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66L4 第三修三苦者 ~ P169L10仍當極侵惱

手抄稿第九冊:P238L10 ~ P278L1

【廣論原文】

  第三、修三苦者。謂譬如極熱或瘡或癰,若於其上灑以冷水,似為安樂。於生死中所有樂受,若壞滅時,還起眾苦,故名壞苦。此復非唯其受,即此相應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皆是壞苦。又如熱癰逼切,觸熱水等變異觸時,起極楚痛。如是當知苦受,隨才生起,便能觸惱或身、或心,故名苦苦,譬如腎痛。此復如前,非唯其受。又如熱癰,俱未觸會二觸之時,有漏捨受,為諸粗重之所隨逐,故名行苦。此亦如前,非唯其受。此由先業煩惱自在而轉,故名為苦,及為能發後煩惱種,所隨逐故,名為遍行粗重所隨。如是若起樂受,貪欲增長,若起苦受,瞋恚增長,苦樂俱非隨粗重身,則於無常執為常等,愚癡增長。其中貪欲能感當來於五趣中生等眾苦,瞋於現法起憂慼等,於後法中感惡趣苦。癡於前二所感二苦隨逐不捨。故於樂受,應觀為苦,滅除貪欲。於諸苦受,應作是思:此蘊即是眾苦因緣,苦從此生,猶如毒箭,滅除瞋恚。於諸捨受,應觀無常銷滅為性,滅除愚癡。不於三受為三毒因。此如《瑜伽師地》及《攝抉擇》意趣而說。如負重擔,隨其重擔當負幾久,便有爾許不樂。取蘊重擔亦爾,乃至執持爾時受苦,以此蘊中有苦煩惱粗重安住,故為行苦。既有此已,雖於現在苦受未生,然其無間由種種門能起眾苦,故此行苦遍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故應於此多修厭離。
  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現見此是先生大苦,漸息滅時,樂漸次起,故非性樂。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若是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隨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近,便有爾許安樂漸起。現見太久唯生苦故。如是亦如《入胎經》云:「難陀,行、住、坐、臥諸威儀中,應當了知別別是苦。諸靜慮師,應觀彼彼威儀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臥,彼則於行,唯別受苦。別別領受猛性、粗性、難可忍性、非悅意性。非於其行,起安樂想。」餘三威儀亦如是說:「難陀,然由彼彼威儀之苦,暫間斷故,遂於餘餘新生眾苦,妄起樂想。難陀,生唯苦生,滅唯苦滅;生唯行生,滅唯行滅。」《四百論》亦云:「如安樂增長,現見反成苦,如是苦增長,然非可轉樂。」
  第二、思惟別苦有六。三惡趣苦,已如前說。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復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當知。又如《資糧論》云:「惡趣苦無餘,人中亦現有,苦逼等地獄,貧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強力於羸弱,制罰及損害,相續如暴流。有因貧乏起,餘從不足生,追求難忍苦,一切謀略殺。」《四百論》云:「勝者為意苦,庸流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
  非天苦者,如《親友書》云:「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瞋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能見聖諦。」此由不忍,嫉天富樂,令意熱惱。由此因緣,與天鬥諍,受割裂等傷身眾苦。此等雖具智慧,然由異熟障故,於彼身中不堪見諦。《念住經》說此為旁生,《瑜伽師地論》說為天趣。
  思惟天苦分二:一、欲天三苦,二、上二界粗重苦。今初
  初死墮苦中有二。死歿苦者,如云:「諸天趣樂雖極大,然其死苦大於彼,如是思已諸智者,莫愛有盡天趣樂。」謂較昔受天欲生樂,將臨歿時,五死相現,所起痛苦,極重於彼。五死相者,即如彼云:「身色變為不可愛,不樂本座華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於先時所不出。天趣報死五死相,起於住天界諸天,等同地上諸人中,傳報當死諸死相。」墮下處苦者,如云:「從天世間死歿已,設若全無少餘善,彼無自在往旁生,餓鬼地獄隨一處。」悚慄苦者,謂由有成就廣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時,諸薄福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緣受大憂苦。斫裂殺害苦者,謂天與非天鬥諍之時,受斷支節、破裂其身及殺害苦,若斷其頭,即便殞歿,傷身斷節,續還如故。驅擯者,謂諸具足強力諸天,才一發憤,諸劣天子便被驅擯出其自宮。又如《資糧論》云:「所有受欲天,彼亦無樂心,遭欲貪熾然,內火而燒煮。若諸心散亂,彼豈有安樂?非於無散心,剎那能自在。散逸擾亂性,終不能寂滅,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風吹。」又云:「如病癒未久,食所不宜食。」
  色及無色上界諸天,雖無此諸苦,然煩惱隨逐,有諸障礙,於死於住悉無自在,故彼亦由粗重為苦。又如《資糧論》云:「色無色諸天,超越於苦苦,以定樂為性,住劫不傾動。然非畢竟脫,從彼仍當墮,似已得超越,惡趣苦暴流。雖勵不久住,等同空飛鳥,如童力射箭,墮落為邊際。如久燃諸燈,剎那剎那壞,諸行變壞苦,仍當極侵惱。」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第三修三苦者。謂譬如極熱或瘡或癰,若於其上灑以冷水,似為安樂,於生死中所有樂受,若壞滅時,還起眾苦,故名壞苦。】
