:我親自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來,擔負起解救一切眾生苦惱,給他快樂的這個重擔。這個起來了以後,就是行持方面呢,什麼叫「下至語言」? 換句話說,既然有了這個心,他一切時處無不為了這個而努力。只要能夠引發策勵他的心,隨便講話一開口,平常舉心動念、開口什麼,他一直策發這個心裡面,修持這個心理,把這個心要能夠生起堅固。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是,前面的報恩的時候,也說為了要報恩,所以你要還報他。那個時候這個還報的心,既然說曉得一切有情皆是母,當然你針對著一切有情也生起,這樣。那麼前面所說的,就是單單這種心裡邊還不夠,還不夠,這個是說你單單還報,單單是慈心跟悲心;而主要的這個慈心、悲心,是主要的有了這個慈悲要還報他,才進一步能夠引發現在這個增 (p279) 上意樂。既然你要還報他,要解決他的痛苦,要給他的快樂,那麼當然你要究竟圓滿地要完成這一件事情。所以,由於知道這個恩,要報這個恩,而策發這個慈悲心,因為這個慈悲心,所以要究竟利樂。這個一步一步,前面的因感得後面的這個果,而達到眼前這個所謂增上意樂。
【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
前面所說的,整個的彼此前一重引發後一層的這個次第步驟,到了引發了以後,這樣地修習。這一個修行,不但是說你正修的時候─它那個正修,就是前面說的,我們正規修的時候,每天是四座;實際上初學的時候,還不只四座,有的時候是六座,乃至於更多。說不但如此,而且修完了以後,在其他的一切狀態當中,「一切威儀」就是說行、住、坐、臥,除了這個正修以外,你繼續地還要「相續修習」。那麼這樣的話呢,這個力量就大,就大!
在前面啊,大家還記得吧?這個講那個真正修行的時候,修完了以後應該如何去回向,回向完了以後那麼就起座了。它下一座還沒有開始之前,那個中間應該怎麼辦啊,也說得清楚。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不妨回憶一下。說,你前一座修完了,回向完了,站起來到 (p280) 下一座中間,假定你令你的心就放逸的話,那麼修的勢力就非常地微弱。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繼續地把你所修的這個內容,或者保持正念繼續下去,或者看經論,聞、思,用種種的方法來助成它,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這個心理狀態就是非常強烈地、非常猛利地在雜染這種現行當中。實際上就是我們修的時候,還是在這種狀態當中。就算是你修的時候,能夠把雜染的這種現行能夠切斷,能夠把要所修的內容提起來了,但是那個時候,它並不堅固。你稍微一放的話,它那個非常強有力的這個惡劣的現行,又來了,又來了!所以說,這個中間如果說你不提持的話,它結果呢,大部分的時間,還在中間那個上面又繼續地增長這個染污之業。
而在前面中士道的時候,講十二緣起支的時候,我們已經了解了,任何一個因位識,這個因位識在凡夫生死流轉當中,就是無明相應的行,這個因位識。現在呢,在我們要想跳出生死輪迴,乃至於要救度一切眾生的話,這個是跟明慧、智慧相應的行。前面這個行,就是染污雜染之業;現在這個智慧相應的,這個就是淨業,你這個由明慧相應的淨業所生的因位識,這個識也是因位。同樣的兩個因位識,哪一個識先感果,主要的靠什麼?靠這個因位識,你完了以後,以什麼方式使它增長、增長、增長,而感生將來的結果。所以前面的因位識是「能引」,然後呢,要經過「能生」一支的滋潤,才能夠感得下面這個 (p281) 果。所以我們做的時候雖然修行,把這個善法相應的善淨之法的因位識在修。可是你停下來了以後,你又不再努力了,於是這個時候仍舊在染法當中,滋長這個染污之業。對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現在就非常清楚了。
所以,結果你忙了半天停在那裡,好像燒水一樣,啊,燒了半天,努力燒,燒完了,好、好,放在那裡;然後呢,忙了半天,你忙別的事情。忙別的,冷下來,已經不好;現在實際上呢,這個兩樣東西,這個善惡兩種法是敵體相反的。先呢,你把它燒、燒、燒、燒,等到你停下來了以後,不但不燒,然後你把那個冰啊把它加進去,加了個半天,然後你再來燒;燒完了以後,把冰又加進去,你說你燒到哪一年哪?懂不懂這個道理?或者我們說洗衣服一樣,說你坐在那裡努力地洗,等到洗完了以後,然後你一停下來啊,對不起,那個髒水啊,「吭、吭、吭、吭!」又過來了,或者髒東西又把你稍微洗乾淨的,那個髒又弄上去了,所以這個就不行。
所以他前面為什麼告訴我們,就是說除了正修以外,如果你停下來讓它放逸的話,這個力量很少。剛才說這個「讓它放逸」只是說,喏,停在那裡,不燒了;實際上,你既然善惡兩樣法是敵體相反的話,當你不燒的時候,這個惡法又來了,這個是它一個絕端重要的原則。那麼再進一步,我們了解了十二因緣由因感果這個道理以後,這個概念就非常清 (p282) 楚、非常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昨天特別講的要考的題目,你們注意!這個不是考,讓大家努力地去深入地思惟,想辦法把這個概念很清楚,然後這個概念所指的這裡心理的行相看得很透,那個時候你修行的話,那就有了把握了。所以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
