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相思湖畔】

 

詞曲// 真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9t7-k0Ynk
輕輕走到你身邊 深情凝視的雙眼
萬頃波濤在心間 何止是千年萬年
黃花盛開的鄉間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千言萬語面對面 流年花雨不夜天
輕輕走到你身邊
萬丈豪情在眉宇間
星星在眨眼 星星在眨眼
靜謐的河流淌在心田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何止千年萬年
走過思念 輕舟唱晚
不變是那深情的雙眼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何止千年萬年
走過思念 輕舟唱晚
不變是那深情的雙眼
走過思念 輕舟唱晚
耳畔傳來深情的呼喚
何止千年又萬年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何止千年又萬年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我們走在相思湖畔

 

喻【大象與繩子】

 

從前有一頭馬戲團的大象,從小就被繩子綁在木樁上,牠一直認為,全世界力量最大以及能夠看護牠的,就是繩子了,當大象一天天的長大…
【討論題目】大象為什麼心甘情願被綁住?
應增: 繩子就好比是習氣,大象力量大;就好比經過善知識引導後,發揮淺力達到無窮視野。
英雄: 如果繩子是善知識,又怎麼會被綁在木樁上呢?
筱梅: 就好像我們安於現狀不願做改變,當被綁住的大象見到其他大象們可以去救火,才開始想到可以做突破!

 

廣論

 

  • 【廣論進度】:P67L4三士之名 ~ P68L9後當宣說
  • 【手抄稿】:第五冊P20LL5~ P39L7
  • 【音檔】:[33B]2’22 ~ [34A]3’58
  • 【科判】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 【廣論原文】
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說,世親阿闍黎於《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下士夫中,雖有二類,謂樂現法及樂後世。此是第二,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
【收攝】
本段特別引《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說三士夫之意義,並且在《道炬論》和《俱舍論釋》中也有相關闡述。下士夫雖然有兩類,也就是希求現世利樂者,及希求後世利樂者。這裡指的是第二類而言,也就是指希求後世利樂者。
【廣論原文】
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①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② 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今初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馬鳴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中下耶。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
【收攝】
闡釋由三士道引導之意義。謂中下士二道乃大乘道支分,故不應偏廢。馬鳴阿闍黎在《修世俗菩提心論》裡面已說,上士道其實包含了中士道及下士道的內容。換句話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法義及修行,其實是上士道的支分。所以《廣論》並不是引導弟子追求下士道的目標或是中士道的目標。 《廣論》的目的是引導弟子進入上士道。進入上士道之前有一些法義是共下士夫修學的內容、共中士夫修學的內容,因此才說了共下士道的內容、共中士道的內容。 「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廣論》是要引導弟子行大乘,因為這才是最有利益的。
對此,有人提出疑惑:如果《廣論》是以上士道為主,下士道和中士道只是上士道的支分,那就乾脆只講上士道,根本不用分講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宗喀巴大師回答:「我在後面會解釋這個道理。」

 

聽帶討論

 