「三苦」是什麼呢?就是苦苦、樂苦以及行苦,這麼一個一樣。第一個是樂苦,樂苦他舉一個譬喻,就像「極熱或瘡或癰」,那個生的瘡,唉呀,那個地方燙得要命啊,難受得要命啊!然後呢上面弄一點水,哎呀,涼一下,就好像是安樂。我們生死當中所受的這 (p239) 個所謂快樂,也就是這個,也就是這個。其實這個本身並不是快樂,壞滅的時候呢,還要這種種的痛苦。這個癰跟瘡灑一點涼水覺得安樂,然後呢這個瘡破的時候,唉呀,那是絕大的痛苦啊!所以這個兩個是壞苦,快樂是一無可取。
真正可怕的不是苦欸!苦的事情還用佛來講嗎?真正我們要了解的是快樂。我們明明是苦的,我們看不見;不但看不見,上了它當還要種種受大苦惱,所以一定要經過佛菩薩告訴我們,那從此不再受你騙啦!所以趕快以前做的那個非法的事情,積聚那個事情趕快丟掉,趕快捨掉了以後供養三寶、迴向。那自己趁有暇之身,不可靠的可以得到堅實的法財,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道理。至於這個身體亦是如此,不要貪眼前的一點點這種壞苦,這個樂受,趕快現在就努力去懺悔,認真修習,那可以得到堅實金剛不壞之身。
【此復非唯其受,即此相應,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皆是壞苦。】
通常我們講這個樂就是一種感受,要曉得不但這個感受,就是這個感受相應的其他的心、心所,譬如說你得到了一個快樂的東西,然後你心裡面跟它相應的這種念頭,都是屬於這一方面的。凡是有漏的這種境界都是壞苦,都是壞苦,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換句話,它從這個樂的感受上面,所產生的種種的境界,我們都應該知道,都應該知道。所以因為 (p240) 要一點享受的快樂,所以積聚了財物,所有的朋友,所有的事業,種種的無非從這個上面牽牽連連牽出去的。你了解了這一點,那牽牽連連的事情都一刀切斷,這根本都從這個上頭,都從這個上頭來的。下面:
【又如熱癰逼切,觸熱水等變異觸時,起極楚痛。如是當知苦受,隨纔生起,便能觸惱或身或心,故名苦苦。】
這樣。那麼進一步講「苦苦」,苦苦是什麼呢?還是講這個熱的這個癰—癰就是身上生了個大瘡,生了個大瘡,這個非常厲害的。唉呀,這個瘡本身是痛苦極了!然後呢或者「觸惱」,本來已經痛苦了,你碰到一下,唉呀!這樣痛苦。然後破了以後更是絕端地痛苦,這個苦受本身就是這樣,這個苦受才一生起你就受不了,啊,身上、心上這個就是苦。
【譬如腎痛,此復如前,非唯其受。】
那麼,這個同樣地,就是我們裡邊的腎痛,就是肚子痛。或者是通常情況之下,我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結石那個痛苦?我曾經以前看見過一個,我一個老師,他有那個結石,到後來,唉呀,據說那個痛苦得……。我還有一個朋友,還有一個朋友,哎喲!我看見了,他平常的時候不痛,一旦痛起來的話,那簡直是,一個好好的人,忽然之間痛了,忽然之間痛了, (p241) 那就是我洛杉磯蓮社的那個朋友。他那一天痛,痛得啊,一痛痛了一個鐘頭。那個頭上的汗,那我們旁邊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太太、他女兒、他的親戚朋友,我們說:「趕快送到醫院。」他們說:「沒有用,前面已經在台灣的時候送過幾次醫院,看了醫生,一點用場都沒有。」就是硬是就是在那個地上直滾、直弄,滿頭是汗,旁邊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我們現在說不怕、不怕呀,我說實在是,我們愚癡沒看見,看見了沒有一個人不怕的。我這兩天腳底按摩,那個說實在是算不了什麼,可是到那個時候痛的時候,實在是難受啊!我們不要說不怕,所以我一直建議你們不要說不怕,你們最好自己試試,你們就曉得自己怕不怕。佛看得最清楚,所以你們眾生愚癡啊!如果你們像我這樣看見那個真正痛苦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都像葦蘆一樣,就像什麼?就像一根繩子一樣,你一放手就—癱下來了。假定你們真正看到那個苦的形相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塌在地上爬都爬不起來了,這麼個嚴重法,那個痛苦的事情啊!所以他說「譬如腎痛」,這個的確我所看見的最痛的事情。
我看見過好幾次,啊!這個痛苦的事情,有一次在醫院裡也是一樣。我有一次緊急地送到那個急診室,結果旁邊後來來了一個人,一個女的就喊,喊那個聲音之悽慘哪!那個 (p242) 醫生在旁邊,那個醫生就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欸,那個病根沒找到,就是沒辦法。唉!所以這個世間,後來我看看經,說這種痛苦在比起地獄裡面來啊,那地獄裡如果感得這樣,遠比天堂還要好。這種事情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們不要說不怕,我們要多去思惟,趁現在我們的那個腦筋好好的時候,我們該忙的是忙這些事情啊!
這個同樣地不但是受,還有其他的相應的心、心所等等,我們也應該了解,應該了解。為什麼呀?當你想到這些的話,啊!你會策發大厭離,拼命努力。關於那個樂受呢,你一想到這個苦,你就不再它受騙,當快樂的事情你不再它受騙,然後呢你不被騙了,第一個。第二個你想到痛苦的時候,拼命推你上去,那個時候當然只有一條修行的路。欸,下面還有一個,但是有的時候既不快樂也不苦,怎麼辦?還有一個辦法,說
【又如熱癰,俱未觸會二觸之時,有漏捨受,為諸粗重之所隨逐,故名行苦。】
同樣地,就像那個瘡一樣,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碰到前面兩樣東西,對不起,這是有漏的,這是有漏的呀!它繼續地向前,眼前暫時碰不到,一塊兒這兩樣東西都跟著來了,所以叫「行苦」。所以總之一句話,不管眼前受的是苦、樂,或者不苦不樂,最後的根結就是這個樣啊!
【此亦如前,非唯其受,】
同樣地,是它心、心所法都是這個樣啊!