喏,到處都是這樣講。那個正式告訴我們的修行的這個教授當中,就是說啦,現在你學的、修的這個大悲,在定當中─就是正修的時候─是如此,剩下來其他的一切威儀當中,也是這樣。這個包括了什麼呢?「一切時」,對時間,中間是絕不斷;然後呢,大悲所緣的是一切有情,是沒有一個例外,你一直在修它,就這樣。所以說:
【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
這幾句話記一下!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必然是如此;那麼反過來呢,我們現在所以流落生死,也就是如此。昨天晚上我們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袁先生是真正改變命運,固然有他的很多必要的條件在,可是等到那些條件一一具足了,最後他正式行 (p283) 持的時候,他那時候心裡上有一個感覺。那個感覺是怎麼呢?說從此以後,他改了名字叫「了凡」。這個改,不是改一個名字喔,他心裡面的的確確曉得,說以前這是凡夫做法,以後啊不可以再這樣做。了解了,他做的時候的心理狀態呢,很明白的,他說得清楚,從前只是悠遊放任,這是以前的;現在呢,因為照了這個辦法做,內心當中有個戰兢惕厲現象,他隨時隨地就是戰戰兢兢,就這樣。
那就說明了我們平常在無始相應的,一直隨順著這個轉,那麼修行呢,反方向。所以隨著無明走,流轉生死,反方向的,是逆生死,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知道,必定要知道。然後呢你修行的時候,必定要如法如理地去做。這是為什麼我們特別把那個教法,這麼認真地來說明它。如果說你這一點做不到,聽見了,完了以後,你心裡什麼狀態呢?很清楚,仍舊是以前無始以來,這個無明相應的這種行業流轉。根據這個,你說要除苦,可能嗎?不可能。明明白白地擺在這裡,因擺在這個地方,那麼這種因必然感這個果。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地說明一下,我們必須應該認識的:所謂修行、修行,根本原因知道了,然後呢根本的方法也在這個地方,根本的方法也在這個地方。然後呢,你拿著這一點隨便做什麼事情,一切時處無非是藉著這個外境來幫助你、來策勵你。幫助、策勵不外幾樣東西,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積聚資糧,第三個呢,回向增長無盡,就這三樣 (p284) 東西。譬如說我們作早晚殿啊、供養啊、灑掃啊,以前是也一樣地忙,可是忙這些事情啊─造罪。所以同樣地,現在在這種事情上面,反方向,事情還是做,以前做了是虧本,現在同樣地,是賺錢。所以這一點上面,不管說懺罪、積資等等,一樣,還要回向增長無盡。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懂得了這個原則,現在這個地方修悲,那麼也用它,將來當然其他的任何一個地方,還是要用這個原則的。
【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我們的心裡啊,這個像棵大樹一樣,從無始以來一直灌的是「煩惱苦汁」,就是為無明、行這個痛苦的這個事情在滋潤。那你要想改變過來的話,稍微加一點點的「德水」,加一滴的啊,那了不相干,了不相應!就好像一個大海一樣,這裡邊整個的都是鹽巴,然後呢你想稍微加一滴糖進去,把那個鹽味拿掉,是絕不可能。
【謂如極苦,「滴噠」大樹。】
像這一種非常苦極的這種樹,那一兩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甜啊,
【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那一兩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甜啊,這不可能!所以我們的內心,是「無始煩惱苦味」所薰的這個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少少修一點,不行。「是故應須相續修習」,所以你要繼續不斷地修習,繼續不斷地修習。凡是這種道理,這個你把十二因緣這個前後的觀念弄清楚了,四諦、十二因緣的觀念弄清楚了,你把這個道理用到哪裡,這哪裡這個概念就非常具體,非常完整地現起來了。不同的,只是你如果只管自己,叫小乘,如果說你用這個方法幫忙別人,是大乘;方法本身無所謂大小,只是你的發心,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那麼講到這裡,這上面也就是說我們正修的三樣當中,這個正修希求菩提心當中,那第一點希求利他之心,那麼從這個上面已經有了。希求利他之心,再下面的話呢,為了要利他,所以你必然歸結到,現在要利他就要有這樣的心。第二個呢,
【◎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
