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

廣論進度:P74L2第二正取心要分三 ~ P75L8做種種罪惡
手抄第五冊:P140L6~ P161LL1
音檔:[37A]5’50″ ~ [37B]13’03″
網頁:http://www.mylamrim.org/?p=12453
[主題: 一定要face的book   ]
[桌牌:若生下下,可導上上 ]
【內容摘要】
【科判】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 、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 、 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辛一 、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意念必死
                                                         壬一 、未修念死所有過患
                                                         壬二 、修習勝利
                                                         壬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
                                                         壬四、修念死理
                                                辛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壬一 、 未修念死所有過患
1.  於諸無常執為常倒 即是第一損害之門  ( 四種顛倒  :   常、 樂 、我 、淨 )
2.  其心終執不死,便起久住現法之心,  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3.  設有時趣聞思修等,然亦為現法利故,令所修善勢力微弱
4.  設能緣慮後世而修,然不能遮後時漸修延緩懈怠,  遂以睡眠昏沉等式散耗時日,故不能發廣大精勤如理修行
5.   由希身命久住所欺誑故,  遂於利養恭敬等上起猛利貪,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諸大煩惱及隨煩惱如瀑流轉
6.   斷增上生及決定勝所有命根
【聽帶與研討】
 
  1. 為什麼要修念死無常?
     ~ 麗娟:小組討論游爸提到死是另一個階段來世的開始 ,  自己經歷失怙之痛 , 體驗到要趁父母健在時孝養 , 到後來再面對其他親人的過世就比較不會有遺憾
     ~ 男雄:從無限生命的角度來說 , 要在這一世結束前要修 ,才有機會讓下一世變得更好。
      ~   麗鳳  : 如果不相信無限生命 ,   死了就結束了 ,就不用學習念死無常
  ​ ​
師父說 : 再說儘管我們每一個人都曉得最後,到最後沒有一個例外大家死,大家會說的,到最後兩腳一伸還不是這樣,嘴巴上面儘管這麼說,但是我們的行為跟它相應不相應?不相應。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不要說眼前好好的,乃至於臨終的時候,自己還在想,今天不會死,明天不會死,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不一定有這種狀態,我們去看看人家病人,他總覺得,你趕快替我找個好的醫生,趕快好,還有這個事情放不下,那個事情放不下,我們看看別人也曉得,然後呢說,對呀!沒輪到我自己。其實哪有輪不到我自己的。當我們甚至生了一點病以後,假定你真正的有這個無常的概念生起來以後,你一生病馬上拼命念阿彌陀佛,這個醫生要找他幹什麼,來打我閒岔,不要不要;這個藥什麼東西;我們真的生了病絕對不會拼命念佛,一定說我要休息一下,趕快等我好了就好了;趕快找個醫生來,這是很明白清楚的事情。所以我們不想的確不知道,你一想的話,現況就現起來了。所以雖然我們嘴巴上面講,最後都要死,這個沒有用,這空話。檢查一下心裡面就很清楚,那我們心裡狀態是什麼?老是想著不死那一面,還總做千年萬年計。
~   班長   :     我們一般人平常都是想著不死的那一面,這是為何念死無常很重要而且放在佛法修習的前面
師父說: 前面已經告訴我們,記住!這個常顛倒不作意對治是沒有用的,所以不是聽懂就算。但是這裡要注意哦!你必須聽懂了,然後了解了去一步一步去做,也不是說今天聽懂了馬上做到了。如果你認為聽懂了,覺得做不到而著急,這個是不需要的,不需要的。你現在應該聽懂了怎麼去做,然後照著去做,這個才是正規的次第,正規的次第。你只要真的去做的話,自然有效。 現在我們有一些人啊,根本不好好地聽;有一些人聽是聽懂了,覺得做不到而心裡一直煩惱。煩惱結果還是浪費時間,還是沒有用!而是要聽懂了,那個時候就要照著去摸索。所以的的確確,自己一定要認真地修習。欸,他講的是什麼,然後呢我如何去修行,是聽完了以後,休息幾分鐘,馬上自己找剛才講的弄清楚,還要找參考資料。自己太多的事情要去學、要去努力,一點的閒功夫都沒有啊!假定得不到這個善巧的話,你自然而然毛病都來了,聽過了,書一丟,那是雖然聽懂啊,沒有做。還有一種呢,想做了又覺得:唉呀,講的道理我做不到啊!然後又苦苦惱惱停在這裡,還是沒有用!這個次第還是要弄得很清楚喔,弄得很清楚!