【此由先業煩惱自在而轉,故名為苦,】
為什麼呀?因為這個東西是一切都是我們宿生以前,現在、以前的煩惱跟業兩樣東西,輾轉引生推衍。既然是由這個東西輾轉引生推衍,一直有這個東西,所以除了你修有力的對治,現在擋住以外,它永遠這樣。說到這裡,我們立刻可以體會一下等流的狀態:就是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的的確確我們沒有辦法。當你認得沒有辦法,那已經好的,你已經曉得沒有辦法,就是已經認得它了;真正可憐的我們不認識它,我們總覺得:「啊,自己好像很有道理喔!」
平常為什麼我們聽了這個經了以後,心裡面木然沒有感受?就是我們根本就不認識我們的真實狀態在無明當中,所以聽了模模糊糊的,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一個現象。等到你一旦聽懂了,你凡是碰到哪裡,你自然而然會有驚心動魄之感—唉呀,真的你這個心就是這個樣,跟法不相應!跟法不相應是什麼呢?就是在煩惱當中。所以我們現在一切時處,都在這個煩惱當中,前面是煩惱而來,後面又跟煩惱而去。儘管我們在那兒聽經, (p244) 你聽經了以後,覺得:「欸,是滿好。」聽完了以後呢,它也就是這麼跟著去了。你聽經尚且是如此,還有其他的,你能作得了主嗎?所以這個業成熟的時候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苦的特質就在這裡,注定你,你沒有修對治超出來之前,永遠脫不出這個狀態。「故名為苦」。
【及為能發後煩惱種,所隨逐故,名為徧行粗重所隨。】
不但眼前是這樣,而且呢它還會引發後面的「煩惱種」,「種」就是它繼續不斷地增長,一直跟著你,所以叫「徧行」。這個徧行,在任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地,只要三界之內,沒有一個例外。醒著也是如此,睡覺也是如此;你糊塗的是如此,你聰明的也是如此。啊呀,我念書可以念得很好,對不起,沒有用!我就不管它,不管它也沒有用!睡著了,睡著了也沒有用。它在任何情況之下,這個東西一直跟著你,只要它跟著你,哪!後面這些都會來了。
【如是若起樂受貪欲增長,】
快樂的,增長你的貪。
【若起苦受瞋恚增長,】
苦的,瞋恚增長。唉呀,你不願意啊!
【苦樂俱非隨粗重身,則於無常執為常等,愚癡增長。】
假定說既不苦又不樂,你還覺得無所謂,於是你心裡面覺得:「啊!這樣滿安樂而過。」「於無常執為常等」,不僅僅是單單執無常執常哦,下面的所有的顛倒都跟著來了,「愚癡增長」。所以只要你不認識,乃至於認識了又不對治,永遠增長了三毒,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真正的道理我們要懂得,當你真正懂得了這個以後,然後還不夠,要用對治去思惟呀!
【其中貪欲能感當來於五趣中生等眾苦。瞋於現法起憂慼等,於後法中感惡趣苦。】
這樣。貪,因為你貪著,所有的結生最主要的,主要的就是這個—貪,然後呢眾苦。瞋,不但是將來苦,眼前就苦;眼前苦,將來還要一定感到惡趣苦。
【癡於前二所感二苦隨逐不捨,】
癡,因為癡,所以前面這個貪、瞋永遠跟著它。唉!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應該:
【故於樂受,應觀為苦滅除貪欲。】
這個是我們的根本,當快樂的事情起來了,趕快說:「啊!大騙子,你趕快不要上它當,趕快停止啊!」
【於諸苦受,應作是思,此蘊即是眾苦因緣,】
那麼對於這個苦受要曉得:啊!這個蘊本身哪,就是眾苦的因緣。為什麼這地方特別說這一點?就是說它真正最重要推動我們的—苦諦。所以從這個苦諦上面想到:我們本來這個身體,我們整個的這個東西,就是眾苦的因緣。所以它這個,我們平常常常說「五蘊熾盛、五蘊熾盛」,說了半天,道理說了半天,根本都沒把握住。它這個五蘊熾盛的根本,就從這個地方你認得,你只要這個東西存在,只要那個心念存在,只要這個身體存在,對不起,永遠都在生死當中,永遠痛苦當中。所以你才會產生什麼?說「火燒頭燃尚可暫置,無常盛火應速除滅」。你一旦有了這個認識以後,什麼事情都可以放得下的,唉呀!不去管它,你趕快這個,要解決它!
佛世的那些羅漢,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以後的大德們,你看禪宗的這個大德:啊!什麼時候死不知道,「生死心切」,要找到根本,他哪有一分鐘可以放下來!所以這是 (p247) 我深深覺得我們現在修行的根本哪!你有了這個,戒從這個地方持起,佛從這個地方念起,禪從這個地方參起,教也是告訴你認得這個東西,沒有一個……。你把這個建立起來了,那個時候你才進一步談得到學密。所以現在我們不必談其他的,先看看這個認得與否?不認得,停在這個地方,不必忙,做好了下面自然有。所以說:
【苦從此生,猶如毒箭,滅除瞋恚。】
不要對他瞋惱。
【於諸捨受,應觀無常銷滅為性,滅除愚癡。不於三受為三毒因,】
當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不要引生三毒。
【此如《瑜伽師地》及〈攝決擇〉意趣而說。】
他這個告訴我們這樣,這告訴我們這樣!這一點我停在這個地方,一段還有深刻的意義。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167頁,昨天我們把三苦也講完了,這個苦分成功八苦、六苦、三苦。說苦的內涵是一樣的,總之是苦,那麼他站在不同的角度來 (p248) 說明。實際上所謂不同的角度,就是不同的類型,這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各人所對,在三界之內,各人所面臨的一個問題。那麼用這個不同的類型來說的話,所以總有使我們當下能夠感觸得到;從這個感觸得到,然後呢再深入觀察,徹底了解整個三界之內的真實行相。然後呢了解了這個真實行相,緊跟著找到它的根本何在,這個就是他最主要的意趣。你找到了根本,然後呢再從根本上面去拔除。否則我們現在有很多學佛的人,都是這樣,覺得佛法嘛是好的,要修的,那為什麼好?嗯?不知道。如何去修?也不知道,所以遺留了很多漏洞。在這種狀態當中,總在這個枝末上面轉,雖然最後也能夠轉到,可是中間浪費是不曉得無量劫,長則是這個樣,在這個時候是受太多的苦。所以現在從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各方面分析探討,最後找到了!這個原因是在哪裡?在這裡。現在我們看那個文。第一行:
【如負重擔,隨其重擔當負幾久,便有爾許不樂,取蘊重擔亦爾,】
它真正的這個苦諦的根本在哪裡?就在那個五取蘊,換句話說,哪!就是我們的身 (p254) 心。簡單來說,就是說平常我們講的這個我,任何一個人,他那個人他自己的主體。就像挑了一個幾百斤的重擔一樣,只要他那個擔子還在身上沒有卸下來,對不起,那個痛苦一直在,那個快樂永遠沒有辦法解決。所以說「取蘊重擔亦爾」,這一句話我們要著眼。
【乃至執持爾時受苦。】
只要你沒有對治把它徹底地解決,那個時候就是「執持」。這個執持是心裡面無始以來的習氣,不知不覺當中一直在這個上頭,所以叫我執、法執。平常我們都這麼說,可是我執是什麼?不知道。法執是什麼?不知道。那這種狀態當中,你認得兩個名字,對於我們解決這個真實問題,眼前並沒有用場,而這個苦惱卻是眼前逼在這個地方。所以你必定要從這兩個名詞上面,找到名詞所指的內涵何在,找到了這個內涵,那個時候你才可以把它拿掉。所以說這個「執持」,那就是,喏!這兩個名詞所代表的實際的意義,只要它還在執著著,那時候一定受苦。那麼,為什麼呀?