這個「欲得心」啊,還不滿足,這講一下。就像我們照著前面這個次第,怎麼樣想辦法策發這個利他的心。說,既然你要利他,對不起,你雖然有這個幫助別人的心,但是呢你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你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的話,雖然你想利他,不行。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看見的苦,我們想脫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脫苦的方法呀!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用在別人身上叫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同時你如果沒有自利的話,畢竟沒有利他。這個話,再這麼說一遍。就是說,是的,我們現在看見一切的苦,不管你這個苦來由什麼樣,或者是自己自身親身感受,或者是身上感受,或者心理上的逼迫。身上感受,自己種種的殘缺、病痛,然後呢自己病痛固然苦惱,殘缺不全被人譏笑。心理上的呢,譬如說遭到種種心理上的逼惱,從小的時候,家庭的失去溫暖;然後長大了,看見社會的情況,哎呀,這個實在不理想啊!所以我們感覺得這個痛苦無比啊,要求。
我們現在修行的人呢,主要的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然後呢了解了這個世間的痛苦,然後就策發我們要跳出痛苦。雖然有了這個心,跳得出、跳不出啊?跳不出來,跳不 (p5) 出來。還必定要什麼?還必定要跳出的這個正確的方法,對不對?哪一個人不想快樂,哪一個人不想離苦,但是你沒有正確的方法,得得到快樂嗎?得不到。沒有正確的方法,你能解決得了痛苦嗎?解決不了。進一步,為了幫助別人,也同樣的道理。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你要真正地利他,單單這個心還不夠,還要發這個心。所以單單這個,這一點是不夠的。下面告訴我們,一定要說這個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滿他的願,你要幫助一切人的心,怎麼樣才能夠滿幫助人的願─這個時候,叫作菩提心。
【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啊?現在我們簡單地說一下。自己感覺得:「哎呀,生死無常!」然後呢又一切都是痛苦,一無依靠,唯一這個時候可以啊,要救我們出來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對象,他也解決一切問題等等。既然你現在要幫忙人家解決,你當然也必須要具足這個條件,對吧?只求自己是皈依;也要幫助別人,你不但要皈依,你要學你所皈依的對象,這個是必然的道理嘛!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那麼那個時候,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僅僅是皈依他;你還要說,我一定 (p6) 還要學他呀,然後能夠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個時候你對所學的這個對象,又更進一步地要產生淨信心,了解他的殊勝的地方,增長你自己的淨信心,效學他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先應盡力增長淨信心」。
在這個《隨念三寶功德經》,所以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天天念,你天天念,你隨時隨地把這個目標懸在那裡。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要皈依,你要想:啊,你為什麼要皈依他啊,原來他有這樣殊勝的功德,這樣圓滿的利益。你把這個大目標擺在前面的話,那個時候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會為眼前的這種小小的一點迷惑所迷惑住了。小小的、稍微一點的小甜頭,哎呀,你就跟著它去了!所以我們常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要遠大的目標完整地擺在這個地方,眼前的、小的東西就動不了你了。平常我們只看見小錢、一點點小的好處,就這樣。所以像一個小孩子,我們說一個比喻,他看見了糖啊,他就不肯走了,你怎麼騙、怎麼哄也不行。然後呢你另外一個地方,他那個地方擺的一塊糖,它也不一定很好吃;另外一個地方,擺一大堆最好吃的,啊,他那一塊糖他就不要了!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以很高的標準來責備我們,而是說有完整的一個道理引發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經常思惟、觀察這個圓滿的好處,這樣。然後你才能夠把這個 (p7) 要期望的這個心,推向這個高的目標去,高的目標去。那麼等到你對這個佛的種種的事業功德,了解得越深越透徹,那你的淨信心越增長,認識也越清楚。所以「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你了解了,產生了淨信心以後啊,你才曉得:「哎呀,對啊,這個才是我要的啊,我要幫助別人也必須要這個東西啊!」你那個淨信心一增長了,你的好樂心也就起來了。