Q: 生活中甚麼時候會用到道次引導的概念?
文德: 舉了自己孩子學游泳的例子;在游泳學校採分級制度教學,從初級適應水性開始,中級學習游泳技術,到上級選手訓練等次第的游泳的學習。
姝婷: 以學游泳為例,小朋友依次第照著教練的步驟方法,學習正確的游泳技巧,可以很快學會;但是對比自己的例子,並沒有按照次第而自己亂游,導致學習到一個程度就無法再進步,教練說要打掉重練,那是比從零開始還困難,讓我意識到學佛如果沒有道次第學習,可能同樣面臨瓶頸。
彥廷: 生活有煮菜的例子,先買菜挑菜;或是蓋房子,必須先把地基打好;或是我們的產業IC設計流程從發想一直到 Tape out也是有道次第概念的。
【師父音檔】他為什麼下面要說明這個?我這地方先說一下。因為我們前面講的那個道的總建立,講的那個三士,包含了所有的,欸,可是現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上面,它也立三士的名,立三士名的內容是不是有不一樣呢?所以我們這地方要辨別一下。
這個話為什麼要這樣講?如果我們平常單單看這個書,你也看不見為什麼要這樣講。記得不記得我前天跟大家說過,在圓滿的教法當中,它把我們所要學的內容,一定在事先抉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沒遺漏。如果你有遺漏的話,你覺得做對了,跑到半路當中萬一出了毛病了,欸,當初你在抉擇,換句話說,當初你在學習的時候,你沒有學到。到那個時候你出了毛病,你就沒辦法可想了,對不對?所以現在這地方,處處地方圓融。它現在三士,不管是性宗,不管是相宗,不管是哪一派,不外乎這個,事先沒有一點漏洞統統做好了,到上去做的時候,千穩百當!這個才是道總建立重要的地方,清楚嗎?
班長: 各位在學的時候可以發現,為什麼要學聽聞軌理,親近善士,修習軌理以及暇滿,一步一步弄得清清楚楚,道總就是把下中上士道在學什麼,講得明明白白,就像看一本書先看索引,了解每個章節講的內容,邊讀的時候可以知道作者,要把你帶到哪裡去,這樣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Q: 我參加廣論研討班得到甚麼好處?
美蘭: 變得比較敢講話;以前的我是關起門來修行,是絕對不跟其他人打交道的,而現在我很願意打開自己的心,讓別人看得到我,人家說我以前是冰山美人,現在是夏威夷美人,我願意走出去,這就是我的改變。
登科: 煩惱越來越多,收獲也多;現在利用Line,每天早上跟身邊家人朋友問早,維持彼此關係。
俊彬: 開始觀察別人關心對方;不過其實上廣論後比較煩惱,因為知道無限生命以後,發現自己就像盲龜一樣在海裡飄,開始覺得害怕,如果不小心殺死一隻蚊子,自己就不開心壓力很大,以前都不會想這麼多,總之上了廣論以後,會有一點害怕一點茫然。
姝婷: 想起剛學廣論時也有一點困擾,過去我喜歡吃美食玩樂,現在專心學佛要修行,我先生告訴我順其自然,隨著到次第學廣論,可以慢慢淺移默化自己過去的習氣,改變自己讓我感到快樂。
詹敏: 過去的我很容易跟別人親近,但也可能因講話傷到對方,現在會開始察覺自己的話,會不會傷到別人,而選擇說或不說。
班長: 道總建立這段大家要好好的學,非常重要! 師父說要慢慢摸慢慢學,了解好處在哪裡。

 

【師父音檔】下士有兩類,下士的特質是什麼?就是求「增上生」,增上生就是我們在世間的生活慢慢地改善,這個意思。那麼這個慢慢地改善分兩部分:有一個呢,現世—求現世改善,有一個呢,求後世。現在這個地方真正引導我們的是「第二」,第二求後世的。最後有一句話,注意哦!就是求後世,還要「趣入增上生無謬的方便」,你求後世,這個也不要弄錯!弄錯的結果是什麼?後世得到的,再後世就不行了,三世怨!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說無謬的、沒有錯誤的增上生,於是你一直在增上,一直在增上,它永遠不會掉下去的。增上到最後是什麼?報身報土。
這個佛法真正殊勝的地方,它並不是教你放掉現在一切,不要,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們的的確確需要這些東西的,可是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那個需要東西,那就害了!哎喲,你覺得有點甜頭,那你嘗到了以後,馬上叫你送命的,就是這樣。所以佛法的真正高明的地方,它把每一個地方的是非就辨得非常清楚。那我們所以顛倒、所以錯誤的話,因為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換句話說,具慧這個條件不具足。在我們看起來往往把錯的事情看成對的,那就受害了!
【師父音檔】「無害」就是不殺,這個不用「不殺」而就無害的話比較廣義的。平常我們單單指殺,實際上嚴格說起來,就是不要損害人家,不要傷害人家;最嚴重的傷害就是殺,你犯了這個東西那你就沒辦法懺悔了。如果仔細來說的話,就是不要說殺不可以,然後受傷不可以,乃至還不能讓人家感到小小的傷害。所以平常的時候,為什麼這個戒律裡邊,它真正的戒律,它處處地方是顧慮到不要損害別人的身、口、意。身口的話就是我們身體上的受傷,意的話使他感覺得不舒服,感覺得不舒服,不要惱他人。
班長: 戒律所顧慮到是不要傷害到別人,不管是不殺人或不偷盜,都是為了不要傷害到別人。

 

【善行小點滴】

 

姝婷提供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家中孩子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從小從屏東長大,就住在屏東農專附近,生長在這大自然環境,在大家眼中是個十足的野孩子…