【以此蘊中有苦煩惱粗重安住,故為行苦。】
在這個蘊當中,就是這個苦的根本是「煩惱粗重」,就在這個裡頭,就在這個裡頭,所以這個叫作「行苦」。眼前雖然沒現出來,但是它隨時一直在向前不停的;既然不停的話, (p255) 並不安住在眼前好像不苦那個階段。不是真的不苦哦,只是好像沒有受大苦,但是一直推動的話,它隨時遇到緣,哪!那個苦性就馬上顯發出來。而這個緣也就是我們無量劫以來集的,不曉得多多少少,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真正講的這個苦的種種,最後我們要認識的,就是認識說:哦!原來就在這個上頭,這個是我們生死大痛苦的重擔,所以要對治的就在這個地方。所以關於這一點你不認識的話,那所有的佛法無根本,沒有建立處。
【既有此已,雖於現在苦受未生,然其無間由種種門能起眾苦,】
這只要一旦這個蘊在,因為蘊在,所以煩惱的粗重就安住在這個上頭。在這種狀態,現在雖然沒有生苦,但是「無間」—不停地,讓那個不同的門,遇種種的緣,內、外的等等,那苦就起來了。
【故此行苦,徧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故應於此多修厭離。】
這就是我們最後歸結到應該了解的,這個苦是偏一切處的。實際上在我們感受,卻偏偏感受不到。我們平常一直講苦,從來不注意佛告訴我們真正的苦諦的苦,要找到根本卻是在這個地方,這個就是我們平常感受不到的。所以說這個如果你感受不到的,所謂佛法始終最多就是人天乘,而人天乘我們另外一個名字來說它叫做三世怨,你願意做 (p256) 那個三世怨的事情嗎?這一點我們特別了解、特別注意!尤其是平常,我們太多人修學佛法,說是佛法好的,好在哪裡?不一定知道。要修行,如何修行啊?從什麼地方開始啊?啊,說世間是苦,苦在哪裡呀?唉呀,說這個生、老、病、死,是,如果說這種事情還要人家來告訴你的話,我們實在太笨!不要說個動物牠碰見這種痛苦,牠也曉得避免,而我們作為一個人,難道要懂得的就懂得這一些嗎?這個是它根本所在,我們務必在這個地方應該注意!
那麼現在呢,了解到了,不是了解就行啊,前面一再說、一再說:這個認識,理論上雖然如此,但是呢眼前的感受上面,是你很難體會到的。所以你必定要思惟、多思惟,修習、多修習,一直等到內心生起相應的量,那時候你會生起大厭離,那就對了!所以修學佛法它第一個根本—厭離心,必定從這裡出來。等到你一旦這個厭離心生起來了以後,那個時候哪怕生到天上,因為你深深地了解這個行苦的自性,還沒有解脫,所以說智者視善趣等同那洛迦。真正有智慧,能夠如理了解世間真相,這真相是苦諦的,這種人把天上面的這種快樂,看得像地獄一樣,原因就在這裡。因為這是行蘊自性,只要那個取蘊還在,問題沒有解決。最後再說一遍,這問題的關鍵不但是了解,而要怎麼樣去內心感受到,這是個大學問。如果你沒有辦法真正感受到,單單了解的話,那又是個三世怨,就變 (p257) 成世間很聰明的那些人。
所以最近漸漸地、慢慢地我們開始說懺悔或者什麼等等,就有不同的同學就產生不同的感受。而這種產生感受的,實際上都是什麼?那都是他能夠如理去做的人,如理去做的人。所以經上面一再告訴我們,雖然你懂得很多,但是你放逸而轉,不相應,沒有用;反過來你雖然知道的很少,你做了,馬上就會得到好處。不過這地方我們不要誤解:那既然如此,我們不要懂得很多了。不是!你如法地懂得一點馬上得到好處,你能夠懂得更多,好處更多。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你把了解的如法行持,跟它相應,體會到它真正的好處。那麼這個是大概我們已經有一個認識了。下面又特別地說明,關於壞苦—樂受這件事情,因為這是我們最難破的,假定這個破掉了,下面的問題就比較容易。看文。
【◎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
說眼前很多快樂的事情,這個都是不認識,誤解、顛倒的一種妄見,這個東西有它的絕大缺點,能夠增長我們的貪毒,而貪毒是引發生死的最主要的一個主因。實際上這個真的樂嗎?不是的呀!這都是苦的「漸息滅位」—它是苦,可是這個苦慢慢地、慢慢地在減輕當中。當在漸漸減輕當中的,欸,你覺得在輕了、輕了,於是對前面這個大苦來說, (p258) 既然減輕了一點,好像這是樂,所以你「妄」,就是錯誤的感覺,以為它是樂。它並沒有實質上面本來應該樂的,本性是樂的這個實質沒有,實質沒有。所以「全無不待除苦所顯」,因為這是苦漸漸減少,所以當苦除的時候顯出來的,不是它本性,本性絕對沒有快樂的,本質上面絕對是苦的。馬上用一個事實來說明:譬如說你呀一直走,走得很長,走得很多的路,下面說,以為苦。
【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
跑了很久以後,暫時叫你停一下、坐一下,唉呀,覺得那時候好舒服、好快樂!那是什麼?那個是因為啊,
【現見此是先生大苦,漸息滅時樂漸次起,故非性樂。】
這事實是當下就有很大的苦惱,那麼你停一下呢,那個大的苦惱漸漸地減少,漸漸地消失,所以你這個減輕的感覺,妄起樂想,而不是這件事情本身、本質快樂,它本質不快樂。所以他下面緊跟著這個問題,假定說坐下來是快樂的話,那應該越坐越快樂,因為它本來是快樂的嘛。就像賺錢一樣,賺一塊錢固然賺,越賺是賺得越多是越好,應該這個樣啊!同樣的道理,如果是這個坐下來是快樂的話,坐得越久是越快樂呀!所以下面說,
【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