那我們現在的,對什麼呢?我們有我們歡喜的東西。然後呢,是的,對你真實應該歡喜的東西啊,應該有個深入的了解。你越了解得多,越了解得透徹,你的嚮往之心就增長了,增長了以後,你一心一意要去求它了。所以這個好樂之心,以前這個貪愛是壞的,因為無明相應的;現在呢,不是別的,就把那個貪愛之心轉一轉,以智慧相應的。說,不怕你不貪愛,怕只怕你弄錯了!貪愛的結果,害了你自己也害了別人。現在你就把那個貪愛的心轉一轉,結果啊你不但自己得到好處,也利益了別人。那個時候,這個貪愛是越大越好啊!所以這個叫作「善法欲」。你有了這個善法欲啊,那一心一意說,「我一定要做到它!」那個時候你就了解,不但是利他,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這個,這個就是佛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才能夠真正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你幫助那些人的這個目標,才可以達到。所以這一點啊,是
【能為引生發心之心雖有多種,然悲為勝。】
喏,這一點告訴我們了,是的,引發你發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種,前面說過了。 前面主要的舉了四因、四緣、四力等等,可是這個裡邊,最堅強、最有力、最殊勝的是什麼?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悲」。
【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大家還記得吧,四力是哪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這個裡邊由於自力和因力發的是堅固,由於他力和加行力發的就是不堅固。那麼這個是什麼?《修次初篇》引經上面所說的。我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是《華嚴經》上的偈子:「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個魚啊,那個產卵的時候,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萬的,但是最後那些能夠長出來的,很少;菴樹也是另外一種。還有菩薩發心,發心的人非常、非常多,所以因地當中,就是發那個菩薩心的人非常多,但是結果的時候,非常少、非常少。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在這個地方告訴了我們一部分,當然理由很多。所以前面說四因、四緣、四力等等,是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說法。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最殊勝的是什麼呢?悲心。而且這 (p9) 個悲心還要什麼?初、中、後,一直。不是說你一趟發了就可以的。因為眾生無邊,而且剛強難調,所以如果你不繼續增長那個悲心的話,雖然你有了這個心,開始的時候很猛利,磨、磨、磨、磨、磨、磨、磨,慢慢就要磨掉了。我想我們一般都有這個,一開始的時候,發一個很猛利心:「哎呀,我想做這個!」大家都有這個:哎呀,一聽見修行好,馬上要去修行;一聽出家好,馬上要出家;一聽見這個好,就要這個……。然後呢跑得去呀,慢慢慢弄弄弄弄,越弄越糟、越弄越糟,弄到後來就塌掉了,太多的事情這個樣。
為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個理路不清楚,這個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沒有如量、如理如量地修證,去增上它。現在這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它那個必然的關係,抉擇得、簡別得絲毫無差,所以在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點遺漏。要不然你因地當中稍微一點遺漏,將來你一旦開始走了以後,到那個時候漏洞沒有發現,跑到半路上就來不及了,那只有拋錨,像車子一樣。所以我們平常急急忙忙地開始,結果呢半途而廢多多少少還走了一半哦!不管是半途不半途啦,反正你總歸是白走,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本論的前面每一個地方的細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那麼在這個地方,「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前面二百一十一頁上面,如果你們要看的話,你們自己可以看,我在這裡說一下。什麼「自力」?就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 (p10) 這個地方,喏,就以我們的悲心,說:「我啊,曉得這是我母親,念她的恩要還報,不報真是不行啊!」然後呢,這個完全是由你自己內心發出來的,你一心一意只想:「哎呀,要做這個,要做這個……。」不是別人,別人告訴你哎呀,這個好啊,或者什麼,你聽得滿來勁,但是你內心,心裡面,總是被人家……這個兩個不一樣。