 

【喻 –同學再見】 

~討論: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三個小時或是一天,你最想做什麼?
~ 靜怡:小組討論收攝為四點 ,(1) 財產交代, (2)寫好感謝詞然後收藏在不同的地方 ,  (3)  曾經許下的承諾趕緊兌現 ,   (4)誦經
   ~游爸:趕快念佛跟懺悔,為往生做準備 。
   ~ 雪惠  :   會好好想一想如何減少 自己的父母親人與朋友  的憂慮與擔心,讓他們能夠安心 。
   ~  志強 :   每個人從生到死可能經歷的過程會不一樣,但是死亡這個生命的終點是相同的,如果我們能透過學習而認清楚生命的本質 ,和死是必然的歷程 , 我們就比較能珍惜暇滿人身,掌握時間認清該要做的事情而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也能夠以不驚不怖不畏的態度來面對死亡 。
   ~   班長   :   當我們的生命面臨倒數計時的狀況 ,和我們平常時間很充裕時,對事情的重要順序判斷可能會非常不同, 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念死無常的重要概念  。   
​​
​ ​​

★讚頌:禮拜佛陀 曲:真如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合起我的掌 伏下我的膝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禮拜你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禮拜你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合起我的掌 伏下我的膝
頂禮你 頂禮你 大慈悲的佛陀啊
頂禮你 頂禮你 親愛的佛陀啊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多少的神奇故事在把你傳頌
今日的我 小小的我    站在你的面前 站在你的面前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看你的臉     讓我望你的眼 讓我拜你吧

★讚頌:琴劍 曲:真如

*空靈自在 撥動美妙琴弦  傳來的是魂牽夢繞的誓言
心心相契 韻音萬古綿延  你我再唱最美麗的詩篇
輕柔漫步 舞動離塵雙劍  閃耀的是血脈相承的教言
燦燦心光 劃破寂寂長夜  光影如幻 輝映共翩躚
琴劍常伴 仙姿在人間  生生相約 再續菩提緣
琴劍相合 與你翩翩飛  生生相約 再續菩提緣  生生相約 再續菩提緣*
生生相約 再續菩提緣

 

 ★善行小點滴 

~委辰   :   春節期間接待香港友人到嘉義老家過年,並且安排一些田園活動, 朋友的家人都覺得是很棒的體驗

 

 ★行政事項

  1. 3/2(五) 9:30~11:30 師父生日龍鳳漁港放流法會(報名已截止,但應仍可自行前往)
  2. 3/14~3/19湖山分院祈願法會暨廣大供養報名(3/2報名截止)
  3. 4/9~4/11禪三報名(今年首辦,3/10報名截止)
  4. 6/30~7/4 南海分院體驗營報名(3/31截止)

 

Homework 2018/3/3上課進度

1 進度:P75L9第二修習之勝利 ~ P77L7皆不得生
手抄:第五冊P162L1~ P190L10
音檔:[37B]13’04 ~ [38B]07’30
網頁:http://www.mylamrim.org/?p=12524
《廣論》 同學消文 P75L9 ~P76LL4   第21組
【第二修習之勝利者。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穀壳,全無心實,是欺誑處,便能遮止諸罪惡行。由其恆常殷重精進,修集歸依及淨戒等諸微妙業,遂於無堅身等諸事取勝堅實。由是自能昇勝妙位,亦能於此導諸眾生,更有何事義大於此。是故經以多喻讚美,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集法句中亦云﹕「應達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陽燄,魔花刃劍於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又云﹕「如見衰老及病苦,并見心離而死亡,勇士能斷如牢家,世庸豈能遠離欲。」總之能修士夫義時,唯是得此殊勝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惡趣,設有少時暫來善趣,亦多生於無暇之處。其中難獲修法之時,縱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執取不死方面,是為一切衰損之門。其能治此憶念死者,即是一切圓滿之門。故不應執,此是無餘深法可修習者之所修持,及不應執,雖是應修然是最初僅應略修,非是堪為恆所修持。應於初中後三須此之理,由其至心發起定解而正修習】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2.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