結果叫你老坐在那裡呀,欸,它不但不快樂,你又苦得要命。所以叫你老坐在那裡,你坐了多久啊,你要站起來去走一走。為什麼?又苦得苦不堪言。苦,就是這樣,坐;然後呢叫你睡,又是這樣;叫你吃,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他下面說:
【若是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隨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近,便有爾許安樂漸起,】
喏!假定這個快樂本性、本質是快樂的話,就像苦一樣的話,應該怎麼樣呢?你坐得越久,那麼這個快樂越多。天下的苦本來就是苦的,這個苦的時間越久,痛苦越難受、越厲害。為什麼呀?因為它本性就是苦的。這快樂的事情卻不是,剛開始的時候,你換一換覺得快樂了,過了一下快樂慢慢地消失掉了,再繼續下去那個快樂就沒有,苦了,再下去就苦得受不了了!這個說明什麼?說明它本性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苦!所以這個我們要自己如理認識,如果你們聽懂了,就應該沒問題,不聽懂回去仔細想一想,這個概念非常重要!
就像同樣的道理,你走久了以後坐,坐久了以後又要換一個,「如是習近行住坐 (p260) 臥」,沒有一個例外的。啊!你說走了半天又想坐一下,坐了半天又不行,要睡一下,睡了一下又要站起來,叫你老躺在床上你也躺不住。為什麼?它始終是同一個道理,這是大苦的漸漸息滅所生起的,相對的這種感覺,只是減少一點,它本質還是苦,就是我們這個妄想顛倒,所以叫無明嘛!
除了這個以外,「飲食日陰」,當你渴的時候—飲;餓的時候是食;寒的時候是日;日的時候是陰,都是這個樣。啊!說今天冷了,曬曬太陽,然後呢太陽越來越大,你又受不了了。假定曬太陽是快樂的,應該越曬越快樂啊!又不是,沒有一個例外的。乃至於飲食,你倒吃吃看!唉呀,吃到後來,吃得難受得不得了,到後來不但是肚子吃壞了,你胃口也沒有了,沒有一樣不是這樣的!所以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什麼?都是苦的漸息滅位。從這個上面我們就認得,哦,原來這個樂的本質是虛妄的,只是苦的漸息滅位,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在這一種狀態啊,
【現見太久唯生苦故。】
你只要弄久了,結果總是苦,總是苦。
【如是亦如《入胎經》云:】
(p261) 那麼說明了這個道理,馬上告訴我們,經上面的就是這樣說的。說:
【「難陀,行住坐臥諸威儀中,應當了知別別是苦。】
這個每一件事情,個別個別沒有一個例外,都是苦。所以:
【諸靜慮師,應觀彼彼威儀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臥,彼則於行,唯別受苦。別別領受猛性,粗性,難可忍性,非悅意性。】
每一件事情,它真正的是粗、猛而難以忍受的這種痛苦啊!
【非於其行,起安樂想。」】
絕對不能從這個上面妄想以為快樂。行是如此,
【餘三威儀亦如是說。】
不但是行住坐臥,其他的所有的,前面說飲食日陰,世間沒有一個例外的呀!繼續又說:
【「難陀,然由彼彼威儀之苦,暫間斷故,遂於餘餘新生眾苦,妄起樂想。】
那這一段就是前面的,說明這個道理。
【難陀,生唯苦生,滅唯苦滅,生唯行生,滅唯行滅。」】
世間一切法,現起是苦,然後呢滅也是苦,所以我們要努力找「滅」這個辦法,就把 (p262) 一切消除掉,那個時候得到寂滅之樂。
【《四百論》亦云:「如安樂增長,現見反成苦,如是苦增長,然非可轉樂。」】
第一個是說道理,馬上用經證,經證了以後,祖師再加說明。祖師論上面怎麼說啊?說,就像我們妄見的,像安樂覺得增長,增長的結果,慢慢地增長,時間增久的時候必反變成功苦;但是呢,苦這個東西如果增長的話不會轉成樂。為什麼?苦本身就是苦,它的特質就是苦,你時間越長苦越多;可是樂卻不是,所以時間一增長的話,對不起,啊,苦又來了!所以若經、若論都是這個,那麼然後呢,大師又把這個經論的道理抉擇出來,把這個宗要讓我們認得地清清楚楚。現在到這裡我們了解了:哦!的的確確的,我們世間最難以認識的,而放不下的樂,原來這個不是真的,是苦!那麼既然樂都是苦,還有什麼一切好貪的呢?行呢?連它樂都沒有,雖然眼前一下感受不到,可是行苦的自性不斷地推衍哪,所以它結果又是苦,總結起來世間是沒有一點地方不是苦。
而那個苦的根本因在哪裡呢?沒有別的,就是在我們五蘊身心上面,這是它真正我們應該認識的這個。所以告訴我們,這個取蘊的重擔只要一天在,一天沒有解決,問題一直在,我們真正應該厭離的就是厭離這個。現在我們處處地方忙這個,要修飾、修飾它;要 (p263) 營養、營養它;要保護、保護它,那完全走上錯誤之路。你這個概念就是邪知見,你這個行為就是染污之業,然後造成功這個惡習,到那個時候你不知不覺當中,這個東西又要來了。就把你綁得死死的,永遠在這個裡邊,你還覺得是找快樂,結果是越找越痛苦啊!那麼這個把苦的特別的行相告訴我們,這個叫總苦,把那個苦的特質。下面呢,
【◎ 第二思惟別苦有六,】
那個,因為一切的有情在三界當中,有不同的幾個位次,我們所謂六趣或者六道—天、修羅、人是三個善道;地獄、餓鬼、畜生。現在我們看看,用另外這樣的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內容是什麼?啊,它也無不是苦!