「因力」呢?就是由於你這樣的這一生修習,到下一生那個心裡面就有很強有力的力量。那個「加行力」是這一生努力的。但是這個加行跟因力有直接的關係喔!就是你這一生不斷地加行,到下一世變成功因力了。所以你生生把那個加行,你只要做對的話,每向上去、每向後去,這個力量就越來越增長。所以你眼前是以自力,然後呢這個因力,不斷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來配合的話,你四力具足的話,那更是堅固啊!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你把持著這個根本因,然後呢有了根本因以後,再輔助於這個圓滿因的話,自然一定成功。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既然了解了,說這個大菩提心有這麼個殊勝法。而經論上面告訴我們,實際上也的的確確如此,是這麼個難得。現在我們非常幸運,也可以說我們宿生大善根所使,能夠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教法,自己要無比地珍惜啊!哎呀,這個無價之寶啊!好好地努力啊,好好地努力啊!所以昨天晚上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如果我們 (p11) 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它。這個裡邊最好的一樣東西,記住:「隨喜」,啊,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你在任何時候,少用功力。還有一個:「供養」,這樣。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能夠積聚無比的、圓滿的廣大資糧。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的的確確不大容易。可是呢這個關鍵在哪裡? 就是你知道、不知道,就這樣。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自己還覺得很對咧!所以,第一個你正確地、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我們總是看見什麼啊,總是馬上反應到;看見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後呢你現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怎麼樣把外面看見的情況,經過你的正知見,變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對,你了解了他不對,你要策發你的悲愍心;他對了,你了解了這個,然後你的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啊、不對啊,對你來說總是增長功德。否則你看見不對,你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你就嫉妒他。結果同樣地不管對是不對,你總歸自己傷害自己。然後你做對了呢,更進一步你還要隨喜。別人你也隨喜,自己也隨喜,所以不管遇見任何環境一切時處,你一直在增長。當然我這個是隨舉一例,因為已經講過了。
所以你們只要能夠這樣善巧地、步步地不放鬆這樣來,那個時候,你自己內心上面也會感覺到,跟以前那種悠遊放任就讓它去,啊,就這樣,心裡面不一樣了,你會戰兢惕厲,為什麼?你了解得很清楚,說以前那種惡劣的現行,欸,不可以、不可以!現在你隨 (p12) 時用那個正知見,因為那個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你保護那個正知見的力量,那就是內心當中必然產生的這種戰兢惕厲。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那種人,總是覺得:哎呀,希望跑得來,那麼念佛嘛,念它幾聲佛;然後呢學禪的話呢,最好這麼兩腿一盤呀,就希望開悟了。那種,那的的確確,實在不曉得差得天差地遠,真的說起來,這種都是懶骨頭。
所以這個明朝末年的四大師,紫柏大師就特別地說:「這現在人動不動說這樣、那樣啊,這都變成功什麼?那些懶骨頭的符桃術。」哎呀,他找到最後的藉口,總覺得這個叫作修行,然後呢躲在這個裡邊,說起來什麼都不知道,說是「哎呀,老僧啊,我是修行關在山裡。」就這樣,那種真是非常可憐。真正的修行人,他可以關在山裡面,身雖然隱在那個地方,但是他心一直是戰兢惕厲,這樣地努力法。
所以禪宗,禪宗何等的精神啊!他任何一切時候咬緊了牙關,就這樣的,你不妨看看他看,所以同樣的念佛,也是咬緊了一句阿彌陀佛,硬是要像金鋼王寶劍一樣,抵得過生死,所以不管是若淨若禪,乃至於持戒也是。雖小小戒,看的像大戒一樣,所以你從這個地方就看見,凡是正確修行絕對沒有說,馬馬虎虎、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這個是發心的第二增上意樂。最後,
【◎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
這一段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發這個心,就是發這個菩提心。那既然我現在要自己負荷,增上意樂,那麼要想自己去承擔這個事情的話,對不起,非佛不可!為什麼呀?喏,一定要懂得怎麼方法去做,而這個只有佛的一切智智,所以你必然說,為利有情是願成佛啊!否則的話,你儘管發了這個心,空發、浪費啊!所以第三說明,
【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
那麼這個原則呢?是《現觀莊嚴論》上面說得非常清楚。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