【三惡趣苦已如前說。】
在前面共下士當中,已經把三惡趣苦說明了。唉呀,這個痛苦的厲害,我們現在一點都無法忍受呀!那麼人呢?說是善道,應該呀!結果,
【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
喏!這個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的。唉!又「飢渴」、又「寒熱」,又「不可意觸」。 (p264) 這個不可意觸通常是指外面,實際上心裡也是如此,我們一天到晚煩煩惱惱,一天到晚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為了這個問題、這個麻煩,被它牽著鼻子走。還有呢,去為了追求,為了要求這個妄樂去追求,得到了就怕失去,失去了又要拼命追求,人實在是顛倒啊!
【復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當知。】
那前面已經說過了。
【又如《資糧論》云:「惡趣苦無餘,人中亦現有,苦逼等地獄,貧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強力於羸弱,制罰及損害,相續如暴流。】
儘管人道是善趣,但是對不起,三惡道的這個苦,我們人當中也有。我們人當中有種種的身心的逼惱,這個就相當於地獄一樣,地獄的特質就是一天到晚在寒熱兩樣東西的逼惱當中。那麼「貧如琰魔世」,那麼餓鬼呢?這個是鬼道,鬼道是閻羅王所管轄的,那是貧窮啊,這個也沒有,那個也沒有。畜生呢?是種種被驅馳、恐怖、被傷害,就像這個比較體弱差的人被強力所使,以及制罰、損害,這種苦繼續不斷地像瀑布一樣,非常厲害!
【有因貧乏起,餘從不足生,追求難忍苦,一切謀略殺。」】
(p265) 有很多苦由貧,有很多人呢,雖然你滿有,很富有了又不足。這個滿足兩個字真難哪!我們看那個很多豪富,越是豪富越是忙得起勁,為什麼?不足嘛!說起來真簡單!我們人真正需要的,一天三餐,就是兩餐就夠了,夜圖一宿,要這麼多錢幹什麼?偏偏有些世間人,有了百萬還要千萬,有了千萬要億,有了億還要萬億,有了錢還要地位。唉呀,不曉得要多少!那秦始皇併吞了六國,還要長生不老,就這樣,世間沒有一個例外的,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所以貧固然不好,不貧也不行哪!那麼然後呢,你追求的話,種種,像我們曉得的,我們現在一切的士農工商,有種種的苦惱。然後呢,你為了這個事情,你生其他的,心裡邊謀計略、傷殺,都從這個上來。世間的真相,是善惡道一樣呀!
【《四百論》云:「勝者為意苦,庸流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
差的人呢,身苦,是嘛,窮人;好的人呢,意苦。說到這意苦,我也想起來了,現在那位已經死掉了,他本來不曉得是什麼大公司,我忘記掉了,那個大公司的董事長。有一天,他就隨便不曉得……說笑話,幾個老朋友,「唉!」他嘆了一個長氣,有人說:「像你這樣你還有什麼不如意呀?」他就說:「唉!不要去談了,我自己算算,我還不如我的司機。」喔!要是我做大老闆的話,同樣的兩個人,當然願意做大老闆。那個大老闆好舒 (p266) 服坐在那個地方,那個司機前面就開它,那個大老闆就說向東他就向東,向西他就向西,好像是那個大老闆那麼舒服!結果呢大老闆怎麼說?他說:「那個司機,我只要告訴他你向東他就向東,要叫他向西他就向西,他心裡面真是心安理得。我在那裡又要想這個,又要想那個,又要想那個……唉呀!這張支票要什麼時候到期了;這個禮拜六還要一個什麼應酬;還要跟誰一個人打一個高爾夫球;還要請一個客;政府某一個大官,還要這個應酬、這個應酬……。那晚上睡眠的時間都剝奪掉了。」他那個司機開到那個地方,他車子一放,回去呀呼呼睡大覺。千真萬確喔!你們想想看是不是?唉,之顛倒啊!
但是我們偏偏所有世間人,都一天到晚要忙什麼?忙追這個,所以這個叫顛倒,人世的真正的顛倒!我們想想看對不對?我覺得現在是越想越對,以前我想我們諸位都是從在家人過來的,我也是,現在後來變成出家人了。以前在家,這個衣服,所謂白領階級,那個很講究哦!出去的時候要體面,當初是念書,然後跑出去西裝革履—通常人家說。到後來出家了以後,跑到我師父那裡撿幾件破衣服,就洗洗乾淨穿在身上,不要說小偷強盜你送給他,他都不要。我跑到哪裡要坐下,坐下就坐下了,站起來拍拍屁股就好了嘛,那麼簡單!髒,髒一點有什麼關係?太髒嘛洗洗就好了;破,破了嘛就補,就這樣。白天也是它,晚上也是它,睡覺了,棉被一蓋就好了。用不著說一下嘛睡衣,一下嘛這個,白天 (p267) 要白天的,晚上要晚禮服,今天參加這個又要那個……。啊!一點都不要操心,這麼個舒服法。結果人就是這麼顛倒。
所以,我所以說這樣的一件事情,它不一定從這個上面去體會,我們應該把這個原則,用在任何一個地方,用在任何一個地方。讓我們深深領會到,真正裡面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們因為這個妄見,形成了現在這個東西,然後呢輾轉相應,真是苦惱啊!就被這樣的二苦,不斷地「日日中」,壞了!我們一天到晚就忙這個事情,這是人。
【◎ 非天苦者。】
非天就是,我們說魔,修羅道是魔,修羅道。
【如《親友書》云:「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瞋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能見聖諦。」】
(手抄稿 第九冊 p269)
修羅道,我們另外一個名字叫「非天」,他這個非天當中啊意最苦,這個心最苦。為什麼?他那個本性,他這種人的心裡瞋心非常大,他的福德可以跟天互相比,但是他那個瞋心太大,就是這樣。雖然他也有天上面種種的好的條件,但是那個「趣性障」,就是那一趣,就是那一道,就是修羅道那個特質就是瞋心特別重。那時候雖然也有智慧,但是這一道的眾生沒有辦法「見聖諦」—真正見到聖者之教。所以一到這一道的話,只有造惡,啊,那非常糟糕!不但絕沒有機會透脫,這個地方就先不談,談這一道特別的痛苦。
【此由不忍,嫉天富樂,令意熱惱,】
因為他瞋心大,嫉妒心強,不能忍受人家的好,他意裡面特別地強,啊,看見別人比他強就受不了。別人就偏偏比他強,那個天人都長得美不可言,修羅的福雖然大,長得個個醜陋。啊,妙不可言!還有呢,這個帝釋的這個太太,就是修羅的女兒,她長得,女的很漂亮,結果呢就嫁給那個天。啊!就這樣,種種不理想的。還有那個帝釋天吃的那種天上的果,那個樹那個根呢,就長在那個修羅宮當中,根長在那裡,長出來的果,可掉在帝釋天的園子裡邊。唉,這實在是難受啊!實在是難受。他本性本來就是瞋心很大,嫉妒心很強,所以他一天到晚要跟那個天打。所以:
【由此因緣,與天鬥諍,】
然後一打呢?
【受割裂等傷身眾苦。此等雖具智慧,然由異熟障故,於彼身中不堪見諦。】
他雖然有智慧,但是由於這個異熟,他所感得的這個非天這一趣,這個障礙存在,他沒有辦法見諦,沒有辦法見諦的。
【《念住經》說此為旁生,《瑜伽師地論》說為天趣。】
有一個經說他這個是旁生,所以畜生道—他愚癡;那麼《瑜伽師地論》上說是天趣。所以有的人列入這個變成五趣,有的人列為專門一類,列入六趣。就這種狀態呢我們人間也有,實際上這種人,就是人間修福報,修得很大,但是瞋心。往往有的時候布施,我也曾經看見過的,人家去布施,他看見他布施:「這有什麼了不起,他布施一千,我布施一萬!」就是這樣。人家造一個大廟,造這麼多—「我造得比他更大!」對不起,你造了以後,如果你沒有造大的大惡業的話,那麼你大概是可能進入修羅道;如果你造大惡業的話,那更不談。所以這個我們必定要注意啊!造了福報尚且如此啊!你只要意地不清淨的話,到那個時候苦不堪言。人間也是這樣欸,剛才說的這個司機真痛快,開完了以後回家去那好了,剩下來事情反正不管;這個老闆一天到晚躺在這個枕頭上,睡不著還要吃安眠藥,吃了安眠藥,明天還要頭痛。所以這一件事情是真划不來呀!那麼上界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呀!那麼最後看看天:
【思惟天苦分二。① 欲天三苦,② 上二界粗重苦。】
天分成功兩種,一種欲界,還有呢上面—色、無色界。欲天有三種苦:
【◎ 初死墮苦中有二,】
欲界,在生的時候很好,到墮落的時候,那苦不堪言。
【死歿苦者,如云:「諸天趣樂雖極大,然其死苦大於彼,如是思已諸智者,莫愛有盡天趣樂。」】
天上很快樂,但是死的時候,唉,那絕大的痛苦,絕大的痛苦!就像我們現在,你沒有什麼,反正沒有什麼,也就算了;你一旦有了錢哪,哎呀,那個就要怕什麼?失掉。所以凡是有地位的人,我們看,尤其是現在這種政治上面,這個鬥爭得厲害呀,他爬上去了就怕掉下來。他所以爬上去,為什麼?他是拼命在人家的頭上踩上去的,他既然在人家頭上踩上去,當然不願意被人家來踩,這個很明白。同樣的道理,所以上面固然好,跌下來的痛苦啊,就是痛苦極了。他平常習慣上面享受慣了,平常我們人家說,習慣了大,享受富貴的,忽然之間跑得去,你畏畏縮縮,唉呀!衣食不繼,還要看人家的臉色,這個痛苦之難受啊!了解了這個,啊!那真正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貪。何況這個時間一下就過去掉了,像前面無常當中,切切要記住!
【謂較昔受天欲生樂,將臨歿時,五死相現,所起痛苦,極重於彼。】
(p273) 就是說,在天享樂的時候,不知不覺當中過去掉了,等到你快死的時候,這五衰相,「五死相」現起的時候,那個痛苦的心情是不得了啊!