仔細來說呢,《華嚴經》也是這樣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大經大論上面說的都是。不過《現觀莊嚴論》是綱領、最重要的核心,《華嚴經》呢詳細地說明它的內涵,整個地、廣泛地說明。所以從最大的綱要,最仔細的內涵,都是這樣說的。下面是論,
【《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
這個發的這個大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兩種,一種叫願菩提心,一種叫行菩提 (p14) 心。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這個就像你還沒有到那個地方去的時候,要想去,這個叫願菩提心,你想去嘛,所以「應知如欲往」,你想去。你因為想去了,所以就準備,哎呀,去嘛怎麼個走法,要了解走的路線,找到地圖,然後呢去的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要多少錢,路上怎麼資糧─所以叫資糧位。然後「正往」的話呢,就是正式開始去做啦!這是「正往之差別」,那是正行菩薩行,就是這個。這個大菩提有願、行兩種就是,「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所以那我們要曉得的,這兩者的差別就是這樣。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
下面就解釋這個願心跟行心的差別,說願菩提心是什麼,行菩提心是什麼。說它是,是的,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總結起來,當你心裡邊如理如量地生起這個念頭,說「要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想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你發了這個願,但是呢你還沒有認識去做。這種時候,因為你還沒有正式去受,或者雖然正式去受,還沒有受這個儀軌,受這個菩薩戒,這個叫作願菩提心。
【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
「受律儀已」,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後,那麼叫「行心」,這是開始行菩薩道了。
行菩薩道,一定有一個軌則可循。就像我們說,啊,跑到南普陀來,那麼我們這個寺院裡面,做了一個僧伽一定有僧相、僧儀、僧行,乃至於穿衣吃飯一切、一切,不一樣。否則雖然你想出家,還是個在家人的行持等等,總是以在家人為標準。那現在我們菩薩也是如此,所以受戒以後,叫作行菩提心。正規地來說,這個受菩薩戒不是我們現在說:「哎呀,我現在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有多大的功德,我去受一下,就算菩薩了。」不,種一個善根、種一點種子,名字是的;內涵一定要先發了這個願,為了這個願滿願,那時候就照著這個軌則去做,那個就叫行心。
這個兩點,在這個位次上面,從你初發心開始到發那個願心圓滿,叫下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忙的,作所積的資糧就是這一個,所以你要利益一切有情。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那時候你要找說,是的呀,那麼你怎麼走法呢?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使得你發那個心,現在前面告訴我們,這一種次第,以這個悲心一步一步上來,這是最殊勝的,也最堅固。然後呢,最後就策發那個大菩提心。而這個大菩提心的心量呢,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大慈悲心,那個大慈悲心這樣的狀態,而且大慈悲心進一步要增上意樂,然後呢要發這個。所以這個時候,可是你沒有受菩薩戒,這叫下品資糧位。
進一步說:對了,我發了這個心現在要正式做到它,那不是發了心夠的 (p16) 哦!要如理如量地去做,那是照著軌則去做的話呢,開始就受菩薩戒。所以受菩薩戒開始,就開始進入中品資糧位,那資糧位是這樣判別的。所以下品資糧位,往生的是上品的下生,乃至於高一點的,可以上品的中生。如果進入中品資糧位的時候,上品的中生,乃至於他可以到上品上生,就是這樣。那個還是在世俗的哦,還沒有到勝義菩提心。如果你勝義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薩,那十方淨土你要哪裡去,就是到哪裡去,這樣地好耶!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也是這麼說,
【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別的地方的的確確有各人的說法,那麼原則告訴你,詳細的這個這裡沒有詳細說。這個是前面啊,這是七因果或者六因一果的這個發心的方法。下面第二個,另外一種叫「自他換」。現在我們看第九卷。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