【五死相者,即如彼云:「身色變為不可愛,】
本來可愛的,變掉了。
【不樂本座,】
本來坐的地方,這個帝座、天子座,那個時候坐在那裡坐不住了。
【華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於先時所不出。】
身上的花鬘萎了,衣服是髒垢了,身上出汗了。這個五樣東西,先時不出的,到臨死的時候,欸!來了。所以:
【天趣報死五死相,起於住天界諸天,等同地上諸人中,傳報當死諸死相。」】
那個就是欲界天的,欲界天的這種五死相。他「諸天」,那就是欲界天的諸天,就像地上的一樣,欸,這個東西有這個形相生起,就像我們病了,那個他也就是這個狀態。 (p274) 我們人病了以後不一定死,醫得好的,那個天上面的五衰相一現的話,那就死了,非死不可。真可怕!那麼這個「死歿苦」。第二呢,
【墮下處苦者,】
死了以後呢?糟了,還要墮落。
【如云:「從天世間死歿已,設若全無少餘善,彼無自在往旁生,餓鬼地獄隨一處。」】
從天上死了,如果沒有善的話,他自己沒有力量的,沒有力量,還是隨業而轉,到那時候墮落到畜生當中。上面我們曾經說過的,皈依當中那個羯摩那法天子他五衰相現,天人有這個神通的,死了以後可以看看到哪裡去,一看,要墮落。啊!這個一般來說,上升的機會少之又少,墮落的情況極大部分、極大部分。這個比數不是說百分之九十九跟百分之一的比哦,經上說得很清楚,說大地土跟爪上土這樣,這樣的可怕法呀!所以那個天上是一無是處呀!
【悚慄苦者,謂由有成就廣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時,諸薄福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緣受大憂苦。】
(p275) 那麼還有一種呢,這一種就是他害怕。說另外有更大福德的這一種天子,生起的時候,那個薄福的天子看見了,就要受大苦惱,受大苦惱。這個一旦那個大力的天子一犯瞋心的話,哇!那個差一點的就被他欺凌了。就像我們現在世間也是一樣,其實一樣,任何到處都是一樣的,大魚吞小魚這個情況,天上亦復如是。他雖然不是把你吞掉了,但是呢你遭到的痛苦啊,我們現在眼前看看哪到處都是,天上亦復如是。而更是,越是爬得高,那個時候被吞、被壓迫的時候這個痛苦是越大。還有呢,
【斫裂殺害苦者,謂天與非天鬥諍之時,受斷支節破裂,其身及殺害苦,若斷其頭,即便殞歿,傷身斷節,續還如故。】
還有呢,這個或者被傷,或者被殺。那個非天經常要跟天上面鬥,那麼如果鬥了以後呢,如果說被傷害的話,那只是傷害的當時,刀砍上去痛苦的,完了以後他那個身體又恢復了,這個還可以。但是那個頭一斷掉了,對不起,那個命就送掉了,哦,這個頭很重要。那麼,
【驅擯者,謂諸具足強力諸天,纔一發憤,諸劣天子,便被驅擯出其自宮。】
這是為什麼前面心裡恐怖的,那個力量強的人哪,一旦發起脾氣來,那個比較差的人, (p276) 就被從他自己的地方就趕出去。那麼本來這地方好好地享受,你被趕出去,當然痛苦啦!
【又如《資糧論》云:「所有受欲天,彼亦無樂心,遭欲貪熾然,內火而燒煮。若諸心散亂,彼豈有安樂,非於無散心,剎那能自在。散逸擾亂性,終不能寂滅,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風吹。」】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所有欲界天,受欲的,實際上他並沒有真正的快樂,沒有真正的快樂。為什麼呀?因為這個貪欲還在,既然這個貪欲,內心這個貪欲之火熾然的話,那心裡面一直在這個煩惱當中。凡是這心散亂煩惱的話,絕不可能得到安樂,這個在這種狀態當中,一剎那也不能自在。所以心的自在一定要什麼?自己把持得住自己,這個才是。平常的時候我們的快樂,實際上還是隨著外境在轉,啊,你看見好看的,你跟著心跟它去跑掉了,心跟它去跑掉了,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有什麼快樂好言呢?就是這樣的狀態呀!所以這樣,這種狀態叫散亂放逸,那個本質是「擾亂」。擾亂就是混雜的,這個不是寂滅。就像有火的那個柴一樣,它一定在這個散亂的風當中燒。燒,那就是熾烈的狀態,就是我們沒有證得寂滅的必然狀態。
【又云:「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p277) 病剛剛好,你還再吃不適宜的,對不起,它病又發了。那個天上的快樂亦是如此!世間由於布施,或者修種種的,然後呢生到天上。那個時候啊生到了天上,那個欲樂很大,它又來了,福不能積啊,貪心又增長了,再墮落。那個是欲界。
【◎ 色及無色上界諸天,雖無此諸苦,然煩惱隨逐,有諸障礙,於死於住悉無自在。】
再上面呢,比較好,沒有像欲界天,這個苦是沒有的,但是啊這個煩惱還在那裡。這個痛苦生死的根本還在那裡,所以這個障礙也並沒除掉。所以對於這個死生,還是沒辦法自己把握得住—無自在。不是說我要想不死就做得了,要死的時候,他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故彼亦由粗重為苦。】
還是在煩惱當中,就像那個論上說。
【又如《資糧論》云:「色無色諸天,超越於苦苦,】
是,苦苦是沒有了。
【以定樂為性,住劫不傾動,然非畢竟脫,】
(p278) 他在定樂當中,他那個定樂,很長的時候。看他定的深淺而時間有長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住八萬大劫,對不起,到了以後你還是要墮落。鬱頭藍弗就是那個典型的公案,他修非想非非想天修成功了,最後死了以後呢,墮落到畜生道當中。你看!啊,這個定是好難修,結果他完了以後還是要墮落。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尚且如此,何況……不談了。
【從彼仍當墮,似已得超越,惡趣苦暴流,雖勵不久住,等同空飛鳥,如童力射箭,墮落為邊際。】
他到了最後一定要墮落的,所以當時看起來好像已經超越了,因為他苦苦沒有了嘛,已經超越了這個惡趣的種種大苦,但是對不起,他的行苦自性還在,他沒有辦法停得住的。就像鳥飛在空當中,暫時雖然飛一下,對不起牠飛一飛要停下來;又像人家射箭一樣,射上去呀到那時候力盡了,它又墮落了。他最後的,最後的邊際是就,跑到最後他還是墮落。
【如久然諸燈,剎那剎那壞,諸行變壞苦,仍當極侵惱。」】
像燈一樣,現在是亮,可是它無時無刻,一刻都不停住地,正在慢慢、慢慢、慢慢地消失當中,最後仍舊為苦所侵。惡道是苦,善道結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